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2025/10/17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背景

动物一直是孩子们的朋友,中班的孩子们也特别想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但常见的话题只是有关“动物的外形、习性及生活方式”,很少涉及动物们各种各样、姿态万千的睡眠姿势。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激发孩子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及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活动目标

1、感受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观察了解动物姿态万千、千奇百怪的睡眠姿态,从这一侧面让孩子了解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丰富词汇:缩、倒挂、趴等词。

3、能够分清动物的不同睡姿;

活动准备

1、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睡眠的各种姿态的图片。

2、教师布置好活动场地:动物的家——将活动场景布置成大森林的情景,摄影屏幕上是一副森林的背景图。森林中布置有关动物(仙鹤、马、猫头鹰、蝙蝠、猫、乌龟)的家,用积木拼搭成型,上面贴上相关动物的图片;幼儿进场时播放轻柔的音乐。

3、CAI课件《姿态的万千睡》、电脑、磁带、录音机、电钢;

4、活动前和孩子们一起了解各种动物的.名称 。

活动过程

1、幼儿跳集体舞。跳完舞蹈后,请幼儿说说运动后的感受(想休息),并请幼儿自由休息。教师问幼儿:“你睡觉时需要些什么呢?”幼儿一边讨论一边休息。这时播放课件,背景屏幕换成第一种动物的图片。

2、看课件,感知动物不同的睡姿

请幼儿逐一欣赏课件。各种动物的出现方式不一,有的用动物的叫声、有的用滑稽的配音。出示主画面后,请幼儿先想想这种动物是如何睡觉的,并进行表演。幼儿表演完后,再请幼儿观看正确的答案,并模仿正确的睡眠睡姿。(幼儿可随意选择动物)同时用游戏的形式学习词汇:缩、倒挂、趴等词。

3、连线游戏《它怎么睡觉?》

教师将幼儿分成男女生进行趣味知识比赛,请幼儿用连线的方

法指出各种动物是如睡觉的?同时巩固词汇:缩、倒挂、趴等词。当幼儿连对了,电脑就会奖励幼儿一个笑脸娃娃;连错了,电脑会鼓励幼儿再连一次,直到连对为止。比赛结束后,两队比一比看哪队积的笑脸娃娃多,就获胜。

4、玩游戏:找朋友

(1)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听到欢快的音乐,动物们就出来游戏;听到抒情、安静的音乐,动物们就回家睡觉。睡觉时必须十分安 静,不要大声喧哗。每一个小动物必须找到自己的家。

(2)幼儿游戏。

(3)增加游戏难度、扩大游戏范围。幼儿不仅可以模仿学过的动 物、还可以模仿其他的动物,自己动脑想想其它动物是怎么睡觉 的?教师可让幼儿充分想象,对幼儿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不急于给幼儿答案,请幼儿自己下课后想办法求证,找寻答案。

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后,在父母的协助下了解其它动物的睡眠姿势,然后将结果与其余幼儿共享。

附资料:仙鹤单脚站立着睡、马站着睡、猫头鹰只睁一只眼、蝙蝠

倒挂着睡、猫趴着睡、乌龟缩进壳里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名称

和纸玩游戏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纸张吸水的快慢,能用语言与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用观察、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客观记录事实。

3、知道爱惜纸张,体验发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师生家长共同收集宣纸、卡纸、铅画纸、玻璃纸、报纸等。

2、装有颜料的盘子人手一个,抹布若干,记录纸、水盆。

活动过程

一、“花儿朵朵开”,激发幼儿兴趣。

二、初次探索:用比较的方法给宣纸、卡纸洗澡。

1、猜测――两种纸宝宝洗澡后会变成怎样?

2、试验――验证刚才猜想的结果。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通过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大胆试验

3、讨论小结――你们发现这两种纸在水里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幼儿从吸水快慢、纸张厚薄等角度谈自己的发现。

三、再次探索:看看谁爬的快

1、猜测――哪种纸爬的快?哪种纸爬的`慢?将手中的纸分一分,用自己的方法做记录。

2、尝试――进行操作。

3、比比并记录――哪种纸吸水快?哪种纸吸水慢?哪种纸不吸水?

四、拓展经验

1、你知道还有哪些纸?给他们洗澡会怎么样?

2、讨论:洗烂了的废纸有什么用?不烂的废纸又有什么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在这个变化莫测自我的社会里,孩子们对环保意识非常薄弱,在生活中,随时可以看到很多小朋友随手乱折树枝、花草,更多人类还在砍伐树木,导致地球灾难越来越多,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保护树木的重要性,我们从孩子开始教育,从身边开始教育。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从小保护环境的意识。

3、初步了解植物的陪护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幼儿了解树木的成长过程(难点)

2、让幼儿知道树木与人类生存有着密切的联系(重点)

活动准备

1、联系园林师与社区合作

2、灌浇植物的水桶若干

3、制作“保护植物”的标志

4、植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开始(导入)部分

一、师幼谈话,让幼儿了解树木的成长过程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到了社区,这里有很多很多花草、树木,首先,我们先来观察一组图片,来看一看这些植物是怎么生长的.。”

2、通过观察植物图片(树木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所有植物生长都是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它是怎样生长的?它要经历多久才能成为高大、粗壮的树?”

(2)提问:“一颗树的成长需要多少年?”(我知道是一年。)“要成为一颗参天大树,需要多少年?”(我想需要10几年。)

教师小结:对,小朋友回答的很好,一颗大树需要10几年,有的还更久20年、30年,所以树木需要我们大家的爱护和栽培,如果,经常破坏它,我们身边的绿色植物就会越来越少,我们的环境会越来越差。

基本部分

二、通过问答形式,让幼儿知道树木与人类生存有着密切的联系

1、提问:“小朋友们知不知道树和我们人类有什么联系?”(树是人类的朋友。)(树可以排除氧气,供我们人类呼吸。)(树还能吸收我们不需要的二氧化碳。)(树可以保护我们的房子,把风挡住。)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对,树是我们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植物,它不仅能给我们带来人类所需要的氧气,还能绿化环境、美丽城市,所以我们大家要保护树木、保护环境。

三、现在我们请社区阿姨(园林师)和我们来讲一讲,我们要怎样保护树木

1、社区阿姨提问:“小朋友们,平时我们在小区里有没有看到园艺工人在养护树木啊?”(有,工人叔叔会帮助修剪。)“你们知道一颗树生长需要我们人类怎样帮助它们吗?”(需要我们的给它浇水。)(冬天给它们“穿上衣服”。)

社区阿姨总结:小朋友们真聪明,一颗树长大需要我们去浇水,还需要我们去帮助它们修剪,怎样我们的环境就更加美丽、整洁了,所以,小朋友们平时,也要爱护植物,让它们也和我们一样快乐的成长。

结束部分

四、组织幼儿为植物浇水并贴上保护植物的标志

1、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和社区阿姨一起去给植物浇水,然后把保护植物的标志贴在上面,让大家都知道我们要爱护植物。”(好的。)

活动延伸

五、活动延伸

1、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养护社区植物,共建美好家园。

2、让幼儿探索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活动反思

1、本次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明确,让幼儿明确意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在教学活动落实中,有很多孩子因为对树木生长没有多少了解,所以提问中互动不起来,通过图片的引导,孩子们开始想象、探索纷纷举手发言。开始活跃起来。

3、在以前传统的按班教学中孩子们都是按部就班,这次通过和社区合作进行教学,在加强社会教学形式的同时,丰富了孩子的科学知识。

4、如果重新上本次课程,我会在开始部分先让孩子们观察社区树木,再通过图片来讨论,让幼儿有感触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基本部分中可加入树木与人类有关的大量图片(比如:沙尘暴、洪水、树木被砍伐等。)让幼儿了解保护环境对人类很重要。

5、我在教学本次课程中,老教师们的评价是:

(1)总体环节流畅,幼儿能完整的接受并有一定的效果。

(2)师生能互动

(3)导入部分吸引力欠缺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5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种子,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的多样性。

师:种子商店送来了很多种子,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种子宝宝?

2.幼儿分组观察,引导幼儿从形状、颜色、大小、软硬度等方

面进行观察。

3.集中讨论交流:

(1)种子商店送来了哪些种子?

(2)这些种子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4.小结: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种子,比如:稻谷、玉

米粒、红豆等,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软硬也不同。

(二)探究发现,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

1.出示自然角种植的种子,请种植的幼儿介绍观察记录卡并交流

自己照料种子的过程。

2.讨论:

(1)这些种子为什么没有发芽?

(2)那些种子为什么能发芽?

(3)不同的'种子种下去,它们所发芽的时间一样吗?

3.组织幼儿观看种子发芽的课件,直观地回顾种子发芽的过程,巩固与种子发芽有关的知识。

(三)逐一出示稻谷、黄豆、玉米、花生、绿豆、西瓜、苹果、葡

萄等常见的种子极其对应的的植物图片,引导幼儿认识、

了解常见种子的植株。

1.师:种子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种子宝宝

的妈妈是谁?

2.师幼共同观看图片及进行种子和植物的配对。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6

小小风车转得快设计意图:

1、培养幼儿从小爱科学和对科学的兴趣;通过活动,使幼儿感知风的大小与风车转动的速度有关。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小风车转动的速度与风的大小有关,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幼儿用各种卡纸、纸杯、等材料制作简易风车,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1、麦杆、卡纸、剪刀、纸杯、图钉等

2、风扇、扇子、等

三活动过程及方法

1、发现小风车转动的'原因,做个小风车玩一玩

2、试试怎样让风车转的快

四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出示一个大风车利用班级里面的自然风观察风车的转动(可以在班级开门产生对流风,或是用风扇使风车转动)

提问看看风车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转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风使风车转动起来。

(二)做一做

给幼儿提供制作风车的卡纸、纸杯,麦杆、剪刀和图钉,让幼儿自由选择学习制作风车

方法略

(三)玩一玩

让幼儿动手玩一玩自己亲手制作的小风车,让幼儿感觉与发现怎么使自己的风车转动起来,

(四)比一比

谁的风车转的快,引导幼儿采用多种方式使风车转的更快。

(五)想一想

想一想风车为什么有的转的快,有的转的慢,引导幼儿说出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