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母亲的河教案

2025/09/06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母亲的河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母亲的河教案 篇1

一、课前系统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2—4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2—5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2.本课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了解长江的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长江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一条亿万年生生不息的大江;一条孕育了伟大民族的大江;一条蕴涵着丰厚历史的大江;一条充满了时代活力的大江。

3.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母亲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是中华文化代代传承的载体。学好长江这一课,能唤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感叹,能增强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4.本课的设计思想

20xx年中央电视台热播的33集记录片《再说长江》,引起了巨大反响,我看后也深深为之感动。我想:我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再根据课标精神,整合出一堂比较优秀的课,能让学生感受到这条中华民族生命之河的概貌及历史──亿万年沧海桑田、五千年文明变迁、二十年波澜画卷。

(二)学生分析

1.七年级学生对长江都或多或少有一点认识,但是他们的这种认识只是浅层次的,没有上升到理性和情感的高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的启发、点拨和引导。一方面要培养他们对长江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要让他们了解长江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培养环保意识。

2.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对初中的学习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适应过程要有所注意,教学要详略得当。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了解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分段及各段的自然景观。

(2)运用地图说出长江流经的地形区和气候区及其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3)运用相关资料了解长江的利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4)培养良好的读图和用图习惯,养成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良好习惯。

2.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分段、流经的地形区、主要支流等等。

(2)了解长江对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影响。

(3)了解长江目前的开发利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利用地图建立起长江流域的整体感。

(2)通过音乐、视频、动画、图片等方式创设情境,了解长江,增进对长江的热爱之情。

(3)感受和理解长江对中华民族的巨大影响。

(4)在对长江流域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的探究中,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分段及其自然景观;长江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

教学难点:长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五)教学方式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对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情境导入法、启发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六)课前准备

收集长江相关资料(文字、图片及视频),根据教材、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精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课堂系统

(一)课前探究设计

20xx年,中央电视台热播了33集《再说长江》记录片,电视、报纸、网络对此都曾作过相关的专题报道,学生对此内容也较感兴趣。因此,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长江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母亲河──长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映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师生一齐卡拉OK。把学生带进学习长江的氛围。

【承转】一首《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

【展示】反映长江流域全貌的图片。

【提问】长江在祖国的什么位置?

伟大的母亲河──长江,像一条巨龙镶嵌在祖国的南部,源远流长。

【提问】如果说黄河的形状呈“几”字形,那么长江呈什么形状呢?

在黑板上画出黄河的形状,再画出长江的形状,从而得出长江呈“V﹢W”形状。

【引导】学习一条河流首先要了解它的主要概况:包括它的发源地、全长、注入的海洋、流经的地形区、省级行政区、上中下游的划分、主要的支流。

母亲的河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关注渫水母亲河上游江坪河近几年水位上涨、河面挖沙而导致河床周围山体坍塌、房屋农田损坏、洪涝等来认识河流保护问题的重要性;

2、能对河道周围环境破坏情况进行简单的考察、调查,并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及思索能力,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

3、通过对美的环境的描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增强学生"保护渫水母亲河,共创绿色和谐家园"的意识,为家乡的环境问题出谋献策,培养主人翁意识和合作精神;

4、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资源意识。

二、活动重点:

1、了解河道两岸河床损坏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认识河流保护的必要性,通过沿河岸调查取样思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活动难点:

1、学会调查的方法和环保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活动的实施步骤: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共分为:

1、活动准备阶段。

2、调查研究阶段。

3、汇报交流阶段。

4、宣传展示阶段。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有效地展开调查研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此次主题研究的`意义。首先课前布置学生去查资料来了解“我们周围环境对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影响?”课前观看《湘江淘宝,损坏河床》的报道并展开讨论。有的说:“美的环境能够让我们更愉悦的在校园里学习、生活。”马上有同学提出不同的看法:“差的环境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为什么会有这么差的环境呢?”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人类对保护环境的认识不够,如在利益当前的社会体系下,为了谋求一定的经济利益,在河床上肆意采砂掏石、任意撒网进行电鱼毒鱼行当、生活垃圾、下水道废水直接排入小河、河岸两个旁进行养殖业,使原本清澈的小河变得浑浊不清,平坦的沙滩凹凸不平,随处都是不见底的沙坑,对河床两岸居民的健康生活和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那么保护生态环境呢?教师就顺势提出让同学们去进行一次如何保护母亲河的调查。并开始制定活动计划和方案,前期的动员和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

根据主题的要求,我设计了三份调查表,一份是“一个家庭所产生的垃圾和排放的废水有什么危害?这些垃圾是如何处理的调查”第二份是“学校废水的处理情况调查。”第三份是“沙场无节制的烂采行为带来的危害的调查。”

(1)家庭垃圾调查

首先从自己的家开始调查,看看家里一天扔掉多少垃圾,扔掉的都是些什么,连续记录一周后作出统计。

(问题)这些垃圾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处理的?可以从网上查找垃圾的危害和处理的资料。

一个家庭有这么多垃圾,那么沿河两岸的百姓呢?

请你结合实际提出几条垃圾的处理方法的建议。

(2)学校废水的调查

1、校园的废水是怎样产生的?

2、废水的产生主要是我们的卫生习惯所形成的,我们怎样来改变这些不良的习惯,校园的这些废水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3)关于沙场无节制的烂采行为带来的危害的调查。

调查江坪河段两岸河床垮塌、农田淹没的原因及原因分析对如何防治,你有没有好的建议?

第三阶段:汇报交流

这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学生们纷纷呈现自己的劳动成果。

解决河水污染问题最根本的是从从我做起、现在做起,用我们实际行动去影响周围的同学。学生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学会了积极思维,集思广益,相互合作,知道了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激起了保护环境的社会意识。

第四阶段:宣传展示

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如何让每个人都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来,如何来进行宣传。最后,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商议决定,首先要求每位学生做好宣传工作,向家人、邻居、亲戚宣传垃圾、废水乱排放的危害和合理开采砂石、“绿色养殖”对保护水资源重要性。

五、拓展延伸

壶瓶山旅游近几年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唐代诗人李白更是用“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来形容壶瓶美景,作为壶瓶山人你准备为家乡的旅游业发展做些什么?

母亲的河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热爱祖国河山,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文化中的,从而歌颂黄河,学习黄河的精神。

2、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知黄河--颂黄河--忧黄河--救黄河

3、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4、培养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展示成果,加深对黄河的了解。

2、通过调查、广告设计、提出建议、诗歌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略

二、黄河巡礼,合作交流

第一环节:“知黄河、颂黄河”

1、黄河知识知多少?(老师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收集一些有关黄河的资料,组内讨论交流展示)

2、诗文欣赏:搜集、整理、筛选的歌颂黄河的(诗、俗语、谚语、成语、文章、图片)等

3、诗歌诵读: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自写或小组合写的一首歌颂赞美黄河的诗。

4、第一环节小结

第二环节:“忧黄河、救黄河”

黄河,由滔天之水变成涓涓细流,继而只留下龟裂的河床,面对这严峻的现实,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交流我们的调查报告。

1、调查报告:现在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原因探究:

2、黄河:黄河,我们的母亲河,现正面临着断流的威胁,中华民族不能没有伟大的母亲河,所以,科学院、工程院163位院士联名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

看到如此残酷的现实,你想说些什么吗?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3、小记者采访:愤怒的咆哮的母亲河,我们怎样才能让她平静下来呢?请采访一下我们身边的同学、老师、家长,如何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4、广告设计:每位同学设计一句广告词,呼吁全社会拯救黄河,改造黄河。

广告要求:围绕“忧”“救”两个主题,用文字的形式表现。要求形式新颖,效果强烈。

第二环节小结

三、体验反思,黄河心声

1、体验反思:

由黄河,的母亲河,你还想到了什么?

2、黄河心声:每位同学说一句祝愿黄河的话。

四、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2、拓展延伸:

(1)想象作文:以“心中的黄河”为中心写一篇文章,抒发对黄河的感情,写出对黄河的希望与祝愿。题目可自拟。

(2)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要求有创意。

(3)黄河母亲给儿女的一封信

学后反思

母亲的河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黄河的发源、历史,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全面深入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中的。

2、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5、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3、指导学生选定活动主题。

4、通过书刊、音像、影视、网络、音乐、个人采访、图书馆等途径搜寻有关黄河材料。

5、指导学生选择材料,做到有所取舍。

6、训练主持。

教学设想:

本节课分二大环节由师生轮流主持:

l师由动态黄河图导入,引出学生活动一:(学生主持)黄河知识竞答: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l然后由两则材料引出学生活动二:不废江河万古流。(师主持)

l最后进行反思,了解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语(1分钟)课件(1)

(大屏幕:以澎湃汹涌的黄河为背景,展示课题《黄河,母亲河》及师激情讲述)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就让我们作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来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出示课题)。

首先让我们欣赏一组动态的黄河实景。

请同学描述观后的感受。

师引出活动:我们在第6课学习了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颂》,这一首《黄河颂》使我们澎湃,壮怀激越。它激发了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那么,有关黄河的知识你又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进行本节课第一个活动:黄河知识竞答。掌声鼓励我们的小主持人上讲台。

二、黄河知识竞答: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18分)

(掌声中小主持人走上讲台,大屏幕上打出一幅黄河流域简图。图上出字幕: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件3)

三、(学生活动)不废江河万古流(23分)

1、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表现很好,对黄河知识了解的真不少,看来课下下了不少的功夫。

黄河,之所以称为伟大的母亲河,是因为它哺育了我们,养活了我们,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但是,它的奔腾咆哮,它的天然气势也给我们带来了痛苦和灾难。据历史记载,从先秦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的3000多年里,仅黄河下游就曾发生过1500多次大的决口,造成洪水横流,千里泽国的人间惨象。那么,黄河的现状又怎样呢?

请同学们看一组记录片(大屏幕上,黄河断流图,)

师:请同学们说说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请学生回答)

请同学们再想一下造成黄河水断流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师:这种情况会造成什么后果?

学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再欣赏一则材料

(2)(大屏幕上,黄河流域水污染图,下面是污染严重河段文字说明)

(请一名学生读)

1995年6月下旬,断流40多天的黄河济南段盼来了一次过流的机会,然而缓缓而来的并不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股黑糊糊的污水,河面上飘浮着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鱼,散发一股刺鼻的臭气……

师:黄河水怎么样了?

学生回答

师:是什么原因造成黄河水受污染?

学生回答

师:黄河水受污染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学生回答

师:我们身边的河水有受污染的情况吗?你能举个例子吗?

学生回答

师:所以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面对这么严重的现状,应该做什么?

学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进行本节课的第二个活动:不废江河万古流。哪个小组先来?同学们掌声鼓励

2、活动开始(20分钟)

五、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里(3分钟)

师:我们相信,只要每一位炎黄子孙行动起来,那么,赤地变青山时,便是黄河流碧水之日。伟大的母亲河一定能焕发出新的活力,继续奔向前方,奔向未来,奔向期待中那个生命的春天。

六、课堂评论

师:通过本节活动,同学们表现很认真,很积极,课前准备得很充分。为了让我们以后做得更好,请大家认真填好总结反思表。

(姓名:)

问题:1、本节课中哪位同学的表现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2、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满意自己的表现吗?你认为自己哪方面的能

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七、布置作业

以“我心中的黄河”为中心,写一篇文章,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写出你对黄河的希望与祝愿,题目自拟。

参考题目《母亲河,你将不再憔悴》《母亲河的迷人风采》

母亲的河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筛选资料的能力,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3、着重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培养课堂口语交际的能力。

2、了解黄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黄河远上白云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自古以来,赞颂黄河的诗文举不胜举,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做一次黄河文化巡礼,来捡拾沉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来追溯过去,正视现在,展示未来。

一、复习《黄河颂》一课,查找有关资料,研讨下列问题

1、复习《黄河颂》,用比赛的形式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黄河的材料。

2、讲述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和历史人物。

3、总结过渡。

通过这次小小的竞赛,我们大家知道了更多的有关黄河的知识,黄河,伟大的母亲河,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然而令众人震惊和痛心的是黄河正面临着断流的威胁,中华民族不能没有伟大的母亲河,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63位院士联名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

二、搜集有关黄河的诗词歌谣

三、了解现状,保护黄河

导入

黄河,由滔天之水变成涓涓细流,及而只留下龟裂的河床,面对这严峻的现实,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1、大屏幕出示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的图片。

(配有背景音乐《黄水谣》及简短的解说词)

2、品读黄河:

⑴ 读:发给学生两篇文章,找同学诵读

⑵ 品: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听后的感受

3、小结:

老师和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我们相信只要每一位黄河子孙行动起来,那么,赤地变青山之时,便是黄河流碧水之日,伟大的母亲河一定能重新焕发昔日光彩!下面,让我们来倾听炎黄子孙对黄河的心声。

四、综合写作

1、美文朗诵:

⑴ 欣赏《话说长江》片段

⑵ 集体朗诵诗歌《黄河颂》

2、课堂小结: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悠悠历史中,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中华民族的象征,她将和中华民族一样在新的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3、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⑴ “我的母亲河”为中心写一篇文章,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写出你对黄河的美好愿望。题目可自拟。

⑵ 对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黄河,要求新颖、别致、有号召力。

母亲的河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关注母亲河,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设计

1、这次活动分二个阶段:(一)课外阶段→(二)课内阶段

四、教学重点

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别大以及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两大特征;黄河的治理及开发利用。

五、教学建议

1、本节的第一框题“第二长河”并没有太难的知识点,建议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即这部分知识通过读图活动来完成。

2、关于黄河的“利”,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头查找资料,然后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如果没有黄河,将会怎样?”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黄河在国民经济、文化等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

3、关于黄河的“害”,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结合各河段的`特点,分组对不同河段进行分析,找到原因之后再一起讨论治理的措施。这样不仅针对强,而且最终会使学生认识到:治理黄河的措施要“因地(河段)制宜”,黄河的开发利用要遵循“区际公平”的原则。

四、教学过程:

⑴引言:主持人自我介绍,致欢迎辞,明确班会主题(保护黄河)

⑵有句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可大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接下来请看我们的记者从黄河源头发来的报道。多媒体配合展示。

⑶作为专题新闻片尾节目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

⑷游戏:黄河的诗句。

⑸黄河三日游为世界游客中意,看,又是一批……请欣赏小品《壶口之旅》

⑹黄河变了,变得遍体鳞伤,黄河母亲把人类告上了法庭。

⑺小品:“与黄河的较量”

⑻我们人类觉醒了,你看杜博士的黄河大会。请欣赏综合剧《黄河幻想》

⑼最后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高唱“保卫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