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名著《青铜葵花》有感

2025/09/18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名著《青铜葵花》有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名著《青铜葵花》有感 篇1

《青铜葵花》写的就是一个关于苦难关于爱的故事。

作者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作者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作者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

当你真正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时,你会发现: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阅读。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是一次感情的升华;这是一个让你潸然泪下的至爱,这是一个让你切实般体会苦难与爱的感悟。

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如此深刻的感受大爱、大难、大美,没有第二个人可以用如此朴实的笔尖触动所有人的心弦。

苦难几乎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的人都会有每一个时代的痛苦,痛苦绝非是从今天开始的,在痛苦中,我们才能感受到爱的味道,感悟到爱的真谛。苦难是不可避免的,可当面对痛苦时,人与人之间的选择却截然不同:有人会放弃来之不易的生命,有人则会在苦难中静静等待曙光的到来,而有人则会去寻找那离自己不远的希望,在黑暗中,不同的对待苦难的态度决定着你今后不同的命运。我们用不着对降临到自己身上的苦难大惊小怪,更用不着怨天尤人、为自己而抱不平。苦难与爱一样,在万物制造了人类后,它也就诞生了,它们追随着人类谱写了一部又一部的历史,伴随人类走过了一代又一代。

苦难没有尽头,就如遥望天空般,你永远也看不到边界是哪。罗曼·罗兰曾说过:“我们应当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我们在面对苦难时,需要的是一种不惊不悲的态度,需要的是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苦难背后那深沉的爱。

读名著《青铜葵花》有感 篇2

《青铜葵花》是曹文轩的一部纯美小说,给我寂寞的寒假带去了许多温暖, 书中有两个主人公,分别是男孩青铜和女孩葵花。青铜因为小时候在经历了一场大火之后,便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变成了哑巴;葵花从小就没有妈妈,可老天爷还觉得他不够苦,在她7岁那年,因为一场事故,她失去了与她相依为命的父亲。

他们一个在农村,一个在城市,一个是哑巴,一个没有父母,他们的经历虽然不一样,但命运同样的坎坷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也许正是这一点,使他们走在了一起,变成了兄妹。尽管他们不是亲兄妹,但感情却胜过了亲兄妹。

曹文轩曾在书中说过两句话,一句是:“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另一句是:“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快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我认为这两句话是有联系的,其中都着重告诉了我们,曹文轩叔叔对痛苦的理解与看法,让我体会到了它过去经历了多少痛苦的磨难事。从这两句话中让我感受到了旧时代的人们面对痛苦与困难越挫越勇的性格,而我们新时代的人遇到挫折只会自爆自弃,放弃生命。最近新闻里抱出一位初一的女孩,因为与同学关系不和、与父母亲发生争执之后,便放弃了生命,跳楼自杀。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人们替她与她的父母难过与惋惜。

刚读这本书时,我就喜欢上了青铜和葵花,我希望我也能成为一个像他们一样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的人。

读名著《青铜葵花》有感 篇3

读完了《青铜葵花》这本书后,我感受到兄妹之间的真情。让我看到了青铜人残志不残的精神和葵花的美丽善良。

本书主要写了葵花随着爸爸这位知青来到大麦地,认识了哑巴男孩青铜。一次意外葵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葵花与青铜相依成为兄妹。葵花的到来给青铜一家带来了大大的欢喜。青铜非常疼爱自己的妹妹,为了不让妹妹吃苦能过的更幸福些,自己可以忍受挨打与责骂。可青铜怎么努力也无法让葵花过得圆满,幸福中伴随着坎坷,至到葵花十二岁。那一天,载着葵花的大船一点点远离大麦地,消失到看不见,青铜依然站在金色的大麦地上的岩石上眺望,大声的喊出“葵花!”

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兄妹去看马戏表演的情节。一天,大麦地来了一个马戏团,晚上要在打谷场上表演马戏!知道消息的人都赶来了,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时响起孩子们兴奋地叫声。兄妹俩赶到时打谷场上已是人山人海,因为个子矮俩人绕了一圈子什么也没看到,正着急时发现了一个没人注意没人用好东西,那就是石磙!石磙高高的,青铜使劲把葵花拉上石磙,高高的站立着,正好可以把台上的马戏看地清清楚楚!

不一会来了一群男孩子,发现了青铜和葵花。为了看马戏要欺负并赶走兄妹俩,青铜不让,与这群男孩发生争执,青铜被男孩子们围着殴打,葵花不忍心看到哥哥受羞辱用手语告诉哥哥自己可以不看马戏。可青铜为了让葵花开心,坚持不让,结果无理的男孩们被撵走,青铜的鼻子被打出了血。看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我的哥哥,小时候哥哥带我去看演出,为了能让我看见,硬是把我高高举到他头顶上看完所有的演出。有哥哥的爱护是很幸福的!

我相信爱如阳光,阳光之下痛苦会消散,不幸也会被驱赶。

读名著《青铜葵花》有感 篇4

这个暑假和赵婧宇一起读了许多书,这要感谢学校组织的亲子共读活动,让我能静下心来读书。其中读了很多曹文轩的书,感觉很是亲切。作者纯美的文风,对乡村景色独到的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总让人很向往那些纯净的,美好的地方。看过的作品有《细米》《红瓦黑瓦》《山羊不吃天堂草》《狗牙雨》《草房子》《青铜葵花》等,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数《青铜葵花》了。

书中描写了一个男孩青铜和女孩葵花的故事。男孩青铜在大麦地人的眼里,是一个聪明绝顶、行为古怪的哑巴,但是自从有了葵花做妹妹之后,责任感也就加大了。女孩葵花则是一个聪明又乖巧的女孩,她七岁那年,她唯一的亲人——爸爸去世了,青铜一家在一颗老槐树下收养了她,于是她就成了青铜的妹妹。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我最受感动的是青铜一家对葵花无尽的关怀和爱护,尤其是青铜非常疼爱她,接送妹妹上学,放学,为了妹妹晚上能有灯写作业去捉了萤火虫做成南瓜花灯,为了妹妹演出更完美,用心给做成了冰项链……总之只要是为了妹妹什么事都能做。妹妹教不能去念书的青铜识字,他们兄妹的感情非常深厚,这种亲情多么令人向往。现在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或多火烧都有自私、太过自我的现象,像青铜葵花这种美好的兄妹感情也许他们也许没有机会体会,很是遗憾。

还有书中青铜一家的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很感人,虽然他们家很穷,也经历了很多磨难,但是一家人善良、乐观积极的生活着,不向困难低头,小院里还时常传出欢声笑语,日子虽然贫穷,但一家人在一起仍然很幸福。葵花虽然不是亲生的孩子但是青铜爸爸妈妈,奶妈对待葵花都视为己出,非常疼爱,让人感觉世界很温暖。

一本好书总是让人想起些什么,向往着什么,《青铜葵花》就是如此!

读名著《青铜葵花》有感 篇5

在一个叫大麦田的地方,生活着哥哥青铜和妹妹葵花。葵花的爹妈死了,热心的青铜一家收养了葵花。葵花在青铜家生活得很好,直到城里人来把她领走。

葵花,一个城市女孩,为什么能与乡下人处得这么好呢?我想,是因为青铜一家的亲情让葵花很温暖。《青铜葵花》这本书我觉得不仅反映了青铜一家的热情,还告诉我们了大麦田人们的团结。书中提到,大麦田人几经浩劫,可仍然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大麦田人十分团结。像那场火灾,大麦田都是心往一处使,都往对岸跑去,要是往好几个方向跑,一定会有很多人受伤的。再看看现实。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能这么昌盛?因为我们团结。那时,别的国家来侵略我们国家,什么日本,美国......但是,我们为什么没有垮掉?对,我们中华儿女团结。我们中华儿女不屈服,所以才战胜了强敌。一窝蚂蚁,在火灾的时候,为什么死亡人数并不十分长多?对,还是团结。别的蚂蚁在外面,被火烤得肝胆俱裂,但毫不畏惧,一心想保护里面的蚂蚁。一群羚羊,被猎人追到了万丈悬崖边,为什么却能有许多羚羊活着?原因,仍是它们团结。在绝境中,它们中老的羚羊都舍己救“人”,让年轻羚羊做两级跳远,才让年轻羚羊死里逃生......

............

所以,我们要团结。所以,一根筷子是很容易被折断的,而一捆筷子是怎么也折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