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2025/09/03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篇1

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抓的方面在如何观察这一步骤。因为,凭空想象的画也是通过看到的事物有感而发的。此外,三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写生写实的转换阶段。观察是画画的一切基础。通过看,产生想法,最后才通过画表现出来自己的感受。为此,特地将重点放在了教学生善于观察。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尊重为前提,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促进生命的良好发展。把教材中的《最受尊敬的人》课堂中,同学之间友好交流气氛,让人觉得非常温馨。

我应多多了解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建立一个学生资源库,以便更好地为创生美术课堂服务,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心灵相约的地方。与学生的交流中得知他们崇拜各种各样的人才,有乐坛指挥家的、有舞蹈家、也有善于朗诵演说的等等。这些人才我们都要及时了解并记录下来同样的人才,在美术课堂里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学生的一点一滴,教师都应该通过倾听和观察,及时把握学生的情况和需要,并想方设法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提出合理的建议,或给予必要的`引导,做学生学习成长的见证人,更作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伯乐。

此外,我更多的以启发为主,建议他们如何更好的去表现自己的画面。从不同侧面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过程当中,也有些不足之处,就是在面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刚开始要求提的过高。这点随着逐渐的了解了本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方法及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宜,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使日后的常规教学任务完成。最后,根据课堂教学的不断总结和反思,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提高,使学生的美术素养能力提高为目标。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篇2

《候鸟的乐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各种鸟的动态,样子,和颜色。首先我们采取欣赏鄱阳湖的各种鸟来导入,真实的看到实物鸟,进一步加深印象。老师示范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学里可以看到鸟的基本画法,头、身子、连接的脖子、四肢等。还有这样画非常简单。你只要想好鸟的动态,按这方法一会便会画。

我自我感觉这堂课还算可以,我所要教的、说的,还有师生的`佩合还算好。甚至有些学生答的很到位。后面更投入,前面有点紧张,不够放松,。说到这缺点,自己没什么笑脸,没什么教态,以后在这些方面我得向邹校学习,她的表情非常丰富。最后作业效果还算可以,时间再紧凑点就更好。上完后,就能感到自己上的怎样,特别是你一说学生就能回答到位,你的激情就会更高。

课后老师的评价与自己的感觉基本一样,在想,下次一定准备充分点,我的经验是一定要有自信,心情的自信让我的这一课在我心里取得了胜利,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好的经验和意见。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篇3

《美丽的花边》是二年级美术教材第9课。课前,我让学生观察了解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上有漂亮的花边,这些花边都有哪些图案,是怎样排列的,怎样做成的?同学们在课前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通过本课学习,我觉得有以下亮点:

1、我通过变魔术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魔术是孩子们喜欢的,课一开始,在小魔术的引导下,孩子们带着一种好奇心,注意力十分集中地观看了老师制作花边的整个过程,初步感受了花边的美感和制作方法。这种活动化的学习方式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

2、学习制作花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进一步认识了花边,了解了花边的`装饰作用。所以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小组探究、学生当老师,教师示范和学生练习”等小活动,反复巩固学习花边的制作方法,使全体学生牢固地掌握了花边的制作技能和技巧,本环节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思想。学生在自身获取知识的同时更有成就感,印象也更加深刻。

3、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花边这一步骤,让同学们了解艺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为了加强美术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在引导学生欣赏了生活中的花边之后,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情境,让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来设计花边,体现了美术学科“体验——创新”的教学风格,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有益处。巧妙地分层教学,为不同能力的孩子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总的来说,本课让学生通过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掌握图案的特点与规律,从中有所发现。并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感受各种材料制作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作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此来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与感受,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来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

在交流时,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让所有的学生的作品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交流,如果以后还有上这样的实践课是应合理的安排好各个环节的时间,有效的利用好40分钟的时间,做到人人参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我觉得不是很理想,没有达到我预定的效果,如果我再让他们欣赏学生作品时,多看一些有创意的作品我觉得会好些。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篇4

《画中的线条》教学反思

今天我还加了一个环节:让学生用不同的线条表达不同的情绪。并让所有的孩子都上黑板上来画。经历这一环节后,学生对线条的理解更进一步,尤其是作者为什么要在此处运用这种线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在局部临摹中把握的比较准确。

第二课《恐龙世界》教学反思

俗话说:“画鬼容易画犬难”,也许正是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恐龙,学生制作起恐龙来还真是放得开手。造型大胆多样,色彩鲜艳夺目,动作生动精致。

《我们的社区》教学反思

虽然每天从自己家楼下经过,可是许多学生还是只能说出,不能画出自己社区的景象。看来最熟悉的景色如果不留心观察也会是熟视无睹。借此我向学生展示罗丹的名言:“对于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第四课《会动的线条》

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感情的重要要素,而线条的波动能带给人不同的运动感受,线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感受具有动感的线条的表现方式和视觉冲击,体验线条造型的美感。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线条运动的规律,画面上的事物能够用会动的线条来表现。但由于养成的绘画习惯,动感还不够强,今后在这方面还要多强调,多练习。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篇5

《生命花树》中,抓髻娃娃位于画面中心,在奇花异草的簇拥下,手持象征富贵的牡丹花,两只寓意长寿的鹤在空中飞舞,给画面增添了雍容华贵的喜庆气氛。

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瑰宝,据考证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中,有个特别招人喜爱的想象就是(抓髻娃娃)。民间传说,抓髻娃娃能(镇住妖魔鬼怪)能让(家族多子多福),所以他深受人们喜爱。

剪纸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希望同学们能“传承民族艺术,剪出美好生活。”

剪纸的特点:

⑴、对称式构图,使画面饱满、充实。

⑵、采用阴刻、阳刻、混合刻等表现手法。

⑶、使用“隐喻”的手法表达情感。

如:“牡丹”寓意富贵、荣华;“鹤、桃、松”寓意长寿;

“鸡”寓意吉祥;“蝙蝠”寓意幸福;“喜鹊”寓意喜庆。

以下内容是对本课的思考与拓展教学的反馈

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我们不只局限于课本仅有的这一幅作品的赏析学习,我们将在拓展学习与思考之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民间美术剪纸的魅力与生活气息。因此我们旨在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剪纸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剪纸在我国历史文化中衍化出的不同风貌,领略民族艺术初期的神秘、上升期的雄浑和成熟期的神韵,领略我国剪纸艺术的多姿多彩,以激发传承民间艺术的情感。

通过本书与以往的学习《百变团花》、《吉祥图案》、《剪纸中的阴刻阳刻》等课,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表现力和审美能力。但如何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出发把握教材脉络?如何达成让学生更好的解读剪纸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这一目标?通过多次研读教材,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挖掘人文内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多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才能让他们获得持久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孩子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实现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

例如:我们可以歌曲《蝴蝶妈妈》以苗族古老传说为创作背景,婉转的曲风正与南派剪纸的`风格相得益彰。借这首歌来导课,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同时,艺术的“通感”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南派剪纸的风格。

2.巧用媒体,构建高效课堂: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本节课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优势,突出以下教学重点:

(1)课件出示:库淑兰剪纸《抓髻娃娃》与苗族剪纸《蝴蝶妈妈》

通过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感受《抓髻娃娃》(北方农村的保护神)、《蝴蝶妈妈》(苗族人的祖先)不同的形象特点,感知解读其中蕴含的文化和历史,感悟多样的艺术风格,体现“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的目标。

(2)出示课件:

纵向梳理教材脉络,回顾小学阶段所学的剪纸知识:

表现形式内容 : 剪纸纹样表现手法:

《百变团花》 中心对称式剪纸

《生命花树》 不对称式剪纸

《抓髻娃娃》 轴对称式剪纸;

《吉祥图案》 涡纹柳叶纹混合刻;锯齿纹(以谐音表达寓意)

《剪纸中的阴刻阳刻》 圆点阳刻:线线相连; 月牙纹阴刻:线线相断

3.问题学习,引导自主探究:

从实践中得到的直接经验远比从老师那里得到的间接经验要深刻的多。大胆尝试中的“失败”比墨守陈规中的“成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来突破教学难点:

(1)出示教师示范作品《抓髻娃娃》,

设问:“这幅剪纸的表现形式与以往什么不同?

你能结合已有的知识尝试制作吗?”引入二方连续剪纸的学习。

(2)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折、剪方法。

(3)大胆尝试:任选一种剪纸纹样,尝试制作二方连续纹样。

(4)汇报成果:

(5)深入探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作品,找出失败原因。

(6)形成经验:留好连接点,保持连续性。

4.立足生活,发展审美想象:

艺术源于生活。“剪花花”也正因为植根于劳动人民深厚的土壤中,才能开得如此鲜活。

怎样让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创作富有童真童趣的二方连续剪纸作品?我找到了“花朵 ”这个切入点,鼓励他们以“花朵飘飘”,表现六年学习生活中最真切的友情,最难忘的故事。学生的奇思妙想的作品,带给我莫大的惊喜,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孩子们用“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为传统剪纸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篇6

教学反思:通过课件出示红色的物体、红色的画,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红色给人热烈、欢快、温暖的感觉。通过让学生比较两张优劣不同效果的画,使其在色彩与构图方面有明确的概念。通过比较两张画,使学生感受到了红色的邻近色的美丽,知道了画红色的画不仅要使用纯红色,而且还要尝试运用红色的邻近色;在构图上要注意物体在画面的组合,使物体组合有聚有散,并使画面物体有主次之分,使画面看上去完整美观。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另外,红色的画不单单只用红色来表现,其实可以用不同程度的红色表现,也可以适当地加一些其它颜色作为点缀陪衬。但主要还是以红色为最基本最主要的颜色。

本课第一课时主要是新授,而第二课时内容让学生们在感受红色系列的冲击后再次加深对三原色的了解。教学中,最精彩的环节是我让学生们来说说对红色的感受,他们竟然运用了那么多的.词汇:大红的热情、红火、喜庆、快乐,粉红的温馨、浪漫、温柔、美丽……可能是奇妙的故事给学生带来的联想吧!对于红色的主题,学生也能想出许多:如《过年了》、《果子丰收了》、《贴春联》、《着火了》、《夕阳晚霞》等等。只是考虑到三年级教室这边水池很少,调配颜料很不方便,所以我允许学生使用各种材料来表现,那些使用油画棒、水彩笔、彩色铅笔的,不能现场调配出各种不同的红,有点小小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