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小蜗牛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小班小蜗牛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小蜗牛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绘画小蜗牛。
2、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春天的大背景图一张,水彩笔、油画棒、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背景图,老师讲述画面内容。
师:春天来了,红红的太阳照着大地,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着,小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着,地上的小草变绿了,五颜六色的花都开了。
(二)、老师在大背景图上范画(边讲故事边画)
师:睡了一冬的小蜗牛也想出来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它从自己的房子里先伸出圆圆的小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将身体慢悠悠地爬出来,它坐在那,张着小嘴,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小蜗牛觉得一个人太孤单了,它想:要是能跟我的好朋友在一起,那该多好啊!我的好朋友在哪呢?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吗?
(三)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师:小蜗牛的朋友长得什么样呢?它和小蜗牛长得差不多,咱们来看看小蜗牛长得什么样?
生:它身上背着重重的房子,圆圆的头,一对短触角,一对长触角,一张小嘴,还有弯弯的身体。
提问:小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幼儿回答,老师可出示实物,如没有实物,老师在黑板上范画)
(四)幼儿在大背景图上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师:小蜗牛都等急了,咱们快来用画笔把它的朋友找出来,这样它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
(五).结束:小蜗牛看见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特别的高兴,来,咱们和小蜗牛一起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听音乐,做游戏)
教学反思:
《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小蜗牛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学习手口一致点数9并不漏数。
2、在活动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点数活动。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课件、小鱼教具,串项链工具。
活动过程:
一、播放生日歌引起幼儿兴趣,感知数字9.
今天小蜗牛要过生日,他要过几岁生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蛋糕上有几根蜡烛吧!
感知5以内的数,一起数手指,点一下数一下,边点边数。
二、引出小蜗牛,初步点数1-5
1、师:小朋友们,今天有一个神秘的小客人来咱们班做客了,你们猜一猜是谁呢?(幼儿无限的想象)是哪只小动物来做客?看课件,并提出讨论问题:小蜗牛来做什么呢?
2、展示课件画面,露出生日蛋糕,幼儿发现生日蛋糕,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小蜗牛来过生日,谁知道它几岁了呢?(和他幼儿一起数,小蜗牛过9岁生日)
三、朋友们来庆祝生日,巩固边点边数。
师:小朋友们,你们过生日请不请好朋友啊?今天小蜗牛的好朋友也来了呢,我们一起看看都是谁?
1、出示课件画面3,请一名幼儿到白板面前带领幼儿数一数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一边点一边数并说出总数9。
2、点数好朋友送来的礼物数量。并简单的记录师:这些好朋友还为小蜗牛带来了礼物呢,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
教师操作磁力教具,引导幼儿点数5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例:小狐狸送了一个,请小朋友将一个小西红柿放在礼物的下面。
小乌龟送了两个,请小朋友将两个小西红柿放在礼物的下面,依次到5,在数的过程中,提醒幼儿点一个数一个,引导幼儿按照点子的数目匹配等量的物体
四、集体游戏:制作礼物——项链师:你们想参加生日庆祝会吗?我们先给小蜗牛准备生日礼物吧!
制作项链,每条项链上穿9个珠子。请听课的老师检验。
幼儿园小班小蜗牛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拿笔随意的画线条比较容易,但有控制性的画线条却有一定的难道,因为它需要幼儿运用大脑控制手腕的转动有目的的去连线。本活动以幼儿练习有目的的画短直线为基础,配以故事情节,使幼儿在情景中得以练习与完成。
活动目标:
1、练习有控制的画线条。
2、激发幼儿的爱心,鼓励幼儿不轻易放弃。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故事【小蜗牛找家】。
2、水彩笔、贴有彩色房子、草地、石头,树丛、的画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幼儿
师:老师声情并茂的讲故事【小蜗牛找家】(故事大致内容,蜗牛妈妈带小蜗牛出门玩耍,天黑前赶回家的过程中有一只小蜗牛迷路了,它面前看到的都是树丛、石头、小山坡,他很着急,天快黑了,谁来帮助他)
2、请一名幼儿上前操作尝试,以了解方法。
幼儿拿笔画线让小蜗牛跟着走,要绕过草丛、绕过石头、前面还有草丛,鼓励幼儿休息再走,最后绕过很多障碍,终于在天黑前把小蜗牛送回了家。为幼儿鼓掌以获得成功感。
3、大家用手指来空画(看看小蜗牛回家了没)做练习
4、提出要求
a:线条(路)不能断开,否则到不了家
B:鼓励幼儿勇于尝试,这儿不行再绕哪儿,其过程中练习手腕转动、熟练画线条。一定要把小蜗牛送回家,激发幼儿爱心不放弃。
5、幼儿动手,教师观察辅导,对较好完成的幼儿鼓励他看看还有那些路可以把小蜗牛送回去,多做练习。对于动手较差的幼儿教师可鼓励他走一走、歇一歇,先尝试走较短的路来练习。
6、评价交流
幼儿可以相互观看、评价,看看其他小朋友把小蜗牛送回家了吗,(老师。)在其过程中可用手指做练习绕画。也可看看谁找到的路最多来鼓励较好的幼儿。
活动延伸:
1、将类似的图纸放于活动区供幼儿练习,以送其他小动物去游乐园或上学贯穿。
2、在活动中发现幼儿就拿一支笔作画不会换笔的现象,在活动区又增加了帮小动物找彩色的路或一条彩虹路,鼓励幼儿多换色尝试。
活动反思:
小朋友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都很高,并且都将做的小蜗牛赋予了生命,本次活动的成功在于老师相信孩子,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由于孩子在画自己的所想,所以作画时显得特别愉悦,也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产生了那么多的创意,我也受益匪浅,有的孩子的蜗牛形态我都没有想到。
幼儿园小班小蜗牛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搓长、由内向外盘的技能用橡皮泥制作蜗牛。
2、初步学会将蜗牛的平面形象用立体形象表现出来。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橡皮泥、泥工板;蜗牛图片、范作、牙签。
【教学重点与难点】
搓适当长度进行盘圆,用辅助工具表现头与身体的花纹。
【教学方法与手段】
示范讲解法;实物辅助教学。
一、激发幼儿对蜗牛的兴趣。
1、出示蜗牛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提问:“这是什么?它长的什么样子?”
二、引导幼儿学习用橡皮泥制作“蜗牛”。
1、帮助幼儿感知制作方法。
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蜗牛,“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
2、讨论制作方法。
教师与幼儿一同讨论并尝试制作蜗牛。
制作方法:先把橡皮泥挫长;再盘圆;在一侧插上短棒成头;最后在蜗牛身上用牙签刻上花纹。
3、指导幼儿进行操作。
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帮助他们完成蜗牛的制作。
三、结束评讲活动。
1、请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2、引导幼儿边欣赏边数一数同伴做了几只蜗牛。
3、讲评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成功在于老师相信孩子,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由于孩子在画自己的所想,所以作画时显得特别愉悦,也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产生了那么多的创意,我也受益匪浅,有的孩子的蜗牛形态我都没有想到。
幼儿园小班小蜗牛教案 篇5
有益的学习经验:
运用已掌握的美术技能制作小蜗牛。
准备:
较厚的长条纸、笔、剪刀、胶水。
活动与指导:
1、引导幼儿讲述捉蜗牛、玩蜗牛的经验,引起制作蜗牛的愿望。
2、看老师用长条的纸作一只可爱的蜗牛,示范:
(1)将纸条剪一段作为蜗牛的身体。
(2)将剩余的纸条用笔卷起来做蜗牛壳。
(3)将螺旋形的蜗牛壳粘在蜗牛身体上,做成―只蜗牛。
日常生活
1、丰富幼儿生活,丰富美工区内容,增加幼儿动手制作的材料。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日常观察昆虫,观察蜗牛等小动物。
家园配合
支持并引导幼儿动手动脑搞些力所能及的手工制作。
幼儿园小班小蜗牛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萌发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蜗牛
2、放大镜等
活动过程:一、认识蜗牛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1)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蜗牛的背上有壳,像小房子,它的壳是一圈一圈的。
(2)蜗牛的头上有什么?
让幼儿知道,蜗牛的头上有两根细细的脚,叫触角。
(3)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呢?
告诉幼儿蜗牛的眼睛就长在触角上。
(4)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呢?它有脚吗?
2、让幼儿自由讨论:蜗牛有没有脚
教师讲解,蜗牛有脚的,你知道为什么看不到蜗牛的脚吗?
二、观察蜗牛的脚
教师:蜗牛到底有没有脚,让我们一起去找找,仔细地看一下。
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蜗牛真的有脚,而且是一只脚,就像鞋底一样。
三、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1、蜗牛爬行。
你们知道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
教师:你们看,小蜗牛在爬的时候身体在蠕动,它的腹部就会分泌出这种白色的沾液,
看上去就像白线一样。
原来蜗牛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它分泌这种白色的沾液,是为了让身体更润滑,
这样在爬行的时候就不会擦伤皮肤了,而且前进的更快。
2、交流蜗牛的生活习性
(1)在什么季节我们可以看到蜗牛?
(2)最近你看到过蜗牛吗?为什么?
交流后让幼儿知道,蜗牛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
四、探索知识
螺蛳,跟蜗牛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