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分数除法教案

2025/08/25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分数除法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分数除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能准确解答应用题.

2.加深学生对三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内在联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异同点,会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能正确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1.花手绢的块数是白手绢的

2.白手绢块数的 正好是花手绢的块数.

3.花手绢的块数相当于白手绢的

4.白手绢块数的 倍相当于花手绢的块数

(二)教师提问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什么方法?

(三)谈话导入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每一类应用题的特点,巩固解题方法,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做下面一组练习.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3

1.课件演示:分数除法应用题

2.比较.

(1)我们把这三道题放在一起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三个数量是相同的;需要找准单位“1”来分析.

(2)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不同点:已知和所求不同;解题方法不同.

3.小结:分数应用题主要有以上三类: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4.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是什么?

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画图来分析;列式不必急.

三、巩固练习

(一)应用题

1.一个排球36元,一个篮球40元,一个排球的价钱是一个篮球价钱的几分之几?

(1)学生独立分析列式

(2)要求根据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改编出一道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道分数除法应用题.

2.学校有故事书36本,是科技书的 ,科技书有多少本?

3.学校有故事书36本,科技书是故事书的 ,科技书有多少本?

(二)补充条件并列式解答.

一条路长15千米,修了全长的 ,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正确答案

1.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修了 ,修了多少千米?

2.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50千米,修了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240× 240÷ 150÷240 240÷150

(四)思考题

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的数的 .十位上的数加上2,就和个位上的数相等.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三类题的对比练习.解决这三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一)解答下面各题

1.六一班有学生45人,其中女生有20人.女生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2.六一班有学生45人,女生占 .女生有多少人?

3.六一班有男生25人,占全班的 .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二)校园里栽了杨树144棵,栽的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 ,校园里栽了松树多少棵?

(三)学校买了蓝墨水30瓶,红墨水24瓶.蓝墨水是红墨水的几倍?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除法对比练习

1.池塘里有12只鸭和4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4÷12=

2.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 .池塘里有多少只鹅?

12× =4(只)

3.池塘里有4只鹅,正好是鸭的只数的 .池塘里有多少只鸭?

4÷ =12(只)

教案点评:

本教学设计把三类应用题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既突出了每一类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又通过对比,使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三类题的异同点。巩固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分数除法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9~50页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第51页练习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

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

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列方程解决简单分数实际问题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

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

2、揭示课题: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生读题。

提问: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用除法计算。

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

(2)用方程解答。

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

3、引导检验: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

交流检验的方法。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4、小结。

三、练习

1、做“练一练”。

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提倡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2、做练习十二第1题。

(1)读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

(2)学生说题意

(3)引导学生说出并在书上写出数量关系式。

(4)独立解答,并指名板演。

(5)集体评议并校正。

3、做练一练第2题。

启发: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为什么要列方程解答?

3、小结解题策略。

四、作业:练习十二第1、3、4题。

板书设计:

(略)

分数除法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并用方程解答简单分数除法问题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能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情感与态度:认识到许多分数除法问题可以借助方程来解决,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5 x=5 34 x=6 3x=910

5x=1011 12 x=89 23 x=67

2、口答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式。

⑴某数的35是36。

⑵全厂人数的58是210人。

⑶完成了300个,刚好是计划的14 。

⑷一个数的3倍是1225 。

3、解答:小营村全村有耕地75公顷,其中棉田占35 。小营村的.棉田有多少公顷?

生练习,提问: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把谁看作单位"1"?

二、探究新知

师:请看黑板,同学们开联欢会布置会场,用的红气球占总数的49 ,一共用了多少个气球?

师:指名读题,谁能找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师:题中"总数的49 "这个条件你是怎样理解的?

师:边画图边理解

师:请同学们看图说说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观察图示,你发现数量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

师:你是根据什么列出等量关系的?(同桌讨论)

师:在这个等量关系中,哪个量是已知的?哪个量是未知的?

师:未知的可以设为X,根据等量关系我们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同学们自己能解答吗?(指名板演,其他自练,并提醒学生做完要检验。)

师:做完的同学把书打开72页,对照例题检查自己做对了吗?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师:同学们是用把原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的方法检验的,其实还可以根据题意进行检验,我们可以计算28是不是占X的49,如果是就说明你的方程不但列对了,而且解对了。如果不是就说明有错误出现,好及时改正。

师:回顾例题的学习过程,你认为解题关键是什么?

师:同学们真聪明!自己不但能学懂知识,还能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师:其实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不光能解决有关联欢会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比如说"十、一假期,老师上街买了一套衣服,裤子75元,是上衣价钱的23,"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能求出一件上衣多少钱吗?(能)

指名板演,其他自练。

三、巩固练习

试一试

四、全课

师: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五、作业

教学后记:

找准单位"1"的量,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分数问题的关键,教学例题时。我先让学生找单位,写出数量关系,让他们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掌握还不错。

分数除法教案 篇4

一、复习

1、口算分数乘法

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那么,谁能告诉老师分数乘法怎样计算的?说得真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口算几道题:

(出示)4/71/3 203/4 3/816 2/33/2

2、(复习倒数)其中当计算完2/33/2时提问:

看到这个答案,你想说什么?(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什么数(互为倒数))

说得不错,下面就请同学们说说下面各数的倒数分别是什么?

(出示) 3/8 4 1 2/9

3、把100千克的一桶油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100千克的( )/( ),求100千克的1/2,列式为___。

把24千克的一袋面粉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4千克的 ( )/( ),求24千克的1/3,列式为:_____。

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今天,潘老师就要带着大家用这些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教学第一种算法

例1:量杯里有4/5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多少升?

读题

提问:怎样列式?(4/52)

怎样计算呢?

(1)4/5表示什么意思?(是把1升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4份),(边说边出示图)

从图中你能看出每份是多少米?(板书:2/5升)

那么2/5升是怎样算出的呢?

4个1/5平均分成2份,可以用4/5的分子除以2,而分母不变,就得到结果是2/5。(板书算式)

(2)补充例证

如果现在把4/5升果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多少升?

怎样列式?(板书)。现在是把几个1/5平均分4份,每份是多少?这里的1是怎样得来的?分母怎样?

(3)观察比较

提问:(1)这两道除法算式都是什么数除以什么数?(分数除以整数 板书课题)

(4)通过刚才这两道题的计算,你们有没有发现,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边说边指示)。

2、教学第二种算法

(1)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把4/5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板书)

(2)问:从这个算式可以看出,一个分数除以整数还可以怎样计算

通过这两种交流,使学生知道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是多样的,又能初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为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的思路。

(3)让学生做试一试的题(自主选择计算方法)

计算好了以后,再请学生说说你的思路是怎么样的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为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

(4)你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一下这种方法吗?

教师板书: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除以整数的倒数

(5)你认为这个计算方法有什么重要的地方需要提醒大家。

教师用红笔标注。

三、巩固练习

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一套星级赛题,你们有信心挑战吗?

一星题:

1、课本56页的练一练第1题

做此题的目的使学生明确当遇到分子能整除时比较简便。

可以选用这样的方法。

二星题:

2、这里还有6道题,哪些同学愿意到前面来解答的?

练一练第2、3题

让学生能根据题目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做好以后进行集体讲解和订正

三星题:

3、老师这里还有一组辨析题,请你们看看这几道题正确吗?错在哪里?你能帮助改正过来吗?

8/94=8/91/4=2/9 2/73=2/73=6/7

8/94=8/91/4=2/9 3/73=3/71/3=1/7

师:因此,我们同学在计算时,首先要看清题目,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计算要细心。

四星题:

4、练习十一第2题

本题的题目关键要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区别。

五星题:

1、如果a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13 a等于多少

问:你能用具体的数来检验这个结果吗?

2、( )/( )3=5/18 7/( )=( )/24

四、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分数除法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45页例6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

教学难点:

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对策:

引导同学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3个同样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情境图:把4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新课

1.教学例6

(1)把刚才出现的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你是怎样想的?

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那么,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3÷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3张同样的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块饼,依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

(2)同学操作,了解同学是怎样分和怎样想的。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3)小结: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4/3块。完成板书。

把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

3除以5,商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小组交流

(4)总结归纳

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假如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a÷b=a/b

讨论:b可以是0吗?(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不能是0。)

2. 教学试一试。同学尝试填空。你是怎样想的?

把7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7÷1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23分改写成用时作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23÷6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指出:两个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

3. 做练一练的第1题

同学填写后,引导比较:上下两行题目有什么不同?

4.做练一练第2题

同学独立填写,要求说说填写时是怎样想的。

三、练习

1.练习八第1题

让同学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口答。

2. 练习八第2题

同学独立填写,交流。

3. 练习八第3题

同学看图填写后,可让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 练习八第4题

同学填写后,提问:这道题中的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

5. 练习八第5题

让同学联系分数的意义填空,再引导同学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列算式,并写出得数。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反思:

探索是同学亲自经历和体验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让同学用自身理解的方式实现数学的“再发明”,在这其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和深远的。本课中,我让同学充沛动手分圆片,让他们在自身的尝试、探究、猜测、考虑中,不时发生问题、解决问题、再生成新的问题,给同学留与了操作的空间,因此同学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得比较透彻。

授后小记

在教学例题是我是让同学先列式表示题目所提出的问题的,接着让同学通过折圆片得到用分数表示的结果,进而使同学明确3÷4=3/4(块);3÷5=3/5(块)。同学通过比较这两个算式与分数结果,感受到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分数除法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抽象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难点是利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列式,说清数量关系。

小明2小时走了6 km,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路程÷时间

2、计算:151×4 ×3 ×2 ×6 971215

8352÷4 ÷3 ÷2 ÷6 9765

二、探索新知

1、阅读例题3主题图及题目,要“比较谁走的快”可以比较他们的什么?如何列式?

2、探究2÷

(1)“2的算法 32小时走了2 km,估一估1小时走多少千米? 3

(2) 动手画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与问题的关系。

1小时走的路程,再将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

表示的就是2小时走的路程。 3

(3) 结合线段图,思考:要求小明的速度,第一步可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

2要怎样计算?它把除法转化成什么?怎样转化? 3

55553、计算例3第二个算式÷,想一想÷可以转化成什么? 612612(4) 结合解题思路,思考2÷

4、通过上面的2道计算题,你发现了什么?你会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下你发现的规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31“做一做”的第1、2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巩固训练:练习八第4、5、6题;拓展提高:练习八第7、8、9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