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数学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能根据数字的要求添画实物,使数字与数量相符。
2、在操作中进一步体验两组物体数量之间的多少关系。
3、能看着《幼儿画册》,独立完成作业内容。
活动准备:
1、公主头饰一个,小椅子七把。
2、贴有5—10数字的笔筒每组一个(每个笔筒里各插3支或4支笔),铅笔若干支,《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白雪公主请客.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请七名幼儿上前来,一名幼儿头戴小公主的头饰,教师说:”白雪公主今天请了她的好朋友小矮人们到家里做客,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客人?”
(2)请小矮人坐在小椅子上(提前只放五把小椅子).请幼儿自由讨论.一个客人做一把小椅子,七个客人坐六把,,够吗?怎样变得一样多?
(3)小公主想出办法:搬来一把小椅子,请七个小矮人坐下。
教师小结:一个小客人坐一把小椅子,现在小客人和小椅子一样多。
2、给笔筒配笔。
今天,白雪公主也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礼物,我们看带来了什么?笔和笔筒。
(1) 引导幼儿观察每组的笔筒。提问:每组的笔筒上贴了一个数字,你认识吗?是几?笔筒里的笔和笔筒上的数字一样吗?怎样才能变得一样多?
(2) 请每组幼儿讨论再添几支笔,选一位小朋友将笔放进笔筒里,其他幼儿看他添的对不对?
3、坐板凳游戏:将幼儿分成几个组,每组摆放比幼儿少1—2个板凳.放音乐,当音乐停时,请幼儿坐在板凳上,比一比,每组是幼儿多还是板凳多,怎样变得一样多?
4、 游戏:出手指。
幼儿两人一组,两人一起出手指,谁出的手指数多,谁出的手指数少,怎样变得一样?一样多时,双击手掌,表示祝贺。
5、看书介绍作业要求。
请幼儿观看《幼儿画册》上的“变得一样多”。
教师出示第一幅图,提问:图上有一个数字,你认识吗?是数字几?再观察图片上的数字与实物一样多吗?怎样才能让它们变得一样多呢?(引导幼儿用添画的办法解决“变成一样多”的问题)。
6、幼儿作业。
幼儿独立完成添画的练习。
7、师评价作
8、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本领真大,能把不一样的东西变成了一样多。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是不一样多的,以后我们再讨论吧。
幼儿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难点: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布置出图形王国形象。
2、教师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长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各种图形。
3、幼儿用具:包含有梯形的图画若干张(空白没涂色的)。
【活动过程】
一、感知梯形的特征。
1、情景:(出示请柬)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呀?这呀是图形王国的国王给老师送来的请柬,说图形王国要举行聚会,邀请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去参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老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
2、通过寻找,让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教师带领幼儿边走边观察图形,引导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引出梯形。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呀?它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
二、观察了解梯形的特征。
1、出示梯形宝宝,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跟什么图形象呢?
2、比较长方形与梯形的异同点(出示正方形)那他们是不是一样的呢?引导幼儿去比较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异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四个角也是一样大的。
梯形,一条边短,一条边长,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你觉得它的斜边像什么?
3、小结:这种形状的图形,名字叫——梯形。
4、梯形宝宝可调皮了,它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
(教师演示)这样还是不是梯形呀?
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躺着放,不管它们怎么放,都是梯形。
5、认识不同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听说梯形宝宝还有许多兄弟姐妹呢,你们看看,它们是不是也叫梯形,(出示直角梯形)
提问:这个图形只有一条边是可以当滑梯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出示等腰梯形)提问:这个图形它的两条斜边是一样长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小结:梯形宝宝的家人可真多,有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三、小组操作,让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图形国王还想考靠小朋友们,出了一些难题,摆放在那边的桌子,我们有没有信心接受考验呀?
·涂色:让小朋友在很多图形中找出梯形,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折一折、剪一剪:让小朋友用正方形或长方形进行折、剪出梯形来
·装饰梯形:从很多图形中将梯形找出来,进行装饰(如梯形饼干、梯形杯子、梯形池塘、梯形楼梯、梯形花盆、)(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共同检验小朋友的操作.
四、通过寻找梯形,加深对梯形的认识国王说,我们小朋友这么能干,都通过了他的考验,所以请我们去参观图形娃娃们的表演,你们开心吗?那就出发吧!
(1)让幼儿在活动室能张贴的图片造型中找找、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2)鼓励全体小朋友寻找,跟同伴或老师们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五、结束
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为了表扬小朋友今天的表现,国王决定将这些图形造型送给我们,大家开心吗?那我们一起将它们带回我们的活动室吧!
幼儿园数学教案 篇3
幼儿园数学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非正式的理具和正式的量具(量杯)测量容积的方法,知道量杯是测量容积的标准工具。
2、引导学生认识到量是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测量是一种广泛运用的认识方法。
3、指导学生动手制作量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像能力。
教学准备
1、两个高低、粗细不一的杯子,量杯,小酒杯,水。
2、透明塑料瓶,水彩笔,空果冻杯。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学习比较两杯水多少的方法。
2、指导学生做一个小“量杯”。
3、讨论: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测量的。
4、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谈话: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关于尺的知识。今天,我们还将继续研究。(板书课题)
(1)学生观察两个里面装有水,高低、粗细不一的杯子。
(2)思考:杯子里倒入水的高度不一样,你能判断哪一杯的水多,哪一杯的水少吗?怎样才能知道它的多少?
(3)学生讨论:比较两杯水多少的方法。
(4)汇报讨论结果。重点让学生说出用小杯子量杯子里的水,就可以比较水的多少的方法。
(5)学生实验。用小杯子量两只杯子里的水。
汇报实验结果。
(6)师生共同小结:有时候,我们可以用一容器,比如用小杯子等,当作测量工具来测量水的多少。为了精确地测出水的多少,人们还发明了量杯。
(7)出示量杯。让学生认识量杯就是杯壁上标有刻度的玻璃杯。教师介绍量杯刻度的读法。
(8)学生学习用量杯测量、记录的方法。
教师演示用量杯测量水。(边讲边做)我们以一量杯为一个测量单位,把要测量的水倒入量杯,看水有没有超过量杯的最高刻度。如果超过了,只要倒到最高刻度为止,把量杯里的水倒进另一只空杯子里去,再把剩下的要测量的水倒入量杯里,这样下去,直到把测量的水倒完为止。这时记下已经倒了几量杯,如果最后还剩下不满一量杯水,看水面在量杯的哪一刻度,看的时候,要注意眼睛和水面平视,用笔在这一刻度做个记号。然后再倒另一只要测量的杯子里的水。最后比较一下,各倒了几量杯,量杯数多的水当然就多。如果量杯数相同,再看量杯里剩下的水哪一只多,哪一只多说明原来杯子里的水就多。
学生分组实验:用量杯测量原先两只杯里的水。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看看是否和第一次用小杯子时测量结果相同。
教师根据测量过程中发生的情况,进行小结。
(1)看课文图片后,学生讨论做“量杯”所需要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2)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小结。
准备材料:一只透明塑料瓶,一支水彩笔,一个空果冻杯,一个装水的大瓶。
制作过程。用果冻杯做测量的单位(学生将果冻杯里的水倒进塑料瓶),在“量杯”的外壁写上刻度(用水彩笔在“量杯”的外壁沿水平面划线)。量杯做成后,量一量,一瓶饮料有几“果冻杯”。(学生观察倒进饮料的量杯水平面)
(3)学生讨论,各人做的量杯不一样,量同一瓶饮料结果也不一样,这是因为各人所用的测量单位不一样。
(1)看课文第20页5幅图。①用油泵计量器给车辆加油。②用电子秤售货。③温度计显示气温。④天平称物体。⑤秒表计时。
(2)讨论:这些测量工具能测量什么?
课后感受
通过学生的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了测量是如何开展的。学生对于测量较感兴趣,学习气氛较好。
幼儿园数学教案 篇5
目标:
1 、学习用标记记录图形的两个特征(大小、形状或颜色)
2、观察、比较图形之间的不同特征,并能语言表述。
准备:
教具:数字1-9的卡片各一张;不同颜色、形状、大小屋顶的房子图片一张;标记卡片若干张(大小、形状、颜色标记)
学具:幼儿人手1-2份操作材料;颜色、大小、形状标记若干;胶水;幼儿人手一把标有颜色、形状标记的纸制钥匙;在场地上画好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图形若干。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玩游戏“开火车”
序:今天,小兔子要请我们中(2)班的小朋友去它的新家做客呢,我们开火车去好吗?准备好了,火车就要开了哦。
师: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
幼:几点开
师:(出示数字卡片)你们看
幼:(看数字)X点开
教师带领幼儿先集体开展游戏,再分小组游戏,最后请个别幼儿游戏。
2、看图形做标记
(1)、教师出示有不同形状的屋顶图片
师:我们的火车终于开到小兔住的小区门口了。可是这么多房子,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哪幢是小兔的新房子呢?别急,小兔子啊给我们小朋友写了一封信,我们来看一下。
(出示标记图)小兔子可真聪明,他把他家的屋顶用标记记录下来了,让我们小朋友看标记来找到他的家。
启发幼儿根据标记来找出相应的`图形,注意引导幼儿要兼顾多个标记来找出图形。可让个别幼儿上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小兔子的家的?并集体认识。
师生共同验证结果
(2)小鹿看见了也想请我们来帮它写一封信,寄给其它小动物。那么小鹿家的屋顶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小鹿图片并粘贴在一幢房子门口)小鹿正在它家门口等着我们呢。我们一起帮它来写这封信吧。
启发幼儿尝试用标记将图形的特征记录下来,可先找出图形的三个特征,再引导幼儿任意选
择其中两个特征记录下来,可请个别幼儿上来自由选择标记进行记录
师生共同检查操作结果。看看我们小朋友是不是帮小鹿把信写对了呢。
二、幼儿操作活动
1、看图形记录特征
小区里的其它小动物都知道我们小朋友聪明,所以都要叫我们帮它们写信呢。
幼儿取出操作材料,观察上面的屋顶和小动物,说出是谁叫你写信的,并说出屋顶的名称和特征,然后在空白处记录它们的两个特征。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评价展示
展示个别幼儿操作结果并请幼儿大胆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完成操作结果的。师生共同检查评价。
四、活动延伸:游戏《找房子》
小动物都有自己的房子了,我们也去看看我们自己的房子吧,首先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胸前的钥匙,我们要根据钥匙上的标记,到外面去找一找自己的新房子,找到后,数一数你的房子里住了几个小朋友。
教师示范讲解。
幼儿活动,教师检查评价。
幼儿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和操作变化让幼儿感知理解体积守恒的概念;
(2)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活动准备:
面包、苹果、装牛奶的大杯、小杯、牛奶、餐刀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设置:布置一个七个小矮人的餐桌,桌上有面包、苹果、装牛奶的大杯、小杯、牛奶、餐刀等。
二、教师一边操作,一边讲:
七个矮人不在家,白雪公主来了,她决定帮小矮人做点事,她把面包一片一片的切开,分别放到七个盘子里;她把3个苹果中的两个切成了四分(每个苹果对等份)最后又把牛奶倒在了7个大杯子里。她实在太累了,就倒在床上睡着了。(请助教老师扮演白雪公主)
这时,小矮人们放工回来了:万事通、害羞鬼、爱生气、糊涂蛋、喷嚏、开心果、瞌睡虫。“啊!谁吃了我们的面包?谁吃了我们的苹果?谁喝了我们的牛奶!”
三、教师提问:
1、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助他们看一看,什么东西少了?面包,少了吗?苹果少了吗?装牛奶的大杯子有什么变化?牛奶少了吗?大家仔细想想?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
面包只是给切开了,并没有少,我们再把面包还原。
苹果少了吗?苹果可以再合在一起没。
牛奶呢,让我们把牛奶倒回去,看是不是一样多。
2、和孩子们一起得出结论,虽然这些物品的外表变化了,但是面包的大小、苹果的多少和牛奶的量都没有变化。
3、的结尾:白雪公主醒了,小矮人也搞明白了怎么回事,它们感谢白雪公主做的这一切,于是和白雪公主一起高兴地开始享受晚宴了。
四、请幼儿来表演操作,回顾情节,进一步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守恒概念。
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回到家给爸爸妈妈讲这个,利用家庭环境中的物品表演讲解给父母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