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蜜蜂》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蜜蜂》教案 篇1
《蜜蜂》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蜜蜂》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蜜蜂》教案 篇2
【活动设计】
大班的孩子探索欲X较强,蜜蜂幼儿都知道,但是蜜蜂的相关知识却不知道。这是幼儿所好奇的,所以,幼儿绘画的同时熟知了相应的自然知识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掌握简笔画的技巧。
2、完整的画出蜜蜂的'身体结构,体验绘画的乐趣。
3、培养幼儿懂得劳动是最美的。
4、感受儿歌与绘画相结合。
【活动准备】
蜜蜂的图片彩笔记号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1、打开图片给小朋友讲解蜜蜂喜欢什么样的花朵?含苞未放的和刚刚开放的蜜蜂不会钻进去,蜜蜂喜欢的是怒放的花朵。因为这样的花朵里花蜜和花粉比较丰富;蜜蜂是靠触角来判断花的气味;蜜蜂的后腿上有一个凹槽,周围长满了绒毛,想一个花篮。蜜蜂把收集来的花粉花蜜都放进这个花篮里去,等盛满了再回家。
2、了解完了关于蜜蜂的知识现在开始学画蜜蜂,老师在黑板上按照顺序画,先画一个圆圈这是蜜蜂的头,接着画眼睛,嘴巴,触角,然后再画身体,斑纹,翅膀。最后画上蜜蜂的腿这样一张简笔画就完成了。
3、提问幼儿蜜蜂是什么颜色的?再给蜜蜂涂上正确的颜色。
4、活动结束:
作品完成后教给幼儿一首自编的儿歌《小蜜蜂》
小蜜蜂 嗡嗡嗡
飞到西 飞到东
采花粉 把蜜酿
爱劳动 做榜样
小朋友 要学它
好好学习本领大
《蜜蜂》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轻快的蜜蜂和笨重的小熊形象的对比,引导幼儿感受两段音乐的不同形象,并能用相应的形体动作表示出来。
2、根据音乐能有规则的进行游戏,体验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磁带、录音机
2、蜜蜂和小熊的胸饰、字卡
3、蜂箱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听听,它是谁?
(放蜜蜂音乐)
(二)、认识、了解、表现乐曲。
1、熟悉乐曲:
1)、你能听出它是谁?
2)、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
3)、你听了这段曲子你想做什么动作?
4)、你觉得这段音乐怎么样?
2、了解表现乐曲:
由蜜蜂的翅膀联想到曲子的轻快,并用形体动作表现出来。
3、用相同的方法认识小熊音乐。
4、区分两段音乐的不同形象。
(三)、音乐游戏:蜜蜂与小熊
1、由故事导入,帮助幼儿掌握游戏角色。
2、幼儿佩带胸饰,分角色进行游戏。
3、交换角色游戏。
(四)、巩固对蜜蜂和小熊形象的认识。
《蜜蜂》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概、减、阻”等9个生字。会写“辨、试、检”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纸袋、大概、减少、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实验的过程。
3.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
4.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
教学难点:
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蜜蜂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出示作者法布尔的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昆虫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要想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同位帮忙消灭“拦路虎”。
2.检查生字
试验、证实、阻力、、推测、沿途、尽管、尽力、陌生、准确无误、闷热、纳闷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3.检查句子,
课文中出现了好几个多音字,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你注意到了么?先出示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还需要看看书的同学,马上在课文中找出句子练一练吧,一会儿请自信的孩子来试着读一读。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三、书写汉字相机指导
1.形近字辨析
“蜜”和“蜜”:无论蜜蜂还是蜂蜜都和昆虫有关,不要写成“密”。
“辨”和“辩”:用手分辨就是“辨”,言语辩论就是“辩”。
“检”和“捡”:用木尺比着检查就是“检”,动手捡起就是“捡”。
2.笔顺讲解
“试”的第四笔是横;“阻”和“陌”的双耳旁是两笔写成的。
3.小组合作给字组词
4.练习书写,师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
1.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板书:听说)
3.同学们,我们校园里有一朵花,它的花瓣与众不同,是五颜六色的。听到这件事后,你想说什么?或做什么呢?
4.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文本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但也常常是三年级孩子的一个难点。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听说”一词的含义,特在此环节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在联系实际的深刻体会中感悟“听说”所蕴含的法布尔求实的作风。】
三、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2-5自然段,将课后题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而在默读中边读边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2.抽生汇报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再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吧!(板书: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
【设计意图:对于较复杂的内容,交给学生用一定的句式组织语言,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把语言的实践与内容的感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通过同桌互说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训练提高的机会。】
3.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
(1)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
(2)“那二十只左右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这两句话中画横线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准确的表达)
【设计意图: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之一。也是充分体现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的段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的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可以让学生在生与生、师与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中,逐步学会阅读。】
4.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同桌同学讨论)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5.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6.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激动)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指生读,大家评议。)
【设计意图:抓住朗读训练点,充分地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在读中感悟人物内心。】
7.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为什么?
8.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能说明结论的句子。(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法布尔的严谨)
四、联系前文拓展延伸
1.出示第一段:同学们,读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他兴奋地对人们说: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设计意图: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个结论并没有在文章中直接呈现,此时,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改读,及在教师引导下的一句三读,使学生从中得到了感的迁移,情的激发,智的启迪。从而体察作者透过文字传递的感情。】
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在几十年后,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教师讲述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学们对蜜蜂的知识感兴趣,可以去查查资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设计意图:资料的适时补充,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距离孩子年代久远的事实,从而更好地感悟法布尔求实严谨的科学作风。】
五、作业布置:
1.把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
2.课外阅读:《昆虫记》
板书设计:
蜜蜂
听说 善于思考
做试验 认真严谨
得出结论
《蜜蜂》教案 篇5
托班音乐游戏:
小熊和小蜜蜂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幼儿能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2、参与活动,体现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磁带、录音机
2、蜜蜂和小熊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听听,它是谁?(放蜜蜂音乐)
(二)认识,了解,表现乐曲
1、熟悉乐曲:
(1)小朋友,你认识它是谁吗?(蜜蜂)
(2)那谁来学学小蜜蜂是怎样飞的,(请幼儿做动作)
2、了解表现乐曲
(1)小蜜蜂有一对翅膀,幼儿老师一起来学学小蜜蜂。
(2)小手放在腰上,一前一后动一动,小脚尖踮起来,轻轻地飞。(教师和幼儿听音乐做蜜蜂动作)
3、用相同的方法认识小熊音乐
(1)小朋友,看这是谁啊?(小熊)
(2)小熊今天也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来听一听,你们也可以用动作跳出来,这样小熊就能看见小朋友是在和它作朋友。
(3)小熊走起路来是慢慢地走(笨重地走)。
(三)区分两段音乐的不同形象
小朋友,来我们一起听音乐,来和小蜜蜂、小熊跳舞。听到蜜蜂的音乐我们就一起来
学小蜜蜂飞,听到小熊的音乐我们就跳小熊的舞。
(四)结束
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学做小蜜蜂和小熊。
《蜜蜂》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旋律高低变化。
2.积极参与跳地垫游戏。
活动准备:
1."音乐":《小蜜蜂》。
2.录音带、录音机、5种颜色的地垫。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看幼儿用书《小蜜蜂》,并请幼儿回答:
--小蜜蜂是怎么飞行的.?
--它会发出什么声音?
--为什么小蜜蜂喜欢在花间穿梭?
2.请幼儿模仿小蜜蜂的飞舞动作及鸣叫声
也可一配合歌曲自由表演。
3.学唱新歌《小蜂蜜》。
--教师先唱歌曲2到3遍。
--教师边唱谱子边按谱上的音符高低在白板上画出黑点,再将黑点连起来,画出旋律线。
--请幼儿看幼儿用书《小蜜蜂》,边看图中花的高低位置变化边唱歌。
--请幼儿边唱边照着白板上的线条在空中画出旋律线条,也可一让幼儿轮唱。
4.跳地垫游戏。
--在地板上连接5个不同颜色的地垫当作do re mi fa so,再带领幼儿随着歌曲的恶意界玩跳地垫的游戏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