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2025/09/28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中彩那天》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打法噢哩,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关键:结合实际,体会文章思想。

五、教学准备:

六、教学课时: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列提纲明确文章大意,并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读课题,读准“中”的字音,理解“中彩”的意思。

2、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质疑.(如:这篇课文讲了关于中彩的什么事情)

(二)初步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提出自学后仍不能理解的词语。2、自学生字,教师随机抽查个别生字掌握情况。

3、联系学生课始质疑的问题,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给课文叙述的故事列出提纲。

4、学生交流自己列出的提纲。

5、同桌学习:根据提纲学会复述课文内容。

教师小结:对于叙事性的文章,可以采用抓住文章六要素的方法,进行课文的复述。

(三)学习课文1—2段

导入: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一户普通老百姓的家里,谁来告诉老师,主人公那时的生活情况怎样。(拮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2段)

1、学生齐读课文,找出能体现人物生活拮据的词句。(我们家六口人就靠着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父亲对汽车的渴望(梦寐以求)

2、再读课文,加深感受。

(四)生字教学

1、形近字比较:维—唯属—嘱贷—货驰—驶赠----增

2、读音注意:平翘舌音如:财、赠是平舌音

(五)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围绕事情过程中父亲的表现,我态度的变化,感受文中人物展现出来的可贵的品质,并联系实际家里体会。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述课文,理清文章主线。

(二)学习课文,体会感情

1、思考课后思考题: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

2、四人小组讨论

3、交流:

(1)课文说道库伯家很有钱,完全有能力去买一辆车,而“我”家则很穷,父亲又是那么渴望有一辆汽车,是否可以和库伯商量一下,把车留下来。

(2)彩票上K记号除了父亲,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不用打电话给库伯等等。

(3)父亲是怎样处理这个难题的,鼓励学生画出父亲处理这件事的词句。(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几次兴奋的想上车与父亲共同分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话音刚落,我听见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是打给库伯的;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4、思考:我在这件事的过程中,态度发生的变化。

5、画出关键词句。

6、全班交流

7、读后感,学生交流学全课的感受,体会课文最后一段的含义。

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三)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小练笔。

提示:展开想象,把当时家里各人的想法、语言、神态等几个方面写成一段话。

(四)生字书写

形近字的比较惑---盛梢—捎像—橡拨---拔

(五)作业设计:书写生字完成“小练笔”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追记: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联系上下文,学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

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讨论和想像,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完成课后第二题;

2.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诚信是人生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二、教学策略精选

本课拟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略读复述、把握主要内容。

2.合作讨论、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3.感情朗读、激发想像、说议结合。

这些教学策略与教学目标的联系如下:

教学内容:

略读,复述课文,学习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

1.学生略读。

2.鼓励好同学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相机用幻灯出示关键词。

3.请成绩一般的同学根据提示复述主要内容,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

4.请学困生根据提示复述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说明

之所以从没有提示到词语提示再到句子提示,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复述课文.是考虑到儿童的学习差异,分层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5.识字教学:学生自主识字后出示幻灯片,请学生将课后的15个生字归类,当堂学习掌握。

跟“手”有关的'字:

跟“心”有关的字:

最容易记的字:

最难写的字:

说明

顺应个性差异设计识字练习,不要求统一的答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合作学习,理解“诚信与财富”。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改成问题,向其他同学提问。

学生问:“父亲”正面临的一个道德问题是什么?

教师追问:没有道德的人会怎样做?

学生问:为什么“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教师追问:汽车难道不是财富吗?

教师帮助学生举例:“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充分地说明理由和根据。

说明

采用这种师生合作解疑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使生生互动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教师的调控引导作用,使师生互动起来,从而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对话环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续写故事,检验学习效果。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朗读4-10自然段,体会“我”“喜悦——迷惑不解——高兴”的感情变化。

2.发挥想像,回答问题。

①库伯把汽车开走后,“我们”一家的心情怎样,体会人物对话。

②“父亲”不把汽车给库伯,结果会怎样?

③如果你是文中的某一个角色,又会怎样做?

3.将自己所说的内容写一写。

说明

设计这一练习,一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二是培养教师有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意识。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篇3

第一课时

1、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世界上有比金钱财富更珍贵的东西吗?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彩那天》中去寻找答案。板书课题。

读课题,读准“中”的字音,理解“中彩”的意思。

(或采用一个简短生动的故事导入课文)

2、自学课文。

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提出自学后还不能理解的词语。

(2)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给课文中叙述的故事列出提纲,准备复述故事内容。

3、自学反馈。

(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

(2)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为复述做准备。

4、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思考:父亲中彩后,“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各自试着把这种感情变化用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来。

(3)指名试读,评价、点拨。

5、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1、听写词语。

2、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探究问题一:“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这个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难题?

探究问题二:父亲最后拨电话给库伯,让他把车子开走,你觉得父亲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

(1)学生各自针对上述问题阅读思考,准备交流。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各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的想法,教师可将学生的想法加以归纳,引导学生讨论,例如:

①课文说到库伯家里很有钱,完全有能力去买一辆汽车,而“我”家里很穷,父亲又那么渴望得到一辆汽车,是否可以去和库伯商量一下,把车留下。

②彩票上K字记号除了父亲,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不用打电话给库伯等等。

(4)教师对各组的发言作点评。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读课文的开头与结尾。

(1)体会开头与结尾之间的联系。

(2)说说为什么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理解这个“富有”的特殊意义)

4、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小练笔”。

提示:展开想象,把当时家里各人的想法、语言、神态等几方面写成一段话。

5、课外作业。

联系实际,写一则有关诚实、讲信用的日记。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

财富、修理厂、名牌、方式、赠给、拥挤、道德、难题、彩票、存根、号码、回忆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4、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情感。

【课前准备】

写着名言的投影片。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直奔中心

1、导入:

齐读一句名言:(出示投影)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一位普通的母亲

2、朗读课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除了记得这句话,还了解了哪些内容?

(再次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明白父亲遇到了什么样的“道德难题”)

二、品析词句,探究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

1、学习三~五自然段:

走向父亲的心灵深处,去细细品味这位家境贫寒的父亲,在中大奖后的那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过程。

⑴自读三~五自然段,并用“──”画出描写父亲中彩后表情的句子。

⑵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品析词句:

①中彩后的父亲有怎样的表情?(中彩获车──神情严肃)

②品读句子:

“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揣摩人物心理:

同学们,为什么中彩后父亲会不高兴呢?(因为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做了记号“K”,正是这张带“K”字标记的彩票中了奖)

比较父子间的不同态度:

(我的心情与父亲的心情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突出父亲的不悦)

⑶拓展想象,练习说话,深入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出示配乐投影)

大街上人声鼎沸,只有神情严肃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车,他的心里矛盾极了。

⑷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2、学习六~八自然段:

⑴默读思考:

万般无奈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奔驰车,回到家里,他又做了些什么?

⑵学生根据有关词句汇报学习情况:

(父亲把“05102”上的“K”字擦去了,上面还留有‘K’字的痕迹)

⑶体会父亲当时的内心世界:

深入体会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启发说话。

同学们,现在的你,就是这位家境贫寒,梦寐求车,并用自己一个人的收入来维持一家六口人生活的父亲,你在擦掉“K”字时,心里都想些什么?能对同学们说说吗?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说:

①昧着良心满足个人私欲。

②对家庭的责任感。

⑷品析句子,再次剖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理解句子: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

①出示配图朗读投影:(同学们,文中的我因百般喜爱这辆车,而又担心失去这辆车,竞委屈得差点流泪了)

“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

②显而易见,“我”的意见是留下车,理由是什么?

(因为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理由成立吗?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再次引入情境,小组讨论。

语言引入情境,这声音强烈撞击着父亲那本想留下车的欲望。同学们,如果你是这位贫穷而有责任感的'父亲,面对眼前的这位正在成长的儿子,你会做出何种选择呢?

⑸深入探究心里变化,感受父亲的人格魅力:

同学们,位家境贫穷,靠自己一个人的工资来养活老老少少一家六口的父亲,在金钱与诚实,欲望与守信面前,经过了复杂的思想斗争,毅然选择了后者,这怎能不令我们对这位父亲肃然起敬呢?请大家用心来读这句话。(出示投影)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九自然段

1、朗读:

(出示投影)

思考:困扰着父亲的“道德难题”终于解开了,父亲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2、再次讨论,领悟父亲的高尚人格:

⑴朗读思考:

同学们,老师和大家一起学到这里,我也被搞得“迷惑不解”了,父亲是靠什么解开了这个“道德难题”的呢?请大家再读这句话:(出示投影)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⑵引导学生看投影朗读,从“诚实,有信用”中来归纳“诚信”一词。(学生上黑板完成板书:诚信)

⑶同学们,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诚信”在人们的商业交往及生活交往中尤为重要。让我们记住父亲的言传身教吧!请大家再读这句话: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二、想象拓展

1、学到这里,同学们应该注意到,文中妈妈说话了,我也说话了,惟有这位风格高尚的父亲在整篇课文中没说一句话,多么遗憾呀!我们能否在文中某个地方补出父亲可能说的话。

2、同学们,车被开走了,家中的每个人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他们可能说了哪些话,请写出来。

三、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最后一段:

(虽然文中的“我”当时不理解父母的所为,但成年以后看法变了,请齐读最后一段)

2、齐读中心句。(投影)

四、总结拓展

1、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把自己口述的“收获与体会”,略做修改写下来,也让自己的体会形成一句“名言”,并在结尾处写上自己的名字。

如: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富有,更需要精神的的富有──XXX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文字内容,体验他父亲在车里也展现的崇高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理念。

2、帮助学生学习这一课新的话。

3、引导学生在情绪上阅读文本。

教学重点是

阅读文本内容,经验他的父亲面临着一个道德问题,深刻理解他父亲的诚实品质。

难以理解的母亲说两句话。

课前准备

1、学生自己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生活的现状。

2、收藏的诚信,信用等方面的着名或谚语。

两个小时的教学时间

第一类

教学要求

1、阅读文字,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

2、报告预览情况,学习本课新单词。

教学重点阅读文字,理解文字内容。指导和培训学生提问,解决问题和习惯。 教学难以理解生计 ,海峡,精湛,迷茫,礼物等字。

教学过程

首先,交换信息,了解时代的背景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关于资本主义社会

二,引导阅读,初步认识

1、自由阅读文字轻轻,用语音,阅读准发音。

2、检查情况掌握字,注意声音。

3、然后阅读文字,谈论文字主要是关于什么东西,你读什么?

三,学生质疑

你在这篇文章中读过什么?什么是不读,第一组讨论,然后不能解决提出。

四,整体观念

1、然后谈谈自己的话什么一回事。

2、阅读文字后,哪句话最深?并说为什么。

第2课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文字内容,体验他父亲在车里也展现的崇高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理念。

2、引导学生在情绪上阅读文字。

以下是相同的 教学重点是阅读文本内容,经验他的父亲面临着一个道德问题,深刻理解他父亲的.诚实品质。

难以理解的母亲说两句话。

教学过程

首先,阅读文本,感知内容。

1、静音阅读文本。

思考:

(1)阅读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觉吗?

(2)文本是围绕哪些字写的?

2、在课堂上谈论阅读后的体验。

(父亲是个好人,不是贪婪,不是利润,诚实,值得信赖。)

文本围绕第一个自然段落的最后一个句子。

3、请学生提出有关文本第一段最后一句话(中央句子)的问题。

(为什么它诚实可信,它等于有财富?)

(谁诚实守信,在什么情况下诚实守信,他是怎么做的?

二,学习目标(口语)

三,阅读文字,理解重点

(A)读三,四,五节

1、(在文中 插图)让我们去父亲的颜色场景看看。请仔细观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它,这个数字在图上我们通常看到有什么区别?

2、这本书有这样一句话吗?找出,阅读并联系前两部分,尝试提问。

在奖励中,当然应该很开心的心情,为什么他看起来这么严重?

家是很穷,终于有了一辆车,应该是快乐啊!

谈谈你的理解:(因为家庭生活困难,他父亲的梦想是有一辆自己的车,他买了两张彩票彩票,这是一辆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彩色彩票是父亲。库博拿走了它并做了一个标记,库珀先生忘记了这件事。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故事发生在二战前一个穷苦的汽车修理工之家。故事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当商店扩音器高声宣布父亲幸运地成为获奖者,而且奖品又是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时,对当时正在上学的“我”来说是多么高兴。然而,当父亲开着获奖的奔驰车缓缓驶过拥挤的大街时,却发现父亲的“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自然会感到“闷闷不乐”。回到家里,慈祥的母亲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我”迷惑不解,母亲又详细说出了事情的经过。最后在没有人知情的情况下,父亲毅然地拨通电话,通知真正的获奖者库伯。课文第3至9自然段叙述了这一故事的发生、经过和结果。

文章的开头简洁地交代了“我”的家庭背景,还特别提到母亲经常用以安慰大家的一句话,为下文的故事埋下伏笔,又照应了文章的结尾,使文章首尾相衔,结构严谨。一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运用精彩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的方法。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2、教学难点: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一、激趣导入

1、故事: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德国,有一位中国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毕业以后,他去德国的大公司寻找工作。第一家公司拒绝了他,第二家公司拒绝了他。第三家公司还是拒绝了他。他一连找了20多家大公司,结果没有一家肯接受他。他想:“凭自己的博士文凭和优异的成绩,找一家公司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但是,谁也没想到,他找的一家小公司还是拒绝了他。”

2、同学们猜想一下,为什么德国那么多公司会拒绝这位中国留学生?(学生猜测有关的理由)

3、这位中国留学生愤怒了!他对那家小公司的老板说:“请你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要拒绝我?”那位老板说:“对不起,先生。我们从网上找到了一份关于你的记录。记录显示,您在德国留学期间乘坐公共汽车,曾经逃过三次票。”中国留学生吃惊的说:“逃三次票算得了什么?难道我的博士文凭还抵不过三次逃票吗?”德国老板郑重地说:“是的!先生。我们知道您不缺文凭、不缺知识、不缺能力,但我们认为您缺了一样东西!正是您缺的这样东西,让我们德国人不敢聘用您。”

4、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想说点什么?

二、理解课文

1、师:同学们,这位中国留学生不缺文凭、不缺知识、不缺能力,那他到底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中彩那天》寻找答案。

2、首先检查本节课的预习情况:

(1)请同学们开火车读本课的生词。

(2)通过预习,你还知道什么?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的正确、流利,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4、谁想起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分段读)

5、读的真好!同学们,你们买过彩票吗?中过彩没有?中彩的确是让人非常兴奋的事。那么大家说《中彩那天》这篇课文中是谁中了彩?奖品是什么呢?同学们了解“奔驰牌汽车”吗?(教师简介)

6、这么名贵的汽车,父亲有没有理由留下这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父亲有什么理由留下这辆车。

7、学生交流

师:是啊!正像大家分析的一样,其实父亲有很多理由留下这辆车:

(1)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他们可以用这辆车改善他们的生活,父亲有理由留下这辆车。

(2)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技术精湛,工作卖力,深得老板的器重。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父亲也有理由留下这辆车。

(3)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父亲也有理由留下这辆车。

(4)父亲卖彩票时,帮库伯捎了一张,过后两人都把这件事忘了,父亲也有理由留下这辆车。

(5)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父亲也有理由留下这辆车。

8、父亲真的太需要这辆汽车了!需要这辆汽车使他梦寐以求的梦想得到实现,需要这辆汽车改善他们一家拮据的日子,过上富裕的生活!

9、这么需要这辆世界名牌汽车的父亲,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父亲开上这辆汽车往回走时,他的心里会怎么想呢?(出示)

10、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父亲开上这辆汽车往回走时,他的心里想?请同学们写在本子上。

11、组织交流。

12、师:即使在自己生活那么拮据,那么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时,最后他还是拿起电话打给了库伯,通知库伯把车开走了。多么诚实、守信的父亲!

13、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仔细体会一下父亲、母亲为人处事的准则。想想库伯把车开走后,我们一家三口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三人一组,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一下。

14、让生表演。

15、师:我在可敬的父亲、母亲的教诲下成长,成年以后,我才发现,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齐说)

16、是呀!我们忘不了这位可敬的父亲,我们也忘不了那位可怜又可悲的中国留学生。同学了,听了《中彩那天》的故事后,你一定有话对那位中国留学生说吧?请你把想说的话写出来。

(出示)

请给那位中国留学生写几句话,说说你的感受和想法:

叔叔,您好!

17、组织交流。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像那可敬的父亲一样,多一些诚实的面容,多一些守信的品质。我相信,每个人拥有了诚信,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丽;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充满欢笑。

教学板书

5、中彩那天

不是自己的

中彩——————→神情严肃

﹨诚实/打

诚﹨有信用/电

信↘↙话

高兴

教学资源

1、第二次世界大战:1935──1945年,法西斯德国、日本、意大利发动的世界规模的战争。这次战争从1931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开始酝酿,到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英国、法国对德国宣战而爆发。由于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和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结成反法西斯联盟,最后取得胜利。这次战争波及十几个国家,死亡数百万人,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给世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2、道德格言

道德是真理之花。──雨果

美德的本身就是它的报酬。──达拉顿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雪莱

美德是一种战争状态,我们生活于其中,就要常常与自己作斗争。──卢梭

脸红是美德的颜色。──泰云纳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真正的美德就象河流一样,越深越无声。──哈利法克斯

无论你出身高贵或者低贱,都无关宏旨。但你必须有做人之道。──歌德

即使品德穿着褴褛的衣裳,也应该受到尊敬。──席勒

当你往前走的时候,要一路撒下花朵,

因为同样的道路你决不会再走第二回。──欧文

达到完美,不在已无可增添,而在已无可裁减。──佚名

善良的人总是把自己说得卑劣。──霍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