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2025/11/21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设计吨的认识

宁江区新城小学肖冬雪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⒉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⒊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以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常见的一些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生答(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海洋里最大的动物是蓝鲸)

2.创设情境

播放课件:吨的认识

吨是什么意思?到底有多重?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一)初步认识“吨”

继续播放动画课件:吨的认识例1

逐渐点击展示大约重是1吨的物品,让学生从常见的物品重量比较中,对1吨的.重量的初步认识。继续播放动画课件:吨的认识例1 1吨到底有多重呢?其实1吨=1000千克,吨用“t”表示。

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可以用“吨”做单位的物体,能简单的说一说吗?学生举例(拖拉机的车身重量、轮船载重量、火车载重量等)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与你所认识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讨论后得出:以吨为单位的物体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来做单位。

初步认识了吨之后,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请你们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单位。

多媒体出示:报纸、信封、河马、鲸、白菜、苹果等,学生进行判断。

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二)继续播放动画课件:吨的认识例2、3

(1)出示:4吨=()千克

5000千克=()吨

5、动物过桥(教材主题图)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马、熊猫、大象、狮子、野猪、牛相约到河对岸去玩耍,它们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瞧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图中描写的。图中都有哪些信息?

⑴指出:小动物要过桥,看见限重1吨的牌子“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就是说这座桥最多只能承受1吨的货物,超过1吨,这座桥就会发生危险。师:现在大家想一想,马、熊猫、大象、狮子、野猪、牛,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通过?为什么呢?(体重加起来不超过1000千克的,就能一起通过,超过了1000千克,也就是1吨,就不能同时过桥。)那么它们可以怎样过桥?(学生互相交流补充)

三、课堂练习

1.继续播放课件(练一练、比较大小)

2.(课件出示)用2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

四、拓展题:

四、拓展题:小明在学完吨的认识后,写了一篇可笑的数学日记我们一起看看吧(内容略)找到可笑后,希望你们回家也写篇数学日记,用上所学的重量单位,好吗?

五、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

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l吨= 1000千克,l千克= 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克。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一吨= 1000千克1t= 1000kg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3.能正确换算质量单位。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

发现生活中的吨,并能借助其它物体或质量单位描述吨的大小。

设计理念:

生活是这节课的载体。《课标》提倡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获得发展。因此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力图体现这一理念。

学习方法:

学生以生活为素材——用能感知的物体的重量,运用关联、迁移的方法推算1吨的重量。感知1吨是非常大的质量单位。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去发现学习。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20千克的纯净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起称了体重,你还记得你的体重是多少吗?

生答。

师:谁来说说你有多重?

生:……

二、教学“吨”

1.认识吨

师:在一次体检中,育红小学三年级⑴班的30名学生和我们一样,也测量了一次体重,并制成了统计表,请看(出示),在书上90页,也有一份一模一样的统计表,大家可以打开书看看。同学们最后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他们的体重一共是多少千克?

师:下面我们小组来算一算,可以一人算一半,再把结果加起来。大家想想办法,看看怎样才能算的又对又快。

生进行计算活动,师指导合作。

师提示:我发现有的同学已经找到了一个很巧妙、很简单的方法,所以他们进行的非常快,其他同学你也赶快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大家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呀,可不能当小马虎。

师:好了已经有几组做完了,哪一小组愿意给大家说说你们的算法?

生交流算法,师出示学生答案,生讲解算法

师:刚才我们计算这30名同学的体重是1014千克,那1014千克大约是多少千克?

生:大约1000千克。

师:非常正确。

师板书1000千克,

师:其实1000千克还可以用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来表示,(板书吨)1000千克也叫1吨,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跟老师一起读一读,1吨等于1000千克。

生读:1吨=1000千克

师:“吨”可以用一个字母“t”来表示,所以也可以这样写。

师板书:1t=1000kg

2.感知“吨”

师:大家想一想育红小学这30名同学的总体重如果用吨做单位怎样说呢?

生:大约是1吨

师:说的非常好,那1吨到底有多重呢?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小活动,体验一下,谁愿意参加?

(1)背一背

请几位同学到前边背一名体重在33千克左右的同学并说说感受。

师:下面我们就请这三名同学来背一背这名体重是33千克的同学,谁第一个来。

生活动,师问: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很重

……

师:刚才这三名同学背的只是一名33千克的同学,像这样的30名同学,他们的体重大约才是1吨呢,大家看看,今天我们是三十二名同学,再去掉两名,三十名如果都让你背怎么样?

(2)拎一拎

再看一桶矿泉水,谁能抱的起来,抱起来时感觉怎么样,如果一桶矿泉水重20千克,大家推算一下50桶矿泉水重多少呢?同学们非常聪明,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3)看一看

我们接着看,这只动物见过吗?个头大不大?(出示)你知道吗,1头犀牛大约就重1吨。

师:看来“吨”是比“千克”大的多的质量单位,所以在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通常要用“吨”做单位。

比如;一列火车,有这么多节车厢,每节车厢就可以装下50吨货物,再看,(出示轮船)这艘轮船它能装六千多吨货物呢。这个,(出示坦克)它的重量超过了30吨。还有呢,(出示)谁知道有关蓝鲸的知识?

生: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它的心脏就有……

师:你知道的真多,就象这位同学说的,蓝鲸很大,一条成年的蓝鲸体重能超过150吨。

(4)说一说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吨的知识,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互相说说。

生自由讨论

师:谁来说说

生举例

师:的确吨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除了同学们刚才说的,还有我们运煤、运沙、运水泥……就连我们生活中计量用水也用“吨”做单位。另外还有一些这样的标志,请看,(出示)谁知道这座桥边的标志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师:再看,这辆汽车上的“载重6吨”呢?

生:这辆汽车最多能装6吨的货物,多了就会出现危险。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的这么多。(师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三、巩固练习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吨”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知识一起到趣味练习乐园去看看好吗?

1.图画里的数学

师:一天,大森林要召开大会,动物们都来参加,路上几只动物不约而同走到了一块,这时他们遇到一个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

师:他们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通过呢?大家可以先和你周围的同学说说

生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

生:狮子和猪可以一起通过

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座桥限重1吨,狮子和猪加起来还不到一吨。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牛和马

师:可以吗?还有吗?

生:……

师:有没有三只动物可以通过?

生:……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方案,动物们高高兴兴的通过了。

2.快乐判断

师:下面凭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一下,哪些比1吨重,哪些比1吨轻。如果比一吨重你就站起来,如果比一吨轻你坐着不动,好吗?

学生练习

3.我是小小检查员

谈话:简单介绍黄河大桥在两年内就修了两次的原因。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师: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1、一位小朋友在学习了吨的一课后,回家时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2月9日星期五晴

早晨我吃了2个100吨的肉包子,然后背起3克的书包上学去,路上看见一辆载满约4千克的卡车。

师:(学生修改后进行德育教育)生活中我们要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重量。

2、布置作业

师:学完了这节课后,老师留一个作业,同学们回家以后,就像小明一样认真观察生活,把你发现的含有质量单位吨的事物记下来,那就是一篇数学日记,你一定会比小明写得更棒!

板书设计:吨t

1吨=1000千克1t=1000kg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结合具体实例,经历和感受认识吨的过程,从而认识新的.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并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三点

首先,能够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入手,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是让学生通过用不同方法算30名同学的体重来亲历认识“吨”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的学习,从而初步感受和认识“吨”,其次,在感受1吨的过程中,通过一个活动和具体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再次感受1吨的实际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不光让学生用眼睛去看,还要亲身去体会,动脑去想象,如让学生来背一背这个环节,通过学生亲身去体验、感受33千克的重量,再想象一吨有多重,更容易理解1吨的实际含义,来加深对吨的认识。再次,在了解吨在生活中的应用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另外还让学生自己去找一找,说一说,丰富了学生对吨的感受和认识。

当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亲历认识“吨”的过程中,让学生计算30名同学的体重这一环节把握的不是太好,给学生的时间不是太充裕,学生的展示也不太充分,另外,教学1吨=1000千克的过程中,略显仓促,学生印象不深。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多学习、多完善,去适应新课标的需求。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九年制人教版第五册《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聚的计算。

过程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 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聚的计算。

2. 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一套,CAI课件,学生自带实物若干。

学情分析:

“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具体感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学习;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换算推理过程相同,这部分知识主要由学生自己尝试完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清净,引入新课

1. 展示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吧?(媒体出示曹冲称象的照片)曹冲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可是他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之后却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媒体播放曹冲的问题:同学们,我是曹冲,我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后,发现二年级学过的重量单位用起来很麻烦,你能帮帮我吗?

生讨论应该使用什么来做单位。

师:看来吨与我们平常所使用的重量单位有所不同,它和我们以往学过的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吨。

2. 出示课题:吨的认识

二、 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共同认识重量单位“吨”

(一) 直观感知,使学生初步认识“吨”

师: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重量已知的物体,请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交流)

师:那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做单位的物体呢?说明原因。

师: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可以用“吨”做单位的物体,能简单的说一说吗?学生举例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与你所认识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以吨为单位的物体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

多媒体出示: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来做单位。

师:初步认识了吨之后,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请你们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单位。

多媒体出示:报纸、信封、河马、鲸、白菜、苹果等,学生进行判断。

(从学生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自然引入新课,并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体,初步感知:以吨为重量单位的物体都比较大,并且非常重。)

(二) 创设情境,充分感知“吨”

师:“吨”是我们新认识的重量单位,那么它究竟有多大呢?为了更好的了解它,老师特意制作了一把电子秤。

多媒体出示:一把电子秤,十袋100千克重的大米,每次称一袋大米,同时,在电子秤左面的屏幕上显示出绿灯,右面的屏幕显示100千克字样,每称一袋,相应递加,直到第十袋时,左面的屏幕上显示出红灯,同时在右面的屏幕显示出1吨的字样。

师:你看到了什么,请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来。

师:在你认识到1吨有1000千克后,你能告诉老师,现在你有办法将1吨的物体带进教室吗?

小组进行讨论

师:如果有一些体重为25千克的同学,要多少个同学才能达到1吨呢?

生经过计算后得出结论

师:现在每一位同学手中都有一件知道重量的物体,如果也将它放在电子秤中,那么一吨中究竟有多少个你这样的物体呢?

学生利用学过的除法估算知识进行估算,同时进行交流反馈。

(三) 以生活情境,加深对重量单位间关系的认识。

师:用一些较轻的物体聚少成多,也能达到一吨的重量,因此,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对重量进行了限制,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生举例:大桥的`载重量,卡车的载重量等。

师:现在老师想找你帮个忙。这里有一辆卡车和一堆货物,你能不能告诉老师,这堆货物能不能全部装上卡车。

多媒体出示图片,一辆卡车上标注限载重6吨,旁边有一堆货物,标注6000千克,学生进行讨论,得出这堆货物可以一次性的装上卡车。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在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吨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生动、直观地显示千克与吨的关系,并联系学生自身的重量,让学生估算,加深对吨的认识。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深切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 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的教学。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重量单位“吨”,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特制的天平,这个天平可以称十分重的物体。

媒体出示:一架天平,六个标有重量的砝码。

生可根据自己的喜爱,任意选择两个砝码放在天平的一端,天平便会向一方倾斜,例如,选择3吨与30千克。

师:要使这个天平平衡,应在天平的一端放上多重的物体呢?你是怎样思考的?

师:请你任选两个重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好吗?

生讨论并完成。

师:现在在天平的右边出现了2450千克这样的重量,你认为在天平的左边应该放上什么重量的砝码呢?

鼓励学生进行抢答

师:刚才老师并没有教你们方法,为什么你们能很快地知道答案呢?

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归纳总结,进行交流。

三、 练习

(一) 判断题

1. 粉笔长13克。 ( )

2. 一瓶牛奶重250千克。 ( )

3. 一个皮球重2吨。 ( )

4. 1吨铁比1吨棉花重。 ( )

(二) 拓展题

出示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照片,激励学生只要能解答出和电梯有关的问题,就可以登上塔顶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吨,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

1. 如果是孩子可以乘坐几人?

2. 如果全班同学都要乘电梯,至少要坐几次?

问题解答完之后,出示上海的风景、建筑物的图片,激发学生把我们的家乡也建设的这样美。

(数学学习必须有练习,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不但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感官。特别是联系了生活中乘电梯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充满许多数学问题,而且是丰富多彩的。)

四、 小结

师:在这节课中,你掌握了什么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教学反思:

吨是较大的重量单位,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授课中,我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和想象空间,并十分重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逐步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的化聚。教师不但扮演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积极的参与者,使得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教学准备:

课件;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上网、查资料、课外调查)搜集了许多生活信息。

调查举重运动员谁在比赛中,挺举或抓举举起了多少公斤。调查1筐苹果大约多少千克。调查一辆三轮车最多装多少袋大米,调查一袋大米大约重多少千克调查父母体重是多少千克。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调查1个书包的重量、1袋方便面的重量、一个鸭梨的重量。

计算估算游戏(老牛吃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并认识吨的过程。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3.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手拿2分硬币,掂一掂什么感觉?有多重?(大约重1克)

计量较轻的物体质量时,用克作单位

师:再掂一掂这盒皂粉,什么感觉?大约有多重?(大约重1千克)

计量较重的物体质量用千克作单位。

师:向我们在座的同学计量体重时,也用千克作单位

师:昨天,我们玩了老牛吃草的游戏,背起同桌时,什么感觉?

那如果把很多学生的体重加起来是不是更重?

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计算育红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谁来汇报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二、吨的认识

1.认识吨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了这30名学生的体重,结果是1014千克。板书

1014千克也可以说大约是()千克?

板书:1000千克(“千克“用红色笔强调。)

师:其实1000千克还可以用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来表示,(板书吨),吨是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

1000千克也叫1吨,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齐读1吨等于1000千克。

师:吨用字母t表示,千克用字母kg表示,试着把吨与千克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出来。

1t=1000kg

师: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30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是1014千克,可以说大约是1000千克。那如果用“吨”做质量单位怎样说呢?

生:30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师:刚才我们计算了育红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体重,我们和他们都是同年级的,所以,我们班30名学生体重也大约重1吨。

现在我们找30名学生起立,大声说“我们大约重1吨”

师:你们现在加起来可是重量级人物,所以请你们轻轻的坐下,不然会形成小的地震。

2.体验一吨

师:课前,我们掂了一包皂粉是1千克,想一下多少包皂粉是1吨?

师:1桶矿泉水重10千克,多少桶矿泉水重1吨?怎么想?

预设:说不出来,可以推算10桶重多少千克?

想像一下,100桶矿泉水摆在地上有多大一片?

师:现在老师给你,你在桌子上摆。

1桶、2桶、3桶、4桶、5桶,10桶;20桶30桶40桶50桶;100桶

师:1000盒这样的皂粉,100桶这样的矿泉水重1吨,那有没有1个物体的质量是1吨的?

(课件演示)1头犀牛的体重大约是1吨。

这种动物认识吗?估计一下,他有多重?

*这头公牛大约重1吨,猜猜它有多高?(2米)

师:我们家里养的用来耕地的牛1头有1吨重吗?

师:想一想,还有什么的质量大约是1吨?(1车煤,20头奶牛,小象)

三、吨的应用

1.用吨做单位

出示鲸的图片,认识吗?大约有多重?

师:那你们为什么想到用吨做单位?

师:没错,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用吨作单位。

例如:出示一列火车的一节车厢的载重量大约是50吨。

轮船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用吨做单位?(钢材,水泥,水)

2.标志

师:我们知道了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用吨作单位,那吨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出示1辆汽车的车身上载重6吨;一座桥桥身标的20t的图片)

师:什么意思?

……

师:都是谁家有车?一定告诉你的家人不要超载,会有危险的。

3.鼓励学生说说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吨数学知识?

(吊车、地泵)

四、综合练习

1.图画里的数学

师:以后再看到这些标志明白什么意思吗?既然明白,就快点帮助小动物朋友解决难题。

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

(理解限重1吨)

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通过?

……

师:你们用刚刚学会的知识就帮了小动物们一个大忙,真了不起。

2.经验判断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生活经验。这些都是你们认识的物品。根据你的经验,逐个说一下,他们通常都用什么作质量单位?

(出示课本93页第一题,)

……

师:凭借你的经验,把比1吨重的画+,比1吨轻的画-。

3.93页2题

师:这是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

先独立完成,一会说一怎么想的?

4.问题讨论

先读题,凭直觉判断,分为两派,辩论

93页不用乘法计算,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说明问题。

5.日记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篇三年级学生写的日记,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xxxx年11月17日晴

我是一名三年级学生,身高130吨,体重30厘米。今天早晨吃了一袋125吨的方便面,背起2克重的书包来到学校。老师检查我的作业:“1个鸭梨200吨”,“3吨铁比3吨棉花重”写下了“可笑”二字。

同学们你们知道“可笑”在哪里吗?

学生一边读一边哈哈大笑,教师顺势引导:“可笑在哪里?”

师:学完了这节课后,老师留一个作业,同学们回家以后,把你发现的含有质量单位吨的事物写下来,那就是一篇数学日记,你一定不会写成可笑的日记会。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三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设计意图: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一)初步认识吨。

(1)小组活动:第一小组提水,第二小组提米,第三小组背一背。

师:课前同学们都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

第一小组的提水,第二小组的提米,第三小组的背一背。同桌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戏,了解一袋米,一桶水,一个同学有多重。

(2)汇报

(3)师:如果按每个同学25千克计算,4个同学有多少千克?40个同学有多少千克?

(4)加深认识吨。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一袋大米25千克,每次呈现4袋大米(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让学生感受: 40个25千克就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

(2)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师:谁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通过预习可以说出:1吨=1000千克。

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例子,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也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 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还需要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其他实例。

4、师生交流:感受1吨水的质量。

(1)师:同学们看到水龙头滴水会怎样做呢?你认为水龙头滴水是一件大事还是小事呢?

一个水龙头每秒漏掉1滴水,一年大约浪费水1577千克。也就是1吨多了。

(2)生活小常识:每分钟放水5立方分米, 200秒就放掉 1 吨水了。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立起1吨的观念,对学生教学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同时一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数学的三维目标。】

(二)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

例7: 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学生自主学习,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设计意图: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学生独立完成 “做一做”。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块橡皮重约10( )

(2)1头猪重约120( )

(3)1袋水泥重约50( ),1拖拉机水泥约重2( )。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独立完成练习第1题。

这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可以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2、做一做的第2题。

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只要这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XX千克也就是2吨就可以。

3、改错(小明的数学日记)。

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香菜,2吨西红柿,3千克鸡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设计意图: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3吨=3000千克

6000千克=3吨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6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