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篇1
我兴奋地翻看着妈妈刚买回的书,手指滑过一本黄白相间封面的书停住了,封面上,一个胖乎乎的穿裙子的小女孩背着书包在树荫间急匆匆地跑着。小女孩的头顶上是六个大字:我要做好孩子。
真是本好书啊,写的就是我们六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好像写的就是我!主人公金陵活泼可爱、胖乎乎、自来熟、爱看课外书、丢三落四等等的特点同样长在我身上,在她身上发生的故事有许多几乎是一模一样地发生在了我的家里。我真是太喜欢金陵了。
我津津有味地一边看一边笑。当看到《好孩子,坏孩子》这一章时,我不由得对金陵大加赞叹。金陵在被老师同学冤枉的时候,她能够利用韬略,不动声色地、圆满地处理事情。她先把委屈咽进肚子里,再原封不动地吐出来,该是谁的甩给谁,事情做得滴水不漏,还了自己一个清白。这可不容易做到哇!要是我,我很难保证不当场大哭以示抗议,也许就委委屈屈窝窝囊囊做了替罪羊。金陵真是一个有胆识有魄力的女孩。
大家公认的好孩子是怎么样的呢?长得好,学习好,有特长,而金陵的学习成绩只是中等。但是学习成绩好的人并不一定其他方面也好。我认为真正的好孩子学习不一定拔尖,但要喜欢学习,还要善良,有责任心,金陵就是这种好孩子,尽管家长老师并不这么认为。
金陵的心中是多么地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认同,她强烈地想要做个好孩子,然而不被大人理解的`她是多么地痛苦。记得有一次妈妈和她争论猫和老鼠的问题时,她想到了自己。妈妈对她说:要是能让做母亲的有选择孩子的权利,我一定选文峰那样的好孩子。金陵觉得自己就是那不受人喜欢的老鼠,而那些公认的好孩子就是人人喜爱的猫。
我也有过这样的感受,比如有时我写作文,只写了四五百字,妈妈看了就会说:只写这么点?我们班大半同学都写得比你多。晚上临睡前,我常常会看书忘了时间,爸爸总不忘说上一句:还不睡?你表妹都比你高,长这么矮,看你以后怎么和别人竞争我觉得自己什么也不如他们,虽然常常有人夸我,可我在父母的口里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尽管他们没有像金陵妈妈说过那种话,但我总觉得如果他们有选择儿女的权利时,他们是不会要我的,要选的是陈佳佳、蒋双双或是琳琳贝贝之类的人吧。
我羡慕金陵,因为她的父母和老师最终理解了她。我想,我也会有这一天,希望就在明天,大人们都能够认识孩子的心灵世界,能够发现自己的孩子也是好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篇2
我读了一本名叫《我要做好孩子》的书,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这本书写得非常有趣。
主人公金铃是个六年级学生,她善良、天真、正直、机敏……文中有些事让我记忆犹新:金铃在做数学题时,难一点儿的拓展题常常能做对,可偏偏在计算题、应用题这类不该丢分的的题目上丢分,妈妈又好笑又好气,可又有什么办法呢?金铃一不留神就错了,看来只能怪“一不留神”了。在小学升初中最后一个寒假中,妈妈给金铃买了一大堆习题,本来学校里就发了语文、数学、英语各一本寒假作业,而且每天还要写一页毛笔字,再加上十篇寒假日记和妈妈买来的.这些习题,金铃觉得自己要被书山题海淹没了。
读着读着,我越来越觉得金铃既像我,又有点不像我,在数学考试中,我经常一个不小心就把数字看错,选择题也会“看花眼”……等到考卷发下来了,我的心里别提多懊恼了,可下次考试依然照旧,连我自己也对自己无可奈何,只能提醒自己下次小心。
虽然金铃大大咧咧的,可她很善良,她让无家可归的幸幸暂住在她家,还给幸幸洗澡,和她一起睡觉,她还把妈妈给她的钱都用来买一个幸幸喜欢的娃娃;她在老师生病时去探望老师,还帮老师给同学们修改作文……
在上学路上,金铃偶然得到了几条蚕宝宝,为了给蚕宝宝找到合适的食物,她可算是煞费苦心了,在外面晃了一上午,依然一无所获,突然,她发现一户人家的庭院里有一棵桑树,真是天无绝人之路!金铃蹑手蹑脚地爬进去,刚想爬上树摘桑叶,就被桑树的主人发现了,奇怪的是,桑树的主人不仅不怪她,还要教她数学,还答应每天给她二十片桑叶,蚕宝宝的食物有了着落,这下金铃可算是踏实了,自己不仅有人帮忙补习数学,蚕宝宝也不用饿死了,看来是金铃的率真博得了这位孙淑英奶奶的欢心!
作家黄蓓佳根据自己的女儿小升初前的一些事用生动的笔触写下了这本书,作者写好了主人公金铃,自然也写好了千千万万个孩子。读过这本书的许多孩子惊叹着同一句话:“金玲和我真像啊!黄蓓佳阿姨怎么知道我的事情呢?”我们还要感谢黄蓓佳阿姨,她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作者把一个可爱、善良、热情、正直刻画得淋漓尽致。书的题目是《我要做好孩子》,可在我看来,金铃已经是一个好孩子!她没有100分的成绩,也没有耀眼的外表,但她有一个善良而淳朴、美丽而平凡的心!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篇3
在暑假里,读了了《我想搞好小孩》这本书。这本书叙述了一个活泼开朗、善解人意童真的小姑娘——金铃的小故事。
金铃的考试成绩尽管并不是遥遥领先,但从来不灰心丧气,历经自身的勤奋,总算考来到九十七分的高分数。我每一次考不太好的情况下都垂头丧气,当我们想起毫不气馁的金铃时,我突然明白:如果你自信满满的情况下,取得成功或许就被你的那股坚毅劲头给吸引住过来了,便是这类信心,让我频繁得到 优异成绩。每一次产生在金铃的身上的事情,全是再平时但是的事,却让我忘不掉,在其中,帮我印像最刻骨铭心的是辅导班的事:由于邢老师给同学们补课的信息表露了,学员愈来愈多,只能迁移到张灵灵家大客厅里,李小鹃引起了“扔软垫对决”,邢老师却冤枉金铃和尚海是肇事者,金铃并沒有依靠父母的能量,只是凭着自身的工作能力提自身洗清了冤屈。
这让我十分惊诧,一个不久十岁左右的小女孩,竟沒有被冤屈击倒,还能凭自身的能量把事情的实情表明给不坚信自己的老师,我不由自主打心里暗自钦佩。而我平时碰到被他人冤枉的事,遭受憋屈,都仅仅在心中暗暗抱怨他人没去搞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总是悄悄的.难过,却没有勇气动向他人辩驳、说搞清楚。事实上,那样是沒有一切用途的,你务必站出去,跟他人基础理论、表述,表明自身的清白,无论你应对的是老师或是是父母。不必认为他人全是崇高,都是把事情实情看得一清二楚,由于他人也是人,并不可以猜出你内心的念头,更不必去担心他人会驳斥你的话,假如他人真的是不问青红皂白地指责你,那你就更要大声说出来,为何不用说呢,不用说只有证实你是一个弱者,也不可以在社会发展上存活!因此,我更改了之前的性情,不容易再默默地承担冤屈,学好表述,学会了坚持不懈自身的念头,性情越来越顽强起來。
这本书尽管仅仅勾勒了一个很一般的小姑娘学习培训与生活的小故事,但一件事的危害确是十分极大的。之前的我软弱,胆怯,但现在的我英勇、太阳。将来的我能一直坚持不懈那样,要不管碰到哪些事情,必须坚忍不拔,不气馁,做好自己想干的事,走自身想走的路。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篇4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黄蓓佳写的《我要做好孩子》,看后我深受感动。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位11岁,小学六年级的女孩金玲。她是一个善良、正直、机灵、有头脑的孩子。本书描述的是金玲和同学、老师及家长之间发生的一些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事情。如:自作主张地把一个没家的小女孩领回家;用自己仅有的一点零花钱买了一枝康乃馨送给生病的`邢老师;在“扔垫子”事件上受到了冤枉、委屈后讨回公道的过程……表现了金玲重情义、富有同情心、纯真美好的心灵和是非分明的品质。金玲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
小说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内容是“当家理财好滋味”这一章。大概讲了金玲要当家,她认为一个月1000元开销后所有节余都归她所有,但没想到家里需要的开支非常多,根本没有任何节余,她终于体会到了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
和金玲一样,我自己也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女孩,以前我一直认为父母上班挣钱很容易,平时大手大脚乱花钱。可看完这个故事后,我知道了家长非常不容易,每天起早贪黑,不仅要工作,还要照顾孩子,很辛苦。我们应该知道珍惜,不要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要学会理财。多多体谅父母的辛苦,长大后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六年级是小升初的关键时候,书中自然也提到关于重点中学、课外班、考试等事情。金玲所在的学校,每次考完试后,都要排名,弄的家长和孩子之间常发生矛盾。在我的生活中,妈妈有时也有不理解我的时候,我觉得很委屈。现在社会上好多家长,总是把分数看得很重。他们认为,一名好孩子就是各门功课都是100分,有各种各样的证书和奖状。但是,我认为对于一个人来说,人品是最重要的,即使学习再好,可人品只有“0”分,算得上是一个好孩子吗?我的父母不是很看重我的分数,他们认为,只要努力了、尽力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就是最棒的。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大,它使我想到好多好多……“我要做好孩子”这句贯穿全文的话,使我铭记在心。我想,我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这个梦想,做一个象金玲一样的好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篇5
寒假中读了《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它主要讲的是六年级的金铃和她的同学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孩子们的追求和渴望、喜悦和苦恼,真实地描写了小学生的心声。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可“好孩子”的境界在哪里?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当今社会,分数是家长的命根子,分数高就是好孩子,分数低就是差生,但是不是考到了好分数就是“好孩子”?是不是听话就能成为“好孩子”。如今高分低能的学生月来越多,看来“好孩子”的传统界定有待商榷。于是,我翻开《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力求寻找答案。
小学六年级学生金铃,是一个学习中等,但机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她为了做一个让家长、老师满意的好孩子,付出了种种艰辛的努力。她常常用快乐洒脱的外表把真实的自己掩盖起来,而实际上她心里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态度,很期望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赞赏。最后,通过努力,她终于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我不禁沉思起来,“好孩子”就一定是这个样子的吗?现代诗人们总喜欢把孩子比喻成祖国的花朵,既然是花朵,那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特色:牡丹高贵;水仙素雅;玫瑰艳丽;荷花纯洁;花儿们的争奇斗艳,构成了春天一道无法替代的亮丽风景。而拥有各种不同性格,擅长不同方面的孩子们不就是盛开在祖国这个大花园的千枝百花吗!
有的孩子品质好;有的孩子学习好;有的擅长于手工制作;有的擅长于语言表达。我深深地记得,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在同学眼里,他的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惹是生非、不太遵守纪律。可是我却发现他乐于帮助同学,班级里的脏活、累活总是抢着做,他身上也有着“金子”,但老师们总是习惯放大他们的缺点,而缩小优点。热爱生活、诚实善良、充满爱心、敢作敢为,这些不都说明他是一个好孩子吗?你能说玫瑰比荷花艳丽,牡丹比水仙高贵,但同样,荷花也比玫瑰更能象征纯洁,水仙比牡丹更素雅。就连小草,也有它独特的存在价值:春天,它给我们带来绿色的生机,冬天,它为大地披上了御寒的厚毯。
所以孩子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每个人都能在不同的方面为祖国作出不同的贡献。因此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篇6
在著名作家黄蓓佳的笔下,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坏孩子”,她就是《我要做好孩子》的主人公——金铃。
金铃是个很有代表性的孩子,在金铃的身上,我们看到身边很多的影子。金铃有一个很有想法但是对学习很完美主义的,还有一个得过且过的。因为金铃的崇尚自由的生活,从小对金铃的个性约束很少,导致她个性开朗但是自由散漫。她对生活充满热情,上学路上热闹的店铺和琳琅满目的商品都足以吸引她的注意,她在上学路上消磨了无数的时间和注意力,还交到很多忘年交。她不会收拾自己的东西,书包像个垃圾袋,平均两天丢一块橡皮。她还很崇拜和喜欢女,喜欢粘着。金铃也学钢琴,但是总是视练琴为地狱,学了两年终于半途而废。金铃是个小财迷,总是精打细算地使用每周10元的零用钱。她学习不好也不坏,在中等成绩上徘徊,总是会犯粗心和马虎的老毛病。为此,她的妈妈甚至带她去看过医生,看是不是智商出了问题。
哈哈,看到这些,你是不是觉得很亲切呢,这就是金铃,一个跟我们身边很多孩子都很像的孩子。金铃虽然成绩一般,但是她却有着一副热心肠,她对和小孩充满了爱心,喜爱小吃店的猫咪,对妹妹充满着关爱。她为了帮家里渡过难关,卖掉了心爱的手表。她重感情,为了平时对她并不够好的老师生病而担心难过,主动去看望,并给老师分担事情。她善良正直宽容大度,艺术感觉敏锐,虽然成绩不好,但是一直想做个好孩子……这就是金铃,为了保持心中的那份纯真,跟老师家长做了许多“斗争”,而最终,大人们都被她的那份善良纯真所打动。
相反,那些成绩好的.孩子,比如心眼十足的倪志伟,虽然脑袋聪明,成绩好,但是品德却很差:挑拨别人,恶毒地扔掉别人的书包,把老师布置的作业擦掉,让别人做不全作业,还偷东西,对别人获奖充满着妒忌,看到别人不好就嘲笑……但是因为成绩好,得到很多老师的喜爱。这样的人,绝对不会成为金铃的。
什么才是好孩子呢,有些同学虽然成绩很好,但他不一定是好学生;而相反,有些同学虽然成绩很差,但他不一定是差学生。要当三好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其中品德排在第一位。有些三好学生,就连起码的品德都没做到,光做到聪明和体能又祖国。相反,如果品德好,就算成绩不好,起码也不会成为一条害虫。
让我们像金铃一样,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是做一个善良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