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夕阳真美教案

2025/08/30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夕阳真美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夕阳真美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读背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

2.夕阳真美

西斜收起天空西山

光芒深蓝披余辉

往下沉脸涨红染云黄红紫夕阳真美

走向西更红天边留霞光

山背后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说话、组词。

课外:读、背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上面的一课《秋游》,知道了秋天的景色很美,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是说太阳落山时天空景色很美。新课文题目是--

板书课题,齐读。

二.指导看图,解释题意

出示投影

1.图上的太阳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的?它正朝哪里走?

2.太阳周围的云有哪些颜色?

3.太阳下面的山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

由学生按以上顺序观察画面,认真组织语言,说说自己的感受。

1.小结图意。

2.学习课题里的生字。

四.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a.指名读词语。

b.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c.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分段指名读。

5.理清脉络,说说每段的意思。

6.谁来把5个自然段分成三部分。把意思概括一下。

五.精读训练

1.指名读第一段。

2."日落"是什么意思?

3.这一段里的"傍晚"和"日落"两个词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4.为什么说"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去看日落",而不说"我带着爷爷和奶奶去看日落"?

5.小结。

6.布置作业:读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继续精读课文

第二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西斜"是什么意思?"刺眼"是什么意思?

3.第二句话说了什么?

4.第三句话写的是什么?请学生上台来画"连绵起伏的西山"?理解"余辉"的意思?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来。看着黑板上的简笔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相机理解"壮丽"。

5.小结。齐读。

第三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

去掉"慢慢",体会意思有什么不同。

3.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后面用了省略号?这里的"……脸"说的是什么?"身边的云"是什么意思?靠近太阳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这景象美不美?这样的美景是谁造成的?有感情地朗读。

4.小结。齐读。

第四段

1.默读。

2."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说明了什么?

3.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轻轻地走向……"?这时太阳已经看不到了,只看到什么?

4.小结。齐读。

齐读二、三、四段。

第五段

1.指名读。

2.爷爷脸上的"红光"是哪里来的?爷爷说的话说明了他的什么心情?感情读。

3.有感情地齐读。

三.总结

这篇课文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的美景。你们读了有什么感受?

四.练习感情朗读。

第三课时

一.检查练习朗读情况。

指名三人感情读,教师相机指导

二.指导背诵

1.教师范读,学生掩书认真听。

2.教师指着板书内容,逐段引背,学生分段试背。

3.学生看板书内容,练习全文背诵。

4.指名试背。

5.同桌交互背。

6.齐背。

三.写字指导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组词:

皮()主()夕()

披()往()多()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的天空()的云朵

()的太阳

夕阳真美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感受夕阳西斜、慢慢往下沉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两节,试背诵第2小节。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夕阳吗?

2、老师这儿就有一段关于夕阳的录像,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3、课件演示

刚才同学们看了录像,感觉夕阳怎样?

学生谈感受。(让学生充分地说)

老师揭题:夕阳真美(课件、板书,“真美”用彩色粉笔写)

请同学们一起来跟我写。

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我们语文书上第22课就给我们描绘了录像中那迷人的景色,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词语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昨天我们已经布置了预习,加上刚才的认真朗读,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些词语读好。

出示词语:傍晚 光芒 深蓝 连绵起伏 满面红光

余晖 壮丽 慢慢 下沉 涨红 灿烂

先指名读,错的纠正。每个词语可以请几个同学读,形式多样。(随机指名、开火车、老师范读)

老师领读个别读不准的词。

去拼音请一位小朋友领读,其他小朋友跟读。

3、老师范读。

同学们的词语读得真不错,相信你们课文一定读得更精彩。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欢迎吗?

4、检查自然段

相信小朋友们能读得比老师更好。请同学们再来自由读课文,这回呀要把你最喜欢的小节多读几遍。

生读课文。

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下面我们来看看到底读得怎么样。

三、分析理解

1、学习第一节

谁喜欢第一节?

指名读,点评。

再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二节。

第一小节读的真棒。课文第二节写得很美,老师很喜欢这一节,谁也喜欢这一节?

指名读(2-3名)

(1)学习第一句

课件出示第一句。

这一幅图画就是给我们描绘了夕阳西斜时的景色。小朋友们,这幅图画美吗?

哪一位小朋友来看着这幅美丽的图读一读这句话。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句话。其他同学仔细看图,听一听他读得怎样?

指名读。

(用手指着图)此时,太阳已经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西斜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此时的阳光怎么样?联系中午的阳光比较。

老师引读: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

齐读。

小结:刚才这位小朋友读得很漂亮,那谁愿意来读第二句,相信你们都能读好。

(2)学习第二句

指名读(2-3名)

哪一个同学读得好?

采访读得最好的小朋友。(引出“深蓝”)(我想你一定也喜欢深蓝色吧。)

(出示图片)看,此时的天空就是一片深蓝。

板书:深蓝

齐读。

(3)学习第三句

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天空的深蓝。

同学们看看,这幅图描绘的又是怎样的景色?(出示图片)

看着图,请你自由读读这一句话。

连绵起伏的山是什么样的,看着图,请小朋友用小手比划比划?

师指着图中的山引导学生做手势。

(手势)对,一个接一个,一起一落,这才是“连绵起伏”。

引读: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

板书:壮丽

谁能把这句话连起来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点评。

谁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加壮丽些?

竞赛读。

天空一片深蓝,西山连绵起伏,多美啊!谁能把这节连起来读读。

指名读。

(4)让我们跟着太阳一起来看看这深蓝的天空,这连绵起伏的西山吧!

齐读这一段。

如此美丽的景色,你想把它留在你的心里吗?

让我们再来看着这优美的景色,加上你的动作,试着把它们记在心里。请你试着背一背。

学生试背。

全体起立,请两位小朋友到前面来做动作,学生齐背。(配乐)

小朋友们背得真好,老师都被陶醉了,好想再听一遍。

四、课文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夕阳真美》,通过朗读,我们领略到了太阳西斜时的壮观,感受到了夕阳的美。大自然中这样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有一颗爱美的心,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一定能发现更多美好的东西。

五、指导书写。

老师这儿还有几个生字想跟你们做朋友。

1、卡片出示:壮

指名读。

齐读。

这个生字是什么结构,“壮”字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部首,这是将字旁,右边是“士”。

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请学生跟写。

说笔顺书空。

给词语找朋友。

2、卡片出示:傍

同上

3、卡片出示:伏

同上

4、课文后面描红

5、完成《习字册》上的练习。

板书:

夕阳真美

西斜

深蓝

壮丽

夕阳真美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感情读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夕阳。竖起小手和老师一起写题目。

2、指读课题:谁来读读课题?

3、齐读。

二、受邀观赏,初感夕阳:

1、把课文大声朗读一次,看看夕阳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哪些段落是描写夕阳美的?

3、快瞧瞧这些词,还认识吗?横着读读看,你发现了什么?竖着读读,又有什么发现?

4、师板书:西斜 下沉 落山

三、观赏西斜图,感受壮丽之美:

1、谁想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2、指读。

3、谁还想来试试?

4、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看看你的脑海当中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5、生汇报

6、还看到什么景色?

7、读读看。看看图,再读这句。

8、还有吗?

9、来读读这句。连绵起伏的山是什么样的?

10、这样的景色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那可真是够——壮丽!齐读这句。

11、这一份壮丽,是谁赋予西山的?此刻,你真想对夕阳说:……

12、读

13、齐读这段话。

四、想象下沉图,感受多彩之美:

1、小声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会发现又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2、谁来读?

3、生评价

4、再读。

5、其他同学认真听,通过他的读,你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6、看到了什么颜色?这么多的颜色,知道还可以用哪些词表示吗? 7、老师范读。

五、寻找落山图,感受灿烂美:

1、快读读第四个自然段,你来读!

2、太阳都躲起来了,这世界还美吗?

3、让我们一起去享受这份美好的礼物,齐读这段。

六、系统强化,巩固背诵:

1、孩子们,披着夕阳的余晖,跟着老师来欣赏这份美丽。

2、【配乐朗诵】想试试吗?用我们所有的热情一起来读这三段话。

七、回归自然,凸显中心:

1、告诉老师,此时,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欣赏着这夕阳美景,还有一位老人无比激动,他就是……(爷爷)读下去。……

3、满面红光该怎么理解?被映红的仅仅是爷爷的脸吗?

4、齐读课文,祝愿像爷爷奶奶一样的人们,今后生活得更加幸福!

八、布置作业:

孩子们,只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欣赏,自然美景随处可见,牵起家人的手,一起去欣赏吧!回来后,可以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记录下来!

夕阳真美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背诵课文。

5.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

6.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

教具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1、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上面一课《秋游》,知道了秋天天空和农田景色很美,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是说太阳落山时天空景色很美的。新课文题目——

2、板书课题:夕阳真美(领读两遍)

3、指导看图,解释题意。

出示图:

1、图上太阳是什么样、什么颜色?它正朝哪里走?

2、太阳周围的云有哪些颜色?

3、太阳下面的山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的?

4、小结图意

由学生按以上顺序观察画面,认真组织语言,说说自己的感受。

5、解题。

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阳叫“夕阳”,夕阳映照时天空景色很美。

6、学课题里的生字。

夕:xi,“金”字的一半,三笔写成,“夕”就是傍晚。

美:mei,上下结构,上面是羊字头,下面是“大”,美是漂亮的意思。

齐读:夕、美。

6、初读指7、导。

1、自学生字词。

(1)给每个自然段写序号。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2)画出不(3)认识不(4)理解的字词。

(5)会读田字格里外的16个生字;能识记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的形体。

(6)联系上下文,(7)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日落 披 余辉 壮丽 往下沉 身边

2、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

壮丽往下沉身边留傍

(1)指(2)名(3)读,(4)指(5)点学生从平翘舌(6)音、前后鼻音、边鼻音和误读偏旁等方面分辨加点字的读音。

(7)了解词语掌握情况,(8)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壮丽:雄壮和美丽。

往下沉:朝下面落。

(9)齐读田字格里外地16个生字。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脉络。

(1)指(2)名(3)读第1自然段,(4)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5)指(6)名(7)读第2自然段,(8)说说这段讲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9)指(10)名(11)读第3自然段,(12)说说这段讲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13)指(14)名(15)读第4自然段,(16)说说这段讲的*是什么时侯的景象。

(17)指(18)名(19)读第5自然段,(20)说说这段的主要意思。

8、精读训练。

3、指4、名5、朗读。

6、分自然段学习。

第一自然段

(1)指(2)名(3)读。

(4)“日落”是什么意思?(“日落”就是太阳下山)

(5)“傍晚”和“日落”有什么关系?

(6)为什么说“爷爷和奶奶带我去看日落”,(7)而(8)不(9)说“我带爷爷和奶奶去看日落”?

(10)小结:

(11)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日落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什么景象,下一节课我们再学习。

9、布置作业:读抄词语

夕阳 日落 天边

西斜 红光 身边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板画:山、太阳)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板书:西斜)“西斜”是什么

意思?(偏向西边的意思)“收起了刺眼的光芒”说明了什么?你遇到过

刺眼的光吗?

(3)第二句说了什么?(指名读)这时天空什么样?(指名读、齐读)

(4)第三句说了什么?(看板书理解“连绵起伏”)西山是什么样?(指名读)

“余辉”是什么意思?(是太阳还没有收起的光芒)为什么不说“夕阳的余辉照着连绵起伏的西山“而说“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的余辉”?

(说西山“披着余辉”比较生动)谁能把西山的样子读出来?(指名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5)齐读第二段。

2、第三自然段。

(1)指(2)名(3)读。问:这时的太阳有什么变化?(板书:往下沉)比较:

太阳往下沉。

太阳慢慢地往下沉。 (指名读、齐读)

(4)这时的太阳是什么样?(指(5)名(6)读、示范读、齐读)为什么这句末尾用......

天空出现美丽的彩霞是哪个词“造成”的?(“染”)(有感情的朗读这段。)

(7)齐读第三段。

3、第四段。

(1)指(2)名(3)读。(板书:走象西山背后)

(4)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说明了什么?(说明太阳

快要落山了)

(5)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它轻轻地走向西山背后”?(学生答)

过渡:太阳看不到了,只看到什么?谁能把它换个说法?(出示:)

把灿烂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边。

遥远的天边有一片灿烂的霞光。

(6)齐读第4自然段。

上面三个自然段说的是夕阳下山时的美丽景象和它的变化,显示了所有的美景都来自夕阳。这是课文的第二部分。下面我们学习第三部分。

4、第5自然段。

(1)指(2)名(3)读。(板书:夕阳真美)

(4)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开头说“爷爷满面红光”,(5)这红光是哪里来的?(是夕阳映照的)(是霞光映照的)你们说的都对!爷爷说“夕阳真美呀”,(6)表示爷爷什么样的心情?(表示对夕阳的喜爱的心情)谁能把这一句话中所显示出的爷爷的喜悦心情读出来?(指(7)名(8)读)教师指(9)出夕阳真美要读得慢而(10)清晰,(11)“真美”两个字要重音轻读,(12)表示出深挚的爱。

(13)有感情地齐读第5自然段。

三、总结。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练习朗读情况。

指名三人感情朗读,教师随机指导。

二、指导背诵。

1、教师范读,学生掩书认真听。

2、听录音。

3、教师指着板书内容,逐段引背,学生分段试背。

4、学生看板书内容,练习全文背诵。

5、指名全文试背,评议。

6、同桌二人交替背诵,互相指正。

7、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包括认识两个偏旁。

壮:六笔写成。左右结构。左部偏旁称“将字旁”(板书“”,领读者两遍),笔顺是“点”、“提”、“竖”;右部是“士”不是“土”。

身:七笔写成。独体字。第三笔“横折钩”的“横”部要写得短,“折”部要写得长,“钩”部要写得小;第六笔“横”要伸左起笔,右行托第二笔“竖”的底端后至第三笔“折”部中点收笔;第七笔“撇”伸向右上起笔,向左下斜行穿过“折”部中点后向左下撇出,长度加倍。这个字上收下放,长撇起平衡作用。

美:九笔写成。上下结构。学习新偏旁“羊”字头。写时注意大的一横

要长。

留:十笔写成。注意第一笔是“撇”不是“横‘。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

“夕”、“已”、“余”、“沉”、“披”、“往”

四、作业练习。

1、描所学的生字。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皮( ) 主( ) 夕()

披()往()多()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的天空()的云朵

()的太阳

4、用“已经”、“轻轻地”练习说话。

板书设计:

2、夕阳真美

西斜

往下沉

走向西山背后

夕阳真美教案 篇5

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三册的最后一篇课文《夕阳真美》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给人一种“诗画合一,身临其境”的美感。其中第二、三、四自然段重点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勾勒出了一幅幅变化多样而又令人神往的夕阳美景图,因此,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理解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便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课前准备

1.观察实践:组织学生在傍晚到柳堤观察夕阳。

2.教学用具:CAI课件

三、教学设计

(一)导人新课。

1.课前播放有关夕阳的影像资料。

2.一曲动听的音乐,将我们带人了美丽的傍晚。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柳堤欣赏了夕阳,谁能给我们说说你印象最深、觉得最美的一刻的夕阳是什么样的?

3.学生谈见闻和感受。

4.进入新课,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学生课前实践观察时收集到的信息并进行交流,以学定教,自然导入课题,不仅激发了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还把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非常自然地进

入了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检查复习。

1.游戏:摘云朵

2.合作复习

3.开火车读生字

4.看录像,听范读

5.读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段落。

[设计意图:把每一个生字的字音读准,这是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一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游戏中进行复习巩固,孩子们学得开心,调动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范读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学生通过细看录像中的景象,静听课文的范读,能清晰地掌握每个自然段所描绘的情景,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拐杖”。]

(三)有感情地朗读,激活画面。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老师也非常喜欢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注意听老师读,待会儿请同学们给我评评?

2.师生评价。

3.轻声读读这段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声音轻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还能想像到些什么?

4.指导朗读。

A: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师:读这句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这时太阳的样子像什么?’

师:这时的光已经不再刺眼,我们能很清楚地看着太阳,你看到的和课文里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一样的呢!真会想象。

师:全班同学一齐读读这句话。

B: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

(1)连绵起伏的山是什么样的?小手比画比画。。

(2)大伙评评,到底谁比画的是连绵起伏的山?为什么?[

(3)(手势表示)对,一个接着一个,一起一落,这就是“连绵起伏”。

师:我们广西也是山水之乡,你在哪儿也见过“连绵起伏”的山呢?(放课件:广西连绵起伏的山)

师:一齐读读这句话1

5.美美地把这一段课文读读。

【设计意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情感外显的特殊形式。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不但要让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观察、联想、发现和创造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更要引导他们读得有滋有味,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这种语言文字的感情表达出来。]

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1.引读:太阳慢慢地往下沉——

2.那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课文,你还有别的方法把课文读得更生动,学得更有趣吗?

3.学生反馈。

4.创造方法,合作学习。

5.展示成果。

句式联系:

太阳慢慢地往下沉。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把身边的云染成了——、——、

火红的天空十分壮美。被染成五颜六色的云朵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6.有感情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发现,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

品味第五自然段。

1.(放课件:老年人晚年幸福的生活)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不仅夕阳红了,爷爷奶奶的脸也红了,他们的心更红了呢!(板书:更红)我们祝愿他们的生活也像夕阳一样美好、幸福1

2.如果你就是课文里的这个小朋友,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3.回归课题,有感情地朗读课题:《夕阳真美》

【设计意图:水到渠成,不露痕迹地表白,摒弃了以往归纳、升华中心的生硬,不失时机地把握住学生情感升华的一瞬间,无形之间渗透德育,教学效果很好。]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夕阳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夕阳更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我们赞美夕阳,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1

2.自读全文。

【设计意图:这么美的课文,只有多读,才能真正领悟到文中之意,体会到文中之情,学生才能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回归板书,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回归板书,总结全文)日落任从容,余晖照晓丛。山河多壮丽,人老心更红。

2.美丽的夕阳,曾令无数人陶醉,进而为它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让我们走近夕阳,更多地了解它吧!同学们上上网,网上的资料可多了,有你喜欢的资料,可以动手抄写下来。

3.若有时间,课堂交流展示,若无时间,课后交流。

[设计意图:在新课标中,教会学生学会积累,这是一个新兴的技能。把收集、处理信息的指导不失时机地放进课堂,避免了“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尴尬。】

夕阳真美教案 篇6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看图释题,初读课文,精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秋游》,知道了秋天天空和农田景色很美,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是太阳落山时天空景色很美。新课文题目是……

二、板书课题:2、夕阳真美 (领读)

三、指导看图,解释题意

出示投影放大图

1、图上的太阳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它正朝哪里走?

2、太阳周围的云有哪些颜色?

3、太阳下面的山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

4、小结图意,解题

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阳叫“夕阳”,夕阳映照时的天空景色很美。

5、学习课题中的生字

四、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给每个自然段写序号。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本课生字,能识记田字格里面的形体。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日落 披 余挥 壮丽 往下沉 身边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边音和误读偏旁等方面分辨加点的读音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壮丽 往下沉

(3)齐读本课生字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五、精读训练

1、指名朗读课文

2、分自然段学习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板书:日落)

(2)“日落”是什么意思?

(3)这一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当中的“傍晚”和“日落”有什么联系?

(4)为什么说“爷爷、奶奶带我去看日落”而不说“我带爷爷、奶奶去看日落”呢?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5)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日落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什么景色?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六、作业

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