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快乐数学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教案快乐数学(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快乐数学 篇1
设计意图: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数学能力也随之大大提高。进入大班后,在数学活动中,老师都是采用单一的集体授课形式,忽视孩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忽视孩子的个别差异和学习兴趣,逐渐使孩子们淡化了数学活动的兴趣,孩子缺乏了探索,操作的机会。我设计《快乐数学》,让幼儿投入到游戏中,在游戏中完成数学练习,数学教育已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了,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法,尝试看图口述并懂得运算。
2、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数学的魅力。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10以内加减算式卡片若干张,加法图片若干张,口述图片5张。
2、抢答器(鼓、锣、釵)三个,统计牌三张,唐老鸭、米老鼠、小熊图片各一张。
3、水果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有趣的竞赛形式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欢迎你们唠叨快乐数学大本营,我是数学栏目主持人——小问号。我们栏目的口号是: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首先我要向你们介绍今天的三个方队,贴有米老鼠的是米老鼠队,欢迎你们!贴有唐老鸭的是唐老鸭队,欢迎你们!贴有小熊的是小熊队,欢迎你们!米老鼠、唐老鸭、小熊都很喜欢吃水果,今天我为你们准备了很多水果,你们想要得到水果吗?那我们马上进入快乐数学第一关。
二、通过必答、自由答、抢答等形式,复习10以内的加法的口头运算,学习口编应用题。
1、通过快乐数学第一关:必答题,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师:第一关:必答题。要求三个方队的每一位选手都要回答一道题目,每答对一题,奖励一个水果,但要自己独立回答。得到水果的选手,要自己拿起水果贴到自己队的英雄榜上。看哪一队的水果个数最多。现在请各队的一号选手答题。
师:答题开始。请听题3+3=?5+2=?6+1=?(教师请三位选手轮流回答)回答正确者,给与水果奖励。师:现在请各队的二号选手答题。(依次进行)
小结:第一关必答题结束,我们来关注各队的水果得数,某某队现在暂时领先,但其他对也不要气馁,在后面的环节里,你们还有机会。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环节——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
2、通过快乐数学第二关:自由答题,学习口编应用题。
师:第二关“我说你来算”。今天我带来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算一算,我的图片上有几只小动物?(花园里有两只蝴蝶,又飞来两只蝴蝶,一共有几只蝴蝶?)请小朋友算一算。
师:我这还有一张图片,谁能像我一样给它编一段话,让我来算一算。
幼儿自由讨论,集体编应用题。(草地上有2虫子,又爬来3条,一共有几条虫子)
师:我这里还有三张图片,每个方队一张,请你们把图片编成一段话,把答案悄悄的放在心里。
每队任意队员答题,答题正确者奖励水果一个。
小结:在第二关中,每队的表现都很好,我给每一队都加上一个水果。我们再来关注各队的水果个数。(表扬第一名,鼓励其他队)
3、通过快乐数学第三关:抢答题,学习看图运算。
师:第三关,抢答题。我出示图片,你们用数字算出来。当我说抢答开始。小朋友拿起乐器进行抢答。
幼儿看图片内容进行运算抢答,答对者奖水果一个。
小结:抢答环节米老鼠对几个水果?唐老鸭队几个水果?小熊队几个水果?
三、活动结束:
师:三关过后,我们来看各队的水果得数。某某队得到的水果最多,某某队和某某队的水果也多。我们一起来庆祝一下吧。
活动反思
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只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很容易导致枯燥和乏味。常言道:兴趣是第一位教师,并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根据《指南》的`精神,数学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为幼儿日后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为幼儿终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认为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主要。
《指南》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对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而且乐此不疲。因此,我们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或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竞争心理的发展,从而间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我们班孩子的计算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好的孩子加减法算得从容自如,差的孩子连数字也不识。但不论何种水平的幼儿,我们商定要切忌批评,一定要鼓励。体现的活动中,一个提问出来,我总请中下水平的孩子回答,他们的成功能为其他幼儿树立信心。即便错了,我们也说:“虽然不对,但今天你已经动脑筋了,下次会对的!”本来有些灰心的孩子一听这话顿时神采飞扬了;而对好胜心强但又极敏感的幼儿,我们在活动中故意多帮他几次,故意多请他回答问题,让他有良好的感觉,消除紧张感。一旦他错了,我们也毫不在意在说:“没关系,下次加油!”教师善意的鼓励对调节他的情绪,培养他正确的处事态度,都起了诱导作用。鼓励是孩子兴趣的萌芽、自信的起点。
但要真正做到让每个幼儿都喜欢快乐数学,提高幼儿的计数水平,有待于我今后进一步研究、探研,使我们的幼教工作提高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园教案快乐数学 篇2
活动目标
1、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
2、进一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3、在活动中,独立思考,认真书写。
重点难点
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在活动中,独立思考,认真书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6以内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记录纸和笔。
学具: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笔人手一支。
(2)组成连线:做成各种小动物形状的底纹,顶部写有6以内的总数,其他地方分为两排,可以使组成总数的数字或点子。
活动过程:
1、快乐碰一碰。
“碰球”游戏。教师和幼儿共同玩“碰球”游戏,复习6以内各数的组成。
找朋友碰一碰。请每个幼儿自己做一张5以内的数卡,贴在胸前,听音乐《找朋友》唱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号朋友,握握手,碰一碰,我们合起来就是6。边唱边拍手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与他握握手,碰一碰身体。唱完以后还要再说一说:×和×合起来是6。
2、操作活动。
填空格。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分合式填空格。
帮瓢虫找花。观察花盆上的算式和瓢虫身上圆点的数量,请你连线帮瓢虫找花。
给邻居涂色。观察楼房里居住的动物,请你用相同的颜色给他们的邻居涂色。
看算式填空格,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数一数动物的数量,圈出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活动过程及结果。
对能独立思考,按要求认真书写的幼儿给与表扬和肯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会算了6以内的加减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经过几番尝试还逐步明白了:不论是你碰别人,还是别人碰你,都要小小心心地碰,轻轻地碰,柔柔地碰,才能不碰疼,才能碰得舒服,碰得快乐。当然,自己还可以想出别的方法:你说碰碰小鼻子,我说碰碰小指头……这些更是让孩子们感到和朋友碰一碰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围绕一个主线,一音乐贯穿着堂课,使课堂有趣而又生动,使幼儿真正的玩中学,学中玩。
幼儿园教案快乐数学 篇3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6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游戏以及操作练习活动,复习6以内的组成和5以内的加减运算。
3、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以及正确性。
活动准备:
教具:6以内的数卡以及5以内的加减算式。
学具:幼儿用书第一页,铅笔。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6以内的组成。
6分成不同的两份有几种分法,是哪几种分法?
2、师生共同玩“碰数”游戏,巩固复习6以内的组成。
游戏2-3遍后,可更换数字“6”“4”,提醒幼儿口报的数字和老师包的数字合起来与卡片上的数字一样多。
3、复习5以内的加减。
4、游戏:开快乐火车。
鼓励幼儿快速报出算术卡片上的得数。
二、操作活动。
看分合式,填空格。
三、活动。
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对整洁、正确的作业进行表扬和奖励。
活动刚开始,幼儿注意力有点分散,这也许是刚开学的原因吧,不过后来在玩“碰球”游戏时,幼儿的注意力马上集中了上来。
操作活动时,幼儿做的很认真,不过坐姿有点不好,有部分幼儿的头太低,另外有一个小朋友尽然趴在桌子上做作业,很多幼儿需要老师的不断提醒才能改正过来。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通过让幼儿玩一玩、算一算、找一找等方法练习了6以内的组成,并通过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加深了6以内的组成,以及复习、掌握了5以内的加减。另外在今天这个活动中,每个幼儿都表现的`很认真,能积极参与活动,情绪愉快,连平时能力较弱的孩子,如蒋锦泺、沈嘉翮等幼儿也主动参与了活动。操作练习时,大多数孩子能独立地完成自己的作业,有部分数学基础较差的小朋友需要老师或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作业。同时,也出现个别孩子抄袭别人作业的现象,有待以后的引导。
幼儿园教案快乐数学 篇4
幼儿园教案快乐数学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案快乐数学,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教案快乐数学 篇5
教案目的:
1、让幼儿在集体中大胆、清楚、较连贯地介绍五一中一件最快乐的事。
2、要求幼儿专心听他人讲话,知道别人所讲的内容。
3、学习在集体中清楚的与语言表带自己的意思。
教案准备:
画纸幼儿每人一张彩色铅笔
教案流程:
1、让幼儿安静的.、乖乖的坐在座位上。
2、提问:我们这次放了七天的假,有没有小朋友知道放的是什么假呀?
3、老师给幼儿讲述自己这七天当中最开心的事情。讲的时候内容要丰富、表情也要丰富。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想要述说的欲望。
4、老师表扬述说的好的幼儿,鼓励那些不敢发言的幼儿。
5、发给幼儿画纸和彩色铅笔。让他们画画自己心中最快乐的五一。
6、老师巡视,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幼儿园教案快乐数学 篇6
活动目标:
1.能发现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尝试用语言、多种身体动作表现排序方法。
2.通过操作活动表现物体排序的多种规律。
3.能与同伴交流自己排序的方法,体验成功感。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操作材料:不重样的四种图片若干。
3.音乐:郊游、操作音乐。
活动过程:
(一)郊游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今天呀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动物幼儿园。(点击课件图一)。
2.教师:你去过动物园吗?看到了什么?
(二)创设情境,学习排序。
1.点击图二,发现彩旗间隔排序规律。
教师:动物幼儿园可漂亮了,看,还挂上了彩旗欢迎我们呢?彩旗呀很漂亮,它们排队有什么规律?
(a)幼儿观察,讲出彩旗的排序方法。如:红黄蓝,红黄蓝。
(b)幼儿用动作来告诉我们彩旗的排序的'方法。如:拍头、拍肩、拍腿。
3.点击图三,发现小动物的排序规律教师:小动物们也出来迎接我们了,瞧,它们是怎么来的?
(a)幼儿观察,讲出动物的排队,如:一只老虎,两只兔子,一只老虎,两只兔子。两只小狗。(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设置填空的方法巩固幼儿的排序知识,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
4.点击图四,分组自主学习小动物的排序规律
(a)教师:又来了小动物呢,看看它们是谁?它们的排队有什么规律?两只小羊,两只小狗,两只小羊……
(b)幼儿分组自主学习,说说小动物的排队规律,并用身体动作表现教师小结:动物幼儿园的小动物很能干,有规律的排好队,这种有规律的排队就是排序。我们可以用儿歌语言、动作来帮助我们学习排序。
(三)幼儿操作,巩固排序。
1.教师:动物幼儿园里还有许多的小动物,它们都非常欢迎我们小朋友,但是小动物们才刚刚上小班,还不会排队,它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助它们,你们愿意吗?(点击图五)
2.教师出示操作材料,讲解操作要求::小动物们按一定的顺序,排出规律来。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
(四)互相介绍,体验快乐。
1.操作好的给老师、好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排序的。
2.教师:今天呀小朋友表现的真棒,会给小动物们有规律的排队,小动物们很高兴,谢谢你们!
3.教师: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我们也回家吧。在“郊游”音乐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数学区投放多种排序的操作材料,帮助幼儿进一步学习排序。
2.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有规律的排序,欣赏享受规律美。
课后反思:
我本来想达到这样的目标,让孩子主动发现ABAB和ABBABB的排序规律,于是我依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以“快乐地动物园”为线索,巧妙地渗透各种具有规律排序的事物,让孩子在运动会布置的会场和动物排队进场的规律,让孩子去发现其中的规律,达到教学活动的目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