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梅兰芳学艺》教案

2025/11/17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梅兰芳学艺》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准确、熟练认读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揭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指名拼读兰,提醒学生读准边音。告诉学生,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

学习词语:学艺,说说它的意思。

2、指名把课文题目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词,圈出生字,难读的字注上记号,多读几遍,长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多练读几遍。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指名拼读。

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指名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

请三个学生分段试读课文。提醒学生读准儿化音。引导读同长句子:

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要求学生先读准生字词,再读通句子,注意句中的停顿。

4、范读课文。

读后引导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文明的()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天天们他们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理解梅兰芳如何成为京剧大师。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2、说出下面字的'读音。

兰神紧者注练翔

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3、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相机板书:不是料子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理解世界闻名、大师的意思。

3、学过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想法?

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用--画出梅兰芳刻苦练功的结果的句子。

再读第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说说课文中的哪个词概括了第三自然段的意思。(勤学苦练)

2、哪个词语说明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是付出艰苦努力的?

3、指导朗读。

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三、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

2、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看板书逐段引导背诵。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神()()()决()()()

底()()()艺()()()

2、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鱼儿。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生字书写。

教学难点: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三人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兰神紧或者注底练京

引导学生自学字形,自由书空。

教师讲述书写笔顺。

2、指导书写。

或、者、兰:要居中写,结构要匀称。

练、注、神:左窄右宽。

紧: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3、学生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组词。

三()决()者()注()

兰()块()都()住()

2、数笔画填空。

或:共()画,第二画是()。

底:共()画,第五画是()。

练:共()画,第六画是()。

3、抄写词语。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这文章是记人的,记述了我国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克服自身不足,勤学苦练获得成功的事,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材设计理念:

语言文字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基础,语文教学的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启发和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现象,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能把握略读课文的大意。

3、认识本课9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可他后来却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这是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播放京剧,激趣导入

(上课开始,播放一段梅兰芳的京剧。)

1、小朋友,知道刚才我们听的是什么戏吗?

2、简介“京剧”(服饰、脸谱、丑角、旦角),谈到京剧肯定要说到这样一个人——梅兰芳(出示课文插图),你对他了解吗?

3、检查课前资料和预习情况,教师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并设立一个《梅兰芳资料展》。

4、揭题:《梅兰芳学艺》

二、开放时空,自主学习

1、你喜欢文中的哪一节,请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小组读、找朋友读、当小老师读,老师加强朗读指导,及时鼓励,找出生字,划分自然段,板书生字新词,指准字音。

三、创设情景,体验感悟

1、听课文录音第一段,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范读第三段: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3、讨论: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但梅兰芳后来却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师傅是不是说错了?(分小组讨论)

4、提出思考题: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

5、生带着问题自由读第二段,标出有关语句。

6、课件演示梅兰芳苦练眼神的情景,欣赏梅兰芳表演的京剧,要特别注意他的眼神。

7、师生体验“紧盯”、“注视”,感悟“勤学苦练”,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体验的感受:紧盯、注视后感觉怎样?

四、讨论交流,自省自悟

1、再次自由感情朗读,加深体会,回归课文。

2、学了这个故事我们受到什么启示?

3、四字成语,延伸,理解积累:“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奋起直追”。

4、提出希望:梅兰芳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京剧大师,希望小朋友将来能成为“书法大师、建筑大师……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用多种方式收集伟人小时候刻苦读书的事例,下节课来交流。

《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3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色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正确、美观地书写兰、芳、艺、灵。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上课前,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看一段录像。看谁看得最认真!(老师放录像《贵妃醉酒》)

2、小朋友们看得真认真,知道唱的是什么戏吗?(板书:京剧)师:京剧是我国各种戏剧剧种之最,被称为国粹。知道刚才欣赏的京剧片断是谁唱的吗?师:对,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唱的《贵妃醉酒》。跟老师一起写梅先生的名字。(板书:梅兰芳生字注音)知道京剧没有不知道梅兰芳的,梅兰芳唱的京剧可多啦!网上有专门介绍,有兴趣的可上网浏览。(出示梅兰芳照片:左边是剧照,右边是真人照片)左边是梅先生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右边是他的照片,书上99页插图是他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

3、课文讲梅兰芳的什么事呢?跟老师一起写。(板书:学艺)

A指名读课题,注意兰是边音。

B齐读课题,解题:学艺本文指的是什么?(学唱京戏)

4.引导质疑:梅兰芳是怎么学艺的?他学成了吗?梅兰芳在学艺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还记得自读课文的要求吗?

①出示自学要求:

1、标出自然段。

2、借助书后拼音读准字音。

3、难读的句子反复读。

4、不懂的地方用?标出。

②学生自由朗读。

2、检查自学效果:

①出示生字词。

师:谁愿意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②指名读词语

③师:老师听出来了,你后鼻音(前鼻音、翘舌音、轻声、边音)读得很准,领大家读一读。(做小老师);谁能读一行?谁能读两行?(你读得真好,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吗?)

④想读的一起读。

⑤去掉拼音还会读吗?开火车读。

⑥读句子。

师:字词读准了,课文一定也能读通,捧起书再读一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哪些句子比较难读?(生自由说,师相机点击有关句子。)

指名读,齐读。要求达到:正确、流利,注意停顿,如: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提醒注意儿化音的读法和停顿。

⑦读课文。

师: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能读正确、连贯,谁愿意试着读读课文?

A.请3位学生分自然段来读。

师:其他的小朋友当小评委,认真听,看看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或者读得特别好的地方?(鼓励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

⑧读给同座听听,注意刚才大家指出的容易读错的地方,互相评一评。同桌互相练习。

⑨师:请你推荐!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B.指名读。

C.学生评议。

师:谁想挑战他?

D.再指名练习,评议。

E.小组赛读。

⑩课文讲谁的什么事?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好好想一想。

相机出示填空题

课文讲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指导写字。

1、我们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写好字。

出示生字:兰灵艺芳

还认识它们吗?生齐读。

2、在字形上,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谁有办法记住它们?

3、学生描红:看清笔顺,找准位置;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4、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评议。

5、师范写:灵。引导认识部首横山。写的时候尽量做到布局匀称美观。

其余三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笔画。

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相关练习。

2、完成B下(一)。

3、朗读课文。

《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教学要求】

1、德: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3、学习词语:学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小黑板。

(2)指名认读词语。

(3)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教师范读。

5、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不是料子)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理解:世界闻名、大师

(4)学过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再读第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说说文中那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指导朗读。

(4)“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三、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

2、看板书逐段背诵。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神()()()决()()()底()()()

2、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鱼儿。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2、指名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教学“或”

出示“或”,认读。教学“戈”,戈字旁。

指导书写、学生描红。

2、出示“兰、者、注”

要求学生用熟字记忆生字。

3、出示:底、脸、神

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教师范写、指导学生描红。

4、指导书写。

或、者、兰:要居中写,结构要匀称。练、注、神:左窄右宽。紧: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5、学生进行描红。

三、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苦练或者水底明亮

决心终于空中眼神

2、组词:

三()决()者()住()

兰()块()都()注()

《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1个新偏旁。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理解“料子”、“紧盯”、“注视”、“眼睛会说话”、“京剧大师”意思。

3.抓住重点字词理解、体会梅兰芳是如何勤学苦练的。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字词理解、体会梅兰芳是如何勤学苦练的。

教学流程:

一、京剧欣赏,激趣导入

1.小朋友,老师今天要给你们上课感到特别高兴,所以带来了一件礼物。请大家竖起小耳朵,认真欣赏哦!(欣赏京剧:《贵妃醉酒》)

2.好听吗?那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教师相机指出:这是京剧。(板书:京剧)这出京剧是梅兰芳唱的。(板书:梅兰芳,强调“兰”、“芳”的书写)

3.出示梅兰芳的大幅照片,教师简介:梅兰芳是男的,扮演的却是女的,叫男旦。他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他8岁就登台演出,9岁那年,拜吴老师学艺。(板书:学艺)

4.那梅兰芳学艺是指学什么艺呢?(梅兰芳跟老师学习唱京剧)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兰芳小时候学艺的故事。

设计意图:播放京剧,学生欣赏。教师依据学情简单介绍梅兰芳的情况,让学生对梅兰芳有个大致的了解,初识大师风采,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赶快打开课文,先标上小节号,然后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读两遍。注意字字读准,句句读通。读完的小朋友请你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小朋友们读得可认真了,老师喜欢听你们朗朗的读书声。瞧,词语宝宝们开着一列小火车来了,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出示第一自然段的词语)

拜师学艺师傅没有神儿料子

(1)指名读,读到“拜师学艺”,指名做动作;相机指好儿化音。

(2)指导写字:艺。草字头,乙字底,梅兰芳来学艺。

2.老师把这些词语宝宝送回家,你还能准确地叫出它们吗?

3.指名读课文。

4.师傅认为这徒弟怎么样?能学好唱戏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红色标注: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1)小朋友们,“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句话说说吗?

(2)教师点拨:“不是唱戏的料子”,是说梅兰芳没有唱戏的天份,唱不好戏。不可能出名。这是因为——眼睛没有神儿。

(3)练习说话:因为梅兰芳眼睛没有神儿,所以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5.谁能加上动作、表情来读一读这一段呢?读读看!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那梅兰芳又是怎么做的呢?

1.第二列小火车又载着词语宝宝们来了,小朋友们打个招呼吧!(出示第二自然段的词语)

决心紧盯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渐渐灵活

2.老师把这些词语宝宝送回家,自己再试着读一读吧!

3.指名读课文。

4.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那他是怎么做的?谁来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

(1)指名读,教师出示语句,什么叫“紧盯”、“注视”(红色标注)呢?老师请你上来做做动作。

(2)教师口述,学生做动作。

抬头看,这是空中飞翔的鸽子。天空可大了,鸽子自由自在地飞翔着。你现在就是梅兰芳,你要紧盯住一只飞翔的鸽子,眼睛要一直追随着它,一眨都不能眨。看,它飞上去了,你的眼神要紧紧跟着,它飞下来了,又往远处飞走了。

你再向下看,下边是一个大水池子,里面有很多鱼。你看那一条——师说到这里,有右手指着“水池“,指尖忽而东,忽而西,忽而快,忽而慢,学生的眼珠则随着老师手指的方向快速转动,仿佛在跟踪一条游动的鱼。

(3)原来这两个词都是说梅兰芳看东西很认真、很仔细。

5.后来,人们是怎么夸赞他的?

(1)指导理解“眼睛会说话”。

这句话你读懂了吗?我来考考你们(抽两名学生)。

用眼睛告诉我你很生气——生做;用眼睛告诉同学你在思考问题——生做。

(师评:看来你的眼睛真会说话!是块当演员的料子!)

6.指导朗读:梅兰芳的技艺是多么高超呀!但是,这高超的技艺不是天生的',是梅兰芳苦练出来的。请小朋友们加上动作、表情来读一读这一段。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红色标注“经过、终于”。

2.你知道大师是什么意思吗?

教师相机点拨:能称为“大师”可不是普通的人,例如绘画本领特别高的人叫——绘画大师;摄影技术十分高超的人叫——摄影大师。能把魔术变得出神入化的人叫——魔术大师。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艺术十分高超,就叫——(课件点击词语变黄:京剧大师)。

梅兰芳就是靠着这样的勤学苦练,让自己的眼睛——眼睛会说话了;梅兰芳就是靠着这样的勤学苦练,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设计意图:教学中采用表演这样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理解了重点词句。抓住关键词句,领悟“勤学苦练”,引导学生走进文章,潜心咏涵语境、语意,理解梅兰芳怎样勤学苦练眼神。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学过的生字:兰、芳、艺

小朋友,刚才我们学的这六个生字,你还记得吗?我们来写一写。

2.指导书写剩下的生字:紧、注、视。

(1)小朋友们,你会写哪个生字?

编儿歌:记住它,两竖又加绞丝底,抓紧时间要努力。(紧)

猜字谜:主人爱喝水。(注)

加一加:“示字旁”加“见”。

(2)你认为哪几个生字难写,想提醒大家书写时注意什么呢?

(3)教师边写边强调要点,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教学中以学定教,针对难写的生字、新学的偏旁相机指导,突出重点,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四、作业设计

1.读一读课文,争取会背。

2.书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

《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6

《梅兰芳学艺》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梅兰芳学艺》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