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游戏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大班音乐游戏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用动作随音乐表现“猴子坐沙发”的情景——出门找朋友、互相逗乐、变沙发。
2.通过创编,尝试用身体不同部位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沙发造型。
3.在两两合作坐沙发的'环节,能友爱同伴,能爱惜和保护自己的沙发。
活动准备:
音乐《甩葱歌》
一、故事导入
二、动作提炼
1.小猴子为什么要出去?很无聊时做个什么动作?
2.猴哥玩了一个什么游戏?教师做并解说。
3.刚才说了什么儿歌?
4.完整和乐,解决音乐与动作和故事的关系。
三、引导幼儿进行更高更适宜的挑战
1.如果你来变沙发,准备变什么样的?
2.指明幼儿来变沙发。
3.师幼合作尝试游戏。
4.幼儿随音乐互动,尝试游戏。
四、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游戏,结束活动。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 篇2
跳皮筋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把跳橡皮筋游戏和童谣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符合大班幼儿活泼好动的个性特点。在此游戏的创新活动中,从一根皮筋到三角宽,从单人到多人……即体现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又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并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既锻炼了幼儿的腿部力量,提高了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又使他们从中体验到了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中教师《多媒体》的运用,让幼儿直观地观看了跳皮筋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了游戏的基本玩法,三位教师的配合,让幼儿再次直观地观看了游戏的玩法。节奏的把握是活动的一个难点,什么时候做跨越动作,什么时候原地跳跃,跳几下,教师加入了口诀的引导“跳呀跳呀,跑跑跑跑跑跑跑”,图谱的运用,帮助孩子读懂口诀,在教师的口诀下,孩子们很快就能跟着音乐的节奏跳皮筋了。
游戏的创新活动中,从一根皮筋到三角宽,从单人到多人,教师给予了孩子探索的机会。请孩子想一想,你觉得可以怎么玩?并请孩子在集体面前演示。教师则在孩子们探索结果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以更好的`方式呈现。引导孩子站在皮筋的里面,往同一个方向跑,避免同伴与同伴相撞。
再次观看视频,引导幼儿仔细看:什么时候跑,和同伴交换位置。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教师做了示范,边示范边念口诀,提醒幼儿听准节奏交换位置,当唱到“二八二九三十一”的时候换到另一边。
在练习的环节,教师也采用了多种练习方式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请个别幼儿练习,幼儿分组练习等多种方式,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教师很好的引导孩子在游戏中达到了活动目标。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 篇3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音乐游戏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乐曲的内容,学习用动作表现乐曲。
2、通过身体动作、图谱等形式,学习抬轿时ⅹ ⅹ ⅹⅹ ⅹ的节奏。
3、尝试小组合作完成游戏,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小狗抬轿电脑动画、电脑、投影仪、轿子4个、音乐《小狗抬轿》、老虎头饰、图谱、黑板。
活动过程:
1、教师边讲故事《小狗抬轿》边看动画,初步感知乐曲的内容。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说最有趣的地方。
——教师:今天蔺老师要给你们讲个有趣的故事——《小狗抬轿》,你们边听边看故事中什么地方最有趣?在一座山上,住着一只凶猛、威武的老虎和一群小狗们,平时老虎对小狗们呼来换去,可厉害了,只要老虎一声吼叫,小狗们就吓得浑身直哆嗦,小狗们对老虎是又怕又恨。有一天,老虎要上山,它命令小狗们准备好轿子抬它上山,小狗们没有办法只要答应。由于山路陡而险,它们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将老虎抬到山顶。于是它们迈着一样的步伐,嘴里喊着“嗨呦、嗨呦、嗨嗨呦”,吃力地向山上走去。走着走着,谁知一只小狗不留神摔了一跤,轿子顿时失去了平衡,老虎见了狠狠地踢了它一脚,这只小狗痛得汪汪叫。轿子抬到了半山腰,小狗们想了个好办法,等抬到山上再把老虎摔下去。于是它们继续喊着“嗨呦、嗨呦、嗨嗨呦”抬轿子,很快来到了山上,一起喊“一、二、三、向上抛”,老虎摔了个大老跤,从那以后老虎再也不敢欺负小狗了,小狗们高兴极了!(故事完毕)
你觉得这个故事什么地方最有趣?(小狗们抬轿、老虎摔跤等最有趣了)
2、通过身体动作、图谱等形式,学习ⅹⅹⅹⅹⅹ的节奏。
·幼儿完整欣赏小狗抬轿的音乐一遍。
——教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段音乐,这个音乐讲的就是小狗抬轿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你听到了什么?(狗叫、老虎吼叫、老虎摔跤、小狗抬轿的`喊声等)
·幼儿再次欣赏音乐。
——教师: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你们仔细听听小狗抬轿时是怎么喊的?也可以跟着音乐做一做。
·幼儿通过身体动作、图谱感受乐曲中 ⅹ ⅹ ⅹⅹ ⅹ 的节奏。
——教师:小狗抬轿子的时候是怎么喊的?请2-3名幼儿说说(“嗨呦、嗨呦、嗨嗨呦”)。老师在黑板上出示图谱。我们听口令一起来说一说,567说(教师拍手幼儿看图谱)。这次我们加快速度说一说。现在我们一起站起来在原地走一走,喊声要和脚步一致噢,一共走4遍,567走。这次老师当大老虎(戴头饰),你们当小狗一起来抬大老虎,大老虎可重啦,小狗们可要用劲噢,大老虎要听到你们的喊声和脚步声要一致噢,要不然大老虎会生气的!老虎说:“轿子的速度太慢,再快点。”(速度加快走一遍)
3、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表现小狗摔跤、老虎踢小狗等情节,感受ABAC的结构。
·幼儿能分辨乐曲的前奏和主旋律。
——教师:这次我们要跟着音乐抬轿了,音乐一开始小狗们就抬轿子了吗?我们再听一遍音乐,看一次动画片,听听小狗们是什么时候开始走的?是在没有唱的地方还是在唱的地方开始走的?前面的音乐小狗可以做什么?(小狗站好位置、老虎坐好、将轿子抬起来等)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试一试,可要听好音乐噢!
·幼儿尝试合着乐曲抬轿。
——教师:刚才你们是空手抬轿子的,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轿子,可以几只小狗抬呢?怎么抬呢?你们可以自由组合去试一试。
——教师:哪组小狗说说你们是怎么抬轿子的?
——教师:轿子都准备好了,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抬轿子了,小狗们,起轿!
——教师:小狗们走着走着,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教师:轿子好不容易抬到了半山腰,小狗们想了什么办法摔老虎的?我们一起来摔老虎(教师和幼儿共同唱一、二、三,向上抛,老虎跌个大老跤)。
4、幼儿合作完成游戏,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师与部分幼儿游戏
——教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小狗抬轿》的游戏,这一次老师先来当老虎(戴头饰),谁愿意当摔跤的小狗?其余的小狗谁来当?记住小狗们可要齐心协力噢!
·幼儿小组合作游戏
——教师:刚才的游戏好玩吗?你们想玩吗?那你们自由组合,商量好角色后再去拿轿子玩游戏!也可邀请客人老师玩游戏。(给老虎戴上头饰)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尝试根据旋律的特点创编歌词及动作,体验身体造型带来的美。
2、初步感受音乐优美、抒情的情绪,尝试用柔美、舒展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3、在结伴表演中进行情感交流,体验合作的乐趣,进一步练习肢体动作上的默契配合。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1、音乐活动室(两面墙装有大镜子);哈哈镜3面;(凹面、凸面、波浪面各一)。
2、相关音乐CD及CD播放音响。
3、康加鼓一个;塑料盘(圆形、椭圆形、方形)8个;纸巾筒16个。
活动过程:
一、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小朋友发挥想象,自由创编动作进入音乐活动室。
二、节奏游戏"哈哈镜"。
1、请幼儿来到哈哈镜前照一照,并说说哈哈镜里自己变成了什么模样,然后再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出来。
2、介绍游戏"哈哈镜"的玩法:老师当哈哈镜,幼儿边自由走动边拍手念儿歌:"大镜子、小镜子、圆镜子、方镜子。"接着老师念:"我是一面怪镜子,把你变成大胖子(高个子、怪样子)",幼儿停下来做出相应的表情和造型。
3、教师借助康加鼓的节奏和幼儿共同游戏。(启发幼儿可自己造型,也可以两人或多人造型,教师还可以变化自己念儿歌的声音来增加幼儿游戏的兴趣)
三、体态韵律活动"照镜子"
1、照镜子。
师:"刚才小朋友照的是哈哈镜,那你们每天照得最多的是什么镜子呢?"(梳妆镜)。"请小朋友到镜子前照一照,做一做各种表情和动作,看看镜子里的你是怎样的。"(幼儿自由回答)
2、学唱歌曲。
教师当镜子外面的人,边唱边做动作,请个别幼儿做镜子里的.人来模仿,然后再请幼儿集体模仿。
3、创编歌曲动作。
(1)当幼儿很熟悉歌曲旋律后,教师可更换动作再邀请幼儿模仿。然后提问:"谁来帮我想想,还有哪些动作可以做?"请出个别幼儿当镜子外面的人,其他幼儿当镜子里的人做动作模仿。
(2)请每位幼儿自由找一位伙伴玩"照镜子"游戏,可以和教师教的一样,也可以不一样,教师观察。
(3)分别请出2-3组幼儿上来表演。
4、配合音乐"照镜子"。
(1)播放优美、抒情的音乐,教师配合音乐做一些柔美、舒展、连贯的动作,幼儿集体模仿。
(2)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其他幼儿模仿。(启发幼儿变换不同的动作和姿势,可以站立、坐下、躺下、弯腰等等,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
(3)幼儿自由组合表演。(第二次交换角色)
四、节奏游戏"会唱歌的镜子"。
幼儿两人一组,A幼儿拿塑料盘子做镜子,B幼儿手拿纸巾筒。音乐前奏做准备,第一个8拍按节奏自由走步,第二个8拍停下,A幼儿将"镜子"摆在自己喜欢的身体部位,B幼儿用纸巾筒去敲击"镜子",可敲出不同的节奏。(反复数次)
活动反思:
照镜子是一项既简单又有趣的活动。照镜子时产生的各种有趣的现象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认真观察,从而发现镜子能照物体影像的原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时教师让幼儿说说自己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并比一比谁的发现多。这个设计不仅有效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为宗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贯穿始终,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开心地玩,快乐地学。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有节奏地做踵趾小跑步、踏并步等基本舞步。
2、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时能克制自己不偷看藏起来的小朋友。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一件大斗篷。
2、幼儿已经会随旋律演唱“披斗篷的小孩”。
3、已学过踵趾小跑步、踏并步基本舞步。
活动玩法:
一、“猜娃娃”的游戏引出活动。
★教师用神秘的声音一边范唱歌曲一边把玩具洋娃娃放进椅子上的斗篷里,幼儿捂住眼睛倾听歌曲,唱完后教师请幼儿睁开眼睛猜躲在斗篷里的是哪个娃娃。
二、随音乐引导幼儿复习基本舞步(踵趾小跑步、踏并步)。
★提醒幼儿随歌词一小节完成一次踵趾小跑步
三、幼儿随音乐完整地玩《披斗篷的小孩》的音乐游戏。
★歌曲即将唱完时老师要趁孩子不注意迅速用斗篷遮住一名幼儿的身体,待歌曲唱完时其他小朋友猜猜斗篷里的小朋友是谁,猜对后继续玩游戏。
★教师提醒幼儿积极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时不偷看藏起来的小朋友。
附:音乐游戏歌词:
“有一个小小孩站在树木中,她披着一件奇妙的小斗蓬,站在树木当中,披着小小的斗篷,你猜那是谁站在树林中?”
课后反思:
《熊和小孩》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韵律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我觉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游戏性,有情节,小朋友对有情节的游戏,特别是凶猛的动物吃小动物的游戏特别感性趣;
第二,歌曲里面的小动物:小鸟、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较熟悉,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小朋友对模仿小动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儿对木头人的造型非常喜欢,平时孩子们经常玩“木头人”的游戏,孩子们对做出一个造型控制不动,非常感兴趣;
第四,歌曲简单,唱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表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小朋友感兴趣,那么,学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特点:
1、整个教学活动是: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创编动作、创编造型、完整游戏。先由易到难分步练习,层层突破重难点后再完整游戏。
单个环节:如在创编动作这个环节,先让幼儿集体听音乐自由创编,创编两人表演的动作、三人、多人表演的动作。创编“木头人”造型也是这样:一个人造型、两人造型、三人造型到多人造型。幼儿游戏时,也是一遍有一遍的变化和难度。
2、注重了动静交替的原则。幼儿生理、心理活动的重要规律之一就是“节律快”。他们疲劳的快,恢复的也快;注意集中的快,转移的也快。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注重了活动多变化和动静活动多交替的原则,以确保幼儿在一个时间片段中能够有较丰富的学习收获。比如:让幼儿集体跳舞到单独个别创编表演,表演后老师小结评价、提问,让幼儿有适当休息等。
3、这虽然是一个音乐游戏活动,但是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老师以歌曲为载体,将节奏、速度、强弱等音乐元素整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幼儿的综合音乐素质在唱唱、演演、玩玩中非常自然地得到了锻炼,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使活动更加地扎实有效。老师还比较好地关注到了艺术活动的审美价值点,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把动作做得更美、更有节奏感,实现了艺术活动的价值。孩子们在音乐声中玩的不亦乐乎。
不足之处:
比如在欣赏音乐时给予幼儿的时间还不够,在欣赏音乐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音乐表现出不同的表情及动作,这样孩子们才会更好地投入进去。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