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爱习作提供的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作者及工作单位何小婷
西安市长安区灵沼乡冯村小学
教材分析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学生在充分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它又是学生以后学习梯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三角形面积的知识基础是: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知识的增长点是三角形面积公式。这一知识是后面学生学习梯形面积计算以及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
其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的基础是在《比较图形的面积》和《地毯上的图形面积》两个专题中蕴含的割补法、增补法(分割、平移、旋转),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过程中蕴含的“根据一定的条件和方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力的增长点在于利用旋转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以及根据一定的条件(平分高或边)利用分割与旋转的'方法将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进一步体验“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本节课的设计着重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将学生的已有知识结合来自生活常识的实例做为重要的课堂生成资源,运用有趣的教学手段,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给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方法。
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4、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2
学习内容:
第9页的例4、例5、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中相关题。
学习目标:
1、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习过程:
一、先学探究
■先学提纲(另见《补充习题》、《当堂反馈》相关练习,有记号标明)
1、出示一个底是4分米,高是3分米的平行四边形。
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如何计算?
■学情预判: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可能有点困惑,这一点要加强教学。
二.交流共享
■后教预设:出示二个板块的挂图,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板块一】学习例4:
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请说出如何求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先自己想,随后在小组中交流。
你是怎样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三角形的面积应当如何计算?
【板块二】学习例5:
(1)出示例5:
用例5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组内所选的三角形都要齐全)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并填表。
小组交流: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 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所以三角形的面积=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
三、反馈完善
1、完成试一试:
2、完成练一练:
(1)先回忆拼得过程,再回答。(2)你是如何想的。
3.判断。
(1)两个形状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比三角形面积大.……
(3)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是三角形的2倍.………
(4)底和高都是0.2厘米的三角形,面积是0.2平方厘米…….
4.完成课本第17页第6题。
5、拓展练习
量出你的三角板(两个任选一个)的底和高,然后算出它的面积。
6、课外延伸:阅读第16页“你知道吗”
四、总结回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充分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掌握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安排的。其推导方法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有相通之处。同时本课也是学习梯形、组合图形面积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这部分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所以本课内容的学习是很重要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掌握了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之上才能学好本课,让学生动手操作去探索数学的奥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同时使他们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你还能记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吗?(S=a×b)那么,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2、同学们,请大家自己看看胸前的红领巾,知道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吗?(三角形)如果叫你们裁一条红领巾,你知道要用多大的布吗?(求三角形面积)。要想知道这条红领巾的面积时多少,就要用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
二、 讲授新课
1、上节课,我们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方法形或正方形来研究的'。今天,我们能不能将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
2、提问: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几类?分别是?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我为大家准备了这些三角形,请你们自己试图去拼一拼,看你能发现什么?
4、拼图推导公式,按三角形类别的不同,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⑴、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
提问: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拼成了什么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当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
老师把图形贴在黑板上,再请说推导过程,并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 高
三角形的面积= 底 × 高÷2
⑵、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⑶、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5、小结: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如果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板书:s=ah÷2
三、巩固练习
5、练习:出示教材第85页的例2,请学生独立完成,指明板演。
6、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85页的“做一做”及第86页的练习十六的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探索了那些知识?学到了些什么?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从而得到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 这种“转化”的数学方法是数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相信同学们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五、思维拓展
教材第87页第6题。
六、布置作业
教材第87页第3题。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4~8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这是什么图形,你会计算它的面积吗?说一说怎么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你能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该怎么分?
学情预设:学生一般有以下两种分法:
师:现在请你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我们来验证一下。用刚才的方法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看看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完全一样?
学情预设: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剪下来的两个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
师:假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40平方厘米,那么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20平方厘米)
师:为什么?(剪下的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就说明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师:刚才我们借助已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如果我们从桌子上任意取一个三角形,(师拿起任意一个三角形模型)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研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
从不会计算面积的图形中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自主探索,得出公式
1、动手实验。
师:同学们,老师已经给每组同学的学具袋中准备了三角形学具,请你们选择合适的三角形摆一摆,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比一比,哪一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情预设: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有前面的例子做铺垫,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拼。拼出的图形有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选出拼成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这两种是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设计意图】:
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自主探索三角形的面积的公式。
2、学生代表上台演示汇报
师:你是如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谁来给我们演示?
演示一: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如下图)
师:观察这些平行四边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把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三角形作比较,你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吗?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怎么计算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底×高÷2
展示二: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如下图)
师:观察图形,我们把拼成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与原来的三角形作比较,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请你根据你拼成的图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三角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2=长×宽÷2=底×高÷2
师:同学们,如果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现在我们就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好吗?(好)
1、计算生活中的三角形的面积
(1)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师:老师这里有一条红领巾,(展示实物)如果想求它的面积有多少?需要知道什么条件?(需要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课件出示例2)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请同学们算一算。
(学生练习后讲评订正)
(2)计算三角形标志牌的面积
师:我们经常见到类似以下标志的标志牌(课件出示如下图),你知道这个标志牌的面积吗?谁口算一下。(4×3÷2=6(平方分米))
师:都是这样做的吗?为什么不用3.2×3÷2呢?
(因为3.2分米不是3分米对应的底。)
师:如果与3.2分米对应的高是3.75分米(课件出示)还可以怎样列式?
(3.2×3.75÷2)
师:通过这道题的解答,你明白了什么?
师:对啊,我们要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必须找准相对应的底和高,才利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来计算。
(3)认识道路交通警示标志。
师:请看屏幕。(多媒体出示)
师:你们认识这些交通警告标志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边小结,课件边出示各标志的含义)
师:同学们,我们示范小学校门口到邮政局这段路,在放学时经常出现交通混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交警大队准备用铁皮制作其中两块这样警示牌,你能算出需要多少铁皮吗?(课件同时出示标有底是9分米,高7.8分米的数据的图形)
(学生练习后讲评订正,订正时主要关注”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小结。)
(4)画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积极,小精灵也给大家带来了问题,请大家看屏幕(课件出示)
师:上图中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你还能画出和它们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学生打开书87页,在书中画一画,完成第6题)
师:你画出了几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你能画出多少个这样的三角形?(无数个)
师:通过画这样的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三角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与形状无关。
【设计意图】:
通过分层次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既巩固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应用,又使学生感受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变形应用,同时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四、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你觉得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1、三角形的底和高必须是相对应的一组。2、别忘了除以2.)
五、布置作业:
课本P86--87页第2、4、5题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练习十八5~10题)
教学要求:
1.是学生比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3.养成良好的审题、检验的习惯,提供正确率。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三角形面积的应用题。
教具准备: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1)三角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是。
为什么公式中有一个“÷2”?
(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8米,高是1.5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2、练习十六2题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六第6题:下图中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两条虚线互相平行。)你还能画出和它们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⑴生用尺量一量这两条虚线间的距离,搞清这两条虚线是什么关系?
⑵看看图中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
⑶分组讨论如何在图中画出一个与它们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并试着画出来
2.练习十六第7题
(1)让学生尝试分。
(2)展示学生的作业
可能有:a、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一结论,只要把原三角形分成4个等底等高的小三角形,它们的面积就必然相等。而要找这4个等底等高的小三角形,只需把原三角形的某一边4等份,再将各分点与这边相对的顶点连接起来即可。
b、也可把原三角形先二等分,再把每一份分别二等分。
3、练习十六9*
让学生抓住涂色的三角形的底只有平行四边形底的一半,它的高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2)×高÷2,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48÷4
4.练习十六第3题: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高?
让学生列方程解和算术方法解,算术方法176×2÷22,要让学生明确176×2是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六第8*题。
四、作业
练习十六第4、5题。
课后记: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6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