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爱习作提供的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篇1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10个生字。
2、领悟同学之间应该互助互爱。
过程与方法
观察字形结构,然后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了课文中的道理,怎样运用到实际行动当中。
教学重点:
1、教写10个生字。
2、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明白了课文中的道理,怎样运用到实际行动当中。
教具准备:
课件
教法运用:
讲授法 朗读法 示范书写
学法指导:
朗读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生字认读:术 铅 惹 吐 桌 盒 注 削 皱
2.读读词语:风景 房子 近处 远处 铅笔 旁边 已经 惹人爱 借我 桌上 现在 弄断 小心 注意 连忙 吞吞吐吐 皱着 眉头 自己 用心 不由 脸红
3.同桌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领悟同学之间应该互助互爱)开火车认读
二、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欣赏。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是一个人读,可以找伙伴一起读,
三、读说练习
1.读一读,体会商量的语气。
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2.同桌互读互听,练习读这两句话。
同桌之间互读互听,练习语句对重点语句进行朗读、赏析
四、拓展学习(深入探究)
识字、写字
1.出示“由 术 吐 注 课 铅 笔 桌 景 拿”请学生读一读。
2.小组为单位观察字形的特点,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形。
3.你能写好什么字,告诉大家你写时会注意什么?
4.学生练写容易的。“由 术 吐 注 课 桌 景”
写美观。四个左右结构的字中(吐、注、课、铅)要写得左窄右宽
5.有哪个字要老师书写的?(铅 笔 拿)
“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
“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
“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
“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6.学生练写。(注意书写姿势。)观察字形
自由发言说说写字时应注意什么教写“我会写”的生字
五、课堂小结(梳理归纳)
小朋友们,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全文进行总结
六、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蓝色的树叶
由 术 吐 注 课
铅 笔 桌 景 拿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篇3
《蓝色的树叶》第 二 课 时
一、教学目标:
1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倍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2倍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难点:1、利用教材,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二、教材说明:
本课讲了一件发生在美术课上的事。李丽和林园园是同桌同学,李丽要画树叶时找不到绿铅笔,她向林园园借,林园园找出各种理由不愿意把自己心爱的绿铅笔借给她,后来李丽只好用蓝铅笔画出一片片蓝树叶。林园园看到后,感到很难为情,不由得脸红了。
课文内容真实、生动,贴近儿童生活,有着较强的生活气息。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懂得要有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三、设计理念:
本着“小立课程、大下功夫”的精神,进行发现、利用、改造。发现,以创新教育的视角去审视课文,而不是用教师备课,以编书人的视角;在“服从”的前提下“如何上好这一课”的理念,永远不会有新的发现。 利用,“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可以全部利用,也可以部分利用;前提是教材有价值的就是可以利用的资源。改造,其实就是对教材开发的创新行为。尤其是《语文》,时效性强,一篇文章发表时可能还“时髦”,教这篇课文时也许就“老化”了,要加以改造。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捡绿树叶”游戏。每片绿树叶后藏着若干个生字,全部认对了这片绿树叶就送给她。
二、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
(2)用“什么时候、谁、发生了什么”讲讲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他们说了些什么。
(2)自由读,边读边用铅笔圈圈画画:李丽和林园园有几次对话?
(3)读第一次对话。李丽的话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愿意的语气。理解“吞吞吐吐”
(4)读第二次对话,看看林园园是怎么说的?她“怕”什么?说明什么?指导读李丽的话,分别读出请求、商量和诚恳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乐意语气。
(5)读第三次对话
a.林园园说话中的几个“不要”说明了什么?
b.林园园为什么要皱着眉?联系她说的话“还要画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c.示范读。林园园的话分别读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李丽的话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6)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从对话中你认为林园园不想借绿铅笔给李丽的原因是什么?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副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
(2)看图说一说,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他们可能想些什么?
(3)读第五自然段
(4)讨论: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5)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
(6)从“脸红”这个词中可以看见林园园以后会怎样呢?(也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让我们在回到刚上课的时候。林园园会怎么做?
师:第一次。李丽画树叶找不到绿铅笔,同桌林园园发现了,她怎么说?
生:“你为什么还不开始画?”
“绿铅笔不见了。”
“我借给你吧!”
“你也没画好啊!”
“没事。我先画别的。”
李丽第一次感动了。
师:第二次。李丽过分用力把借的绿铅笔的笔尖弄断了。林园园怎么说。
“坏了!”李丽说。
林园园一看,李丽把笔尖弄断了!
李丽觉得抱歉,差不多要哭了。
“对不起,我用力太大了!”
“没关系,削一下就是了。”林园园一边安慰她,一边削起铅笔,李丽又一次被感动了。
师:第三次。李丽最后又画了一大堆小草,笔尖又磨平了。说:“不好意思,我画好了,铅笔尖用完了!”“那有什么,再削就是了。”林园园微笑着说。生答
结尾:李丽望着林园园的笑脸,心里感到:“林园园多么像姐姐呀。”
4.小结: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
五、板书设计
蓝色的树叶
李丽 林园园
小声借 吞吞吐吐
等 借 怕 不要 不要 不要
只画 皱着眉头 还要
用心画 看(脸红了)
(应该相互帮助)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识字、合作交流的方式,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铅、笔”等10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对话,细细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了解李丽需要铅笔的着急的心情,读出李丽在借铅笔时谦和诚恳的请求态度;了解林园园因为担心李丽把笔弄断,舍不得借的心情,读出林园园不乐意、担心的语气。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李丽和林园园的三次对话时的心情,并把对话读好!
教具准备:蓝色树叶图、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人吗?今天,就请你们先来帮帮老师吧!老师第一次来炼化小学的时候,不认识路,就向路边的一位叔叔询问:“你帮我指一下路行吗?”(出示)谁来帮我问问路?(指名把这句话读好,读出语气,表达请求。)
问得这么有礼貌,叔叔帮我指路了,他告诉我还要再开5分钟。啊,还有5分钟的路,真远呀!我皱起眉头说:“还要再开5分钟?”(出示,指名读,读出惊讶的语气)、
等到进入炼化公司大门的时候,我想:“现在快到了吧。”(出示,指名读,读出期盼的语气)
表扬::小朋友你们可真懂我,把这几句话的语气读得这么好。
一、启发导入,质疑
(教师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
师:老师这儿有一片树叶,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指名回答)
(预设: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
师: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走进第19课《蓝色的树叶》(出示课题)。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
师:谁来读读课题?(指名读题目。评价:你读得正确、清楚,)我们一起来读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字词过关
1、出示自读要求: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较难读的字可以圈出,多读几遍。并在文中标出小节号。
(生自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
2、汇报交流
小朋友们读得真仔细,那你们知道——1)这件事发生在()课上?
出词卡“美术”术是翘舌音,我们读准这个词。学习“术”字:大家仔细看,术和哪个字很像?能区分一下吗?
(指名回答。预设:木字,术比木多一点)是啊,小朋友在写时要分清楚。(2)美术课上,老师教大家——(引读)画风景。
(出示句子):
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
师:这是一个长句子,怎样把它读正确呢?自己先来试试。
(指1~2名读,评价:你注意到了逗号,还在词语间进行了适当的停顿,非常好听。)
师:我们一起来读。
师:这个句子读得流利通顺,特别是这个多音字读得很正确,就是——“教”,谁为找一找词语朋友?(指2名回答)
师:你们看,我们中国的汉字多有意思呀,一个字有几个读音。这种字就是多音字。小朋友们平时要多积累、区分,不要读错了!
(3)(出示两幅图画)
师:小朋友,我这里有两幅画,你知道分别是谁的?
(指1名回答)
A、学生说到林园园的画,(板书:林园园),
师:课文中那句话讲到了她的`画?快去文中看看。
(指名回答)
出示词卡:“惹人爱”,绿绿的树叶。真——(引读)惹人爱
师:心里感到喜欢就叫“惹人爱”,什么也“惹人爱”呢?你能读出惹人爱的感觉吗?(指4名回答。评价:你真喜欢它!听你一说我也喜欢上它了)
B、学生说到李丽的画,(板书:李丽)
师:她为什么不给树和小草涂颜色呢?
(指名回答,预设:因为她的绿铅笔找不到了。)
出示词卡:铅笔,我们读这个词教学“铅”,
师:小朋友们快看,铅字中的哪一笔不能写错?
(指名回答。预设:右上的“几”字不带钩),
师:“铅”是左右结构,写时还要注意(生:左窄右宽)跟着老师来写一遍。
(师示范写,学生描红、书写)
师:铅笔会读了,那么这个词语一定也会了,读
出示词卡:削铅笔
因为削铅笔时要用到刀,所以削字有——立刀旁
(4)找不到铅笔,于是李丽就向林园园借,可是,林园园说
(出示)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的太多。
师:小朋友们,这又是一个长句子,谁能用上刚才读长句子的方法把句子读好。自己先试一试。(生自读)
(指2名学生读,评价:这些小逗号读得真好!你会读长句子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
师:我们再来读读这个词。
词卡出示:注意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个词,比如,今天吃早饭时,妈妈说:“你要注意,吃饭的时候()”。
(指2名回答)
(5)小朋友,李丽最后有没有接绿铅笔?她用自己的蓝铅笔画出了——(蓝色的树叶)
三、细读课文,体会心情
1、读讲第2、3、4自然段。
(1)出示读文要求,自由读第2、3、4自然段,用直线划出李丽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林园园说的话。
(生自读)
2、指导读第一次对话。
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等词语。
A、师:(出示第一副插图)李丽在美术课上认真画画,正要画树,却发现绿铅笔找不到了。她想向林园园借,她是怎么说的?(指名回答。课件出现李丽的话,)
a、你觉得李丽是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她是个有礼貌的孩子,因为她问林园园是用上了“行吗”,而且现在在上课,为了不打扰到别人,她问得很小声)
b、谁来做做李丽,有礼貌地问?
(指2~3名读句子,评价:我还听出了你很着急)
c、一起来有礼貌地问一问。
d、老师相信你们遇到困难时也能像李丽这样问一问,
创设情境说话练习,出示:
当你发现你的语文书落在家里了,你得向同桌借,你对同桌说:“()吗?”
当你在擦黑板,高的地方擦不着时,需要老师帮忙,你对老师说:“()吗?”
当遇到别的困难时,你还会怎么说呢?
B、师:听了李丽的请求,林园园是怎么说的?
(指名回答,出示林园园的话,)
a、师生合作读对话
师:孩子们,我现在就是林园园,你们来当李丽向我借铅笔。
b、师:孩子们,你从林园园的回答中听出她心里在想什么?(指名回答。预设:她不愿意借这支笔)
师:“你因为不太想借,又不好意思说,所以说话时就吞吞吐吐了。”
板书“吞吞吐吐”
出示词卡:“吞吞吐吐”。交流记住“吐”的字形。
师:谁能再来吞吞吐吐的回答呢?
(指2名学生朗读,评价:你体会到园园的心情了。你扮得真像!)
指导学法:小朋友,你们看,体会好他们的心情,就能把他们说的话读好了,这可是我们读好对话的一个诀窍,让我们同桌间,一个扮演李丽,一个来当林园园,把他们的第一次对话读一读吧!
C、出示第一幅插图:指名2人合作读对话,来一个示范。请其他小朋友评价
3、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
A、师:(引读)听了林园园的回答,李丽——(出示):
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
师:老师还有一句话。你们再读读,你喜欢哪个句子?出示,比较句子:
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
李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
(预设:“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
师:李丽实在没有办法,所以只好等着林园园、(板书:只好)来,我们把李丽的这种焦急等待的心情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B师:体会到了这样的心情,肯定能把李丽第二次借笔的话读好的,自己先来试一试。
(课件出示李丽的话。指名读)
评价:我听出你多么希望林园园能把笔借给你呀!
师:小朋友在非常期盼的心情中也会像李丽这样说的,谁来?
(出示课后的练习)
现在可以把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吧。
C、师:而此时林园园又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林园园的话,指名读)
师:园园因为担心,所以舍不得,(板书:怕)谁能读出这种担心和舍不得?(指2名学生读:评价:你读出了林园园的心情。)
李丽非常理解林园园的担心,所以她向林园园保证——我会小心一点。
(出示李丽的话)
D、指名两个孩子和老师一起来读第三节。
师:我们再来体会他们的心情。请两名学生一个来当李丽,一个来扮林园园。我来读旁白。
4、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
A、师:小朋友们,这是他们的第三次对话,用上刚才边体会心情边读的方法,同桌合作来读一读对话,旁白一起来读。”
B、第一组学生展示时:理解三个“不要”。
师:园园你为什么把三个“不要”说得这么重?
(指名说,预设:她很担心李丽会用坏绿铅笔。心理很舍不得)
C、第二组学生展示时:
理解还要画小草?
(评价:你的小问号读得真好。)
师:从林园园皱起的眉头和这个高高扬起的问号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D、师生合作读
男生做李丽,女生当林园园,老师读旁白
四、词语回顾:
对话读得真好,老师相信你们还能把这些词语读好。(刚才的词语出现,开火车读一遍。)
五、写字指导:
出示“铅笔”、二字,李丽和林园园今天发生的一切,都围绕这这支绿铅笔,今天我们来写“铅笔”。铅字已经写过,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笔“,找找生字中那些笔画需要提醒小朋友们注意。
(预设:笔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竖弯钩要帮我我们定好位。)
(1)教师范写,
师:写字前不要着急,先把笔握正确,想好,先看示范的字,然后写,写完在把自己的字和示范的字对照一下。
(2)同学临写描一个写一个):在实物投影仪中展示,表扬结构和主要笔画。
(3)其他还有好几个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用上我们学过的方法各描一个,写一个。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篇5
【教材简说】
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设计思路】
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能通过恰当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理解课文中包含的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育学生要有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
【教学准备】
生字卡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导入
同学们,你看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演示各种颜色的树叶)
看看填填:最后出示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
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让我一起走进第19课《蓝色的树叶》学习完课文后你们就会明白了!一起读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生字词,结合“水果”和“树叶”,试试自己拼读。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2、检查反馈
(1)课文中有几个人物?他们是谁?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
1、问题回答得这么好,相信生字也学得不错。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生字?(课件演示)如果他读得正确我们早就这样跟读三遍:对对对,术、术、术。
2、开火车巩固认读所教生字。
3、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最快。
4、全班交流思考的结果。(说得好的教师给予表扬,同时重复强调,让生加深印象。)
5、变字魔术。
6、对生字进行扩词训练。
7、一起爬山吧!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自主观察、识记下面的字:术、吐、桌、注、铅、已、笔、景、由、年、拿。
2、教师请学生说说怎样写好这些生字,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之后教师和学生通过比较,总结出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的几方面:
⑴ 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⑵ 笔,写竹头时不要把短横写成点;
⑶ 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3、师重点指导“拿”字的写法:
“拿”字是上下结构,上部“合”字的撇起笔靠近竖中线,然后要往左斜,“口”要写扁一点;下部“手”字的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
4、生在书上描红,然后临写,(提醒:写字注意三个一。)老师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写完后大家共同评议,比比谁写的工整美观。同时教师要对表现好的同学或者小组一定形式的奖励。
五、朗读课文
1、分节试读课文。
(1)课文会读了吗?那么谁想起来大声读?现在请举手的同学站起来,想读下面的同学就赶紧站起来,争取机会哟,读书的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第一段开始读。
(2)现在全部都读过了,我就想问一下,有谁敢举手,说我是全班读得最好的?
(3)她这么说是骄傲吗?不是,是自信,是勇敢,是有胆量的孩子!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吧。
2、小结:课文读的这么好,夸夸自己吧!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巩固9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读词语,指名读,开火车,齐读。
2、回顾课文。上节课上,我们知道了李丽他们班正在上美术课,让我们再回到那一节美术课上去吧,一齐来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引:李丽没有了绿铅笔,于是向林园园借,但是林园园舍不得借。今天我们来读读想想,到底哪些地方看出园园舍不得借。先请大家读一读第二小节,想一想,你是从哪里看出她舍不得借笔。
2、学生读。
3、交流:
(1)吞吞吐吐。不肯借,答应不下来。读一读。
你有过说话吞吞吞吐吐的时候吗?当我们感到很为难的时候,我们说话就会吞吞吐吐。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这句。
仿写词语。
**再读读林园园的话,你还从哪里知道他舍不得借。
(2)我还没画完呢。是不肯借,在找借口。
把她的不愿意借的语气读出来,读一读。
(3)读第二小节,从哪里能看出她是在找借口。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读。
如果你是李丽,看了林园园的树叶,你会怎么想。
你又会怎么说呢?
(4)是啊,李丽也这么说,读一读李丽的话,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小声、借、行吗?看出李丽有礼貌,在与林园园商量。
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个句子。
出示句式,你能不能学着李丽的样子来说一句话呢?学生仿说。
4、齐读第二节。
引:李丽看到园园的画很美,就很有礼貌地向园园借笔,可是园园以没画完为理由舍不得借出铅笔。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二小节,回味一下他们说的话。
三、学习第三小节。
1、第一次没借成,李丽没有办法,只好趴在桌子上等园园都画完,那么园园这次又是怎么来说舍不得的呢?请大家读一读第三小节,想一想。
2、学生读。
3、交流:
林园园说的话
(1)怕、弄断。说明林园园不乐意借铅笔,担心、小气,这是她内心真实的想法。
(2)有感情地读一读。
读一读李丽的话,想一想,从李丽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李丽的话:
(1)现在、可以。李丽在向林园园请求、商量借笔的事。
(2)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个句子。
(3)出示句式,大家读得真不错,那你能不能看着句式自己来说一句呢?学生仿说。
李丽的话:
(1)小心一点儿。看出李丽很诚恳,她会很小心。
(2)有感情地读一读。
4、读一读第三小节。
引:当李丽再次着急而又诚恳地向园园借笔时,园园又以要弄断为名,不舍得借笔。现在同桌的二个同学一个当李丽,一个当林园园分角色来读一读第三小节。其它的部分可以一起读。
(1)同桌练读。
(2)指名学生读。
四、学习第四小节。
1、那么园园的第三次又是以什么理由舍不得借笔的呢?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第四小节,想一想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读。
3、交流。
林园园的话
(1)注意、不要、不要、不要。说明园园很舍不得,很不放心,怕太费了,提了很多要求。原来园园舍不得借的'原因是怕笔被用多了,
(2)有感情地读一读。
林园园的话
(1)皱着眉头,还要画小草?他的意思是,画得太多了。园园没想到李丽还要画小草,觉得画得太多了,心里很不满意。
(2)有感情地读一读。
读读这一小节,你还知道了什么?
李丽的话
(1)连忙、只。说明林园园只要把笔借给李丽,李丽都会答应下来的。
(2)有感情地读一读。
4、分角色男女生来读一读第四小节。
引:李丽和园园,一个是那么的诚恳,一个是那么的不放心,不乐意。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第四小节,把他们各自己的特点读出来。
5、说说心里话。
(1)引:听了园园的话,李丽没有说话,也没有接园园的铅笔,她在想些什么呢?园园方面(小气,他舍不得,怕我用多了,不肯把铅笔借给我),自己方面(还是拿蓝的画一画算了)。
(2)学生说。
五、学习第五小节。
引:李丽终于明白了园园舍不得把笔借给自己,所以她——(出示第五小节)
1、请大家读一读第五小节,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学。
3、交流:
(1)用心画。可能是因为生了林园园的气了。
(2)不由得、脸红了。说明园园从心底里认识到自己错了,她会学着改正错误的。
4、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小节。
5、蓝树叶对园园说话。
引:是什么让园园知道自己错了呢?蓝树叶。当园园看着蓝树叶时,她听到了蓝树叶在跟自己说话呢。你知道蓝树叶对她说了些什么吗?
5、对小伙伴说。
引:老师相信,蓝树叶对园园说的话,也正是你想对园园说的话。那么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周围的小伙伴说些什么吗?
六、小结课文。
原来蓝色的树叶在向我们讲述着这样的一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呢。看着蓝树叶,让我们想到了他对我们说的,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啊。
七、写字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认读4个生字,并口头组词。
2、仔细观察田字格,觉得哪个字较难写。
3、老师范写二个字,学生跟写。
4、说说另二个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5、展示台展评。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