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教案

2025/11/13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能用相应的动作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2.初步学会两两合作表演歌曲的'情绪变化

3.懂得朋友间要友好相处、相互团结,理解拉拉钩是消除意见、重做朋友的方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拉拉钩》、锣鼓、图谱、音乐视频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有玩过找朋友的游戏,幼儿已经会玩传娃娃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以“找朋友”的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找朋友

2.出示开心图谱

3.出示生气图谱

二、教师范唱,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1.播放伴奏,教师第一遍范唱,幼儿倾听

提问:你们刚才都听到了什么?(出示相应的图谱。)

2.教师完整范唱第二遍,幼儿倾听

提问:这张图片表示的是哪一句歌词?(出示“不理不睬”图谱)第三遍演唱

请两位小朋友表演“不理不睬”的动作,请所有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不理不睬”

三、幼儿学唱歌曲

1.出示第二组图谱,幼儿摆图谱并学唱歌曲(第四遍与教师一起演唱)

提问: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2.幼儿摆图谱,第五遍演唱

提问:(对比前两段和最后一段的不同)

生气用什么歌声唱?高兴用什么歌声唱?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化解矛盾?

3.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1)用不同语气演唱歌曲(第六遍演唱)

(2)以与娃娃交朋友的游戏演唱歌曲,玩两遍(第七遍演唱,第八遍演唱)

(3)挑战赛:取掉几幅图谱幼儿演唱(第九遍演唱)

(4)取掉所有图谱(第十遍演唱)

四、幼儿创编动作并演唱

1.幼儿创编、演唱(重点创编:生气、不理不睬、拉拉勾、翘嘴巴)

2.与同伴合作表演歌曲(第十一遍演唱)

3.教育意义:当我们跟好朋友发生矛盾的时候,可以用拉拉勾来跟小朋友和好,还可以通过跟小朋友拥抱和握手来消除矛盾。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重点与难点:

1、活动重点:激发孩子对剪纸作品的兴趣。

2、活动难点:能够大胆创作进行剪纸。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剪纸的特点、生动的形象和夸张变形的造型等。

2、了解剪纸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特色,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活动准备 : 课件、剪刀、剪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课件。

二、欣赏剪纸:

1、好多的剪纸阿,我们一起来看看分别有哪些剪纸。(引导幼儿了解剪纸的种类)。

2、你最喜欢哪一个剪纸,引导幼儿说出剪纸作品的名称、用途,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个作品。

3、这么多漂亮的剪纸,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播放课件

三、欣赏故事:

1、剪纸是怎么来的?那些艺人为什么剪纸?

2、于是,人们学习、研究更对的剪纸方法,剪出各种各样的种类。——播放课件。

3、剪纸要用到哪些工具呢?——播放课件。

4、我们怎么用这些工具才能剪出一幅漂亮的剪纸呢?——引导幼儿说出剪纸的步骤。

四、播放剪纸过程的课件:

1、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并提问:纸是怎么折得,要至少折几次?剪纸之前要先在纸上画上图案或线条,在剪的时候要遵循什么顺序?把剪好的'纸在打开时要?

2、你想不想也来剪纸?

五、幼儿操作——剪纸

1、老师在后面给你们准备好了纸和剪刀,现在请小朋友到后面找个地方做好。

2、观察并剪纸:你们看,在盒子里有很多,老师已经折好并画好图案的纸,请小朋友随便拿一个,你们看看你拿到的这张纸是怎么折——请2个不同折法的小朋友说说。仔细观察纸上画的,你猜猜剪出来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我们剪的时候要先剪哪个地方的?——先剪中间再剪边缘。

3、请小朋友拿起剪刀,认真、仔细的进行剪纸。

4、点评作品:把剪好的粘贴到黑板上,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5、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非常的认真、细心,所以完成的作品非常好,有的小朋友一不小心把有的地方剪断了,相信再小心点也能完成的非常好。

六、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1、刚才是老师给你们把纸折好并画好,你们只是剪的,现在老师给你一张纸,你能不能把它变成一幅漂亮的剪纸。

2、折纸:我们要先怎么样?——折纸。可以怎样折?——对角折和对边折(幼儿说着,老师拿纸示范。)

3、给幼儿分发纸。折好后请小朋友相互检查,看折的是否正确。

4、我们再在上面画上你想剪的图案或花纹。

5、画好了的小朋友,拿起小剪刀开始剪吧!注意:先剪中间的再剪边上的。

6、请把你的剪纸拿到前面,和大家说说你剪的是什么。——幼儿说完后教师给予点评并把作品粘贴到黑板上。

七、活动延伸:

纸的折法,我们学习了2种——对角折和对边折,刚才你只是用了一种方法,一会儿请你用另一种方法画同样的图案再剪一次,你来比较一下,不同的折法剪出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好吗?

幼儿园教案 篇3

教具组成:

粉红塔

教诲目标:

1、熟悉物体的巨细干系。

2、经由过程视觉得到对三维空间差异转变,相识递增递减的干系。

3、生长行动及视觉、触觉的和谐。

操纵要领:

1、先容事情名称,幼儿园大班英语教案去事情毯、事情卡、器具。

2、展现事情:粉红塔举行排序,举行搭档掌握,粉红塔随同影象训练。

3、三段式讲授:熟悉最大的、最小的`。

4、请幼儿实验操纵。

5、事情竣事,从哪拿得送回哪去。

转变与延长: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粉红塔排序。

搭档掌握:

幼儿的视觉判定

爱好点:

拿取粉红塔的历程、粉红塔搭高排序的历程。

留意事项:

每次只拿一块,拿时从最小的拿,放时从最大的放。

以上是《感官活动——粉红塔》的详细内容,主要描述感官活动——粉红塔,觉得好就请收藏下。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原地向上跳起顶球,发展弹跳能力、

2、初步获得跳的高低与顶球关系的经验、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气球若干,分别绑在绳子上,吊球高度略高于孩子身高重

活动过程

一、介绍玩法,孩子示范

教师:场地上吊了许多球,它是给小朋友顶球玩的。

每个小朋友站在球的下面,用里向上跳起,用头把球顶起来,跳起来时要对准球顶,落地时轻。

谁愿意来做给大家看?

请一名孩子给大家表演,教师在旁指导,保护。

二、孩子顶球

每个孩子找一个高度合适的球,站在球下,孩子双脚跳起顶球,跳一下,顶一下,连续跳,连续顶。

教师要鼓励,还可指导孩子用力跳起将球顶高一些。

活动延伸

教师还可将绳子调高,让幼儿跳起击球,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弹跳能力。

2、幼儿园托班健康教案:动一动

幼儿园托班健康教案:动一动

活动目标

1、根据儿歌的`提示做身体运动。

2、通过动作模仿增进大肌肉的活动能力。

3、愿意和小朋友一起做运动。

活动准备

音乐:每天做运动

活动过程

一、和幼儿交流运动。

1、你喜欢做什么运动?

2、爸爸、妈妈平常会做哪些运动呢?

3、你知道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吗?

二、通过做身体运动学习儿歌。

1、教师表演儿歌《动一动》的动作,请幼儿说说刚才老师身体的哪些地方在动。

2、请幼儿选取自己最喜欢的动作进行模仿。在幼儿模仿动作的时候,教师加入儿歌语言的提示。

3、和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动动身体。

三、以角色情境配合语言节奏,一起来做运动。

1、假装是大象。

来个“大大动一动”

2、假装是小老鼠。

来个“小小动一动”

3、假装是花豹。

来个“快快动一动”

4、假装是机器人。

来个“慢慢动一动”

5、假装是毛毛虫。

来个“弯来扭去动一动”等。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钟面的观察与操作了解分针、时针的运行关系。

2、引导幼儿认识半点并掌握它的读法及记录方法。

3、在活动中启发幼儿形成遵守时间与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故事挂图《森林体检》;时钟三步卡;时钟一块;可活动钟面一只。

学具准备:

时钟三步卡;可活动钟面一只。互动教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复习整点时间。

教师抽取1点—12点的钟表卡片,请幼儿准确说出时间。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森林体检》,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做什么呢?”

“小动物们分别被安排在几点钟体检呢?”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钟表卡片认识半点。

(1)教师出示时钟,引导幼儿复习分针和时针。

(2)教师分别出示1点半—12点半的钟表卡片,引导幼儿按顺序认读。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钟表卡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时钟三步卡。(见图)第二步第三步

3、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观察时间为12点的钟表)

(1)教师拨动指针,引导幼儿观察变化。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

“请小朋友把分针拨半圈,看一看时针有什么变化?

(2)教师小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是半点。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出:分针指6,时针后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4、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数字时间。

5、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在每个半点分别都做什么。

三、操作活动:

第一组: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时钟三步卡。

第二组:教师说时间,引导幼儿在钟表摆出来。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1)教师在角区中投放钟表玩具,请幼儿认识整点、半点、也可以引导幼儿自己拨动表盘认识时间。

(2)园内完成《操作册》第23、24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引导幼儿看钟表认时间,并让幼儿说一说在每个半点分别做了什么事情。

(2)家庭完成《亲子册》第23、24页。

幼儿园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喜欢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孩子们带来的玩具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小动物的玩具。在动物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身边的小动物也越来越喜欢,愿意主动亲近它们,愿意倾听关于小动物的故事。在本次活动中,我有意识的选择了幼儿较为熟悉动物,它们分别有几种不同的特征,能够让幼儿在比较的过程中进行分类。另外运用找朋友的情节,给与孩子在寻找动物朋友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活动分为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引出动物角色,观察特征,初步认识各种动物;第二环节在帮助老师找朋友的过程中观察动物的细节特点进行分类;第三环节让幼儿尝试听指令进行游戏,和动物交朋友。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故事中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1.能按规则进行游戏,体验与动物做朋友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若干、线索提示、小蛇玩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动物,引出问题

1、今天我们要去动物园参观,说说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

2、(出示小动物)这里有好多小动物,这些动物你们都认识吗?

看一看它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这些动物长得不太一样,有的身上有花纹,有的没有;有的动物有尾巴,有的没有;还有的头上长着角。

二、通过线索,找出好朋友

1、在这些动物里面有一个是陈老师最要好的朋友,请你们来猜一猜,找一找。它的.第一个秘密是:身上有花纹。

1)哪些动物身上是有花纹的?

2)看,这群动物有花纹,那群动物没有花纹,我的好朋友可能藏在哪群动物里呢?

2、第二个秘密:它的身后有尾巴。

1)它可能藏在哪堆动物中?

2)没有尾巴的动物离开后,还剩下几个动物?

3、第三个秘密:它的头上没有角。

哪些动物不是我最最要好的朋友?为什么?(因为它们头上长角)

4、最后我们来听一个谜语,猜一猜到底谁是我最好的朋友:

没有手也没有脚,细细长长像绳子,冬天里爱睡大觉。

你知道哪个动物是国王了吗?

5、小结:原来身上有花纹、长着尾巴、而且头上没有角、会冬眠的蛇才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今年是蛇年,小金蛇来跟大家打招呼啦!

三、和动物做游戏

1、真厉害!你们成功地找到了和我最要好的动物朋友,动物们也想和你们交朋友。不过听清楚哦,它们想先和这些孩子交朋友。

1)我先和弟弟们做朋友,快快过来拉拉小蛇的尾巴。

2)下面我想请梳辫子的妹妹和我做朋友。如果觉得是你的话,那就快上来吧!

上来的宝宝都是梳辫子的女孩吗?

2、你们真聪明!小动物们要送一些礼物给你们,快快贴上五角星,去找更多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