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中班常规教案

2025/11/22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中班常规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班常规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很喜欢玩有关“新郎和新娘”的游戏,因此我们抓住幼儿这一兴趣点特意制作了《找新郎》这个读本,在读本中我们把幼儿喜欢的动物和新郎联系起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动物的特征猜测新郎的真相。活动旨在借助读本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引导幼儿学习揣测阅读的策略,提高阅读预期能力。

活动目标:

1、乐意和同伴阅读同一本图书,对画面内容感兴趣。

2、能根据画面所提供的线索,猜测新郎的真相。

3、练习角色对话,锻炼阅读预期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丰富幼儿有关动物特征的认识。

2、物质准备:

(1)大图书《找新郎》,猪、老虎、大象小书《找新郎》若干本。

(2)鞭炮声音乐、狼、猪、老虎、大象等动物“结婚照“若干张,花形粘贴纸若干、记号笔若干支。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书封面,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师:老师带来了一本很有趣的书,我们看一下封面上有什么?新郎在哪呢?让我们一起来帮新娘找新郎吧!(教师同时引导幼儿阅读书名)

二、师幼互动阅读大书,学习揣测阅读法。

1、阅读图书1—4页并逐页观察和讲述“新郎“特征。

师:这个新郎真有趣了,他想和新娘玩捉迷藏的游戏,游戏开始了。新娘说“新郎新郎啥模样?新郎说“请你看看我的腿!”(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新郎”的腿)教师总结:哇,新郎的腿上全是毛呀!

(以此类推阅读完1—4页内容)

(新郎新郎啥模样?请你看看我的腿!哇,新郎的腿上全是毛呀!

新郎新郎啥模样?请你看看我的.尾巴!哇,新郎的尾巴好大呀!

新郎新郎啥模样?请你看看我的耳朵!哇,新郎的耳朵好尖呀!

新郎新郎啥模样?请你看看我的牙齿!哇,新郎的牙齿好尖呀!

新郎就是大灰狼)

2、阅读图书第5页,找出“新郎”真相。

师:你们猜出新郎是藏在他们中间,请你们把他找出来吧!

(“我们要送给新郎一朵大红花,恭喜他今天结婚了。教师在“新郎”旁边的花形标志上贴上花形粘贴纸)

3、粘贴“结婚照”,制作图书封底。

师“新郎”真的是大灰狼吗?让我们看看新娘带来的结婚照吧!谁来帮忙贴上他们的结婚照呢?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是怎么样帮新娘找到新郎的呢?我们是一页一页仔细观察根据“新郎”身上的特征才猜出来的。

三、幼儿结伴阅读小书,拓展揣测阅读经验。

1、幼儿结伴阅读小书找出“新郎”真相。

师:老师还准备了许多游戏小书,这本小书需要两个人一起阅读,阅读完以后请你们送给“新郎”一朵大红花,最后把他们的结婚照贴上去。

2、启发幼儿运用角色问答的形式边看边讲述图书中的“新郎”特征。

师:你们还记得新娘和新郎是怎样问答的吗?现在就请小朋友两人一组边看图书边说主产新娘和新郎的对话。

3、集体分享阅读的快乐。

师:你们刚才扮演新娘和新郎了吗?哪两个小朋友愿意说说你们是怎么找到新郎的?

(个别幼儿结伴来说说自己的图书,或老师当新郎,幼儿当新娘分享小书)

(新郎以猪为例:

新郎新郎啥模样?请你看看我的腿!哇,新郎的腿好胖呀!

新郎新郎啥模样?请你看看我的尾巴!哇,新郎的尾巴好短大呀!

新郎新郎啥模样?请你看看我的耳朵!哇,新郎的耳朵好大呀!

新郎新郎啥模样?请你看看我的鼻子!哇,新郎的鼻子好大呀!新郎就是猪)

四、和客人老师互动阅读。

师:请你们拿着小图书和笔找一位客人老师,用好听的话向客人老师介绍小书里的新郎,并请客人老师把你说的话记录在小书上。

五、播放鞭炮声结束活动。

师:现在新郎新娘请我们去喝喜酒了,那我们出发吧!

中班常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2、能沉着、冷静面对危险情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激发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兴趣。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泡沫板,地震视频。

2、急救箱及物品:手电筒、饼干、水、跳绳、书、玩具、收音机、手套、口罩、哨子。

活动过程:

一、地震的危害

1、孩子们,老师搜集到一段录像,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视频)提问:录像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发言)小结:是啊!刚才录像中楼在摇晃,地面发出了剧烈的声响,这就是地震。

2、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的灾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让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可以把你看到的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教师走下去,听一听,问一问)再请个别幼儿起来说一说。

小结:地震发生后,出现房屋倒塌、桥断裂、山体滑坡,给我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很的危害。地震实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如果地震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怎么办?

2、地面出现剧烈的震动,我们躲在哪里安全些?

请个别幼儿说。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谁做的对,教师用泡沫板演示形成的'三角区,让幼儿明白什么地方安全。

3、如果在这个教室里发生地震,该怎么办?请小朋友找个地方躲起来,看看谁找的地方最安全,保持的姿势最正确。教师一边指导一边给做对的小朋友贴上一个小标志。

小结幼儿躲的情况。什么时候往外跑?逃跑时应该注意什么?(有秩序,沿墙角跑,保护头部。)可以用什么来护住我们的头?

小朋友,听!是谁的声音?(放图片)他没有跑出去,被困在了里面,他用什么办法让别人知道被困在里面?什么时候喊?(有人时喊)为什么没人时不要喊?(保持体力)没有劲喊了怎么办?(哨子、敲击、寻找食物、想办法自救)

小结: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先躲后跑,如果被困住好几天了,都没有人来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

三、地震的预防

1、日本是一个多震的国家,他们的家里准备了一个地震急救箱,以备急用。里面有许多物品,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应该选什么物品,用它来干什么?然后放到你们组的急救箱里。选好了吗?请把你们组的急救箱送到老师这,然后回到座位上。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急救箱都有些什么?(提问:水和饼干我们需要它吗?手电筒能派上什么用场?收音机也能助到我们吗?小小的哨子有什么用?手套能有什么用处?)

小结:有了急救箱里的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我们渡过难关了。

2、地震很可怕,如果我们能提前知道地震何时发生该有多好?但现在我们还无法预测地震的发生。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地震发生的前一两天或几个小时内经常会发生一些异常的现象,让我们看一看。(请幼儿看课件)小结:这些现象都是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的,小朋友发现后可以告诉周围的人。

四、地震演习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看看小朋友会不会保护自己。

教活动名称:橡皮膏小熊学思:

幼儿只有通过各种感官才能印象深刻地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懂得自救的方法。

在本节课中,通过视频、图片的观看极地调动了幼儿的经验讨论和演习活动幼儿能积极地参与,获得了真实的体验,急救箱的小游戏又让幼儿懂得在生活当中应提前预备好急救物品,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中班常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消防车的外形和特征,了解消防车的特殊用途。

2、通过听介绍和观察活动,讲述消防车的外形特征。

3、知道消防队员勤学苦练,不怕困难,产生热爱消防队员的.情感。

活动准备

消防车模型或教学挂图,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 出示玩具消防车或消防车图片,引出话题。

1、教师:这是什么?

2、教师:消防车有什么用?消防车上有什么呢?

二、 观察感知消防车的结构。

1、教师:消防车与我们平时看见的汽车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幼儿从颜色、结构和设施上谈论消防车的特点。

3、教师:消防车为什么是红色的?消防车的车厢里面有什么?有什么用?

4、消防车上有什么特别设施?

三、 在幼儿观察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向幼儿介绍消防车上的各种设施。例如:警报器、梯子、消防水管、消防车水龙头、灭火器等、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

四、 阅读幼儿用书,进一步感知人士消防车和消防器械。

1、教师讲述谜语,启发幼儿猜测谜底,并带领幼儿学一学谜语。

2、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消防车,感知消防车的构造和用途。

3、鼓励幼儿看图对照阅读汉字:消防车、灭火器、消防水管、消防栓。

附谜语:一个英雄,浑身通红。

平常日子,坐着不动。

一见着火,发起冲锋。

中班常规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暑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向往过暑假的情感,教育幼儿愉快、合理地过暑假。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暑假安全知识调查表》40份(附后);《暑假俱乐部》手册40本(摘取手工制作、数学操作、智力开发等书本装订而成);安全图片每人一套;蜡笔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一、使幼儿了解暑假的含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过暑假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这个假期叫做暑假。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2、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3、教师总结暑假的含义:这个假期是在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放的,我们叫它暑假,暑:就是热的意思。

二、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愉快、合理地过暑假,培养幼儿完整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判断能力。

1、教师引导幼儿:"暑假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幼儿互相说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欢做的事情。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想像能力。

3、那么在暑假里,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判断能力。

4、出示各个家长填写的《暑假安全知识调查表》,挑选几个家长所写的暑假安全知识,提问幼儿:可以这样做吗?不可以做这些事情吗?运用家长的.话语来助提高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更加认真参与活动。

三、教师总结暑假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如果回老家的小朋友,不能一个人或和小伙伴到河里去游泳。

(2)不能玩火、玩电、玩尖锐的物体。

(3)夏天的太阳毒辣,不能到太阳底下长时间地玩,要保护自己的皮肤。

(4)吃冷饮时,不能一下子吃得太多,否则,会引起肚子痛,影响身体健康。

(5)吃西瓜时,要把瓜洗干净,请爸爸妈妈切好西瓜,吃的时候不讲话,以免瓜子呛人,还要防止西瓜汗流到衣服上,另外,不可乱扔西瓜皮。

(6)自在家时不要让陌生人进来,不要告诉陌生人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7)出外与家人走散了,要懂得打电话110报警,不要跟陌生人走等。

四、请幼儿看安全图片操作。每个幼儿一套安全图片,请幼儿在正确的图片上打上对号,错的打上错号。

教学思:

幼儿期待着暑假的到来,在谈论暑假时做哪些事情时,孩子们都表现得兴高采烈,,都能明显区分出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这是有关于平时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得比较好。

中班常规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了解黄豆的外型特征,认识黄豆。

让幼儿体验实践操作带来的乐趣。

初步知道黄豆的营养价值,培养幼儿喜爱吃各种豆制品。

活动准备:

每组干湿黄豆各一碗、一杯豆浆。

豆浆机、一大玻璃杯水、一只空玻璃杯、一次性塑料杯一大盒。

豆腐、素鸡、油豆腐、豆腐干各一盆。

活动过程:

(一)、黄豆宝宝什么样

1.小朋友,我们桌上的碗里装的是什么呀?(这是黄豆)

2.让我们来看看黄豆长什么样?(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捏一捏、说一说,碗里的黄豆长什么样?)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看到的和想说的。

教师小结:黄豆是一粒粒的、黄黄颜色的、硬硬的,所以人们称它为黄豆。

(二)、黄豆宝宝变魔术

1.(出示豆浆)小朋友你们喝过豆浆吗?知道豆浆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2.比较干湿两种黄豆的不同,请幼儿说说哪里不一样了?

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3.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1)请小朋友睁大眼睛,看看黄豆宝宝是怎么变成豆浆的?

(2)倒出豆浆后提问:“黄豆宝宝呢?怎么不见了,它变成什么了?豆浆是什么颜色的?”

(3)喝豆浆啦(请幼儿品尝豆浆,说说豆浆的味道)

(三)黄豆宝宝变变变

1.小朋友,黄豆宝宝除了变豆浆,还可以变什么呀?(让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知道的豆制品)

2.小朋友说的真棒,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很多黄豆宝宝变出来的食品,你们看看都有什么呀?

教师小结:豆腐、百叶、素鸡、豆腐干、油豆腐,都是黄豆宝宝变出来的。

(四)黄豆宝宝营养好

小朋友,你们别看黄豆宝宝长的小小,但是营养价值却很高哦。黄豆宝宝里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所以我们要多吃爱吃豆制品,身体就会变得棒棒的。

中班常规教案 篇6

活动内容:

花灯会(重点领域:数学)

活动目标:

1、知道6添上1是7,了解7的实际意义。

2、感知数量6和7之间的关系,认识数字7。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⒈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页《送花灯》,数字卡片7、记号笔人手一支。

⒉材料袋:7盏红灯笼、7只兔子、7个灯泡图。

活动过程

㈠数花灯,花灯,知道6添上1是7,了解7的实际意义

1.小兔家准备元宵节,定了好多花灯。

⒉教师依次出示6张红灯笼图片,引导幼儿数数。

师:请你们数一数,小兔订了几盏红灯笼?

⒊出示7只小兔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⑴小兔有几只?(7只)如果每只小兔要拿一盏红灯笼,够不够?

⑵是红灯笼多,还是小兔多?

⑶怎样让红灯笼和小兔一样多?

⒋小结:原来小兔家订了6盏红灯笼,又添上1盏,就有7盏红灯笼了,这样,每只小兔子都有一只红灯笼。

㈡点花灯,感知数量6和7之间的关系,认识数字7

⒈师:红灯笼里要装上灯泡才能亮起来,数一数小兔准备了几个小灯泡?

⒉教师出示6张灯泡图片。

师:请你们数一数,说说准备的灯泡够不够,还缺多少。

⒊小结:6个灯泡,又添上了1,就是7个灯泡,能让7盏红灯笼亮起来。

⒋认识数字"7"。

⑴7只小兔,7盏红灯笼,7个红灯泡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7)⑵数字"7"像什么?

⒌找找教室里的数字"7"。

师:找找活动室里哪些物品数量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㈢我来送花灯,进一步感知数量7

⒈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页《送花灯》。

师:这里有"订单"和各种花灯,订单里写着每个动物想买的花灯品种和数量,请用连线的方法把花灯送到每个动物家里。数一数送去的花灯各有多少?

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㈣活动评价

⒈请个别小朋友讲述自己的`作业。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送的,每个动物有几盏花灯?

⒉幼儿两两合作,互相交换,看看花灯有没有送对。

反思:

为让孩子了解积累生活经验的重要性,在每次活动的开始部分我结合本次活动内容尽量以一种自由的形式,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谈话,帮孩子积累并运用这些相关的经验。

从基本部分开始,正式进入主题教育活动,从孩子喜欢看,喜欢帮助别人的特点出发,让孩子从不同的方向,以不同的形式了解序数的含义,并大胆的表达出来,用比赛的形式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充分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