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伊索寓言》有感

2025/09/23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伊索寓言》有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1

读《伊索寓言》,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例如:

“狐狸和樵夫”让我明白了:表面上救助他人而动机不纯的人,到了有利可图的时候,这种人就会出卖他人的整体利益而换取好处。在现实生活中,口是心非、见利忘义的人是会有的。这种人既要骗取利益,又要被骗一方对他心存感激。世人都说狐狸狡诈,可是某些人的欺诈虚伪却远远超过了狐狸。

“放羊的孩子”让我懂得了:真诚与信赖,是连接人间友谊的纽带。一个品格正直,真实诚恳的人,必然会受到人们的敬重和信赖。那么,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人们都会上前排忧解难。如果对人生与生活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把骗人和说谎当成自作聪明和一种娱乐,人们就会把他看成是一个心口不一、以假乱真的人,没有人再愿意听信他的话语。我们是青少年朋友,从小就应养成讲诚信的良好习惯,万不可像放养孩子那样为人处事啊!

“老人和死神”让我感悟到了:生命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生活的美好也是多方面的,尽管命运之神使你遭受艰辛和贫苦,尽管生活的风雨迎面打来,尽管每个人都有痛苦和失望的时刻,但是,细细想起来,活着总是美好的,活着的目的,不是为了今天,而是为了明天和后天,相信自己,命运之神一定会给你机遇和幸福。

“衔肉的狗”让我知道了: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也是有限的,怎样在无限中求有限,这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我们无论做什么,对成功的取得,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如果有了成果不去收获,却立即想到更大的成功,结果肯定是一无所得。

从以上的几篇寓言故事中,我从中获得了几条做人的道理:

一、那种不择手段谋取利益的人,只能落个一无所得的下场;

二、经常用谎话欺骗和戏弄他人,最终也只能是伤害自己;

三、生命只有一次;

四、过分贪婪,往往一无所得。

朋友,如果你还在为生活所烦恼,那就不妨读读《伊索寓言》吧,因为它会教你许多做人的道理。

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2

我在假期间读了《伊索寓言》这本书,上面讲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故事的后面还说了这个故事的道理、总结。

这里面我最感兴的故事是《小偷和他的母亲》,上面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孩子到学校里偷了别人的东西。回家给母亲看,母亲看了之后并没有骂他,却十分高兴的夸他,这一夸让他的胆子越来越大,偷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几年过去了,他家的金银珠宝数不胜数,可是做贼哪有不落网的,有一回,他在偷东西时被法官抓住了,法官看他偷了那么多的东西便判他死刑。母亲知道了这件事抱头大哭,她很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管教他。

“小过当初不惩戒,必然将来犯大罪。”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从小养成的,只有从小培养才不会走上歪路。我们不能像这个孩子一样,应当拥有良好的品质,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要以一名少先队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3

漆黑的天空有几点闪耀的星光,那是精灵提着智慧之灯,而我们人间也会有这样 一盏智慧之灯,它便是——《伊索寓言》。

《龟兔赛跑》,《农夫与蛇》,《狐狸和葡萄》,《乌鸦喝水》……这些仿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已被我细细品味过十几遍了,在字里行间,我总是能感悟到许多人生的哲理。

还记得我曾读到这样一篇寓言,《骡子的故事》:一只骡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救不了它,只好将骡子埋葬在井里。但当骡子感到绝望时,本能地将身上的土抖掉,再中踩踏几下。没想到,它竟因此逃离了枯井,获得了新生。

农夫的那一铲铲的土,本是用埋葬它的,然而,骡子却利用它一步一步走出了枯井。面对困境,我们本能的反应是恐慌,是痛苦的,是怨天尤人,甚至是逃避,是放弃。如果我们能拒绝这一切,以和平的心态和的态度去面对,那么,那些看起来将要埋葬我们的不幸,往往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和财富,会给事情带来转机,会给我们带来从来都想不到的收获。

做事吝惜慢悠悠的我,从上二年级开始学习画画,到时四年级的时候,因学画遇到了困难,便不得不每天晚上练习画画,那简直是一种折磨人的痛苦,每天下午放学后,我总是与时间赛跑:先是写作业,然后吃饭,最后去学画画。每天忙得团团转。第二天早晨起来我的眼睛就变成了国宝大熊猫。回忆起一天的经过,却发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我经历的除了忙碌,剩下的也只是忙碌。就在我坚持不住,想要放弃学画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我做作业的速度竟然比起从前更快了,让我欣喜的是,我的画作被评上了一等奖嘞!

面对人生的困难,我们不能轻易言败,也不要轻易放弃那些看起来不可战胜的困难,也许可能就是我们人生的起点,新的开始!

《伊索寓言》中蕴含的岂止是这一个人生哲理。当我们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里之远,万里之外的人和物,以及宇宙中的一切生命进行对话。我们的精神世界将会被 书中伟大的思想与高尚情操所浸润,心田总会被它的智之气充诉。

《伊索寓言》具有无穷无尽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魅力,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应错过的驿站。它经过了岁月的洗礼,时光的沉淀,它是璀璨迷人的珍珠,它的美丽的光茫,将我们带入文学的殿堂。

其实像类似的故事,书中还有许许多多,它让我尝到了许多无法形容的知识和道理,让我明白了人生中许多的含蕴,让我学到了怎样克服困难,怎样学到更多的知识,怎样让我们的人生活得更加美好,多姿多彩!……

我喜欢你——《伊索寓言》!!!

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4

今天,我读了《伊索寓言》中一个题目叫“农夫和他的儿子们”的故事,读后,我深受启发。

故意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农夫不久于人世了,他希望他的儿子能够像他那样辛勤劳作,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计谋。有一天,他把儿子们叫到床前,说道:“孩子们,我死后能够留给你们的一切,就是葡萄园里的那些财宝了。”几个儿子误以为农夫所说的是埋在地里的宝物,老人一死,他们就一个个拿起铁铲、锄头等工具把葡萄园翻了个遍,但是他们并没有找到财宝,而葡萄树却因此而生长繁茂,获得了很大的丰收,他们也得到了比他们付出的全部劳动更大的报酬。

读完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只有付出了才会有回报,就会有所收获。每个人都应该有所付出,有所辛勤的付出,这样才能在学习、工作、事业上面有所成就。

记得有一次,我上完写字课来到婆婆家练习写字,一开始还信心满满的,可在写错几个字后,我就开始大发脾气,信心一下子就少了一半。撕了一张又一张练习纸。可是,我突然想到陈老师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写错了不要紧,评分老师主要是看你主题写的怎么样,而不会一个字一个字的跟你慢慢看的。”于是我又开始细心的慢慢写,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最终终于写成了一副完整的书法。这是我高兴极了。第二次上课前,我把练习交给陈老师,陈老师说:“这次写的非常好,要继续努力!”我听了,比发了财还高兴哩!

还有一次,在增华阁作文考试前一段时间,我拼命的阅读书籍,积累资料、词句,为的就是能够在作文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超水平发挥。结果,果然不出所料,我在考前的努力还是没有白费,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些可都与我的努力分不开啊!

我还记得,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话用在这里真是一点也不错。意思是说,天才出于勤奋,灵感只要一点点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因为天才不是靠自己的天赋得来的。自己要勤奋才是成功最主要,最关键的地方。加油吧,努力吧,只有自己努力了,自己勤奋、刻苦了,才会获得成功,才会取得成功的。我们一定要付出自己的勤奋与刻苦,这样我们才能有所成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不懂得付出,只会不劳而获的人是永远不会得到收获,有所成就的。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与耕地写字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一样的。关键就在于你付出了多少努力,付出了多少的汗水。付出的多,你的收获、成就就大;付出的少,你的收获、成就就小。与其付出的少收获小,还不如付出的多成就大呢!不知道你们会选哪一个呢?

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5

今天中午,我闲来无事,便随手拿起一本《伊索寓言》看了起来。我看了以后发现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其中几个使我受益匪浅:

男孩和榛果

有一个男孩把手放进装满榛果的瓶子里,尽其所能抓了一大把,等到他要把手缩回来的时候,手却被瓶口阻挡了。他不愿意放掉榛果,手又拿不出来,于是他伤心地大哭起来,为拿不出榛果而伤心落泪。旁边一个人对他说:“你只要拿手中的一半,就能拿出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一下子想得到太多,贪婪是没有好处的。就像一个猎人看见一只熟睡的兔子想射兔子,看到一只鹿又想射鹿,又看到天空飞来一只鹰便又想射它,结果却一个也没射到。

父亲和他的儿子们

有一位父亲,他的几个儿子常常争吵不休,他一次又一次地劝说都没用,决定用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告诉他们不团结的害处。有一天,他拿来一捆枝条,让他的儿子把这一捆枝条折断,几个儿子一个个用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有折断。父亲又把这捆枝条解开,一根一根地发在他们手中,这回他们轻轻一折就折断了。父亲说:“孩子们,你们如果能团结一致的话,就像刚才那捆枝条一样,你们的敌人怎么也打败不了你们;但如果你们四分五裂,就会像这些解开的枝条那样很容易被打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远不干,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如果离开了集体是什么大事也干不成的。

今天我学会了两个做人的道理,一个是不能贪心,另一个是要团结。

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6

整个暑假,我流连在小小书香世界里——爸爸利用休息的时间为我打了一个小书柜。书柜虽然简陋,上面的书却摞得整整齐齐;家里虽然拮据,爸妈却从没因为我要买书而说个“不”字。

最近,我被《伊索寓言》中《鸡和珍珠》的小故事所触动。有一天,一只鸡啄来啄去满地寻找食物。突然间,它从一堆废弃的树叶中发现了一颗珍珠,惋惜地说:“如果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高兴。可我要寻找的是米粒,而不是你,对于我来说,你毫无用处。”

这让我联想到不久前发生的那件事。很多同学去旅游了,坐飞机、坐火车、自驾游,北京、西安、大草原……可是我呢……妈妈曾经久病卧床,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爸爸没日没夜上班赚钱,还是无法改变家里的情况。

当好友们神采飞扬地与我聊起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我只有羡慕的份,甚至有一些嫉妒和委屈。为什么我的父母每天埋头工作,不能像别人的父母一样陪伴孩子?为什么我生在一个苦苦为生计奔忙的家庭?

那天,我最好的朋友邀请我一起去黄山游玩。欣喜过后,我还是清醒地明白,即使爸爸妈妈同意让我去,我又怎么能忍心拿着他们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去旅游呢?

爸爸妈妈下班回家,看我失魂落魄的样子,焦急地问我怎么了。看着他们斑白的头发,浑黄的眼睛,我拼命摇了摇头,笑了一笑——那真是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他们并没有追问什么。

那天晚上,我破例没在睡前看书,只把头埋在被窝里,轻轻啜泣。

清晨,如往常一样,当我醒来,爸爸妈妈已经去上班了。饭桌上放着两只用塑料袋包着的包子,旁边还有一张纸——是从报纸上撕下来的一角。那上面写着歪歪扭扭的一行字:

“孩,是巴妈没用,没让你过上好日子,请原亮我们”。

眼眶生疼生疼的,却流不出眼泪来。心里满满的,有什么溢出来,使我全身震颤起来。哎,我这可爱的爸爸和妈妈呀!良久,我把这一角纸端端正正地叠了起来,夹在《鸡和珍珠》那一页。

爸爸妈妈就是我最珍贵的“米”,就算拿金子来,我也不换!感谢上天让我拥有这样的父母,你们没有家财万贯,却给我无尽的温暖;你们没有多情的话语,却给我人世间最珍贵的情意;你们没有璀璨的珍珠,我却只愿你们是一颗米粒,虽然朴实但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