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

2025/09/10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 篇1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和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为后面利用这一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打好基础。教材上很简单,就一个例题从中得出结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那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是本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先出示100÷50=2,再让学生根据这个算式,你还能写出也等于2的算式吗?把学生写的算式分两块板书出来。再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与第一道有什么联系?

一开始,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所发现的规律时不是太好。我再适当引导了一下,这样学生观察变得有序了,思考也有了方向。通进学生再观察,再思考,再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大部分学生初步得出了商不变的规律后。我追问了一句:那么,在其他除法式题中是否也成立呢?于是再出示书上的.例题让学生用计算器验证一下。

最后进一步完善发现的规律,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结论的严谨性。后面的练习,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灵活运用。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 篇2

第一个班级纪律实在是太糟糕,当一个老师要管理班级纪律的时候,她的课堂进度自然会慢下来。

从我自身的角度来反思,我把重点放在了被除数不变,除数不变,以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化上,这样讲过去大部分人都觉得内容过于深奥,一个班只有少部分人能跟上来。

我这节课,将商不变变成次要,而把那些变成了重点,而很明显,我的重点并未突破,而且将课程内容偏题了。

其实,商不变的规律对基础好的`孩子是很容易掌握的,但是对基础差的孩子,我今天这节课显然难度过大!这是我对学情不了解的缘故。

明日一堂课,只有再上一堂练习课,巩固今天学的三个规律。

其实一堂课,当孩子懂的时候,老师是能感觉出来的,当孩子不懂的时候,就是老师的错了。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 篇3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和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为后面利用这一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打好基础.教材上很简单,就一个例题从中得出结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那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是本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先出示100÷50=2,再让学生根据这个算式,你还能写出也等于2的算式吗?把学生写的算式分两块板书出来.再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与第一道有什么联系?一开始,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所发现的规律时不是太好.我再适当引导了一下,这样学生观察变得有序了,思考也有了方向.通进学生再观察,再思考,再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大部分学生初步得出了商不变的规律后.我追问了一句:那么,在其他除法式题中是否也成立呢?于是再出示书上的例题让学生用计算器验证一下.最后进一步完善发现的规律,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结论的严谨性.后面的练习,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灵活运用.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 篇4

今天课一开始,我先复习了积的变化规律,而后再提出今天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来研究商的规律。马上就有学生说是商不变的规律。我抓了了问:那么商不变规律究竟是什么呢?谁来说一说。学生嗫嗫不知如何表达。于是我说: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吧。

一、给出一个模式

出示了书本例题的题目,是8400÷40=210.我接着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一个数,商会怎么样。看到学生明显没有明白题目的意思,为了避免学生探究的时候漫然无目的',我给了一个示范,是

8400÷40=210.

(8400÷4)÷(400÷4)

=2100÷100

=210

得出商没有发出改变。

接着让学生依照老师的模式自己来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一个数。学生有了模式,明白了自己应该去做什么,探究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到最后,让学生自己用语言来总结商不变规律的时候,语言都是十分流畅的。

往往我们的学生不知道老师的要求,不知道题目如何去下手时, 那么,这时候就让我们给出一个模式,规范他们的思维过程,规范他们的探究道路。

二、适时的比较,明确一些难点。

这是一个教学环节:

师:商不变规律是什么?谁来表达一下。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上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生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师:小黑板出示书本的定义: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问:和你们概括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多了0不变。

师:为什么要把0排除在外呢?

相机说明0:0乘任何数都得0,而0作除数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商不变规律在碰上0时无效。

0除外这一点很多学生都不会太注意,但这的确是一个要提醒学生的地方。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在总结了商不变规律之后,应该说总结得还是很到位的,我顺势出示书本上的规律,让学生把自己的语言与书本上的语言进行比较,并说明0的特殊性。在这样的观察、比较、分析、运用过程中,学生们也都对0除外这一点留下了十分深刻的表象,并且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体悟了一把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和慎密性。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 篇5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我在这节课中突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概括出规律,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思维方法和探索精神,教学效果不错。“商不变规律及应用”是学生在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以及除数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商不变规律和应用商不变规律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口算、笔算进行简算。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上充分发挥了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在教学中,能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讨论,相互交流,并通过尝试练习对比和分析,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如:让学生从自己动手编题到自己动脑探索,从数量之间的变化中得出“商不变”的`规律,从大胆设想规律的用途到——验证,老师“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使学生学会的不仅仅的一条性质,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研究和创造。

二、课堂导入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了“猴王分桃”的故事,寓意深而颇有情趣,给数学内容赋予了情感色彩,让学生始终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获取新知。

三、判断练习,让学生说错在哪里,怎样改一下就对了,不仅加深了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善于表达的能力。

四、设计多种形式、有层次的练习,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很大的帮助。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 篇6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和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为后面利用这一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打好基础.教材上很简单,就一个例题从中得出结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那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是本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先出示100÷50=2,再让学生根据这个算式,你还能写出也等于2的算式吗?把学生写的算式分两块板书出来.再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与第一道有什么联系?

一开始,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所发现的规律时不是太好.我再适当引导了一下,这样学生观察变得有序了,思考也有了方向.通进学生再观察,再思考,再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大部分学生初步得出了商不变的规律后.我追问了一句:那么,在其他除法式题中是否也成立呢?于是再出示书上的例题让学生用计算器验证一下.最后进一步完善发现的规律,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结论的严谨性.后面的练习,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