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作品 > 情感 > 正文

月怕十五,年怕中秋

作者: 高炯森2023/06/17情感

我对中秋节的情怀,是从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民谚中体悟到的。农民多以农历记事,很多时候,中秋这天,他就会说:“月怕十五,年怕中秋。”又面向我,“对一个月来说,到十五了,就只剩一半了;对一年来说,到中秋了,这一年也就快结束了。”

后来我当了语文老师,有学生问:“高老师,中秋节是为了纪念谁?”一想,还真没有说为了纪念谁,只是源自上古时代的天象崇拜,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纪念介子推,端午节纪念屈原,余下的两个节日都是先民的传承了。

中秋是一种思念,在过去,每到中秋,再穷的人家,都要选颗粒饱满的新谷子,打点新米,做一锅新米饭;计算好日子,田间地头早留下了几棵时鲜的菜蔬,傍晚早早收工,做一两个小菜,美美地喝几口小酒。那些年,老家经常天旱,田地收水栽秧就困难了,因此,能吃上一顿白米饭,那就算是不错的生活。

家境好点的,就吃新糯米干饭,从装有辣椒、豆瓣的缸里,舀一碗红艳滋润的辣椒、豆瓣酱,加适量的自家种的菜籽榨的油,放在糯米干饭上面一起蒸熟,一揭锅盖,那种自然的醇香扑面而来,就温馨了中秋的夜晚。

40年前,大多数人不吃糯米干饭了,用蒸熟的糯米,自己动手做糍粑。一家人有说有笑,砍木竹,洗石槽,洗米的洗米,烧火的烧火,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和谐而温馨。

先做“炒花生面”,把新挖的晒干的花生剥去外壳,再用文火焙干,直到花生米香味十足,才褪了红衣,把炒好的黄灿灿的花生米加点盐捣成细细的面,油润、厚实、醇香。富一点的人家,种了芝麻的,就做“炒芝麻面”,那香味就更浓郁了。

接下来蒸出不硬不软的糯米饭,倒进石槽或者石臼中,用两根新砍下的木竹底部粗大的头,用力捣蒸熟的糯米饭,一左一右两人,动作极其协调,不断地用力捣,直到看不到饭粒,一大团光滑、柔软、细腻的手工糍粑就做成了。用筷子扯一坨光滑、柔软、细腻的手工糍粑,蘸点油润、厚实、醇香的炒花生面或者炒芝麻面,想想,那滋味有多美!

吃剩下的糍粑就做成圆形或者长方形,切成片或者块,晒干,能存放很长时间。想吃了,取一碗放油锅里一炸,待两面黄时,捡一块放进嘴里,那酥脆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

30年前,我还清楚地记得,邻居吴成仁家的大儿子是国家干部,在外地工作。农村那时的通讯不发达,全村只有村支书一家安了座机电话,外面的人有什么事都打这个电话。临近中秋节,村支书就会在广播里叫:“吴成仁,你家大儿子叫你到邮局取月饼!”那时,月饼在村人的心中是富贵的象征,村上只有极少数人吃过。

很多老年人听都没听说过,有个老太太说:“月饼?咋就要叫月饼呢?吃起来究竟是个啥滋味哟,能不能让我呡一点点嘛?我也就想得过了。”

我那时还小,就暗下决心,以后也要给我的父母买月饼。

20年前,我真的给父母买了月饼,满怀期望地看着他们尝一口,以为会大加赞赏,不料他们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原来月饼就是这么个味道啊,只是个甜味嘛!还是没得我们做的糍粑蘸炒花生面香哟!”

中秋是一种珍惜,有时,五六家人碰巧聚在了一棵大桂花树下,挤在一处,吃着喝着笑着唱着闹着,没一个人闲着。各家拿出自家的月饼,各种味道都有;有时,一家人凑巧都回老家过节了,家里家外,团团祥和将浓得化不开的节日气氛,圈圈荡漾开来。老人拈须感慨:“我这把老骨头,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和你们在一起。”惋惜、珍惜之情,就满满地溢出来了。

现在,虽没有几人为能在中秋节吃上一碗新米饭而向往,为吃上一块手工糍粑而自豪,为吃上一个月饼而骄傲,但大多数还是能真切体悟到“月怕十五,年怕中秋”这句话的意旨。时光飞逝,岁月荏苒,日子好了,时间过得真快呀!

中秋是一种祈盼,那是一种情结,八月十五月儿圆,月圆人更圆。是人们的愿景。有华人的地方,就应该有这个象征团圆的节。千里共婵娟,是一种团圆;天涯共此时,也是一种团圆;单有浓郁的思念和祈愿,同样是一种团圆。

唯愿心中长相忆,人生何处不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