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1
目标:
1、 了解杜鹃花与玫瑰花的颜色及形状。
2、 通过肢体游戏感应歌曲中的快板、慢板。
3、 在创编花的造型中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
挂图P3、各色杜鹃与玫瑰幻灯片、塑料花、风车花、呼啦圈、CD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引导
师:小草在阳光仙子和凤姑娘的帮助下,慢慢的长大了。这时候,春姑娘带着她漂亮的彩带来了,她把彩带一扬,啊!!!不仅小草长大了,看,还有很多漂亮的花都开了。花的颜色可真多都有些什么花呢?
二、 认识花
师:小朋友,你们想去花园赏花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 杜鹃花
放映幻灯
幼儿观察,教师介绍杜鹃花的别名、颜色,并告诉幼儿杜鹃花在每年的春天才会开。
2、 玫瑰花
师:花园里的杜鹃花真美,我们再看看,还有什么花呢?谁会认识这种花?
观看幻灯,教师介绍玫瑰花的'叶子、枝干,并知道玫瑰花有哪些颜色。
三、 花的游戏
1、 手腕花
师:春姑娘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花,你们喜欢花吗?我们一起来和花玩游戏吧!
教师扮演春姑娘给幼儿送花。
教师清唱,快板部分幼儿依乐句在自己不同肢体部位开花,慢板部分变成花仙子依乐句左右摇摆。
2、 风车花
师:小花朵和小朋友在一起真开心,瞧!这是什么啊?哦,风车花也想和大家一起游戏,那我们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和风车花玩游戏的,风车花会听音乐哦!
播放音乐,教师示范。再次播放音乐,幼儿与风车花游戏。
3、 花朵与蝴蝶
师:风车花好玩吗?蝴蝶仙子闻到了花香,也飞了过来,原来蝴蝶和花朵是好朋友,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呢?
请两名幼儿示范,一名幼儿扮演花朵,快板部分变不同花的造型。另外一名扮演蝴蝶,快板部分花朵蹲下,蝴蝶围着花朵绕飞。
全体幼儿表演。
奥尔夫:赏花(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 复习肢体律动,有节奏的模唱唱名旋律的。
2、 通过乐器演奏与肢体游戏感应断奏与圆滑奏。
活动准备:
挂图P3、手摇铃、橡皮筋、CD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引导
师:花朵和春姑娘一起跳舞,他们展开了一场花儿的宴会,所有的小动物也来了,他们都想和春姑娘在一起,呼呼呼~~~~~~~宝宝正在吹泡泡呢?原来泡泡也想过来玩游戏。
二、 旋律模唱
师:你们还认识唱名泡泡吗?
1、教师画唱名,幼儿依老师所画的顺序,念出唱名。
师:泡泡飞呀飞,飞到了黄花的旁边,唱m s l。
2、教师在唱名旁贴磁铁,画出旋律,引导幼儿再唱出其它几个旋律。
3、教师带领幼儿复习肢体律动,并唱出唱名。
三、 双人肢体游戏
师:请小朋友找一位好朋友,带着唱名泡泡来玩个好玩的游戏吧!
教师示范,断奏依节拍两人互点对方肢体,唱出唱名,圆滑奏两人互推手掌。
配合钢琴唱唱名,幼儿与好朋友游戏。
四、 乐器、道具演奏
1、 橡皮筋
师:春天到了,宝宝在家里正和唱名泡泡玩游戏,这时候,他们家里的物品听到了好听的音乐,也跑来一起唱歌跳舞,看看,是谁呢?
出示橡皮筋,教师清唱示范拨奏与拉奏。断奏部分依拍子拨弹橡皮筋,圆滑奏随乐句拉长橡皮筋。
播放CD,幼儿演奏。
2、 手摇铃
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乐器和你们一起赏花。乐器宝宝怎么赏花呢?
断奏敲奏拍子,圆滑奏摇奏乐句。
师:我们一起去给宝宝送手摇铃花吧!
请幼儿听音乐把乐器送回。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2
活动构思:
我们还尝试了多种歌曲演唱的形式。在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够熟练的进行对唱。所以我们在中班上学期就进行了以往传统音乐教育里只有大班和学前班才进行的轮唱活动也是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的因材施教。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卡农练习的含义。
2.学习轮唱歌曲的方法,初步感受轮唱歌曲独特的'美。
3.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并能运用说、唱等形式表现。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珠子及相应的指示卡
2.每人三套白天、夜晚的图片
3.系着橙色和绿色相间的蝴蝶结的彩带一条(蝴蝶结的数量同幼儿数量)
4.《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保卫黄河》音乐片段
5.按图卡指示穿珠子
蓝色和红色的珠子各5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通过动作练习初步感受轮流的含义,教案《奥尔夫音乐教案》。
6.排图片
每名幼儿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各三张,请幼儿尝试排图(排列图片中出现白天、夜晚、白天、夜晚的排列比较多的时候),进一步感受自然现象轮流出现的情况。
奥尔夫音乐教案---小黄狗(说白节奏)
活动目标:
一、培养幼儿对4|4拍强弱的规律和感受
二、利用说白节奏进行语词的创作游戏
三、感受顽固节奏
活动准备:
教学CD、幼儿用书、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律动感受
1、故事导入:"小朋友的家里有小狗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只小狗......"
2、根据故事内容做动作。
3、结合音乐律动。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5、教师整合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音乐练习,并在说白的时候拍手。
6、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身体乐器的创编。
二、强弱规律的游戏
1、教师做出强弱的声音。如跺脚与拍手。并让幼儿分辨。
2、说说白并结合强弱。如:跺脚时说小、拍肩时说眼睛。
3、引导幼儿创编强弱的动作。
(1)身体乐器---如:拍手、拍腿等动作进行
(2)生活乐器---地板、桌子、等物体为节奏型伴奏。
4、结合音乐练习。
三、感受顽固伴奏
1、语词创作:运用幼儿用书的提示引导幼儿进行语词的创作。
如:小黄狗,眼睛花天天都要去看花,
我爱花我看花就是不要去摘花
2、语词的呼应:
问:小黄狗怎样叫?答:汪汪汪汪汪汪汪叫
3、出示节奏卡,结合节奏卡进行练习。
4、节奏练习
1)先一起练习顽固伴奏。
2)分组练习
一组:说白节奏型一组:顽固伴奏
四、乐器合奏
1、出示乐器
2、乐器练习
1)一起练习说白节奏型
2)一起练习顽固伴奏
3、乐器合奏:说白节奏型与顽固伴奏。
幼儿用书使用说明:
1、教师引导幼儿将图画节奏型转化为音符节奏型,画在小狗的下面
2、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的语词创编。
3、请幼儿把小狗的节奏型演奏出来,并注意强弱拍的表现
4、请家长在右上角记录小朋友的创作表现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教学,了解不同节奏的组合。
2、在合作与配合中,感应两个声部的口技节奏叠加。
3、了解中国特色文化,精气神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做人态度。
活动准备:
电脑--U盘接音乐《中国功夫》、打棒:6副、沙蛋/沙球:6副活动过程:
1、问题引入"中国特色"暖身:
2、体态律动:中国功夫的"精气神"3、歌曲教学:
三种绝技的分别展示,与口技教学在音乐中的`连贯训练兵器(乐器)的选用两种兵器(乐器)的音色与节奏叠加相互交换兵器(乐器)收兵器(乐器)4、总结与再见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让们了解我们中国的伟大和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在星期一有一个活动是学习歌曲《中国功夫》,这是一首成人歌曲。通过学习让了解我们中国功夫以其形体、动作、力量的绝妙组合表现出中华民族刚毅挺拔的民族精神。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以森林中多种动物鸣叫以及动物们发出声音合成的音乐,旋律清幽抒情,潺潺流水,轻快鸟鸣,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自然,这首音乐很合适奥尔夫音乐的教学,于是我选择以打击乐的形式表现此乐曲,我们班的幼儿承受力量强,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培育,对音乐的感受力量有肯定的根底。所以我选用了沙锤,木鱼,双铃铛三种乐器让孩子们表现出各种动物的`声音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欢乐。
二、活动目的:
1、初步让幼儿熟识音乐,把握音乐节奏。
2、根据图谱能进展简洁的乐器安排,学会能跟着指挥,看着图谱进展乐器演奏,并能试着用多种乐器进展合奏。
3、享受打击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活动重点:
让幼儿能初步把握音乐的节奏。
四、活动难点:
让幼儿用乐器表现不同的角色进展合奏。
五、活动预备:
碰铃,沙锤,木鱼,音乐(森林狂想曲),图谱,ppt
六、活动过程:
㈠导入,激发幼儿爱好。
新年到了,处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咱们幼儿园上个星期也进展了元旦汇演,小伴侣你们开不快乐呀?那你们知道吗。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要进展一个音乐会,小动物们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参与音乐会,你们情愿吗?那好,我们一起去听听小动物们的音乐吧。
⑴师幼共同欣赏音乐一遍,提问:孩子们,你们听出了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吗?
㈡出示图谱
终究今日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参与我们的音乐会呢?请看我们的节目单。第一个为我们表演节目的是谁?〔青蛙〕,对,是大嘴青蛙,那青蛙是怎么叫的?他要表演的节目是唱歌,他唱歌的节奏是怎么样的?
X
XX︱X
XX︱X
XX︱X
XX
第二个表演的是谁?〔小黄鸡〕,对,小黄鸡的脚尖尖的最喜欢跳芭蕾舞了。他今日为我们表演的就是他最擅长的芭蕾舞,那他又是怎么跳的?
X
X
︱X
X
︱XX
XX︱XX
XX
第三个表演的是谁?〔小孔雀〕,那小孔雀最美丽的动作是什么?
X
—
︱~~~︱X
X︱X
X
1、看着图谱,听着音乐用拍手的方法进展演奏。
2、引导幼儿用身体其他部位跟着音乐拍打节奏。
㈢幼儿学习初步按图谱进展乐器安排。
㈣让幼儿与教师合作将乐器与动物进展配对,并对其进展演奏练习。〔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教师在旁关心〕
㈤尝试用多种乐器进展合奏。
①
集体尝试演奏一遍〔事先说明晰演奏规章〕
②
交换乐器尝试演奏一遍。
㈥请小伴侣邀请客人教师一起参加我们的森林音乐会。
七、活动完毕
今日的森林音乐会特别成功,今日的演奏会到此完毕,请小演奏家们谢幕〔鞠躬〕,和咱们的客人教师们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5
活动内容:身体乐器活动目标:
1、进一步区分对身体主要器官和部位的认识。
2、发现身体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大胆地进行尝试表现为音乐伴奏。
3、萌发喜欢打击类音乐活动。
活动重点:能区分身体的主要器官并能发现身体部位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难点:大胆用身体部位为音乐伴奏。
活动准备:
1、乐器3件(圆舞板、响棒、铃鼓)
2、嘴巴、手、脚图片各一张及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一、律动,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铃鼓乐器来跟你们做游戏,跟着铃鼓走走吧!(当铃鼓节奏快时,幼儿快些走,当铃鼓节奏慢时,幼儿慢些走)二、认识乐器,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1、听声音猜乐器。
师:史老师还请来了其他的乐器宝宝,它们要跟小朋友玩个猜猜乐的游戏,一起来猜猜它们是谁?(出示圆舞板、响棒、铃鼓)2、引导幼儿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并让幼儿说说。(依次讲讲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二、引导幼儿发现身体能发出声音的部位,逐步认识身体乐器。
师:小朋友,不光我们的乐器你发出好听的声音,我们身上一些地方也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你试试看,能不能让它发出声音来。
幼儿尝试后并让幼儿说说自己身上哪个部位能发出声音,是怎么发出的如:嘴巴,当幼儿说出嘴巴的时候,教师出示图片,并让幼儿知道这是嘴巴乐器幼儿说说嘴巴除了小朋友说的一种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弹舌头、用力抿嘴)。幼儿集体练习幼儿想到的方法。手:可以拍手,也可以拍其他的身体部位。脚:碰脚 、跺脚等。
三、利用身体乐器给音乐伴奏。
1、分部位给音乐伴奏(嘴、手、脚)2、游戏:看指令选身体乐器演奏师:小朋友,现在老师和你们来玩个游戏,老师这里的三张图做标记,等一下,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要边听边看我的指挥,我指到哪种身体乐器,你们就用哪种身体乐器演奏。
3、演奏2—3边结束。
四、结束活动。
师:身体原来能发出这么多好听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去告诉其他班的小朋友吧!(开火车离开教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复习十六宫格,认识连音线。
2、通过游戏进行语词替换并乐器演奏。
活动准备:
砂球、铃鼓、圆舞板、木鱼、手摇铃
活动过程:
一、猜猜我爱吃什么
师: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品尝我们的乐器餐,看看乐器餐里都有些什么?
1、出示砂蛋,让幼儿猜出像砂蛋的食物名称。
2、教师持乐器表演各种吃的动作,幼儿模仿并替换语词试唱,如“我最喜欢吃鸡蛋”
3、持各式乐器逐一想象,创作语词并演奏。
二、默唱练习
师:你们太棒了!都能猜出老师在吃什么,这回我要来考考你们。
1、只唱“我最喜欢”,其他词语不唱只演奏。
2、幼儿分成四组,依老师指挥敲奏四段音乐。
三、认识连音线
1、画十六宫格,分析全曲节奏
2、拍打全曲节奏
3、介绍两个四分音符合成一个二分音符,把音连起来的'线叫做连音线
思:
这首曲子幼儿园经常播放,孩子们很熟悉,节奏比较稳定,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歌曲中的语词节奏,在让小朋友创编动作时,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都愿意出来做动作。在第二课时的模仿替换语词时,孩子们创编的语词能力有待加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