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生气主题社会活动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中班生气主题社会活动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生气主题社会活动教案 篇1
绘本解读
这个故事讲的是苏菲和姐姐争玩具,生气了,冒火、发脾气,后来跑出去,来到大自然里,不多久气消了,回来后一切恢复了平静,这个故事非常简单,它就写出一个孩子由生气到气消的复杂心里过程。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会在比较中发现,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些不顺心的事,也时常会生气,但在情绪不加以控制的情况下,我们再也看不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当我们心情平静时,我们往往能发现生活中被我们忽略掉的美好,从而获得幸福、快乐的感受。进而懂得负面情绪需要我们采取一种正确的方式或方法来宣泄,那样才会获得快乐、幸福的感觉,才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2、通过对比、联想,感受苏菲生气时和心情平静时周围景物的不同。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发现生活中的美。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教学过程
一、质疑题目,激趣阅读
1、出示PPT《苏菲生气了》封面
质疑:苏菲是谁?为什么生气?
随机处理作者和获得荣誉奖项
【教学意图】
学生通过观察封面、课题,会自然而然地获得关于故事的某些信息。但这些信息又不够完整,我们在此引导学生将这些信息整合后,提出自己希望知道的答案,从而更大地调动了孩子们阅读故事的积极性,同时也在训练孩子怎样读故事,怎样读懂故事。
二、创设情境,走进故事
1、出示PPT苏菲在玩玩具。
思考:苏菲把黑猩猩放到玩具卡车上,她们准备到什么地方去玩呢?
【教学意图】
通过情感移植,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苏菲的内心世界,为理解后面的故事情节坐好铺垫。
2、出示PPT苏菲的玩具被抢。
质疑:这时,姐姐来了…… 你看到什么了?
猜想:此时,倒在车上的苏菲会怎么想呢?
【教学意图】
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苏菲受伤倒在车上,姐姐抢过玩具后没有理会摔倒的妹妹,家里的宠物猫在这场“战争”中受到惊吓。了解故事中小猪通过模仿改变自己的多种尝试,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进一步迁移学生的情感,拉近人物和学生的距离。
3、出示PPT苏菲生气时的四幅画面
评价:快看看苏菲的样子,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或用一个二字词语来形容。
【教学意图】
由于这四张图片画面比较夸张,学生很轻易就会感受到红色所代表的愤怒的情绪,充斥着整幅画面。从而渗透给学生一个认识:当人们生气时,不仅面貌丑陋,而且让人感到害怕。
猜想:此时苏菲会做什么呢?
【教学意图】
情感迁移,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负面情绪不仅让我们变得丑陋、可怕,而且很容易让我们作出错误的决定。
4、出示PPT苏菲离家出走的三幅画面
观察:苏菲,你看到了什么呢?这些树木和你平时到树林里玩时看到的一样吗?
【教学意图】
通过引导观察,帮助学生认识到当负面情绪控制我们的大脑时,我们平时所看到的美丽的事物也就随即变得丑陋、狰狞了。
5、出示PPT老山毛榉树的三张图片
解疑:老山毛榉树是一种在美国和欧洲经常见到的大树的名字。就像我们中国常见的杨树一样,枝繁叶茂,高大粗壮。
猜想:苏菲爬到这棵高大的老山毛榉树上后会看到什么呢?
配乐想象:苏菲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会想到什么呢?
【教学意图】
启发想象,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借助发现生活中的美丽景色,陶冶心灵,排解负面情绪。
6出示PPT回家路上和迷失在树林的对比图
对比质疑:当苏菲和家人大吵一架后,愤怒的她毅然跑进森林,现在心平气和的她决定要回家了。你们发现有什么变了吗?
配乐想象:是呀,苏菲一边走一边对树林笑,对小动物唱。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教学意图】
学生通过对比,会发现当苏菲心情舒畅后,看到的树林又变得那么明亮、可爱,仿佛在对苏菲点头微笑。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情绪可以影响我们看到的世界。只有健康的情绪才会让我们发现世界的美丽,从而获得更愉悦的心情。
猜想:欢蹦乱跳的苏菲此时回到家里,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7、出示PPT温暖的家庭三幅画面
猜想:看图,家人们对苏菲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呢?
评价:苏菲的家里有一股什么味道呢?
质疑:苏菲的画里都画了什么呢?为什么要画树呢?
【教学意图】
继续情感迁移,渗透给学生善于利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排解内心的负面情绪,珍惜家庭的和睦。
三、结合生活,评价人物
1、当苏菲的玩具被姐姐无情抢走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怜)的苏菲;
当妈妈也站在姐姐一边指责苏菲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怕)的苏菲;
当气愤蒙住了苏菲的眼睛,我们看到迷失在大森林里的(伤心)的苏菲;
当大自然用它宽广地怀抱温暖了苏菲,我们看到走在回家路上的(高兴)的苏菲;
当一家人又像以前一样坐在一起玩起有趣的拼图游戏,我们看到了爸爸怀抱中(幸福)的苏菲。
2、你喜欢苏菲吗?为什么?
【教学意图】
以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重温故事内容。再次渗透绘本背后想要告诉我们的:愤怒的情绪,使美丽的事物变得丑陋。因此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做个健康的孩子。
四、情感升华,重温绘本
1、总结:生气是生活中很自然的一件事,但通过《苏菲生气了》这个故事,我们找到了一个好办法,可以让我们摆脱愤怒带来的坏心情,再次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切,那就是走进大自然,净化我们的心灵。难怪这个故事在国际上获了大奖。
2、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故事。
【教学意图】
趁热打铁,让《苏菲生气了》这个故事住进孩子的内心,让健康的理念住进孩子的内心,让更多的多姿多彩的绘本故事住进孩子的内心。
五、拓展延伸
1、生活中,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很多,你一定也发现了不少。把自己的一个情绪小故事写下来,或画下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教学意图】
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比较头疼的,但是借助绘本教学,学生会自发地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以另一种形式将自己内心的想法真是滴记录下来。虽然这种作文形式并不正规,但是却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生气主题社会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设计这节《生气娃娃》,近期我观察并分析了我班幼儿的现状,中班孩子孩子年龄小,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喜怒形于色,本节活动就是让幼儿根据自己平时生气时自己随自己的情绪而做出身体的变化反映,了解生气时候的气鼓鼓的样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黏贴、彩笔添画的方法画出娃娃的五官。
2、利用一些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玩具,感知事物的多样性。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提前请家长辅助收集干净的方便面桶、吸管、塑料袋。并且有过粘贴的经验。
2、教师准备:轻音乐、彩笔、剪刀、固体胶、胶带、卡纸。已经完成的作品。
活动重难点:
重点:尝试用黏贴、彩笔添画的方法画出娃娃的五官。
难点:能将塑料袋口粘贴在吸管上,并完成“气鼓鼓肚皮”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小朋友们,你们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会跺脚、扭头、手叉腰、肚子气鼓鼓的)。
2、请幼儿模仿自己生气时候的样子。(加深对生气时肚子气鼓鼓的样子的了解)
二、讨论制作环节:
1、教师出示已做好的生气娃娃,并示范玩法,引起幼儿参与制作的兴趣。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个这么好玩的“生气娃娃”呢?(幼儿:想!)
2、教师:好,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生气娃娃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1)首先,我们要看看制作这个生气娃娃都用什么材料:
①娃娃的头,是用我们的手工DIY底纸。
②娃娃的身体,是用两个方便面桶做成的。
③娃娃气鼓鼓的肚皮是用塑料袋做的,肚皮鼓鼓的样子是利用吸管吹起来的。
④娃娃的肚脐眼是用卡纸做好的,并拿比画好脐眼。
(2)探索生气娃娃制作的步骤以及方法:
①制作娃娃的头:将头发、胡子、皇冠粘贴好,并且拿彩笔添画娃娃的眼睛、鼻子、嘴巴。
②制作娃娃的身体:利用两个方便面桶,教师要强调粘贴娃娃的身体时,粘一侧就好了不然吹娃娃的肚皮的时候肚子就鼓不起来了。
③制作娃娃的肚皮:利用塑料袋和吸管,教师要强调在制作娃娃的肚皮时,要把吸管和塑料袋拿胶带把口粘好,不然肚皮是鼓不起来的。
④制作娃娃的肚脐:先用笔在卡纸上画好一个圆,然后使用剪刀剪下,再拿笔画好脐眼,将肚脐眼贴在肚皮的中间。
⑤把制作好的娃娃的头、身体、肚皮连接在一起。
三、幼儿操作:
1、注意:在连接娃娃的肚皮时,要用剪刀在桶上钻一个洞,强调幼儿注意安全,如果不会,可以请老师帮忙。
2、鼓励幼儿大胆添画五官。尝试画出不同的人物表情。
四、作品展示:
作品完成后,幼儿要试着吹一吹,看看自己制作的生气娃娃的肚皮,能不能鼓起来。把你的作品及玩法,介绍给客人老师看一看、玩一玩。
活动延伸:
尝试为自己的生气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
活动反思:
这节手工课,活动起来非常有意思,导入环节谈话的方法进行导入,提问接近幼儿的生活,然后并出示已制作好的生气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及制作欲望。《生气娃娃》是让幼儿学习用大拇指和食指将制作材料取下,将头发、胡子、皇冠粘贴好,并且拿彩笔添画娃娃的眼睛、鼻子、嘴巴。能将娃娃的头制作好后粘贴到方便面桶上面的一个手工过程。活动过程中,发现有大部分幼儿在将塑料袋口粘贴在吸管上时,动手能力相对都比较薄弱,精细动作有所欠缺。但多数幼儿注意力集中,参与性强,并很好的完成了作品。
第二个环节,让幼儿自己探索制作的材料及方法,并能示范。教师要在制作的同时强调制作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能巡回指导每一个幼儿。
活动延伸部分,能将自己做好的娃娃进行装饰,添画一些衣物等。在整个活动中,所有的幼儿都全身心的投入,这说明幼儿的好奇心很大,对探索很感兴趣,从而也使整个活动顺利完成,并且效果不错。
幼儿园中班生气主题社会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积极交流不愉快时的情感体验,尝试用恰当的方式排解情绪。
2、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气汤》故事的PPT
活动过程:
一、观看故事书PPT,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提问:今天霍斯真的很生气,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猜猜霍斯为什么会这么生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倾听故事,适时提问。教师一边播放PPT,一边讲述故事
1、提问:霍斯是为什么这么生气呀?你们遇到过哪些不愉快的事情么?当你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会怎么解决呢?幼儿通过倾听故事,了解主人公生气的原因,同时结合亲身经验,进一步激发幼儿表达内心感受的欲望。
2、提问:霍斯生气了,他都做了什么事情?霍斯这样生气好吗?为什么?通过讨论引导幼儿换位思考,让幼儿更深入了解到生气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对自身及他人的负面影响。
3、提问:妈妈看见霍斯生气了,是怎么帮助他的,有没有什么好办法?生气的时候我们还会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在这一环节中,借助妈妈煮生气汤的巧妙构思,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活动中。
小结:其实生气很正常,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生气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
三、“生气汤”游戏。
玩法:我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大锅”的形状,每个人对着大锅大声说出自己一件生气的事情,然后念儿歌“撒点盐、放点糖,左左左扭三下,右右右扭三下,喷出一口火龙气,啊!我快乐啦!”
四、教师小结:
我现在开心极了,那么你们心情怎么样啊?如果你的朋友生气了,可以和他一起玩这个“生气汤”的游戏,让大家的心情都变快乐。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个好办法告诉其他班的小朋友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孩子们释放不愉快情绪之后,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了快乐,孩子快乐了,我也是快乐的。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成功的活动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幼儿园中班生气主题社会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观察画面,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2. 表述自己生气的感受,知道生气时一种人人都会有的情绪。
3. 与同伴交流分享排解生气情绪的办法。
4. 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我快乐.我勇敢》
活动过程:
1. 引入
使用《小朋友的书.我快乐 我勇敢》第6-8页“我不想生气”,告诉幼儿我们要一起来看小白兔的故事,看看小兔怎么了。
2. 阅读故事《我不想生气》第6页,讨论生气时会有什么感受。
提问:小兔怎么了?小兔在说什么?做了什么动作表现它的生气?
你生气时有什么感受?你会怎样表现你的生气?
3. 阅读故事《我不想生气》第7页,引导幼儿理解小兔生气的原因。
按图逐一提问:小兔为什么生气?
小兔为什么生气?什么是“笑话我”?你被别人笑话过吗?你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你是怎么做的?
小兔为什么会生气?你觉得真正做错事情的可能是谁?想想如果是你碰到这些事情,心里会怎样,会怎么做?
说说,还有些什么事会让你生气?
4. 阅读故事《我不想生气》第8页,引导幼儿学习小兔让自己不生气的方法。
生气的小兔该怎么办/
提问:小兔用了什么办法化解了自己生气的情绪?
共同试试小兔化解生气的办法。
深呼吸;找一个喜欢的地方让自己安静;找个喜欢的人说说话;抱抱自己最爱的玩具。
5. 讨论与交流不生气的好办法。
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不生气?
教师记录、小结不生气的好方法。(看笑话、做游戏等 )
幼儿园中班生气主题社会活动教案 篇5
目标
1.理解菲菲情绪变化的过程及其原因,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现。
2.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能尝试自我调节情绪。
准备
红、黄、蓝三张彩色纸。
过程
1.菲菲怎么了。
――菲菲是个女孩,平时非常快乐。可有一天,她非常生气。
――引导幼儿观看教师表演的菲菲生气的情景表演。瞧,她喘着粗气,胸口一起一伏,眼里好像要冒出火来。你们知道她为什么生气吗?
2.菲菲生气了。
――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菲菲为什么生气?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菲菲很生气?
――菲菲生气时想做的事情真的做了吗?你觉得应该做还是不应该做?为什么?
――菲菲最后是怎么做的?什么使她不再生气了?
――再次欣赏故事一遍。
――出示红、黄、蓝三种彩色纸,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发展的三个阶段,选择用相应颜色的纸来表示相应的情绪,并说说为什么。
3.我生气时。
――你生气时像菲菲那样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是什么事让你那么生气、委屈的?你能让我们大家看看你生气的样子吗?
――人人会生气,生气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不能像菲菲那样想办法不再生气。
――带领幼儿来到产外,观看蓝天、白云、大树,听听鸟叫等,说说自己的感受。
建议
1.生活中,幼儿之间经常会因为争抢玩具等事情闹矛盾,故事中菲菲的情绪变化过程描写得非常逼真,能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给幼儿良好的暗示。
2.应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幼儿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设法摆脱愤怒的情绪,重新使自己快乐起来。
附:菲菲生气了
菲菲抱着小布熊玩“过家家”,玩得正开心时,淘气的小表姐来了。小表姐一把夺走了布熊。
菲菲说:“还给我!”
“不!”小表姐抱着布熊跑了。
菲菲看着妈妈,希望妈妈能说几句公道话。可是妈妈却说:“就让表姐玩一会儿吧!”
菲菲生气了,非常生气。她喘着粗气,胸口一起一伏,眼睛里好像要冒出火来。
她想踢、她想打、她想尖叫,她想把所有的东西都砸掉。
茶几上有一个杯子。乒!把它砸掉――水和碎玻璃到处飞。
桌子上有一个鱼缸。乒!把它砸掉――金鱼在地板上蹦跳。
还有衣柜上那面大镜子,哗啦!把它砸掉――以后,妈妈再也别想照着镜子看来看去臭美啦。
这些都是菲菲脑子里想出来的,其实菲菲什么也没做。可她真的非常非常生气!
菲菲呼呼地喘着粗气,心里好像有一座正在爆发的火山。她觉得喉咙里呼出来的气就像长长的火苗。火会烧着被子,烧着家具,烧掉一座大楼。
最后,整个城市都烧得通红通红的。
这一切都是菲菲心里想的,因为菲菲太生气了。
菲菲忍不住委屈从家里跑了出来。她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到再也跑不动。然后,她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哭了一会儿。
她看看石头,看看大树,又看看灌木丛里的小花。她听见了鸟叫。
她抬起头看看蓝天和白云,微风轻轻吹着她的头发,摸着她的脸蛋……
菲菲觉得好多了,她慢慢地往家里走去。
这时,菲菲已经不生气了。
中班下学期,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渴望被尊重和认同,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了自己的看法。随着他们交往范围的逐步扩大,同伴交往中的矛盾也逐渐增多。特别是那些能干的、个性强的幼儿,常常会因同伴或父母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目标不一致而生气,甚至发脾气。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有必要组织一次集体教学活动,帮助幼儿直面“生气”这一消极情绪,在互动讨论中获得有效的消除消极情绪的办法。
幼儿园中班生气主题社会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生气对于4~5岁的幼儿而言还是比较难控制的情绪之一。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寻找解决自己生气问题的途径,愿意控制、克服自己的生气情绪,不被这种情绪所左右,逐步建立起积极快乐的人生态度。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有价值。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在识别生气情绪的基础上,尝试对生气情绪进行调适。
活动共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观察表情,导入主题。出示同伴的照片,交流讨论生气情绪会带来的种种困扰。第二个环节,情境讨论,分析理解。从身边同伴案例入手,了解适合幼儿的常用的消解生气情绪的方法。第三个环节,结合自我,提升经验。联系幼儿生活实际,辅以家长录音、教师辅助物提示、歌曲接龙等手段,鼓励幼儿寻找更多调适生气情绪的方法。
目标:
1.在识别生气情绪的基础上,尝试寻找多种方法调适生气情绪。
2.乐意自主调适生气情绪,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准备:
1.已有经验:了解生气的种种表现。
2.材料准备:
(1)多媒体课件:幼儿生气照片一张(教师预先了解其生气的原因),有关克服生气情绪的办法照片一组(幼儿独自玩玩具、专心看小金鱼、拍球、听音乐),妈妈的录音一段。
(2)音乐:温柔的八音盒音乐一段,欢快的音乐一段,《幸福拍手歌》的伴奏。
(3)图示:消解生气情绪的简笔画图示若干(小朋友深呼吸、睡觉、看电视等)。
(4)实物:巧克力,发泄枕(球)。
过程:
一、观察表情,导入主题
师(出示幼儿生气表情的照片):看看,他怎么了?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的?(他生气了,叉腰、翘嘴、眼睛斜视等表情、动作都证明他生气了。)
师:猜猜,他可能是为了什么事生气?
(可能是玩具坏了,与同伴吵架了,被爸妈批评了,等等。)
师:每个人都会遇到让自己生气的事。你们认为生气好吗?为什么?
师幼(小结):生气不好。生气时脸会变得很难看;心里会感觉不舒服,像装了个大火球,热热的,要“爆炸”一样;生气时影响周围人的情绪,会使身边的人不开心;生气时会哭,喉咙会哑;如果一直生气还会得病,等等。)
(析:引导幼儿在识别生气的基础上,对生气情绪进行理性思考,为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作铺垫。)
二、情境讨论,分析理解消解生气的方法
1.请当事人说说生气的原因。
(某幼儿现场讲述:我在看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连看了三集。爸爸说我看得太久该休息了,我不听还要看,我想把这套片子全看完。爸爸说不行,就把电视关了。我很生气,大吵大闹发脾气,还哭了。)
师:原来是这么回事。小朋友,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会生气吗?为什么?
(幼儿自由辩论:我会生气,因为爸爸不让我看电视,而我想看完;我不会生气,因为爸爸是为了保护我的眼睛,为我好。)
师(小结):我们要理解别人的好意,不能因为任性而生气,更不能因为自己不合理的要求没得到满足而蛮不讲理、发脾气,这样的生气没有道理。
2.分析理解消解生气情绪的方法。
师:确实,无理取闹是不对的。XXX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们来看看,他后来用了哪些办法让自己不生气。
[出示某幼儿自己克服生气情绪的一组照片:(1)xxx独自玩玩具;(2)xxx专心看小金鱼;(3)XXX开心地拍皮球;(4)XXX戴着耳机听音乐。]
师:玩具和小动物是小朋友最好的朋友,有了它们的陪伴,一个人就会变得很快乐,当然就忘记生气了。
师:拍球是运动,运动的时候就不会生气了。XXX喜欢拍球,你们喜欢什么运动?(我喜欢溜冰,我喜欢骑自行车,等等。)
师(小结):做自己喜欢的运动,也能让人不再生气。
师:我们来听两段音乐吧。
(A.温柔的八音盒音乐;B.欢快的音乐。鼓励幼儿自由地随音乐动一动。)
师(小结):温柔的音乐轻轻柔柔,听上去很安静,感觉很放松。听到欢快的音乐,你会想动一动、扭一扭、跳一跳,也就不会再生气了。
(析:玩玩具、看小金鱼、做运动、听音乐这些最常用的消解生气的方法,比较容易为幼儿理解、接受并运用。)
三、结合自我,提升经验
师:大人有没有好办法让自己不生气呢?我们来听一段录音。
(播放×××妈妈录音,通过录音介绍大人消解生气的好方法:散散步,看看大树小花,找朋友聊聊天、说说话,等等。)
师:当你们遇到生气的事时,你们会想什么好办法让自己不生气呢?
(教师引导幼儿充分讨论,并边根据幼儿回答边出示简笔画图示或现场简笔画记录。同时作简单回应。)
[举例:
(1)深呼吸(教师回应:深呼吸能使人放松,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做“呼吸气球操”,使自己平静下来)。
(2)找奶奶(教师回应:向关心自己的人说出生气的原因,一定能得到关心和帮助;当然,如果因为任性、不讲道理而生气、发脾气,那就得不到支持了)。
(3)睡觉(教师回应:当你睡着了,还会想生气的事吗?当然不会,等到醒来也就忘记了。真是个好办法)。
(4)看电视(教师回应:看些让人开心的动画片,哈哈一笑气就没有了。)
(5)画画。
(6)吃好吃的东西。]
师:我再提供几个让自己不生气的好方法。看看你们用不用得上。
●巧克力。(吃一点巧克力有利于缓解人的情绪,就不太会生气了。)
●软软的发泄枕。(要是真生气了,狠狠地打一顿发泄枕,气就消了。)
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会生气,这很正常。重要的是要知道生气时该怎么做。有时候,我们可以哭一哭,叫一叫;有时候可以把自己生气的事告诉老师、爸爸妈妈或好朋友,他们会安慰你;有时候可以吃吃东西,玩玩玩具,看看电视,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想些觉得开心的事。这样就会消解生气情绪,身体也会变得更加健康。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节奏,来说说自己知道的消气好办法。
(随《幸福拍手歌》伴奏音乐,以开火车的形式创编歌词接龙。如“不要生气,我会去看书;不要生气,我会深呼吸;不要生气,我会找朋友说说话;不要生气,我会去运动。”……幼儿替换歌词,自编《不生气拍手歌》。)
延伸活动:
1.在区域活动中,帮助任务书上的朋友消解生气情绪。
(1)观察任务书(图画)。
A.小弟弟来家做客,弄坏了你最心爱的玩具,你很生气。怎么办?
B.我爱看的图书被同伴先拿走了,我很生气。怎么办?
C.两个朋友吵架,互相生气不理睬。你怎么帮他们消气,让他们和好?
(2)小组商量,合作画出消气方法。
(3)交流分享,说说自己的消气好办法。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尝试调适自己的情绪和帮助同伴消气,努力做到不为小事生气,不随便因任性而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