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短,并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据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二、活动准备:
1.每两人一张桌子。
2.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铅笔、积木、布条、纸条等)。
3.记录表、笔。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引出主题
导入语:我们幼儿园要定做一批新的桌子,现在请小朋友帮一个忙,测一下我们桌子长的边到底有多长。可是我们没有尺,你们说怎么办呢?
2.学习正确自然测量的方法 过渡语:对,我们可以用好多材料来进行测量,在你们的椅子底下有一支铅笔,现在就请你用这只铅笔先来测一测自己桌子的长边,记住自己测到的数字?
(1)集体测量,并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谁来说说你用铅笔测到了几段?是怎么测量的?(个别幼儿边讲解边示范)
(2)教师总结
师:我们测量时,使用的工具头要和起点对齐,然后测下一段时工具的头和上次的尾要紧接住,就是首尾相接,这样能测得比较准确些。
过渡语:刚才我们用铅笔测量了桌子的长度。老师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其它的测量工具,而且还准备了每人一张记录单,请小朋友把每种工具测到的结果用笔记录下来。
3.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出示记录表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录单?记录表上前面的格子告诉我们什么,后面的格子又记录什么呢?(幼儿讲述:一个是画选用的工具、一个是记录数据)
(2)提出测量要求 师:现在请你们到桌子上选择相应的工具对桌子进行测量,测量时注意要首尾相接,把测到的数字记录在后面的格子里。如果时间不够可以选择其中的两种工具进行测量记录。
(3)幼儿进行测量
(4)讨论交流测量结果
师:谁来分享你的测量结果?
师: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张桌子,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你能发现其中的什么秘密?
小结:测量同一样物体时,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就越多。
4.活动延伸:猜测验证。
师:想想看,现在老师用筷子和胶棒测量钢琴,谁测的次数多?谁测的次数少?说说你的理由?
师:那我们一起去测量一下,看看你们猜的对不对?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春天到了,很多植物都发芽了。
2、用语言和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看到小芽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
选择初春时小草、树木刚发芽时的户外或本园内的场景。
三、教学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冬天时树木的样子。
教师:小朋友们,冬天时,你们看到外面的树木是什么样子的呀?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小结:冬天时,有好多的树木叶子都掉光了,树上光秃秃的。
2、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表达对春天的认识。
教师:有哪个聪明的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了?(春天)
春天到了,天气怎么样啊?本来光秃秃的树枝上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一块去找一找,好吗?
3、教师带领幼儿在幼儿园里寻找、观察小芽。
(1)教师带领幼儿在幼儿园里边走边观察周围树枝上的变化,帮助幼儿寻找树上的“芽”,寻找小草的“芽”……。
(2)教师带领幼儿到班级的自然角里去找找,有没有什么新发现?(我们种的种子发芽啦)
(3)请幼儿自由寻找并交流看到的小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师:你在哪里找到小芽的?小芽是什么样的?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做出小芽的样子来?(引导幼儿用体态动作来表现看到的小芽。)
4、教师小结: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小草、小树、种子都发芽了,花儿也开得漂漂亮亮的。真美啊!
教学反思
刘杨
春天到了,天气变暖了,这两天一直是晴好的天气,鸟语花香,这么好的环境、天气,不上这节课真浪费啊!班级里的自然角早已经布置好了,小朋友们从家里带过来的各种植物种子都已经开始冒出小小的芽来,更为我上这节科学课提供了最好的实物参照。在观察自然角的时候,小朋友们围在边上,用好奇、希冀又带点惊喜的眼光看着从松翻的泥土中破“土”而出的小嫩芽,满心欢喜。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春天”这个词,已经随着小芽而进入到孩子们的脑海中了。说得再多,也远不如眼见为实来得贴切。所以我想:对于这群天真的孩子,用事实来说明问题更比用故事、图片之类来得直观、强烈得多。课程与实际相联系、相结合,往往能获得更出色的效果。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单词bee的正确发音。
2、初步学会听指令做游戏。
3、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5、能听懂会说本课单词、对话。要求发音准确,理解词义,语调自然。
6、初步理解英语单词含义。
活动材料:
小猫、猴子、蜜蜂卡片各一张。小熊的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复习单词:Cat and M&;#111nkey
2、出示图片,运用各种感官感知Bee英语发音。
3、游戏《Who is mi ing 》
幼儿听指令做动作close your eyes 和 open your ,在幼儿闭眼时取走其中一张图片。幼儿开眼后找一找、说一说什么小动物不见了。教师注意纠正个别幼儿的不正确发音。
4、游戏《听单词找图片》
5、游戏《Bear Bear go ahead》
教师扮演小熊,幼儿跟在小熊身后,边走边念儿歌,当小熊转身出示卡片时幼儿停止动作, 大声说出卡中动物的英文发音
6、幼儿逐一和小动物们再见,结束活动。
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较多的运用纯英语进行组织,将游戏贯穿于活动始末,让幼儿在欢乐中自然习得英语。但是人染有一些不足:1、幼儿对简单的日常课堂英语不熟悉,不能较好的理解教师的寓意,对于托班幼儿而言在英语活动中,可以运用过渡式的教学模式,有机的将中文和英文结合使用,适当中文解释新的单词和短句。2、幼儿感知新单词的环节较简练,可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新单词Bee,为大胆表达新单词奠定基础。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设计游戏、音乐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准备了小贴画来鼓励幼儿。
活动目标
1、知道手心、手背、手指等手的各个部分名称,认识五个手指。
2、学习保护手的方法。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这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难点是了解五个手指的不同名称。
活动准备
1、硬纸板做的“大手”。
2、每人5个可以套在手上的小指偶。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用“大手”做游戏,引导幼儿认识手。
2、引导幼儿进行指偶表演,认识每个手指的名称。
教师套上指偶进行表演,依次介绍手指的名称。
教师看着自己的手练习说手指的名称。
教师将指偶分发给幼儿,请幼儿在五个手指上套上指偶,练习做手指操。
3师生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手。
4。教师做总结,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等各个方面得到很大的启发,对幼儿发展的反思,通过多元、智能、理论等观点;设计个领域活动,加强老师幼儿之间的整合与渗透,能够准确了解幼儿学习,个性等各方面,但自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先引导幼儿认识手,认知手的一切,让他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让幼儿在情境中进行有效的学习认识方法。
小百科: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个分支。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这五个。话说:十指连心。人类的手指蕴涵着人身的许多秘密。伸出您的手指来,让科学家给您看看“手相”。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这三种图形。
2、乐意观察、比较、体验发现的快乐。
3、探索、发现生活中图形的多样性及特征。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 活动准备:
1、一个大圆、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大正方形。
2、三种带有图形宝宝嘴型的动物,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若干个。
3、几何图形拼组成的3幅画。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区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2、难点: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匹配。
四、活动过程:
1、以变魔术的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扮成魔术师的样子对孩子们说:“我是神奇的魔术师,我能变出很多很多的东西,看我变变变”。(边说边从黑板后拿出三角形)。
提问:(1)我变出了什么? 三角形有几个角?(伸出手点数) 你见过什么东西是三角形形状的?(饼干、三角形的蛋糕)
(2)用同样方法,变出正方形,提问相似问题。(桌子、椅子、放玩具的篮子)
(3)用同样方法,变出圆形,提问相似问题。(闹钟、吃饭的碗、碟子)
小结:圆形是圆的、正方形是方的、三角形有三个角。
2、 游戏:找图形。进一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老师已经把他们请到地板上,当我说出三图形,小朋友就跳到三角形的前面,并说出他的名字。
规则:地板上散放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幼儿听教师口令找出图形并说出图形的名字。
3、教师出示用几何图形拼组的画,引起幼儿兴趣。请幼儿找一找画面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娃娃?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逐一观察、讲述,加深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老师把这些图形宝宝拼成了几张很漂亮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图一:房子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图形?房子的屋顶是什么图形?房子的墙壁是什么图形?房子的窗口是什么图形?
(2) 图二:金鱼提问:金鱼的身体和尾巴是什么图形?金鱼的眼睛是什么图形?
(3) 图三:汽车提问:汽车的车轮是什么图形?汽车的窗口是什么图形?
4、操作:给动物吃图形饼干,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匹配。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图形饼干,请小朋友每人拿两块不一样的饼干,放在地板上滚滚,发现了什么?有三只动物来我们班做客,看看周老师把动物们的嘴巴变成了什么图形?熊猫的嘴巴变成了什么图形?老虎的嘴巴变成了什么图形?小猫的嘴巴变成了什么图形?小动物们肚子饿了,请小朋友给他们吃饼干吧!
(1) 幼儿人手一个图形投到与图形匹配的动物嘴巴里。
(2) 师幼一起检查操作结果。
5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都喂给小动物喜欢吃的饼干,谢谢大家,和图形宝宝说再见。活动结束。
反思:
小班数学《图形宝宝》活动目标主要有两点:
1、进一步感知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基本特征,然后正确区分这三种图形。
2、乐意观察,比较体验发现的乐趣,从幼儿和教师的互动中可以看出已经达到我的预期目标。
整个活动,我运动观察法、比较法、游戏法等等贯穿其中,层层递进,一环紧扣一环,对幼儿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先观察,比较,再描述,幼儿在探索中学习,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是在第一环节出事三种图形时,让幼儿说说你见过什么东西是像这些图形的,我应该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多媒体播放生活中见过类似图形的东西,这样就容易让幼儿感知这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小百科:
图形是指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可以用轮廓划分出若干的空间形状,图形是空间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间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识别的形状。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