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爱习作提供的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继续学习了解自然段内容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结合词语句子确定“得”的三种不同读音。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重点词句,了解蒲公英、苍耳传播种子的办法。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
1、设计、制作有关课件,收集实物蒲公英、苍耳等,准备田字格黑板。
2、了解学生已有的与课文中内容相关的知识情况。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写文中生字。
2、理解生词、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传播种子的办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掌握多音字“得”的不同读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抓住“植物”一词,导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得”字不同读音:
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出,读一读,全班读。
3、检查自读情况,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⑴ 指名分节读课文,学生听后评议,正音。
⑵ 说说每小节讲了哪种植物,它们是怎样传播自己的种子的`?
三、细读,理解课文诗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学生边看课文边思考:
这一自然段给大家提出了什么问题?
⑵ 练读问句:
“植物靠的什么办法?”
2、学习第2、3、4、5自然段:
⑴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2、3、4、5自然段,学生边读边思考:
蒲公英、苍耳豌豆妈妈的办法是什么?好在哪?
⑵ 让学生根据自己课下查的资料或结合生活实际去谈。
⑶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鼓励学生说自己喜欢的课文中的一种植物。要求学生各自先做好准备。根据交流的情况,随机点拨,学习有关自然段,加深理解。学习生字词“准备”、“降落伞”、“晒”。
3、概括小结。
四、朗读全文
1、说说你还知道那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感想。
五、作业
1、把课文中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讲给身边的伙伴听。
2、把刚才的感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生字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情趣。
3、练习用“准备”这个词语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检查生字读音、部分难掌握的字形。
2、尝试听写生字。
3、听写后,学生各自校对。
二、练习朗读
1、提出要求,鼓励学生各自主动积极练习朗读。
2、朗读汇报,交流:
⑴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最爱读的一段课文,练习朗读。
⑵ 以学生汇报朗读的方式,知道学生朗读、分自然段进行,例如:
被指名学生说自己最爱读的是第2自然段,教师就请全班同学专心听他读这一自然段,然后根据这位学生读的情况,师生共同评议。根据需要,为了激发情绪,启发想象,加深理解,可随机调用教学课件中相应的内容辅助教学,必要时教师范读。这样,在学生熟读这一段、读好这一段的基础上,练习朗读,以求水到渠成地达到诵读的要求。
三、课堂练习
1、学生朗读全文。
2、练习造句。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风
苍耳 动物 传播种子
靠
豌豆 弹力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生字
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秋天是迷人的,秋天的颜色是绚丽缤纷的,秋天的气息是清新浓郁的,在秋天更有许多奇特的自然现象,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植物妈妈在秋天怎么送出自己孩子的。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讨论思考:
1、植物妈妈有哪些办法送出自己的孩子?思考讨论后填表。
植物妈妈
有办法
2、同桌交流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教学方法同前略
三、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认读书写课文生字词。
2、收集关于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的.资料。
(教给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查阅书籍工具书、通过互联网、问懂得相关知识的人)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理解赏析诵读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抽生读或者背诵课文
3、课文告诉了我们植物妈妈有哪些办法?
二、进行新课
1、找一找诗歌的哪几节为我们介绍了植物妈妈的办法?
2、齐读第二节。读懂了些什么?展示画片,学生感知蒲公英的形状。指导学生朗读。
重点理解:降落伞在这里的意思?用“只要……就……”说一句话。
3、自由读课文第三节、第四节。读懂了些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提出来,全班交流议论。指导学生朗读。
4、课文第一节和第五节分别写的是什么?这两节后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拓展升华
通过资料收集,你还知道其他植物是怎么送出自己的孩子的?四人小组交流后,在全班交流。
四、指导背诵课文。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举办一次以“有趣的自然”为主题的活动,学生作好资料的收集准备。
附: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
有办法
……
……
……
……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调查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摘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就能摘下这个苹果。
二、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三、表演朗读
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
四、讨论学文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五、课后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六、指导写字
1、出示“甲、洼、豆、识、经”,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交流写法。
3、教师小结,指导重点之处,学生书空。
4、学生在虚宫格中练写。
七、知识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风
苍耳 靠 动物 传播种子
豌豆 弹力 (办法很多很多)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篇4
【设计理念】
《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采用韵文的形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老师要创设师生合作互动、生生之间互助互学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在师生合作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会认“旋、蒲、降”等12个生字,会写“豆、纷”等10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在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课文插图。
2.学生准备:课前观察蒲公英、苍耳、豌豆这几种植物的样子,了解这几种植物是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那么,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读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你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
(设计意图:通过启发谈话,利用阅读期待,可以激发学生乐意阅读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的配乐录像片,教师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你从这篇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
(1)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轮流读课文,达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的,由小组长为他打上“☆”,没有达到要求的,再把课文多读几遍。
(3)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后评议。
3.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听读、自读、互读、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分享学习的快乐,提高“我会读”的自信心。)
三、识记生字,练习写字
1.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先勾画出生字,再想一想:我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小组交流,互帮互学。
(3)教师点拨引导。在学生互教互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类指导。如:用基本字加偏旁识字(纷、识),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娃、洼),还可以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
(4)课堂交流。
开展“我会认”的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认读生字,并说出自己识记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一人说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自己与别的同学不同的识记生字的方法。
2.练习写字。
(1)指导观察。要把这10个字写美观,必须注意什么?
(2)学生按笔顺自主写字。第一遍描红,第二、三遍写正确,写美观。
(3)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如:“巳”与“已”的区别,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
(设计意图:变被动识字写字为主动识字写字,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我会认”的活动中,不仅可以共享识字的方法,而且可以享受成功的快乐。)
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用“﹏”划出相关的语句。
2.课堂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引导学生带着自信,用“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句式汇报自学的成果。(如:我知道了植物妈妈在传播种子方面有很多办法;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研读课文,探究感悟
1.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找伙伴一起朗读课文2、3、4节,把你的想法说一说,互相问一问、评一评。(板书合作学习方法:读、说、问、评)(学生合作学习,精读2、3、4节,教师巡视参与)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学生说哪种植物,就讲读哪一节)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蒲公英妈妈最聪明……”时:
①说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生质疑:“降落伞”到底指什么?“乘着风”是什么意思?
(适当讨论。)
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降落伞”是什么,“乘着风”又是什么感觉。(播放课件: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
③你觉得这情景美吗?请和同桌一起有感情的把这一节练读一下,讨论怎样才能读好这一节。
学生同桌练读,讨论交流,感悟读法。
④蒲公英娃娃乘着风纷纷出发了,有一位小朋友看到了,也想跟着他一起旅行,他怎样想的呢?请你读一读下面这首小诗,与这位小朋友一起分享快乐。
蒲公英娃娃,我要跟你去旅行
蒲公英娃娃,
我要跟你们一起去旅行!
你们飞得很高——
天上的道路,
是云彩铺成;
我要跟着你们,
去看神秘的星星。
你们飞得很远——
远方的风景,
一定很迷人;
我要跟着你们,
去作快活的旅行。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苍耳妈妈最聪明……”时:
①让我们去看看苍耳娃娃是怎样出去旅行的?(播放课件:苍耳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看了动画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质疑:“带刺的铠甲”是什么样的?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的?
②指名读这一节,谈读法——谁有不同的读法,再指名读——你喜欢谁的读法,评一评——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豌豆妈妈最聪明……”时:
③你最喜欢这一节中的哪句话?说说怎样读好它。(指名读、说,指导感悟要点:“啪的一声”、“炸开”、“蹦着跳着”)指名再读,说说读出了一种什么感觉?(谈感悟,齐读句子)
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豌豆娃娃怎样离开妈妈的?(播放
课件:豌豆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
⑤同学们,你们出去旅行高兴吗?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小豌豆,谁来读读这一节?
指名读——点评——再指名读——愿意读的起立齐读。
3.小结:请大家想想,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都是靠什么送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的呢?
(指名口答,结合板书:风、动物、太阳)
4.植物妈妈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办法呢?自由读第5节,边读边想:从这一节中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以上教学环节,以指导朗读为主线,读中感受,读中理解,读中欣赏,并且把多元评价贯穿于读的全过程,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的能力
1.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如椰子树利用自己的位置优势,果实成熟后靠流动的海水传播种子;柳树的柳絮也是靠风来传播的……)
2.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这么多,那这首诗可以再写长一点,你能照着第2、3、4小节的格式自己写一段诗吗?
3.先读一读下面几段小诗,再说一说你从这几段小诗中知道了什么?最后分别为这几段小诗配上一幅画。
小诗我为小诗配的画
柳树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一吹,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凤仙花妈妈很聪明,
它给孩子穿上一件容易破的衣裳,
小朋友用手一碰,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椰子树妈妈有办法,
它把家安在大海边,
只要孩子成熟了落下来,
就能跟着海水到岸边发芽。
樱桃妈妈给孩子穿上了漂亮的衣服,
小鸟喜欢它吃下它,
一拉出粪便,
小樱桃种子就在地里发芽啦!
4.扩展阅读。
植物妈妈只会传播种子吗?不,植物妈妈的办法多着呢!你听说过吗?植物妈妈还会捕食昆虫呢!不信,请你读一读《捕食昆虫的植物有办法》(文章略)一文,想一想:捕食昆虫的植物是怎样捕食昆虫的?它们各采用了什么办法?
5、小结归纳:植物王国千姿百态,植物王国趣事多多,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有关植物知识,进行仿说、仿写、仿画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扩展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加深对“植物妈妈有办法”的理解,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她会传播种子
蒲公英降落伞风
苍耳铠甲动物
豌豆豆荚太阳
……
她还会?
植物妈妈的办法有
很多很多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以上板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走向广阔的大自然,通过探究活动,发现植物王国更多的奥秘。板书中的省略号,主要启发学生去发现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板书中的问号,主要是启发学生去发现植物王国更多的奥秘。)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篇5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练习用“已经”“准备”造句。
2.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了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教具】
1.蒲公英、苍耳实物。
2.苍耳传播种子的活动投影片。
3.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录像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诗歌。(板书课题:24.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指导学生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
(二)用小黑板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注意“乘”是后鼻音,“知识”中的“识”应读轻声,“晒”读翘舌音。
(三)用小黑板出示课后第3题中的三个句子,指导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读准多音字“得”的读音。
(四)指定5个小朋友,每人读一小节,其余的学生边听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些植物,说了它们的什么事。(学生回答后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理解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
讨论:
这一小节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指导学生理解“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等词语的意思。(“孩子”在这里指的是植物的种子。“长大”是指植物的种子成熟了。“四海为家”中的“四海”是到处的意思。“为”是多音字,在这里读wéi,是当作的意思。启发学生想象植物的种子会传播到高山、平原、山洼等各个地方,它们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旅行”就是旅游。启发学生说说在假期中到什么地方去旅游,再联系课文使学生理解,这里的“旅行”是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出去。植物种子旅行就不回来了,它们将“四海为家”)
2.指导朗读课文。讨论:植物的孩子长大了,就要离开妈妈独立生活,它们心里会感到怎样?谁来带着高兴、自豪又难分难舍的感情读一读第一句。(指名个别读、齐读)
指导学生用昂上调读好第二句。(学生试读、个别读)
3.指导学法。牛马有脚,鸟有翅膀。那么,植物的种子要传播出去到底有什么办法呢?下面,我们读一读课文,画一画重点词语,想一想植物的特点,说一说它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方法,一同学习课文的`二、三、四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朗读课文。提问: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植物?(勾画“蒲公英”)
2.(出示一盆蒲公英)这就是蒲公英妈妈。她有许多娃娃。现在我把其中一个娃娃放在投影仪上。你们看,在它的头上长着小绒毛,能随风飘扬。大家说它像什么?(学生勾画后,教师板书“降落伞”)
3.蒲公英娃娃要外出旅行,光有降落伞是不行的,还要些什么?(学生勾画后,教师板书“风”)
4.(演示用嘴吹蒲公英,让种子飞向四方)引读:“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刚才大家都看到了,许许多多蒲公英娃娃被风一吹,就接二连三地离开了妈妈,飞向四面八方。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语?(“纷纷出发”)
5.讨论:蒲公英的种子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离开?
6.指导朗读课文。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许许多多蒲公英娃娃乘风出发旅行的景象。用轻快的语调朗读“乘着风”,用慢速读“纷纷”,体现出蒲公英娃娃是一个接一个飘飘悠悠飞出去的。
7.总结。这一小节是讲蒲公英随风传播种子的。大家学得很认真。下面就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小节。
(三)学习第三小节。
1.学生阅读思考后,检查自学情况。讨论:在第三小节中你勾画了哪些重点词语?(板书“带刺的铠甲”“有皮毛的动物”)
2.(出示一盆苍耳)这就是苍耳妈妈。请小朋友打开纸包看一看苍耳的种子。大家摸一摸,想一想,为什么书上说“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古代打仗时士兵穿的防刀枪的铁衣叫“铠甲”。苍耳的种子外面有一层硬皮,上面长满了小刺,所以叫“带刺的铠甲”。)
3.引读。苍耳种子的硬皮上不但有刺,而且刺上有小钩,所以书上说“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4.(演示活动的投影片,让学生看到,当小兔子走过苍耳后,有不少苍耳挂在它的皮毛上)讨论:苍耳的种子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传播出去的?
5.指导朗读第三小节。
(四)学习第四小节。
1.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教的学习方法,自己读读、画画、想想、说说。
2.学生阅读思考勾画后,检查自学情况。(学生读后回答,教师板书“太阳、炸开”)讨论:课文中为什么说“豌豆妈妈更有办法”?(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了降落伞,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而豌豆妈妈不用给孩子准备什么,只要把豆荚晒在太阳底下,豆荚晒干后炸开,豌豆娃娃就离开了妈妈)你们看,豌豆妈妈是用弹射的方法传播种子,这方法又简单又方便。
3.指导学生用愉快的心情朗读第四小节。
小结:
(五)指导学生观看植物传播种子的录像。看后进行说话训练。
可先总的说一说: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很多很多,然后看着板书,有顺序地讲一讲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同座的学生互相练习说话后,再指名说)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