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2025/09/05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房子的想像和学习,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使学生在想像的“王国”自由驰骋,在线与色的世界中尽情挥洒。

2、让学生充分体会艺术活动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想象力。

3、通过了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会对未来社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憧憬未来的思想情操。

4、通过了解环境对人类住房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的外形特征,把房子的形象与功能表现出来。

难点:把设计构思用大胆的构图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随意地将房子画出来,改变以往较为准确的构图,从而达到设计目的。

课前准备:

教具: 课件、房子资料图、轻音乐、磁铁。

学具: 油画棒、硬水彩笔、彩色画材料、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打开课件,引入新课题。

1、欣赏现实生活中房子的图片,并进行简要介绍。

2、师:看了这么多现实生活中的房子,那我们今天来学习画未来的房子!(板书课题)

三、导入:图片欣赏,展开想象

1、引导学生欣赏电视屏幕上的范图,认真观察范图,找出它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师:同学们,现在注意看电视屏幕上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内容……

师:(对范图一一提问、分析补充,并加以肯定、表扬学生);

2、师:这些房子都是想象中未来的房子,有的在海洋里、有的在太空中、有的在海岛上,那你们想象中未来的房子会在哪里呢?提问:试想一下,以后你想搬到什么地方去住呀?

教师归纳板书给予补充:(火星上、海洋里、太空中、月亮上、树上、苹果里、叶子上、机器人房子等。)

3、将来我们可以居住在火星上、海洋里、太空中、月亮上、树上……(板书内容);那我们未来的房子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轻轻的闭上你的小眼睛,开动脑筋想一想,然后告诉同学们。

教师请学生答,并归纳板书。

4、老师还找来了一些未来房子的画,让我们再一起欣赏欣赏(欣赏介绍几种又神奇又有创意未来的房子,教师分析介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5、看完了这么多的房子,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画画你设计的未来房子,也许以后你的设计就会变成真正的建筑!

(四)学生绘制,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

1、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心境下,设计绘制作品。

2、启发学生进行大胆想象、构思设计,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画法、姿势,及时鼓励学生。

(五)作品评析

1、根据同学们所绘制出来的作品,把画贴到黑板上,让同学讲解一下自己的作品。

2、教师以鼓励性的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析,针对作品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六)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设计了房子,同学们的构思都很大胆、有创意、画得也很漂亮,说不定等你们长大后,真的能住上自己设计的房子呢!但是请不要忘记了,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想象一下独特的虾和蟹的形象,编一个小童话并把它画出来。

2、可以画得可爱,也可以画得可怕、富有想象力才是最重要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画出来的作品应该有故事情节画面有背景。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范作等绘画工具。

2、学生准备彩笔、蜡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上一节课中你是怎样画和做虾和蟹的.。

2、你有没有尝试想象一下形象独特的虾和蟹的形象。

3、试试看编一个关于虾和蟹的故事,它们的形象会是怎样的。

二、欣赏范作

1、科幻电影中的龙虾和螃蟹显得那么可笑又可怕。

2、螃蟹理发师利用了它的什么特点?利用螃蟹壳做成酒店屋顶的外形,多么吸引人啊。

3、一些利用虾或螃蟹的外形做成的小装饰品。

4、这些虾兵蟹将多滑稽:古怪的身体、穿着坚硬的盔甲、瞪着突出的眼睛、挥舞着吓人的大钳子,好象来自《西游记》。你用想象力和画笔编出了什么离奇的故事。

三、大家一起来想象

1、先来编个故事故事里的虾和螃蟹是什么样儿的。

2、你可以把他们画得很可爱也可以画得有点可怕。

3、构图新颖想象力丰富。

四、总结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4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出示范作〈新装修房〉室内、室外各一)

介绍装修方法:

(室内)墙面:用手工纸作墙纸并装饰。(荧光笔画出墙纸、彩色铅笔画出门和窗)白色餐巾纸作出窗帘。

地面:用水彩笔、颜料画出木质地板、布条编织成地毯

(学生根据布置,放上木质家具)

(室外)硬板纸上加画、加废旧材料(作出田野、房子、阳台、栅栏等)

三、你们有更好的点子吗?

讨论――动手做

(充分利用所带的工具制作)

四、学生作业

4~5人合作理想的居住环境。

五、巡回指导

学生有好主意,老师及时传递信息。

第二、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以各班的成功之作出示在展示台上,让学生观察,得以启发。

三、学生继续完成上节课的作业。

四、巡回指导

1、组织学生换组欣赏。

2、帮助学生解决技术难题。

3、鼓励学生做得更好。

4、及时出示学生经典之作。

5、帮助制作上有困难的同学,并适当提供给他们材料。

五、小结

作品在展示台上展示,学生作出互评。老师点评后记录成绩。

后记:学生放开手脚去做,部分作品会别具一格。但大多数学生在课的`学习中,无法去做放开的东西,对于这一部分学生,课堂教学中应给予重视。适时点拨还是很重要的。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了解自己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形象思维。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观察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学会能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用简练流畅的线条画出自画像并能加以装饰。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自己、夸自己,提高自信心,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己,能够用较好的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从而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教学难点:初步把握人物的形态特征,用绘画的表现方式进行情趣化个性的表现。

三、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大信封、镜子、画纸、油画棒、大相框。

生——小镜子、画纸、油画棒或蜡笔。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⑴ 课前播放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视频,引起学生的回忆。

⑵ 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童话故事里谁最漂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呀?

生:回答(从魔镜里)

师:哦,皇后是怎样问魔镜的呀?

生:回答(魔镜魔镜,世界上到底谁最漂亮)

⑶ 设悬疑

师:在童话故事中就是白雪公主最漂亮,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在我们的世界里到底谁最漂亮呢?

生:回答

师:让我们也一起来问问魔镜好吗?

(出示课件——魔镜)

生:一起念咒语,魔镜魔镜,我们的世界上到底谁最漂亮?

⑷ 猜一猜

师:(利用课件制作的墨镜先生说话)魔镜给了两个信封给我们,答案就在里面,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把秘密打开给大家看好吗?(课前老师先准备好画本班两个学生的'画)

生:拆信封

师:咦,小朋友们,你能猜到他们是谁吗?

生:各抒己见。运用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脑去发现物像特征,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

⑸ 揭示课题:小朋友,你们也想象他们俩一样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吗?

我们一起来问问魔镜,魔镜魔镜,我也可以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吗?

师:小朋友,你们也想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可是你们会把自己的样子画下来吗?

生:回答

师: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画自己》吧!

(三)新授:

⑴ 深入探究:

①照一照: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

②说一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脸部特征(喜、怒、哀、乐时的五官变化)

③演一演:请几位特征明显的学生上台表演喜、怒、哀、乐时的表情。

【通过看,说,演,分段分步寻找脸部特征,捕捉人物的形象主要特点,遵循儿童注意的广度与深度的规律】

(出示课件——欣赏作品)

⑵ 欣赏作品:欣赏大师与学生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画自己的。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让学生感觉肌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2、能够使用生活中物品的肌理效果或自行设计创造肌理效果来美化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营造肌理“实践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利用和掌握不同的肌理效果来创造画面。

2、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肌理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表现作品,使之达到和谐和完善。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各种材料、范作等。

2、学生准备作画工具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游戏导入

触摸实物有几件东西在没有让它们亮相之前我想让几位小朋友来用手触摸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呢?这几件实物分别是----海螺、贝壳、麻袋、树叶、陶瓷等。

2、观察

教师分发小组不同的肌理效果物品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比较,初步了解物体的粗糙和细腻、规则和不规则的肌理效果。

二、发展

1、欣赏作品,教师出示多件不同肌理效果的物品,让学生感受肌理效果所带来的视觉冲击。

2、研究讨论

如何利用自然、生活中物体的肌理效果来制作绘画。

3、学生制作,大胆表现,运用在室外收集的肌理物体进行简单的创造。

三、指导评析

1、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自评、互评。

3、作品展示。

四、总结

课后搜集还可以运用哪些物品进行肌理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