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各种声音,关注生活中声音的多种多样。
2、鼓励幼儿积极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发出声音,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3、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各种物品:竹筷、竹勺、木梳、刷子、瓶盖、茶杯、砂纸、玻璃球、纸、算盘等。
2、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他是谁
请4名幼儿事先藏在遮挡物后面,分别对大家说一句话,大家根据说话的声音,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
(评析:以幼儿最喜欢玩的游戏导入,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玩一玩,让物体发出声音
师:刚才大家一下子就猜中了,为什么呀?哦,因为每个人的声音是不相同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东西,请你玩一玩,也让它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来。
幼儿自由玩,老师与幼儿即时交流。
(评析:这是幼儿与材料之间的第一次互动,丰富多样的材料,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通过探索,幼儿获得了各种感性经验。)
师:谁来说一说,刚才你玩的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它发出声音来的。(幼儿讲述,帮助幼儿丰富词汇:搓一搓,按一按,敲一敲……)
师:我们让手里的东西动了,它就会发出声音来。为什么现在它们不响了呢?(我不吹,口哨就不响了;我不敲,茶杯就不响了……)
师:这些东西我们不再动它,它就没有声音了。
(评析:通过探索,让幼儿浅显地了解:只有震动才能产生声音。)
三、感受声音的不同
师:刚才大家一起玩太吵了,什么声音也听不清。让我们分开来听一听吧。
1、敲玻璃杯。大家仔细听,好听吗?它的声音怎样?
2、吹口哨。大家按“一、二、一”的节奏走一走。
3、敲鼓。鼓发出的声音和玻璃杯一样吗?
4、摇算盘。轻轻摇,用劲摇,比较声音有什么不同。
(评析:这一环节是为后面的给动画配音做铺垫,有一定的目的性。)
四、听录音想象,感受声音的多样性
师: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声音,老师这儿录下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到这些声音,你会想到什么事?
(一)实际声音再现(PPT):
1、一只鸟儿叫,两只鸟儿唱,许多鸟儿闹。
2、马儿在叫,马儿飞奔起来,越跑越远。
3、流水叮咚叮咚,一群鸭子嬉戏,遇见鹅大妈,互相问候,小河里热闹极了。
4、风雨中。
5、《狮王进行曲》。
小结:不同的声音能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我们可以根据听到的声音想一想,猜出发生的事情。
(二)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不同的声音,用嘴巴模仿一下。(如节日里的鞭炮声、大街上的各种汽车声等。)
五、探索模拟发声
l.看课件。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画故事,这个故事里也有很多声音,我们一起看一看、听一听,请你想一想故事里讲了什么事。
2、示范模仿。
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哪些声音呢?我们能不能来模仿小马走路的声音呢?可以用什么来模仿?还可以用什么来模仿呢?
师:刚才我们玩的这些东西中,什么发出的声音和小马走的声音很像?还有什么也很像?其他小动物发出的声音你能不能也找些东西来模仿一下呢?
3、幼儿自由探索,老师与个别幼儿交流,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己所发出的声音。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充分动手操作,想尽一切办法,利用身体与物品接触、物品与物品接触发出各种声音来模仿动画片中的声音。幼儿探索的这些方法不一定都很准确,其发出的声音也不一定很接近实际声音,但却是孩子自己探索的结果,此时教师没有给予任何评价,只给予鼓励,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
4、交流玩法,互相学习。
师:××,你刚才模仿的是什么小动物,用什么来模仿的?我们一起来听听像不像。
5、合作配音。
教师操作课件并讲述故事,幼儿配音:
清晨,鸟儿们醒来了,(揉塑料袋和拍打纸片模拟小鸟飞上飞下)
两三只鸟儿快活地叫着,(吹口哨,断断续续交替进行)
许多鸟儿快活地闹着,(口哨和纸片同时进行)
晨练开始了。
小马快快跑,(用瓶盖刮木梳或用筷子敲桶)
大象在散步,(甩沙锤,拍桌子,按中速进行)
小刺猬越爬越远了,(用刷子轻轻刷砂纸)
早晨,大森林里多快乐呀。
(评析:此环节幼儿兴趣高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而且也体验了与别人分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虽然选题为声音,但是打破了幼儿园原来《声音》活动中的传统定位和一贯模式,坚持以听声音、玩声音、辨声音等游戏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猜想,让孩子们在与材料的充分互动中大胆探索,让孩子们在不断的验证、交流中积累新的知识和经验。
对于本次活动中材料的收集与使用,我更是动了一番脑筋。如何将材料生活化、简单化、高效化是我追求的目标。于是我收集了孩子们常见的各种口香糖瓶子,将每四个瓶子装一个小篓子,这四个瓶子中一个是空的,其他三个瓶内分别装着硬币、米粒,还有豆豆,而装豆豆的瓶子里有的装一粒,有的则装许多。这些平常而熟悉的东西来源于孩子的生活,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大大激发了孩子探索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听听、猜猜、玩玩中感知了声音的一些简单规律,了解了声音的一些秘密。孩子们始终保持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始终投入其中。由此可见,操作材料的选择不以贵为重,而在于精和活,在于能在不同的环节中高效、反复的使用。
另外,在孩子的探索过程中如何使“自主味”体现得更为突出,这也是我需进一步思考和探讨的地方。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梨子小提琴》的主要内容。丰富词汇:甜蜜蜜。
2.能简单复述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并尝试续编其他动物听到音乐后的故事情节。
3.感受音乐带来的温馨、柔美,友好的意境。
活动准备:
1.整个梨和半只梨图片
2.小提琴曲《梦幻曲》
3.课件
活动重点:
欣赏故事,理解故事《梨子小提琴》的主要内容。
活动难点:
能简单复述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并尝试续编其他动物听到音乐后的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一、 出示整梨和半个梨图片,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你觉得它可以做成什么?”
2.师:小松鼠捡到了一个梨子,它会把梨子做成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二、 分段讲述故事,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一)教师讲述第一部分故事,从开始到“传出很远很远”提问:1.小松鼠捡到的梨子是怎么样子的?它是怎么说的?
2.小松鼠把梨子做成了什么?它是怎么说的?
3.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松鼠拉的琴声吧。 (播放一段轻音乐《梦幻曲》)
4.听了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师:“哪些小动物会听到琴声呢?听了之后它们又会做什么呢?让我们接着往下听。”
(二)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讲至“森林里真安静”
提问:1.故事里的小动物在干吗?它是怎么说的?语气声音?
2.听了音乐之后呢?它们是怎么说的?
3.小动物为什么不追赶了?
4.甜蜜蜜是什么意思?
小结:优美的琴声把小动物吸引住了,它们都安静了下来,友好的听起了音乐。
(三)续编其他小动物听到音乐后的表现及故事情节
1.森林里的其他地方,还会发生什么事呢?听到音乐之后它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2.幼儿互相讨论后分享交流
小结:森林里因为美妙的音乐而和平,大家和睦相处了。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来认真的听一听。
(四)教师讲述故事第三部分,讲至结尾提问:
1.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2.小音符变成什么了?小松鼠都把梨子送给了谁?为什么?
3.森林里变成了什么样子?
小结:美妙、柔美的音乐让动物们安静下来,和睦相处成为了朋友,不再追赶,是那么美好。
三、 完整讲述故事,感受故事中温馨、友好的意境。
提问: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2.当你不开心、不高兴的时候,和小伙伴打闹吵架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处理呢?
小结:美妙、柔美的音乐可以让小动物不再追逐打斗,那我们生活中如果遇到了争执和矛盾,也可以听听音乐,静下心来想想,和朋友友好相处。
四、 延伸活动
梨子还可以做成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听到美妙的音乐,又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到活动区去制作成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吧!
本次教育活动中孩子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注意力一直都非常集中,没有出现游离的`幼儿,说明孩子的积极性还是被调动起来了。活动的导入部分,我首先通过“出示图片,设问的方式”引出话题,一下子就激起了幼儿的兴趣。故事欣赏又是采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动听的故事配上美妙的音乐,幼儿的神情都十分专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欣赏完故事之后我就故事中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发言积极性一直都很高,回答得也很好。创编故事环节启发孩子进行创造性的想象部分进行的很顺利,孩子们想出了很多 ,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相比较孩子而言,倒是我的表现不是很好,比较急于过到下一个环节。这里我应该给孩子更多说的机会,让他们充分的说。这是我觉得本次活动很遗憾的地方,孩子们原本可以说得更好。
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有努力,一定就会有所收获。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篇3
课程分析
《不要再笑了,裘裘》是日本著名的女艺术家庆子?凯萨兹所作,这是一本非常幽默诙谐的绘本,是一个让你微笑、让你紧张,最后让你喷饭的故事,短小的故事中包含着悬念和惊奇,在大家以为是个美好的大结局时又带来反转的故事。这本不仅可以让幼儿通过观察画面以及故事情节感受妈妈对负鼠宝宝的爱,还让幼儿明白快乐对于每个人非常重要,一个人在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快乐,让幼儿学会用微笑面对世界。
课程目标
1、会仔细观察画面,感受书中情节的变化,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2、能试着讲述画面内容,掌握词语:闻、戳、晃。
3、通过阅读,明白负鼠妈妈不想让宝宝笑的原因及大熊想学会笑的原因,体验阅读的乐趣。
课程准备
1、经验准备:玩过木头人的游戏。
2、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程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那我们今天一起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会不会玩?(会)那请我们所有小朋友轻轻起立,到前面找一个位置为站好。我们一起来玩,山山山……我来看,现在我们所有小朋友都已近变成木头人了,有的小朋友造型摆的很酷,这三个小朋友合作摆一个造型,真棒!变身!(手张开)
师:还想不想再来玩一玩?那第二次玩游戏我要增加难度喽。保密,开始。第一招,我拍一拍,(中招了吧,请你到旁边。)第二招,是用手指,挠一挠。(你的大门牙露出来了,中招了,请你到旁边去)还有这么多人,我要用第三招,我要抱一抱这个小朋友,我看看有没有中招,他真的是个木头人,一点都没动呢!好,变身!
师:请所有小朋友还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坐好,不要再笑喽。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看一本书,书名叫《不要再笑了,裘裘!》
师:猜猜哪个是裘裘?对了,这个是小负鼠裘裘,那你们看看他的动作是什么样的?(笑)笑成这样了(做动作)说明他的心里怎么样?很开心,还有呢?兴奋,很高兴。
师:可是你们来看看裘裘妈妈的动作和表情是什么样的?(一边指,一边说)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说明她的心里是怎么样的?很担心/开心吗?
师:为什么裘裘这么开心,他的妈妈却这么担心,不开心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本书。
二、分段欣赏,理解内容。
(一)欣赏故事前半部分
1、讲故事第一页至第二页:
师:裘裘要学的最重要的本领是什么?(装死)妈妈为什么教裘裘学装死的本领?(因为裘裘只有学会了装死,才能不被敌人吃掉)
小结:对了,负鼠妈妈真的很疼爱自己的宝宝。
2、讲故事第三页至第六页
(1)提问:妈妈用的第一招是什么?妈妈假扮成一只饥饿的狐狸,用鼻子在裘裘身上闻来闻去,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假扮成饥饿的狐狸,去闻一闻这些小负鼠。
师:小负鼠们,刚才狐狸来闻你们的时候,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呢?(看来装死的本领真的还蛮难学的。)裘裘又是什么样的呢?
(2)观察画面提问:妈妈假扮成可恶的狼,她在干什么?戳来戳去。我们一起互相戳一戳,记住不能笑哟。这次裘裘又是怎么样呢?(笑的手都舞个不停,又笑又叫的)
(3)情境表演,教师假扮成一只可怕的野猫,请幼儿做小负鼠。
观察画面提问:妈妈假扮成一只可怕的野猫,这次她是怎么做的?(妈妈用手把裘裘拎了起来,晃阿晃)
情境表演:啊呜,我就是一只可怕的山猫,我要来晃晃你们这些小负鼠。
提问:小负鼠,刚才晃你的时候,你心里怎么想?(一定不能动)
小结:我们这些小负鼠真棒!都骗过了野猫。那裘裘是怎么样的呢?(他笑着一翻身掉在了地上。)
提问:为什么每次裘裘都笑呢?(他觉得很好玩,一点都不害怕,是妈妈和他在游戏/对呀,因为那是最亲爱的妈妈,裘裘知道妈妈是绝对不会伤害他的)妈妈对小负鼠说一只死了的负鼠是怎样的?(不能动,不能笑,不能叫的)
师:裘裘的妈妈在教裘裘学本领,可是裘裘学会了吗?看一看这幅图上妈妈的动作和表情,这个时候,你们觉得她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不开心/难过/伤心/害怕,害怕自己的孩子遇到敌人的时候不能靠装死的本领保护自己。)
(二)欣赏故事后半部分,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师:于是妈妈决定带裘裘出去练习,看看,是什么地方?
师:仔细看看还有谁来了?(小负鼠学的这个本领真的很重要,他的好朋友都来看了。)大熊准备做什么?猜猜看。(大熊是个很厉害的动物,他就是吃负鼠的,所以妈妈这次就是装成一只大熊。)
师:发生了什么事情?谁能把三张图连起来说一说。
师:这个小朋友说的真好,把大熊先做了什么,再做了什么,最后做了什么都说的很清楚。现在,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大熊先在裘裘的身上闻来闻去,再在裘裘的身上戳来戳去,最后把裘裘拎起来晃来晃去。
师:这一次裘裘是什么样的呢?(一动也不动)为什么裘裘没有笑呢?(因为他知道这次是真的危险到了,不是妈妈和他在练习)
师:看一看,这幅图大熊是什么样的动作?裘裘又是什么样的动作?再来看一看这一幅图,大熊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大熊会一会哭,一会笑呢?猜一猜。我们一起去书里找一找答案。
师:看到这,你们知道大熊为什么会一会哭,一会笑了吧。是谁教会了大熊笑的,大熊又教会了裘裘什么本领?
师:现在裘裘和妈妈依偎在一起,猜猜裘裘现在会问妈妈什么?妈妈会答应吗?
师:看看刚才都笑的小动物为什么都不笑了,为什么?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负鼠妈妈和裘裘是什么样的表情?(奇怪/惊讶)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我们负鼠装死的本领他们也学会了?
三、再次游戏,体验乐趣。
师:今天小负鼠裘裘学会了一个什么样的本领?请你们现在做小负鼠,我们也来玩一个装死的游戏,好不好?我们还是用木头人来玩装死的游戏。
师:今天我们的小朋友也像裘裘学会了装死的本领,现在让我们再去教室里玩一玩这个游戏吧~
课程反思
在进行这节活动时,我秉持着课程游戏化的精神,用幼儿最喜欢的木头人游戏进行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知道做好一个真正的木头人是不能笑,不能说话,不能动的,有机地将教学活动和游戏紧密联系在一起。接着,通过逐步欣赏绘本的内容,让幼儿学会仔细观察画面,感受书中情节的变化,体验故事的趣味性,同时能够能试着讲述画面内容,掌握词语:闻、戳、晃。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十分投入,跟随着紧凑的环节,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其中,较好地实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
此次活动,我发现了我的优点有:
1、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为基础,便于幼儿理解。
《指南》中指出:“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在此次活动中,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吸引幼儿主动去理解故事内容,所以孩子们在观看完几幅连续的图片时,能够有完整地说出故事所发生的内容。
2、以清晰完整的流程为载体,激发幼儿的兴趣。
我的`整个活动流程完整清晰,环节紧密相扣,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情感,接着深入欣赏,理解故事内容,学说词语。孩子们能够跟随着我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地参与其中。
3、以多种形式的游戏为手段,让幼儿身临其境。
在前期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负鼠妈妈用了哪几招来和小裘裘练习的时候,我通过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学一学等让孩子充分学习“闻来闻去”、“戳来戳去”、“晃来晃去”这三个词语,并通过幼儿与幼儿进行游戏、教师与幼儿进行游戏等表演形式,让幼儿身临其境,懂得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小负鼠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正和《指南》中“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这一教学手段相吻合。
在活动之后我进行及时地反思与询问老教师的意见,发现了我还有以下几点不足的地方:
1、表演故事还不够生动有趣,未能渲染出紧张的气氛。
在前期试教过程中,听课老师对我的故事讲述提出了要生动有趣,每个动物之间的对话要有明显区别的要求,我也在一次一次练习中学习着,尝试加入动作、改变讲述地形式等等。但是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我还是未能完全放开,故事讲述地还不够生动,没有渲染出小负鼠面临危险时的紧张气氛,所以孩子们在初期表达自己的情感时还没有真正地融入其中。
2、没有充分地让幼儿表达情感,未能很好地提升活动内容。
在此次活动中,我有放入几个开放回答的环节,但是我在一两个孩子进行回答之后,就自己进行了小结,并没有让幼儿在相互讨论中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没有让幼儿充分成为活动的主人,而活动的内容也没有得到很好地升华。
此次活动,让我有了更多学习与锻炼的机会,学习了许多老师新颖的教学方法,我也在不断地试教中发现了自己许多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在活动中不断地尝试、反思、修改,获得更多的经验,让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让孩子们也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更好地发展。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象形字 "山、水、日、木、竹、田、月、果"。
2、了解象形字的特点。
3、大胆表述象形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PPT课件、人手1份纸、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示PPT,激发幼儿对"象形字"的观察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T:"在这幅图画中,你们都看到些什么?你们们觉得这些记号代表什么意思?在很古老的时期,人们还没有发明文字,古人是用什么方法记录他们看到的事物的呢?"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神奇的象形文字》含PPT课件
4.教师出示PPT,展示"山、水、木、果"4张真实图片,请幼儿将图片与古文字配对连线,验证他们对象形字的理解是否正确。
T:"请把这些图片和古文字配对,谁和谁是一家人?"
T:"为什么你会认为他们是一家人?"
三、让幼儿了解现代汉字中也有一部分是象形字,不过比古文字更简单一点。
T:"请随意抽取一张古字卡,与它对应的现代汉字卡是什么?"
四、请幼儿自主观察图片,说说古文字的象形特点。
T:"太阳是圆圆的球体,在中间加一点表示它会发出光和热。"
T:"月亮有时是弯弯的,中间一条线表示晚上也会有亮光"
T:"笔直的竹干上长出一片片向下垂的竹叶,这就是竹子。"
T:"大块稻田就是一个方形,里面的'田埂把它分成一格一格的。"
T:"三个突起的三角形表示群峰的山脉。"
T:"弯弯的曲线表示水波纹,风吹过来水面上泛起了层层水纹。"
T:"一条直线是树干,下面的线条是树根,上面的线条是树枝,树也是木。"
T:"果子长在树上,所以就在"木"上用圆圈表示树冠,里面的十字表示它结了好多果子。"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八个象形字,其实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象形字还有许多呢,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吧。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在猜猜、讲讲、演演中感知理解绘本内容,懂得“贪心是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2. 能仔细观察画面感受小猫内心世界变化、结合画面尝试用多种方法点数。
3、体验故事幽默情节中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绘本PPT
活动过程:
1.观察绘本封面,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有几只小猫?你是用怎样的方法数的?怎样数可以不遗漏?
2.在猜猜、讲讲、演演中观察理解画面内容。
(1)PPT1:开店了
提问:11只猫将土豆饼店开在了哪里?猜猜猫队长站在店门口会说什么?
(2)PPT2:做土豆饼
提问:店里的小猫在干嘛?他们是怎么做土豆饼的?分别在做什么?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土豆饼的制作过程:
洗土豆——煮土豆——搅成泥——蘸上粉——捏成饼——炸一炸——出锅了!
跟着音乐一起来做土豆饼。
(3)PPT3,PPT4:吃土豆饼
提问:小猫们每天的晚餐都是土豆饼,你觉得它们每天吃土豆饼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4)PPT5:来了一只鸟
师:此时的小猫在想什么?学学小猫两眼放光的样子。你们觉得小猫会给信天翁吃土豆饼吗?为什么?
(5)PPT6:给鸟吃饼
师:小猫给信天翁吃饼了吗?给它吃了几个饼?你是怎么数的?
讲述画面:信天翁是怎样数的?学一学,2个3。6个饼还可以怎么数
(6)PPT7:鸟吃撑了
师:信天翁吃了这么多饼,最后怎么样了?此时的小猫心里在想什么?
(7)PPT8:家乡的兄弟
讲述画面:信天翁一共有多少?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小猫心里又在想什么?
(8)PPT9,10 ,11: 去信天翁的家乡
讲述画面内容后提问:小猫们提议去信天翁的家乡做什么事情?
(9)PPT12:等候小鸟
提问:小猫在等候室等小鸟们的到来,此时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
(10)PPT13,14,15:信天翁来了
先来了几只信天翁?小猫的心情是怎样的?(期待)
又来了几只信天翁?信天翁有什么变化?小猫的心情是怎样的?(惊讶)
最后来了只怎样的信天翁,一共几只信天翁?小猫的心情是怎样的?(害怕)
学一学小猫数信天翁的样子。期待——惊讶——害怕
(11)PPT16,17:出逃
师:大信天翁是怎么说的?
(12)PPT18:最后的结果
提问: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小猫有没有吃到鸟肉?现在最开心的是谁啊?
3.梳理故事教育意义。
提问:为什么小猫最后没有吃到鸟肉,反而变成了信天翁的厨师。
教师小结:小猫太贪心,想着要吃信天翁的兄弟们,结果没有好下场。小朋友以后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太贪心哦。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给这个故事取个名字《11只猫开饼店》
把这个好玩有趣的故事分享给别人听哦。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体会散文诗优美、宁静的意境,表达对绿色的喜爱之情。
2、初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尝试创编诗句。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课前经验:寻找绿色的.经验。
2、课件、音乐《摇篮曲》
3、青草、小牛、毛毛虫、熊猫、竹子、菜叶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
听了音乐小朋友多想了些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二、欣赏散文,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散文诗。
①听到了什么?
②最喜欢那一句?
三、结合课件,再次欣赏,引导幼儿讨论问题。
①谁做梦了?小兔梦到什么?
②青蛙梦到什么?它在等谁?
③瓢虫梦到什么?晶莹的露珠里有什么呢?
④小溪流梦到什么?它做了什么事情呢?
⑤种子梦到什么?
⑥孩子梦到什么?
四、师幼看课件跟着音乐完整欣赏一遍。
五、幼儿创编《绿色的梦》。
1、根据图片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2、教师记录幼儿创编的诗歌,装订成册。
3、将新编的诗歌融入到散文诗中,引导幼儿轻柔朗诵。
活动反思
《梦姐姐的花篮》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散文中提到的梦境给人一种宁静又美好的感觉。课件是我从网上下载的。让幼儿边听边欣赏画面,给予幼儿直观的视觉经验。而梦境可以是现实生活的再现,也可以是荒诞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想象。于是,这一话题更能触发幼儿的想象力。通过此次活动,让幼儿在画面的基础上进行再造想象,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绿色的梦》含反思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