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作品 > 情感 > 正文

粽香只缘蕴深情

作者: 朱家荣2023/08/14情感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最盼望的既不是门插艾蒿,也不是缠五色线、挂香荷包,而是能吃上妈妈用桲椤叶包的黍米粽。

许多人会用芦苇叶或竹叶包粽子,而妈妈用桲椤(学名槲树)叶包粽子。桲椤树长在山岭上,树叶形似手掌,大如荷叶,不但有独特的清香味,而且厚、结实,包粽子不容易漏米。端午节前几天,妈妈天不亮就去山上采桲椤叶。采回来的叶子晒干后可以一直放着,什么时候想吃粽子,就可以随时拿出来用。

“粽包分两髻,黍米做馅佳。”妈妈说,包粽子用的馅料不是糯米,而是黍米。黍米俗称大黄米,是由黍子脱粒而成。家乡地处丘陵地带,土地适宜种植黍子,另外,黍穗脱粒后,能扎扫炕笤帚,因此当时的生产队年年种植。黍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量高出粳米的一倍,脂肪含量高于大米、小麦,是包粽子的上好馅料。

“黍米粽子成双对,长方如枕好运来。”妈妈说,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而她包的粽子是长方形,外观如双枕堆叠,意为“好事成双”“鸿运久长”。端午节即将来临时,妈妈把桲椤叶放在清水里浸泡,用手把叶子上的茸毛清洗干净,两至三天后取出备用。她又领我到野外,薅了一些野麦草,准备用来捆扎粽子。她小心地从米缸里取出平时舍不得吃的黍米,放到盆中投洗干净后,再浸泡12小时。

万事俱备,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灵巧地把两张桲椤叶叠放在一起,用剪子剪掉叶柄,把叶尖部分折过来,窝在叶身位置,卷成一个“筒”放在左手手掌上,用右手捞适量的黍米,有时会在粽子里放几颗红枣,然后把“筒”的四边折回,就成了一个粽子。妈妈把包好的这一个粽子放在盆里,以同样的方式包好另一个后,再把两个合成一对。最后,用野麦草捆好,一个长方形的对粽就包好了。

妈妈把包好的粽子一个个放到大锅里,上面放一个大篦子压上一块石头,然后加水,让水没过粽子。她点燃了木柴慢慢煮,当锅里的热气飘出来时,粽子的香气渐渐弥漫了整个院子。这时,再用微火煮两三个小时,香喷喷的粽子就煮好了。

黍米粽子煮好了,剥开后,红枣微微沁红了部分黏黏的黍米,散发着桲椤叶的清香。吃时,蘸着白糖,咬一口,粽子软糯甜香,令我食欲大增。

在那个食物非常匮乏的年代,我感觉黍米粽子就是人间美味,恨不得天天都能吃到。而妈妈忙活了这么多天,吃的粽子却最少,她把粽子都让给孩子们吃了。参加工作、离开家乡40多年,我吃过各种粽子,但总感觉没有家乡的黍米粽子好吃。可能是因为黍米粽子蕴藏着浓烈的母爱,蕴藏着悠悠似水的乡愁。粽香只缘蕴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