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鱼的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小班鱼的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班鱼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有顺序、较整齐的排列鱼鳞。
2.感受和手摆鱼一起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老师成品范例一个、半成品一个;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半成品手摆鱼;鱼鳞若干;音乐《三条鱼》。
幼儿准备:律动《三条鱼》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出示手摆鱼,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鱼)我不是一条普通的鱼,我是手摆鱼。(教师轻轻把手伸进手摆鱼的身体里,游一游。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了,那你们喜欢我吗?
你们看我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
2.示范粘贴
我还带来了一位好朋友,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
这两条手摆鱼有什么不同呢?(一条手摆鱼没有鱼鳞只有线)我这里有一些鱼鳞,怎样粘呢?(把鱼鳞弯一弯,让上面的双面胶翘起,把双面胶的纸撕下来,把鱼鳞和鱼身上的线对齐,粘好。)
每一片鱼鳞都要像小朋友站队一样把脚站在线上,排排队,站整齐。
请每位小朋友都拿一片鱼鳞排排队,站整齐,给手摆鱼贴鱼鳞的时候,也要把鱼鳞贴整齐。
二、制作
卫生要求,碎纸要受到小框里。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三、游戏
带上手摆鱼,一起做《三条鱼》的律动。
活动提示:
每一个环节都要目标明确,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制作过程。
活动难点:
鱼鳞的排列
小班鱼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胆选择色彩学习印章印画,表现小小的圆圈泡泡。
2、初步学习互相欣赏作品,并试着用语言描述泡泡。
3、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4、根据色彩进行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画有小鱼的背景图,每组一张。
2、收集若干小不一的'瓶盖等作印章,颜料若干盘,抹布。
3、《小鱼游》音乐,录音机。
4、《小鱼吐泡泡》课件。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幼儿随《小鱼游》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出示《小鱼吐泡泡》课件,激发幼儿印泡泡的兴趣。
(1)师:小鱼宝宝们真可爱,一边游水还会涂吐泡泡呢!小鱼吐得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啊?它们是怎样吐泡泡的啊?
(2)出示画好的小鱼图:
师:图上的这些小鱼也会吐泡泡,可是它们的泡泡在哪儿呢?我们来助它们吧!
(3)鼓励幼儿尝试选用小小的圆形材料印泡泡。
3、教师示范,明确注意事项
(1)教师示范用瓶盖印泡泡的方法。
(2)教师明确印画的要求,提出注意事项。
4、幼儿印画
(1)幼儿随着《小鱼游》音乐自由地选择瓶盖与颜料印。
(2)提示幼儿在印的过程中注意瓶盖每次只能蘸一种颜色,不需要该颜色时用抹布擦去。
5、互相欣赏并展览幼儿作品同伴间互相欣赏泡泡的小与颜色,分享集体创作的快乐。
小班鱼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鱼宝宝“由哭泣变微笑”的情绪变化过程。
2.能通过多种形式帮助鱼宝宝美化家园。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激发爱护大海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哭泣鱼宝宝和微笑鱼宝宝图片各一副、绿色水彩笔、剪好的小花、大树等、“海边”图画一副、各类垃圾图。
2.家长和幼儿一起去海边,看到海边的垃圾。
【活动过程】
1.通过出示“哭泣”的鱼宝宝的'图片,引发幼儿讨论。
提问:鱼宝宝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猜想、讨论鱼宝宝哭的原因,激发幼儿兴趣。
2.出示“大海边被污染”的图片,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幼儿探究鱼宝宝哭的原因。
提问:大海边有什么?这些垃圾从哪里来?大海变得怎么样了?引导幼儿找出大海里的垃圾(饮料瓶、塑料瓶等),了解海洋污染是让鱼宝宝哭的原因。
小结:人们在出游活动时,乱扔垃圾,破坏了海边的环境,大海也被污染了。
3.出示环保图片,讨论交流帮助鱼宝宝美化家园的方法。
(1)提问:怎样才能把鱼宝宝的家变干净?引导幼儿讨论清理垃圾的方法。
(2)请幼儿一起将图中的“垃圾”捡出来,贴上微笑的鱼宝宝图片,并将粘贴剪好的小花、大树装扮。
小结:我们小朋友真是讲卫生、爱护大自然的好孩子。以后在海边游玩时,可不要乱扔垃圾,同时也要告诉身边的人,爱护大海,爱护我们的家园。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利用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海边做环保小卫士,爱护环境,从身边做起。
小班鱼的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2、复习按颜色分类,能手口一致的进行3以内点数。
3、在游戏中能够按数匹配实物。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红、黄、绿三色的小鱼若干,石头三块;红、黄、绿、三色的石头;圆点;贴有鱼的袋子三个。
活动过程:
一、捉鱼
1.我是猫妈妈,你们是我的猫宝宝,我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我发现了一个好地方,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2.你们看有个大池塘,池塘里有什么啊?有多少鱼啊?里面的鱼又大又多,我们一起去捉鱼吧!
要求:
(1)捉鱼的时候不能掉到池塘里去。
(2)每个猫宝宝捉一条鱼。
(3)捉好鱼后马上回到猫妈妈身边。
3、猫宝宝捉鱼。
二、吃鱼
1、猫宝宝们真能干,大家捉了几条鱼?你们抓的鱼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你抓到一条什么颜色的鱼?谁也捉到了和她一样的鱼啊?把鱼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3、哇!我们抓了那么多的鱼,真厉害!我肚子有点饿了,你们有没有饿啊?我们一起来吃鱼吧!吃饱了吗?但鱼还有那么多,怎么办啊?大家想想办法吧,我们以后还可以吃呢!
三、晒鱼
1、我有一个好办法,我们把鱼晒干,这样可以随时随地吃鱼了,好吗?那我们把鱼晒在哪里呢?你们看这里有几块大石头,要不我们一起来把鱼晒在石头上吧!那他们是什么颜色的.?但是晒之前,你们要听清楚妈妈的要求。请你们根据鱼的颜色把它们晒在和它颜色一样的石头上。
2、幼儿晒鱼。(引导幼儿学说:红色的鱼晒在红色的石头上)
3、猫妈妈检查猫宝宝晒鱼的情况。
四、收鱼
1、我们的鱼晒好了,把你自己刚才晒的鱼收回来行吗?
2、小猫收鱼。
五、装鱼
1、你们有没有发现小鱼身上有什么?有几个圆点宝宝啊!跟旁边的好朋友一起数一数。
2、猫妈妈还要请我们宝宝帮一个忙,把这些鱼干放到袋子里去,但是也有要求的哦,要把相同数量圆点的鱼放在一起。(肚子上有三个圆点的鱼就放在三条鱼的袋子里)(按数匹配实物先请个别幼儿示范。)
3、猫宝宝装鱼。
4、检查。
六、送鱼:谢谢宝宝,帮妈妈晒了这么多鱼干,也把它们装好了,现在我们把袋子拿回去吧。
小班鱼的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幼儿小班的孩子社会性关系已不限于母亲和亲人之间,而是扩展到和同伴的关系上,他们很愿意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像水中的鱼儿一样自由自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欢快的乐曲中感受拥有朋友的快乐。
2、使幼儿体会“忧愁”和“快活”的不同感受。
3、领会一,二,三条鱼的含义。
活动重难点
1、幼儿对歌词的咬字发音,尤其“愁”字。
2、舞蹈过程中1,2,3,数的互换角色上。
活动准备
音乐,小鱼缸,三条小鱼
活动过程
故事讲述:有一条小鱼,它没有朋友,每天都是孤孤单单的游来游去,没有别的鱼儿和它说话,没有鱼陪它做游戏,它很伤心,(哀伤的音乐)。取出鱼缸,小朋友发现一条鱼在水里游真的很孤单。老师开始唱第一段歌词边做动作:一条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
老师提问:为什么这一条鱼很孤单,他为什么会发愁呢?"来;自。屈;老师;教。案;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它呢?
幼儿思考引出:小鱼需要朋友。
老师取出第二条鱼放入水中,老师提问,第二条鱼放进去以后会怎样,鱼的感受是什么,小朋友的'感受是什么,得到关键词,快乐,高兴,开心。老师唱第二段歌词并表演动作:两条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老师提问,如果想让小鱼更加开心我们可以怎样做?
老师再在鱼缸里放第三条鱼,一起数一数,如果小朋友是最开始的那条鱼,你会开心吗?小朋友回答完,老师接着唱第三段歌词:三条鱼水里游,快快活活做朋友。歌词随着游戏的展开更加深刻,教师引领小朋友以表演的形式熟悉歌曲,在中间画圆,小朋友依次表演,可分组进行。
活动反思
1、过程中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很到位,也能准确地感受不同的情绪,但感染力欠缺。
2、老师将这个活动完成了,但没有关注到孩子想象的空间,比如,孩子还会选择更多的鱼,4,5,6,7,8,100,1000,等等,孩子们还可以说说平时职到的鱼类。
小班鱼的教案 篇6
一、目标:
1、能用手指点画图案,初步感知点和面的关系。
2、能分辨大鱼、小鱼,并能听口令进行游戏。
二、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纸工》第11页,一次性筷子两根。
2、将颜料调好放入浅盘,透明胶、抹布若干。
三、过程:
1、用手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
(1)教师出示鱼妈妈和鱼宝宝。鱼妈妈要带鱼宝宝去旅行,他们想穿上漂亮的.衣服再出去。
(2)教师用手指蘸一蘸颜料,一点一点地给鱼妈妈和鱼宝宝画上漂亮衣服。
(3)利用幼儿活动材料《纸工》第11页,每个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在鱼妈妈和鱼宝宝身上点画“鳞片”。
(4)可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点出有规则的“鳞片”来。
(5)提供已剪成段得透明胶,请幼儿把竹筷粘在鱼背后作为操作杆,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如何粘接鱼和竹筷。
2、游戏: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幼儿手举“鱼妈妈”和“鱼宝宝”,按教师的语言提示进行操作。教师说:“鱼妈妈去旅行喽!”幼儿便高举“鱼妈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跑动。教师说:“鱼宝宝开始游。”幼儿便举起“鱼宝宝”做游动状。教师说:“鱼宝宝去追鱼妈妈。”幼儿便同时举起“鱼妈妈”和“鱼宝宝”,一前一后跑动。此外,教师还可即兴发出各种提示,如“鱼妈妈和鱼宝宝亲一亲”等。
(2)给予幼儿自由游戏的时间,启发他们按自己的方式想像、游戏。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