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2025/10/15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篇1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这是九年义务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整个单元以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契机、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为主题。课文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以及经选育之后果实的实用、药用及他用。题目《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中特殊乘客并非真的乘客,而是植物的种子,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文以说明文的形式出现,语言生动活泼,知识性、趣味性很强。全文共6个自然段,段落之间条理清楚,层层深入。首段开门见山,点明了题意,明确了本文要说明的客观事物──特殊乘客,即经过航天旅游的植物的种子,同时,以两个设问句导入下文。第2自然段,以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茄子种子为例,说明特殊乘客的变化,并指出它们变化之后的优点,自然而然地引发人们的思考:优点从何而来?水到渠成地过渡到下一个要说明的问题──它们产生变化的原因。第3自然段,概括而有序地介绍了促使这些植物种子产生变化的两方面原因:一是来自大自然的,即宇宙射线的辐射与微重力、高真空的环境,使其内部遗传物质发生了微妙变化;二是来自科学力量的,即科学的选育,使其良好的性状逐渐稳定。第4、5自然段,依次就太空蔬菜的食用、药用和其他用途进行了介绍,说明这一科研成果能够造福人类。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赞颂了聪明勤劳的科学工作者。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神奇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课文广泛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适机指导学生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学习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起热爱科学的情感。

3、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激起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是什么?

2、对,在20xx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在飞船不仅有我们的宇航员,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批乘客是谁?

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批特殊的乘客。

板题: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读题。

二、初读课文

1、看到这个符号,我们知道是一篇什么课文?

生略读课文。

2、对,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阅读提示,用序号标出提示给我们的几个要求。

生:二个要求。

3、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

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看大屏幕,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指名读,齐读。

2、有个别同学这二个字音没有读准:

出示:

例 lì 如 筛 shāi 选

谁再来读一读。

3、接下来请大家浏览课文,并完成练习题,出示课件:

全文共____自然段。

一、写神五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种子。在第( )自然段。

二、写太空种子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在第( )到第( )自然段。

三、写经过选育后的太空种子的用途。在第( )到第( )自然段。

四、写科学工作者创造出奇迹。在第( )自然段。

4、根据段落大意,你知道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太空种子的哪二个方面。

生:介绍了太空种子的变化和用途二个方面的内容。

5、课文中也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请你画出课文的中心句(找到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板书:

变化、用途

生: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

6、通过刚才的训练,我们知道总结课文主要内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每段大意来概括主要内容,还有一种是理解清文章思路,抓住文章中心句,关键词来概括主要内容,以后我们还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四、品读课文

1、下面,我们就要去看看太空种子到底有哪些变化?

默读2~3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变化找出来,说说为什么?

⑴ 出示句子:

在浩瀚的太空中,由于宇宙射线的辐射,由于处于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环境,使得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微妙变化

⑵ 你理解微重力、高真空吗?

这有一段资料,自已读读,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微重力状态

当一切物体在进行航天飞行时,它们的重量都不见了,这种现象称为失重。

微重力状态下的用处可多了。在空间站,任何事物都不受重力影响,这样就能够生产出地球上无法生产的新材料、新产品,培育出地球上没有的新物种。例如,在微重力状态下,没有重的.下沉、轻的上浮现象和冷热空气的对流,因而可生产出纯净的新材料;微重力状态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培育出优良物种。

生1:微重力是失重。

生2:微重力状态下的用处很多。

⑶ 大家看,这是宇航员在训练中的场景,你能说说微重力有哪些现象?

⑷ 就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植物种子慢慢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还有你感兴趣的句子吗?

⑸ 出示句子:

例如,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茄子种子,栽培后结出的果实有的比篮球还大,有的却比鸡蛋还小。

⑹ 相差这么大。哪些同学也对这句话感兴趣一起来读读吧。

2、不管是太空种子的果实有巨大差异,还是种子内部的微小变化,这些变化都非常的(美妙)。

板书:

美妙

3、课文不仅介绍了太空种子美妙变化,还介绍了太空种子的(用途)。

引读。

4、默读4~5自然段,找出太空种子神奇用途,并完成表格。

默读4到5段,填表:

A、食用:美味佳肴、绿色蔬菜:

太空黄瓜、太空葫芦、太空辣椒

a、想不想看看太空蔬菜?

b、出示图片配讲解:

看了图片,你想说什么?

c、怪不得作者说它是美味佳肴,又因为它抗病力强,很少用农药,又是益健康的绿色蔬菜。

B、药用及其它:

除了食用,太空种子还有很多用武之地。

良药:太空菜葫芦中苦瓜素可治疗糖尿病。

美化生活:太空花卉。

绿化祖国:太空育种。

a、一起去瞧瞧新奇的太空花卉吧!

b、出示图片配讲解:

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太空花卉?

c、太空花卉不仅颜色鲜艳,而且花期更长,一年四季都能(美化我们的环境),太空育种还能更好地(绿化祖国,保持水土)。

引读。

5、一粒小种子竟有这么多用途,怪不得作者说它是那么的(神奇)。

引读。

板书:

神气

6、美妙的变化,神奇的用途,这都是谁的功劳?

生:科学工作者。

7、科学工作者真得有魔力吗,这里指的是什么?

生1:知识和工作。

生2:科学技术。

8、正是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板书:

科学创造奇迹

9、请同学们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学习说明方法

1、你们知道吗?这是一篇说明文,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说明方法吗,有哪些?

生: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2、出示句子:

例如,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茄子种子,栽培后结出的果实有的比篮球还大,有的却比鸡蛋还小。

你知道这个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作比较。

3、但它还用了另一种方法,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举例子。

板书:

举例子

4、在我们课文中多次出现了这种方法,找一找。

(出示句子)

5、一般来说,这种方法的句子中都有一个鲜明的词语作提示,它们是什么?

生:例如、如、比如、譬如

6、习作时可以用上这种方法,它能让你的习作内容说服力更强。

六、总结课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特殊乘客是谁吗?

生:植物种子。

2、假如你就是这批特殊乘客之一,你想做一颗什么植物种子,为什么?

3、大家的想法个个精彩,发挥你的想象,运用你学过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已吗?

出示小练笔:

种子的自述

我原是一颗普通的_____种子。由于__________

_______。我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太空______。

说起那次旅行:____________。真是让人难忘啊!

经过人类的种植,我的用途比以前更多了__________

___。我真高兴成为人类的好伙伴。

4、交流。

七、作业

1、继续完成这篇想象作文《种子的自述》。

2、生活中,课文中类似的奇妙事例有很多,课后178页《人造发光植物》就非常有趣,回家仔细阅读。

【板书设计】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举例子 变化 美妙

用途 神奇 科学创造奇迹

【设计理念及意图】

1、语文能力训练:

课文线索清晰,段落之间条理清楚,层层深入,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先梳理线索,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在交流中理解课文的意思。根据课程标准,四年级开始学习归纳段落大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就本班的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考虑降低总结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我设计了一道填空题──出示段落大意,找出相关的段落。指导学生综合段落大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相机引导出另外一种总结课文内容的方法:理清课文脉络,找出课文中心句和关键词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多次的训练,提高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以前学生也接触过这种类型的课文。我抓住课文多次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一特点,归纳以前所学习过的说明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引出新说明方法──举例子。指导学生在本篇课文中寻找,感悟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表达特点,并应用于习作中。

在课程结束时,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种子的自述。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所学过的说明方法习作。既可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又可以进行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2、以图激趣:

课文中有一些科技术语,如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学生难以准确理解。为了让学生客观了解植物种子所处的特殊环境,我采用了大量宇航员太空生活的图片,如,漂浮行走、吃食物等图片,从中让孩子知了解在微重力、高真空状态下产生的一些现象。太空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越陌生的东西越能吸引孩子、激发孩子的兴趣。而图片正是帮助学生理解最直观的工具,用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理解科技术语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同时,为达到丰富学生有关微重力、高真空的知识,给学生一次阅读训练机会,我设计了一个阅读链接。从短文中灌输给学生微重力状态就是失重现象以及在微重力状态下的用处的知识点。

我还采用了大量太空蔬菜、太空花卉的图片,给学生感观上的刺激,对奇迹发出惊叹,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科学的力量,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由激情再回归文本,这样就更能推动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自读自悟:

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重要特点。教学时,抓住阅读提示给出的要求,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通过默读找出感兴趣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在交流时,让学生感悟词语或句子在表达上清楚、生动这一特点,并通过感情朗读体现出来。这一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个性思维。

4、课外延伸:

学习本课之后,我推荐选读课文中的《人造发光植物》一文让学生阅读,在拓展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科技类文章的热情,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推动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和努力探索科学的愿望。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以及经选育之后果实的实用、药用及他用。题目《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学本文在于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神奇作用,学习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探究,了解植物种子经过太空旅行后所发生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变化后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欲望。

教学难点:

探究种子变化的原因,领悟“魔力”一词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

收集了关于太空蔬菜、花卉的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20xx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航天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还记得吗?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在“神舟五号”飞船上,除了我们伟大的飞行员——杨利伟叔叔,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们到底是谁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是谁?

三、理解课文内容

1. 默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植物种子为什么要去作航天旅行呢?把你最感兴趣的语句勾画下来。

2. 集体交流

(1)科学家从参与太空旅游的植物种子中筛选培育出优良品种,加以推广,种植出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的农作物。

(2)为什么从太空回来的植物种子会发生变化?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淘汰不良的、培育优良的,并经过四代以上的培育,最终形成太空蔬菜)

(4)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蔬菜有什么不同?

A:外形:更大、更长、颜色的变化

B:味道:更鲜美

C:营养:更丰富、抗病力强

D:其他价值:药用、美化、绿化

(5)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课文以外的太空蔬菜和花卉,让我们一起来大开眼界吧!(出示课件,师生相互交流)

3.小小的植物的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就获得了如此的“魔力”,那么谁是伟大的魔法师呢?

4.总结

科学的领域无边无际,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在这片领域进行着不断的开发、创新、才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教学反思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是一篇科普文,课文中有数十个难以解释的专业术语,如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神舟飞船等等;一方面学生缺少这些高科技的信息的积累,另一方面太空种子实验延续时间长,内容广泛,涉及到的植物种类,变化趋势多而复杂。如此多的内容,如何在一节课完成呢,我尝试在以下两方面取得点滴收获:

一、深入解读,精心设计。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尽管是略读课文,可我不敢大意,把课文默读、朗读很多遍,查阅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精心制作课件,从“太空蔬菜”到“太空花卉”,尽可能多地穷尽太空种子研究的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积累。

对于此文,作为教师的我尚且难以理解,更何况四年级的小学生?于是引导学生理解专业术语;并借助课件,引导学生分析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蔬菜的不同,然后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二、集中目标,简约过程。

“简单”能使教学走向真实、丰满的有效策略。为此,我将本课的目标集中在两点:

一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神奇作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二是学习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文,补充丰富图片资料感受种子经太空旅行后发生的奇妙的变化——果实变大、味道变美、颜色变奇、形状变怪……因为有了这些变化,所以它们有了神奇的用途,学生也有了学习的欲望,在感受种子奇妙变化中领悟“魔力”。

正因为以“简单”为指导,以“追求精品”为追求,所以我有了更多时间去关注学生,面对课堂,语文能力在学生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训练时间不知不觉提升了。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篇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放课件)杨利伟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的激动人心一刻人民为之欢呼,为之手舞足蹈的场面。

师配解说:同学们,这是20xx年10月15日我国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在神舟5号飞船上,有一位英雄,他是谁呢?

生:杨利伟

师:杨利伟还带了一批“特殊乘客”,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听课本录音。

2.自读课文,把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读通顺、流利。

3.指名学生逐段朗读。

三、质疑问难

1、提出不懂问题,全班交流。

师:请四个同学为一小组,把不懂的、最感兴趣的地方,在学习小组里进行交流讨论,注意要把为什么对这问题感兴趣、什么地方不懂说清楚。

生可能会这样质疑:

(1)“特殊乘客”指的是谁?

(2)特殊乘客”飞回来后有何变化?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

(4)这些“乘客”的美妙变化和神奇作用是什么力量给的呢?

2、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并提供学习资料。

四、交流汇报

师: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谁?

生:植物的种子

师:“特殊乘客”飞回来后有何变化?

生1:茄子有的果实比篮球大,有的比鸡蛋小。

生2:它们回来后种在地里,普遍具有以下优点: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强

师: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

生:淘汰不良的,培育优良的,并经过四代以上的培育,最终形成太空蔬菜。

师: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生1:从外形上看它比原来的更大、更长,还会产生一些颜色的变化

生2:从味道上,它比原来更鲜美

生3:从营养价值上它更丰富,抗病力强

生4:从其他价值上看,还具有药用、美化、绿化的特点。

师:这些“乘客”的美妙变化和神奇作用是什么力量给的呢?

生:科学家

…………

师总结:是的,这些变化其实是我们聪明勤劳的科学家,是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呀!

五、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课文以外的太空蔬菜或花卉,让我们一起来大开眼界吧!(指名学生上台进行介绍,后相互交流)

生 1:种西瓜(放电视)浇温泉的.水,喷蜂蜜或牛奶,用不同颜色的塑料套套住西瓜以控制瓜的大小,一个西瓜大约180元。

生2:养鸡:卖一只鸡1斤大约160多元,喂中草药,既对人有营养,又能治病。

生3:种棉花:种彩色棉,织布不用染色。

师总结:科学的领域无边无际,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在这片领域进行着不断的开发、创新,才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让我们从小爱科学吧,让科学之光洒满我们的校园

六、布置作业

1、查阅有关“神舟六号”飞天资料,了解科学家用载人飞船研究的内容

2、阅读有关的科普书籍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生动活泼,知识性、趣味性很强。全文共6个自然段,段落之间条理清楚,层层深入。课文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以及经选育之后果实的实用、药用及他用。题目《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对太空育种知识了解较少,课前应该让学生搜集好这方面的知识或图片。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我能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迹,获得学习科学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学习重点:

了解植物种子经过太空旅行后所发生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变化后的作用。

教学资源 太空育种知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自由读课文,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认会生字“例、筛、辐、汰、肴、尿、碱”。

2. 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或与小组成员讨论,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

3. 读课文的同时,标画自然段,整体感知全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自主、合作、探究:

1、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指的是谁?他们为什么要乘上飞船天空旅行呢?

2、从太空归来的种子具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具有这些优点?这些种子还有什么用途?

3、谁让太空种子具有神奇的“魔力”的?

三、你对课文中的哪些内容感兴趣,为什么?

板书设计

宇宙辐射

培育太空品种、食用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种子)

变异

微重力、高真空

制药、美化、绿化

科学创造了奇迹

第32课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问题生成-----评价单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我能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迹,获得学习科学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学习重点:了解植物种子经过太空旅行后所发生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变化后的作用。

自主学习

1、在( )里为加带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筛(shī shāi)

辐(fú fū)射

淘汰(tài tèi)

佳肴(yáo xiáo) 碱(jiàn jiǎn)

浩瀚(hàn hān)

2、把下面两组意思相反的'成语用线连起来。

理直气壮 落井下石

神采奕奕 鼠目寸光

救死扶伤 无精打采

高瞻远瞩 惊惶失措

从容不迫 理屈词穷

3、给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①、( )宇宙射线的辐射,( )使得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②、太空辣椒( )个大味美,( )结出了漂亮的黄色甜辣椒和红色甜椒。

③、( )太空蔬菜抗病能力强,( )在生长过程中很少使用农药。

④、( )食用,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 )很多用武之地呢!

4、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填空。

因为 ,所以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的微妙的变化,一些植物种子后代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合作探究:

5、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指的是谁?他们为什么要乘上飞船天空旅行呢?

6、从太空归来的种子具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具有这些优点?这些种子还有什么用途?

7、谁让太空种子具有神奇的“魔力”的?

知识链接:

1、20xx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入太空,并于次日6时左右成功返回,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的第三个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

2、10月15日,随着“神舟5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重庆的30位“特殊乘客”———一批经过精心挑选的菜种、花种,也成為“幸运儿”到太空遨游。这批“特殊乘客”几乎全是市农科所自行培植和选育出的新品种和育种材料,有番茄、辣椒、茄子、大白菜、玉米和报春花等30种,总重量100克。这批种子进入太空后,将借助太空特有的强宇宙射线辐射、高真空、微重力和交变磁场等,诱导种子遗传物质產生新的变异,返回地面后再经过数代连续几年的培育选择后,才能选育出真正优质、抗菌强和遗传稳定的“太空种子”。

太空种子产生优良变异的概率为千分之零点五,按此计算,这批升空的种子经过组配可以产生10份左右的优良育种材料,预计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0万元左右,社会效益3亿—5亿元。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知道多音字“差”的不同读音和含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从太空归来的种子为什么能培育优点多的蔬菜以及这些蔬菜的作用,知道说明文的常用的说明方法。

3、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原因和作用。

难点:初步明白说明文的一些说明方法和写作特点。

【教学建议】

1、教学前教师要了解太空育种等相关链接的知识。

2、根据课文体裁,让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全员参与,并在讨论中了解一些说明方法及说明文的特点。

3、在讨论中注重激发热爱科学的热情,做到人文熏陶。

学习主线

以“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这些变化和用途表现在哪里?”这个问题为主线进行学习理解。

板书设计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美妙的变化

神奇的用途(提高营养、有益健康、治病……)

预设教学流程

【字词教学】

1、学生初读课文后出示:“差异”指名读,并给多音字“差”的另外两个读音组词。

2、出示:特殊 乘客 筛选 辐射

例子 遨游 淘汰 佳肴 碱性 糖尿病

指名读,有错误的让其他孩子正音→说说有什么发现(第一行的每个词中都有个翘舌音)→指名把第一行读一读→指名说说像淘汰这种特点的词 →集体读词语

【语言训练点1】

文本内容:美妙的变化一:例如,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的茄子种子,栽培后结出的果实有的比篮球还大,有的却比鸡蛋还小。

操作步骤:

1、让学生说说这变化美妙在哪里?看到过篮球那么大还鸡蛋那么小的茄子吗?指名读

2、回忆学过的说明方法,说说这几话中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3、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找、划一划这些说明方法还体现在哪些句子中,而后交流。

4、太空蔬菜的.变化还体现在哪?(其他句子学生说到即可,不需特别训练)

【语言训练点2】

文本内容:神奇的作用一:(第4——5自然段)

操作步骤:

1、太空蔬菜有哪些神奇的作用?(指名回答)

当学生是读课文的相关句子时,引导用几个字概括作用,教师随机板书

2、简单向学生介绍什么叫太空育种。

3、假如你是科学家,你会怎么发挥太空种子的用武之地?组织动笔写写

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一、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例 ( ) 筛( ) 辐( ) 碱( ) 遨( )

俐( ) 帅( ) 福( ) 喊( ) 傲( )

二、写出下面句子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模仿写一个。

1、例如,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的茄子种子,栽培后结出的果实有的比篮球还大,有的却比鸡蛋还小。( )

三、完成下列填空。

1、太空归来的特殊乘客有很多用武之地:

2、我如果是科学家,会让太空归来的种子有更多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