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主人》教学设计
爱习作提供的《黄河主人》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黄河主人》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语境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3、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精神。
教学重点:
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中心句。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句之间的有机联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赠诗词,设置情境,感受黄河气势。
1、赠送学生部分描写黄河的诗句和词语;
2、听了这些诗词,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揭题:激情诵读第一段,引导学生积累描写黄河的词语和诗句。
[设计意图:提炼文中描写黄河的词语,以赠送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依托文本又超越文本,让学生真正走近母亲河,领略母亲河的雄姿,延伸语文学习的深度]。
二、识人物,整体感知,初识艄公风采。
1、气势磅礴的黄河就在眼前,面对着她,人们的表现各不相同,请同学们看一组词。——师生板书
提心吊胆
谈笑风生
从容
沉着
镇静
2、这些词都是描写人的心理、神态的,你能把人们的心理读
出来吗?——指名读
3、面对着滔滔的河水提心吊胆的是谁?谈笑风生、从容的是谁?沉着、镇静的又是谁?而在这万顷之上,轻盈驾驶,成为黄河主人的又是谁?请大家大声诵读课文,到文章中寻找答案。
4、交流,完成以上板书。
5、艄公凭什么成了黄河的主人呢?再读课文,找出中心句,生读,师出示。
6、什么叫“如履平地”?在波浪滔天的黄河上如履平地,真不愧是黄河的主人!让我们用肯定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设计意图:面对奔腾的黄河,人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抓住一组描写不同心理,神态的词语,串起全文,既理清了课文脉络,同时在对比中艄公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初步建立】
三、走近“我”,所观所感,反衬艄公风采。
1、艄公在黄河上如履平地,而我呢,站在岸边却提心吊胆,为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2—5小节,画出文中的有关句子。
2、师生交流、体会对比美。
(1)交流黄河——气势壮观,胆战心惊
(险)(2)交流羊皮筏子——小而轻、提心吊胆(险)(3)交流标点符号——物重、人多
(险)
3、黄河寻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羊皮筏子那令人提心吊胆的惊险,无不衬托出艄公的勇敢机智、镇静机敏,是他战胜了惊涛骇浪,在黄河上如履平地,他是黄河的主人,让我们一齐来赞美..他——齐读中心句。
【设计意图:深入的读,巧妙的对比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羊皮筏子的惊险正衬托出了艄公的机智勇敢,镇静机敏,在此基础上,及时朗读课文中心句,使学生对艄公的认识加深,由肯定到赞美】
四、看乘客,谈笑风生,凸显艄公风采。
1、面对波涛汹涌的黄河,我“胆战心惊”,观望河中的羊皮筏子,我“提心吊胆”,而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却如何呢?自读课文,找找说说。
2、引导学生就“谈笑风生”展开想象,体会乘客的从容。
3、值得信赖的艄公啊,有了你,管它波浪滔天,我依旧谈笑风生,再让我们一齐感谢黄河的主人——艄公,齐读中心句。..【设计意图:设身处地,讨论乘客谈笑风生的原因,深化了学生对艄公的认识,凸显了艄公形象,学生的感情又一次得到升华。】
五、面艄公,专心致志,赞美艄公风采。
1、波涛汹涌,方显英雄本色,艄公成为黄河的主人,是靠什么?请大家诵读6—8小节,和艄公面对面交流。
2、现场采访(生为艄公,师为游客,师生互动)问题预设:
①艄公,你成为黄河的主人,靠的是什么?
②当你载着满船的`乘客,在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上前行,你会怎么做?怎么想?(理解“小心”和“大胆”)
3、是的,凭着你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熟练的技术及对乘客高度的责任感,带领我们在黄河上如履平地,你是黄河的主人,让我们以敬仰之情齐读中心句。..【设计意图:让学生身为艄公,真切地体验到黄河的主人所具备的一切,艄公大智大勇的形象也在学生脑海中变得更加清晰。采用一咏三叹的方法,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拓展思维,升华艄公精神。
1、刚才我们充分感受到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的丰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写下来。
黄河,我想对你说xxx艄公,我想对你说xxx同学们,我想对你说xxx我想对自己说xxx
2、真情诵读自己写的话,教师作点评。
3、今天,这些同学勇敢地走向讲台,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你们是这个舞台的主人。在坐的所有同学都出色地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你们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相信,将来,你们一定能成为生活的主人,事业的主人。课后,阅读有关介绍人征服大自然,成为大自然主人的书,如《鲁滨逊漂流记》、《天人之战》等。
【设计意图:当学生的激情被充分激发时,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一吐为快。此时,教师应该让出讲台,让他们畅所欲言,通过他们的笔,通过他们真情地诵读,表达心中的激情。同时,学生在读写中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心灵再一次得到启迪,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教育。】
附:板书设计
黄河的主人
↓ ↓ ↓万马奔腾
浊浪排空
黄河
肯定提心吊胆
“我”
赞美谈笑风生
从容
乘客
感谢沉着
镇静
艄公
敬仰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黄河主人》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提心吊胆”、“尝试”造句。
3、准确找出最能体现本课中心思想的句子,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5、能结合课文内容,激发挑战大自然的豪迈气概。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准备:
1、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的特点。
2、收集黄河的图片,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黄河”,指名说说黄河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板书“羊皮筏子”,讲解“羊皮筏子”是什么样的东西。
3、教师讲解引导过渡:有一位艄公,他竟然用羊皮筏子载着六个人在黄河上行驶着,那是怎样的情景呢?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2、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
课文以羊皮筏子为线索,具体写了“初看羊皮筏子、细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
3、理清课文条理:
一(1-4)二(5-6)三(7-8)
五、质疑问难:
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六、作业:
1、课作:A、朗读课文
B、写习字册
2、家作:A、抄写词语
B、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
板书:
17、黄河的主人
(1-4)初看
(5-6)细看羊皮筏子
(7-8)感受
《黄河主人》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只要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还有哪些人凭着自己的本领和智慧成为某一方面的主人。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为什么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堂课学习我们知道黄河的主人是谁?
2上节课,有同学问,一个普通的艄公怎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课文的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
指名说、出示、齐读末句
二、体验黄河的壮美
1、“惊涛骇浪”你知道这是怎样的浪涛?给你什么感觉?
2、那又高、又大、又凶猛的黄河看得作者袁鹰胆战心惊、提心吊胆!那么,什么使作者胆战心惊,他又为什么提心吊胆呢?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的1—5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理解。
3、交流!
(1)作者为什么胆战心惊?(出示句子)
(2)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3)见过黄河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目睹一下母亲河的雄姿。
播放录像。
师: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回肠、奔流不息的黄河!此时此刻,我们伫立在黄河边上,听着黄河的咆哮,心潮起伏,感情激荡……
你想说些什么呢?
师:是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每天都是这样奔腾不息,掀起万丈狂澜,它那磅礴的气势令人震惊,令人折服。
(4)让我们齐读一下第一自然段,读出黄河那磅礴的气势。
三、体验羊皮筏子的惊险
1、是呀,这样的黄河怎能不让我胆战心惊!而我又在为什么提心吊胆呢?再读课文2—5自然段,画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多读几遍,好好体会。
2、交流:
(1)谁先来读读你找出的语句,再谈谈你的体会。
生: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羊皮筏子太小太轻了,在那么险恶的黄河里,实在是太危险了,只要一个小浪头都可以打翻它了。
师:说得不错,可我听了你的朗读感觉这羊皮筏子还不够轻、不够小。你愿意再来把这句话读一读吗?
生:读。
师:进步很大,点出“那么小,那么轻”,“小小的`,整个儿”,这么一读,就让我们感觉到在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上,羊皮筏子越发显得小而轻,还有谁想读?
生:读。
(2):真不错!我们继续交流!
生: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那么小的羊皮筏子上还坐六个人,危险就更大了。
生:我也从这儿感觉到很危险,我真担心他们会不会沉下去。
师:真危险哪!你能读出这种危险来吗?
生1、2:朗读。
师:我建议你把“五、六”连在一起读,再读一次,体会一下是不是更好。
生1、2:朗读。
师:老师听出了你的担忧,听出了你的惊异,听出了你的害怕!
引读: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读到这儿,你见到了怎样的情景?
生:我好像看到六个小黑影,一会儿被波浪送到半空,一会儿又坠到谷底。
师:这六个人坐着羊皮筏子就如一片树叶在黄河的风浪里穿梭、颠簸,你看他们若隐若现,忽左忽右,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多惊险哪!真让人心惊肉跳,不禁使我想起一句诗,这真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里”呀。
(3)你还从哪里体会到了羊皮筏子的危险?
生: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那么小那么轻的羊皮筏子上有六个人已经很危险了,居然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真让人提心吊胆。
师:如此悬殊的对比,谁都要为它捏把汗。
3、小结:作者初次见到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是胆战心惊,再远远望见激流里鼓浪前行的羊皮筏子,感到新奇而又担忧;再仔细一看发现那筏子上居然有六个人和满满两麻袋物品,更是提心吊胆。
让我们用朗读再现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吧。齐读课文的1—5自然段。
四、领略艄公的风采
1、在那波涛汹涌的黄河中,有这令人提心吊胆的羊皮筏子,你敢乘座吗?老师我可不敢!乘客敢吗?读句子。
他们脚踩滔滔的黄水,面对滔天的巨浪,可说是危机四伏,他们怎么还有心情说说笑笑呢?
2、艄公是怎么做的,竟然能让身处险境的乘客们如此放心?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画出描写艄公的句子,多读几遍,抓住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谈谈自己的体会。(要能说服人敢上去乘坐。)
交流:
(1)艄公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他非常镇定,不慌不忙。
师:想想艄公会遇到的怎样的困难,他又会如何克服?
生:黄河里会有旋涡,艄公早就发现了,因而早就避让开了。
生:黄河里会有暗礁,艄公对黄河的地形很了解了,早有防备,竹篙轻轻一撑,就过去了。
生:黄河里会掀起巨大的风浪,艄公会提醒乘客小心,自己稳稳地掌好舵。
(2)艄公凭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是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一只简简单单的羊皮筏子?
生:不!
师:那是凭什么?
生: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生:更凭着他的沉着!
生:更凭他丰富的经验!
(3)这样的艄公让我们不由得肃然起敬,忍不住要来赞颂他。出示、齐读“他凭着勇敢和—————”
4、昨天初学课文时,有同学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有同学说乘客是黄河的主人,现在你说谁是黄河真正的主人?
师:面对奔腾咆哮的黄河,站在岸边的我都不由得要胆战心惊,并为河中的羊皮筏子提心吊胆,而羊皮筏子上的乘客们却个个谈笑风生、从容镇定,都是因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驾筏技术,战胜了惊涛骇浪,把筏撑得很稳,保障了乘客的安全。所以我们可以说艄公才是黄河当之无愧的主人。
五、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1、在人与外界的各种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还有很多主人,刘翔知道吗?(出示杨照片)我们可以把他称为——;杨利伟,我们可以把他称为——;还有谁?
2、今天,同学们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动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祝贺你们,你们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学到这儿我想把爱迪生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坚强者在命运风暴里奋斗。——爱迪生”(读三遍!)
《黄河主人》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艄公战胜惊涛骇浪的英勇无畏和高超的技艺。
2、由对艄公的敬仰和赞颂内化为自我要求。
3、学生有看得见的进步。
教学准备:
PowerPoint
教学过程:
一、渲染黄河气势营造活动环境
1、同学们,上节课有的同学说想看看黄河是什么样子?这也是我们在座每个同学的心愿,是不是?
那我们现在就去看一看。(配乐放黄河录相)同学们,这就是黄河!看着这惊心动魄的画面,你们想到了哪些词语?
(出示相关词语。)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们一定有话要说,想说什么吗?
(出示填空:“这就是()的黄河!”)
2、是的,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一些真切的感受,真切的感受最能震撼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一起再去回味一下上节课读到的一句话。女同学先读,男同学再读,最后全班一起读。(出示课文第1小节)
(女生读,男生读,全班读。)
3、(1)是的,这样的黄河怎能不令作者胆战心惊呢!那黄河上小小的羊皮筏子更是牵动了作者和我们的心。打开书本,读读2-5小节。
(学生自由读。)
(2)读完这一段,一定有一些词句在牵动着你,有哪些呢!再默读一下,一边读一边把它画下来。
(“小小的”与“整个儿”;……)
(3)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提心吊胆的。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自己的感受,是同学们读了课文后体会到的,我觉得应该通过朗读展示出来,好吗?先自己读一读,一会来展示你们朗读的精彩。
(学生自由读2—5小节。)
指名朗读,相机评价指导。
(4)看来,这小小的羊皮筏子确实在牵动着作者的心,再读读第2-5小节,你肯定有话要说!
(出示填空:()——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5)这样的羊皮筏子想去看看吗?(屏幕显示羊皮筏子)很小,大约20来斤,如果让你坐在上面,你敢吗?
二、展现人物情态映衬信赖心理
1、现在老师要问一问,皮筏上的乘客和这位同学凭什么能谈笑风生?
(因为艄公有很好的掌筏技术,乘客们对艄公很信任。)
2、那艄公凭什么赢得了乘客的信任?
(相机板书: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3、从哪儿可以看出来?找到了吗?能具体说说吗?
(学生读书上相关文字。)
三、收篇点明题意揭示“主人”内涵
1、三读最后一小节——
(1)羊皮筏子之所以能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那是因为读——
(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2)之所以羊皮筏子能在汹涌的黄河上鼓浪前行,那是因为读——
(生第二次读最后一小节。)
(3)之所以乘客能谈笑风生,那是因为再读——
(生第三次读最后一小节。)
2、再读最后一节(诗歌形式)——
艄公仅仅是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吗?
这样的艄公令我们肃然起敬,让我们不由得赞颂。
(屏显:用诗歌的形式显示最后一小节)
自由读、一组读、两组读、三组读、全班读
此时,我们心中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谁来说?
出示填空:()——他,就是黄河的主人!
此时的语言已经汇成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这不仅是艄公战胜黄河的动人诗篇,更有艄公对黄河的一片深情,更有对黄河的热爱!
四、联系实际说身边人。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做自己的主人
《黄河主人》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导航”引导学生在课前开展读书、思考、质疑等自主学习活动,使学生对黄河的主人有初步认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
2、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胆战心惊、惊涛骇浪、如履平地”等词语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喜欢的词句。
3、借助声像资料、读书想象“黄河滚滚”“羊皮筏子”“乘客谈笑风生”、“艄公破浪前行”等场景,理解中心句的含义,感悟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4、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间的有机联系,体会课文“衬托”的写法。
5、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使学生明白: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即人定胜天的道理,激发学生勇于挑战大自然的豪迈气概,树立成为生活的主人的信心。
教学重点:
感悟黄河的磅礴气势,羊皮筏子的小轻险,乘客的悠闲及艄公的勇敢与机智。理解中心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间的有机联系,体会课文“衬托”的写法。
教学准备:
学生:结合自学导航课前自学
教师:自学导航、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展示积累
1、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很爱背诵古诗,能展示一下吗?生展示。
2、课件出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生齐读。师:细心地同学一定有所发现。
二、导入新课,直奔中心
1、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黄河的一篇课文。板:黄河的主人生齐读课题。
2、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a、黄河的主人是谁?
B、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
3、相机板:艄公指导“艄”字的书写。问: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叫“艄公”?师相机补充:艄是船尾的意思,坐在船尾把舵的人称“艄公”,引申开去,把撑船的人,把舵的人都叫艄公。
4、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细心地同学不难发现,文中有一句话点明了原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它画下来。
指生回答,师出示中心句。齐读。
三、精读感悟,突破重点
(一)聚焦黄河,感受气势
1、导:课文学到这是不是就可以结束了?问题解决了,课文的中心句也找到了,还读懂了主人公的精神。生:不是,还没读课文呢!师:好吧,那我们就读读课文。
2、我们跟随作家袁鹰来到了黄河边,(课件出示:黄河滚滚的.图片及句子: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生自读。
3、指生读。好样的,你已经把我们带到了黄河边。一起读!
4、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是呀,黄河是这样的气势磅礴。(板:气势磅礴)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同时(课件出示:黄河视频配以惊涛骇浪声)
6、真真切切看到这样的黄河,你什么感受?
7、板:胆战心惊自学导航中已经查过,战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字面看是什么意思?联系课文,这里指什么?
8、让我们再次把作者的这种心情读出来。生齐读。
(二)聚焦艄公,感受精神
1、在这样令人胆战心惊的黄河上,艄公凭什么就成了黄河的主人?
2、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3、师:请同学们用心读一读这句话,你能从中读出什么?
相机板书: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4、师引导板书:“惊涛骇浪”的“骇”是什么意思?字面上什么意思?这里指?“如履平地”,写“履”字时,履,本来指鞋子,这里是“走”的意思。如,好像。如履平地,好像走在平地上。艄公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穿行,就好像走在平地上一样,真不愧是黄河的主人!一起读!
5、这是作者对艄公的直接赞美,文中对艄公的直接描写并不多,默读课文画出作者对艄公的直接描写。
6、结合学生回答,相机出示:
a、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的撑着篙,小心的注视着水势,大胆的破浪前行。
b、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5、有感情的读读这些话,你读出了怎样的艄公?相机板书。
6、引导交流:
a、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的撑着篙,小心的注视着水势,大胆的破浪前行。
引导:小心和大胆矛盾吗?
b、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引导:是呀,那唯一的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就是他战胜惊涛骇浪的武器!谁能把这句话给读好?指名读。
7、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所以,作者用这样饱含敬仰的写道: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8、小结:文章读到这,是不是就可以结束学习了?题目是黄河的主人,描写黄河的部分读了,描写主人的部分也读了,可以结束了吗?为什么?
9、是呀!课文还描写了羊皮筏子和乘客(板)
7、此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题目是黄河的主人,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羊皮筏子和乘客呢?
(三)聚焦筏子,感受轻小
1、自读2——5自然段,圈画描写筏子特点的词句,思考:怎样用自己的话介绍这种筏子?
2、谁来介绍羊皮筏子。师结合介绍,相机板书:小而轻险
a、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从这个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指导朗读。(谁能读出这份惊险?)好险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轻小的筏子。(出示羊皮筏子的图片,师语言介绍)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一种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下水前,要由人把羊皮囊吹满气。一个筏子一般由十到十二只羊皮囊构成,大约有二十来斤。这样的筏子,王老师一个人能背起两只。那么小,那么轻,在惊涛骇浪中穿行是那么危险,来,把我们的感受带进去,读!(生再读句子。)
导:那么小那么轻的筏子上还有人哩!课件出示:
b、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指导朗读感悟:这是作者看到的一个画面,谁能把这个画面读出来。指生读。读得好,有画面感,看看这段文字,里面的标点符号,老师觉得这更是作者在表达心情。谁能读出作者的心情来。指生读。你为什么这样读?(惊奇、惊讶、激动)
师:语文的魅力就在这里,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数字乃至一个标点都是有生命力的。让我们一起来读。
3、看到这种情形,作者的心仿佛一下子被吊了上来,这就叫——板书:提心吊胆,师:注意这个吊字,可不是胆子吓得掉下来了,而是担心的吊上去了!
4、但是,艄公是那样沉着,他专心致志的撑着篙,小心的注视着水势,大胆的破浪前行。所以我不禁更加敬佩那艄公,课件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四)聚焦乘客,感受悠闲
1、师: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让你乘坐这样的羊皮筏子在滚滚黄河上漂流,你敢吗?可筏子上的乘客却是怎样的表现?请同学们自读第六自然段画出描写乘客的表现的句子及关键词。
2、师出示句子并指名读: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3、引导:乘客的表现用一个词可以概括,板“谈笑风生”,强调“生”可不是声音的声,而是生动的生。想象一下,乘客们会谈些什么风趣生动的话题?
4、谁来读一读这段话,把游客的轻松、快乐读出来。
(书中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那么,他们怎么会这么“大胆”呢?(对艄公的信任)。
5、是呀,一支竹篙,身兼重担,迎战风浪,横渡黄河,多么了不起的艄公啊!所以文章最后饱含深情的赞叹:出示:(背景图片)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四、总结写法,升华情感。
1、课文读到这,你是否明白了刚才提出的问题,出示:
课文主要是写黄河的主人艄公的,为什么还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乘客和羊皮筏子呢?
2、出示:衬托对比的手法
3、小结:无论是作者笔下气势磅礴的黄河、小而轻的的筏子,还是谈笑风生的乘客,我的提心吊胆都是为了衬托对比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也正因为如此,才让我们牢牢记住了——“黄河的主人”。课件:图片及黄河的主人
五、作业设计,拓展延伸
必做:
1、继续练习朗读课文。
2、完成《课堂同步探究》上的相关练习。
选做:
1、推荐阅读:读课外阅读资料《大森林的主人》
2、小练笔:介绍你熟悉的一个人,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品质。(不少于150字)
《黄河主人》教学设计 篇6
教材说明:
苏教版实验本教材第九册五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极富人文气息的文章,通过对艄公在黄河上驾驭羊皮筏子的描写来反映出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也通过乘客在乘坐羊皮筏子时的谈笑风生,这些来说明他们就是黄河的主人。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感悟到黄河的险恶,感受到在黄河上驾驭羊皮筏子的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2、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到课文内在的一种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
一、感悟黄河的汹涌激荡
课文一开始,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那汹涌咆哮的黄河边。我们的心也随着汹涌的黄河澎湃起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那黄河的汹涌,打开课文,看一看101页上的插图,把课文中描写黄河的句子、词语找出来,读一读,请读出你对它的感受。
学生开始读课文,找词语。
指名读课文。(愿意把你找到的句子或者是词语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
如果是适当的词语就让他把这些词语写到黑板上。
如果是课文中的段落,你就可以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大量的读。一定要让学生觉得黄河是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是一条令人感到胆战心惊的河流。
A:我听到了你告诉我,黄河是可怕的,你千万别去;
B:黄河的风浪是滔天的,太可怕了;
最后,我们来听一段音乐,一起感受一下黄河的汹涌。
过渡:就是在这如此汹涌的黄河上,却仍然有一群人出没在黄河上,他们就是驾驶和乘坐羊皮筏子的艄公和乘客。
二、学习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和乘客
第一次见到它时,“我”知道那是羊皮筏子吗?当时作者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能找出文中的段落来读一读吗?自己感觉一下。
指名读,并说说你认为“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应该怎样朗读这一自然段。
是呀,我非常担心那小小的东西会被黄河的浪头吞没,当他突然发现那上面竟然还有人时,作者的感情又会变成什么样呢?课文中是怎样描述这种心情的呢?请一个同学把课文第三自然段来读一读。
你觉得作者此时的心情用什么词来形容。(提心吊胆、胆战心惊、胆惊受怕……)
再看一看皮筏上的人在“我”眼中是怎样乘坐羊皮筏子的。找到文中的句子,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讲解该句
在我眼中,这六个人是非常的.危险,我非常的担心他们。请你再读这个自然段,你是否能发现什么问题?
投影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文字。
开始质疑: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请你说说你的疑问,引导学生发问
如此危险的黄河上,乘客为什么还在谈笑风生?(核心问题)
怎样解决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呢?其实有很多解决的方法,比如: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独立思考、跟同学讨论等。下面我们同学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如此危险的黄河上,乘客为什么还在谈笑风生?”这个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读书。老师走下讲台和学生共同交流、讨论。
完毕后,请同学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结果。
有A:乘客们相信艄公;
B:乘客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坐羊皮筏子。
C:乘客们非常勇敢;
D:乘客们相信艄公的驾驶技术,他们不担心;
……
你从哪儿得到这个答案的呢?想的,书上说的。
赞扬:你真会看书,你比较会思考……
是呀,正因为艄公的勇敢、智慧使乘客们非常相信艄公,也正因为如此,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投影出示该句)板书: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让学生畅所欲言】
请你在文中读一读表现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句子,读出你对老艄公的敬仰和赞颂。
指名读,交流读
三、总结全文,领悟艄公的精神
千读万说,汇成一句话那就是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孕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生命,而且塑造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聪明智慧勇敢的精神。黄河上的老艄公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愿老艄公的智慧和精神能永远流传下去,像黄河水一样奔腾不息!
四、作业
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或者要提问的吗?
请学生说一说
说说我的一个疑问:黄河的主人是驾驶羊皮筏子的艄公,他是凭着勇敢,那黄河上乘坐羊皮筏子的乘客也是非常勇敢的,没有勇气他们是不敢乘坐羊皮筏子的,那他们能不能成为黄河的主人呢?
五、板书
黄河的主人
艄公 勇敢 智慧 镇静 机敏
乘客谈笑风生
教学点评: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黄河惊涛骇浪的描述,感受艄公在黄河上的勇敢,以读来感悟、用问来质疑也去感受羊皮筏子上的乘客也是黄河的主人。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初步掌握了作者的意图——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