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2025/09/16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自己去吧》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理解友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个部首.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图画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花、头饰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播放鸭子游泳,老鹰飞翔的录象片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鸭子会游泳,老鹰会飞翔,它们高超的本领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来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音。

2、读通句子,要把每一句读正确,注意停顿,不读破词、破句。

3、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齐读。

(2)去掉拼音读一读。

(3)重点指导:

深:ē,声母是翘舌音。您、那:声母是鼻音。

分清前鼻音和后鼻音:您、深、景。吧、吗,读轻声。

认识“”,学字头。

(4)同桌互相找一找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三)找朋友游戏。

多媒体课件出示许多的小朋友,他们头上都带着本课生字的头饰,两个合在一起可以组成词语的就成为朋友。

要求:(1)先认读生字宝宝。

(2)朋友找到后,同学齐读。

(四)写字指导。

1、复习生字。自、己、东、西。

2、分析字形。

自: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先重后轻。“目”字要写得居中。

己: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不出头。

东:第二笔是,左右两点要对称。

3、学生照笔顺提示在书上描红。

4、学生练习写字,师巡视辅导。

(五)课堂小结。

我们知道了小鸭能自己去游泳,也知道小鹰能自己去飞翔,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去把课文读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激趣导入

1、课件:“青蛙过河”游戏复习生字。

2、课件:“红绿灯”游戏复习词语。

(二)看课文动画,初读课文

1、看动画,想: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2、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三)小组合作探究,深读课文

1、小组选择喜欢的部分深入探究。

(1)读一读;(2)想一想;(3)演一演。

2、全班交流,进行小组比赛。(课件辅助教学)

(四)联系实际说话,拓展延伸

1、最近自己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会的?

2、看课件说话:学会了。

(五)小结,指导背诵

(六)布置作业

1、(必做题)背诵《自己去吧》这篇课文。

2、(选做题)同学们,今天晚上还有一份特别的作业,就是回去后选一样家务活来做,做完后跟妈妈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板书设计

小鸭

学会游泳

自己去吧

小鹰

学会飞翔

课后反思: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两个字,认识新偏旁“”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学习重点

学会 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两个字,认识新偏旁,理解课文第一节内容

课前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投影:今天的天气真好,小鸭子和鸭妈妈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散步,小鸭子看见哗哗流淌的小溪想去做什么呢?它会对鸭妈妈说什么?鸭妈妈又是怎样回答它的,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自己去吧》

2、出示课题,齐读。

3、教学“自、己、吧”三个生字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借助音节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问问你的同学,然后再读几遍。

2、检查生字:

带音节读生字卡片。

不带音节开火车读。

三、再读课文

1、过渡:小朋友真厉害,把单个的生字读得那么好,老师如果把生字放到课文中你会吗?老师相信你们能行的。

2、认真读课文

想想“自己去吧”这句话是谁说的?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四、理解课文

1、哪个自然段是写小鸭和鸭妈妈之间的事

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其他同学拿起笔用“——”划出小鸭说的话,用“~~”划出鸭妈妈说的话

②谁来说说哪句话是小鸭说的`(指名读)你们找对了吗?

出示句子:“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③自己去读这句子,问:你读懂了什么?(想去游泳)

④你能读出想叫妈妈带它去游泳的语气呢?(指名读)读得真不错,读出了恳求、商量的语气。

⑤谁还想来读一读这句话?(请五六人读)

⑥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句话好吗?你们读得真好!

⑦小鸭子多懂事啊,那么有礼貌地跟自己的妈妈说话,蒋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能用这样的语气,很有礼貌地对别人说话,出示句式:

爸爸,您带我去 好吗?

老师,您带我去 好吗?

您带我去 好吗?

⑧妈妈是怎么回答小鸭子的?(指名读鸭妈妈说的话,再齐读)

⑨请男孩子来读读小鸭子说的话,女同学当鸭妈妈,读鸭妈妈的话。

⑩出示最后一句,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全班齐读。

分角式朗读

出示最后一句:“过了几天,小鸭子学会了游泳”全班齐读。

五、指导看读说话

1、启发想象:仔细看图,想想小鸭子刚下水时心理是怎么想的?开始游泳时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它学会游泳后的心情怎么样?

2、小鸭子真能干,在妈妈的鼓励下,在自己的努力下,学会了有游泳,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很 能干,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学会了不少的本领,说说你最近学会了什么?出式句式:

小明学会了打球

我学会了

我还学会了

六、小结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不错个个都是好样的,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学会了那么多的本领,老师希望小朋友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来报效祖国。

附板书: 14自己去吧

自己 不深 去吧 游泳 东西

那边 风景 学会 很美 好吗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篇3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本课的教学以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为主要设计理念,可把语文课堂变成编演童话剧的舞台。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体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与编演童话剧的实践中学习课文。感悟课文、拓展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拓展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或者出示课文挂图,配上背景音乐──管弦乐曲《快乐的小熊猫》。

师:小河边的早晨美丽而又宁静。河水醒来了,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唱起了歌;岸边的小草醒来了,伸伸懒腰,对着河水照镜子;鸭妈妈和小鸭也醒来了,一起来到小河边的草地上做早操。小鸭看见了清清的'河水,喜欢极了,真想下去痛痛快快地游玩,可是它还不会游泳,该怎么办呢?小鸭会怎样对妈妈说?妈妈会帮助它吗?

【拓宽课文内容,给课文中的对话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有助于理解课文对话,同时也给学生学编童话剧提供示范。运用合适的音乐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添编演童话剧的趣味性。】

2.出示课文第一段中小鸭和妈妈的对话。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学生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读读拼音,问问同学或老师。

3.指名读小鸭和妈妈的对话,评议讨论。

师:“你”的下面加上“心字底”就成了“您”,小鸭对妈妈是多么尊重,多么有礼貌呀!可是鸭妈妈却让它自己去游,是不是鸭妈妈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呀?

4.分角色朗读,指导读出小鸭商量的语气和鸭妈妈鼓励的语气,熟练对话。

【启发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在分角色练读中熟练课文对话,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从而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启发想像,尝试拓展

1.师:“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说明小鸭没有马上学会游泳。第一次去游泳,小鸭会遇到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如果小鸭怕困难了,鸭妈妈又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2.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3.小鸭学会了游泳,鸭妈妈看见了高兴吗?它又会对小鸭说些什么?小鸭会怎么说?

4.小组合作讨论,自编对话表演。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拓展和扩充。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可以是小鸭自己不怕困难,也可以是小鸭在鸭妈妈的再一次鼓励下大胆地去学游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举一反三,自主拓展

1.出示小鹰和妈妈的对话。学生自读,自学这一段中的生字,同桌互相考一考,记一记。

2.指名读小鹰和妈妈的对话。要求读得通顺。流利,读出恰当的语气。

3.进一步启发想像,鼓励创造。小鹰和妈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这些话的?小鹰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小鹰会怎样克服困难、最终学会飞翔?

4.教师提供背景音乐《鹰》,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小组进行讨论,并合作创造、编排、表演童话剧。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感情。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要树立自主的思想,能够做事不依赖父母。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练习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生活的本领。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今天老师将和小朋友一起来阅读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是哪一课?

师边板书课题,边告诉学生“自”“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写的生字,认真观察老师是怎样写的。(学生齐读课题)

二、复习巩固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会了生字,还会认吗?请看大屏幕,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

2、老师告诉你们要是读准了,大屏幕一定会发生变化。谁来读。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创设情景:清晨的小河边多美呀!小花揉揉眼睛醒了,小草伸伸懒腰醒了,小河醒了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唱起了动听的歌儿。

2、(点击出示小鸭和鸭妈妈)看,谁来了?小鸭说什么?

3、翻开书111页,在课文第一段中找出小鸭说话的句子,用“ ?”划出来。

谁来读?(师点击出示句子)你勾对了吗?

你能说好这句式吗?指名调读。

4、鸭妈妈是怎么说的?快快拿起书,用“﹋”勾出鸭妈妈说的句子。

谁来读?(点击出示句子)勾对了吗?

你想怎样读这句话。你还想怎样读……

齐读。

5、读到这儿,老师好像觉得鸭妈妈一点都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假如我是鸭妈妈,我一定带着自己的宝宝去游泳,好好保护它!你们是喜欢书上的鸭妈妈还是喜欢我这个鸭妈妈?(小组说一说)

6、小朋友说得多好呀!老师现在明白了,原来鸭妈妈让小鸭从小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7、小鸭真听话,它独自一人练习游泳结果 ?用“( )”括出这句话。(齐读这句话)

板书:小鸭学会了游泳

8、小鸭终于学会了游泳,他的心情怎样?它会对妈妈说些什么?

听录音读。

拿着书跟着录相小声读。

指名读。

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小鸭学会游泳的故事有趣吗?小鹰学飞的故事更有趣呢?想学吗?

咦,谁来了?(点击出示小兔贝贝)

小兔贝贝也被课文吸引了,它也要和我们一起学小鹰学飞的故事呢?(点击出示贝贝说的话)

你们猜猜老师会怎么说?(点击出示老师说的话)

1、好,你们自己去学会这个故事吧!怎么学?老师有3个要求:

小鹰怎么说的?用“ ”。

妈妈怎么说的?用“﹋”

结果小鹰学会了吗?用“( )”开始学习吧。

2、指名读、齐读。(点击出示第二段话)

3、齐读这段。

板书:小鹰 飞翔

4、想看这个故事吗?(点击出示画面)

5、故事真美,如果加上音乐,配上说话就更美了?谁来配小鹰的话?谁来配鹰妈妈的话?(指名配音)

6、看画面一起配音。

五、升华全文中心

1、(点击回到贝贝)出示句子:(齐读)我们只学会了两个故事吗?这节课还学会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只要自己去学,我们一定会学到很多很多知识。

六、学写生字

1、这节课我们自己学会写“自”“己”两个生字。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怎么写。

认真书写。

2、巡视指导。

3、师示范书写。

4、在田字格里各写一遍,要求写得更美。

【板书】

14、自己去吧

小鸭 游泳

学会了

小鹰 飞翔

【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我努力体现以下几点:

一、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教学中,我采取以读带讲的方式,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批文入情,在读中体验角色感情,身临情境,产生共鸣。朗读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和体验。例如,引导朗读小鸭说的`话时,有的孩子在读中体验到小鸭很有礼貌,有的体会到了商量的语气,有的读出了小鸭急切的心情……我抓住学生朗读中的不同体验,通过评价指导学生朗读,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既学语文,又学做人

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同时融入思想教育。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孩子自己去学会本领。为突破这一难点,我扮演鸭妈妈,假设了另外一种方式,让学生判断喜欢哪一位鸭妈妈。学生在争辩的过程中理解到了鸭妈妈的良苦用心,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三、 巧妙设计,生成资源

“自己去吧”是课文贯穿始终的主题,当孩子们学完了小鸭学游泳这部分后,为了引导学生比较独立地学习第二段,体现让学生自己去学,我引入了“小兔贝贝”这个学习小伙伴,鼓励学生自己去读小鹰学飞的故事。同时,在这一教学环节里,在师与生的互动中生成了一个与课文结构和主题相同的新的段落,拓展了课文内容,丰富了课程资源。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 4 个生字,认识 “学字头”1 个新偏旁。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他们懂得人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要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以及练习朗读。

2.教学难点:领悟鸭妈妈和鹰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自己会做哪些事情?是怎么学会的?(生自由谈。)

2.对,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今天我们来学习第 14 课《自己去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指导学生读准“自、吧”的字音。

3.读题质疑,让学生说说自己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再读课文。读通句子,把每句话都读准确,注意停顿。

3.指名分段读课文,齐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游戏巩固

1.自由拼读课文中画记号的生字。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适时学习新偏旁“学字头”。

3.小组合作学习,想办法记住生字,并给生字找朋友。

4.检查学习效果。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游戏:考考你。同桌互相指认生字,进行识字竞赛。

6.再读课文,巩固生字。

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轮读。

四、指导书写

1.认读“自、己、东、西” 4 个生字。

2.观察字形,比较“自”与“目”、“己”和“巴”、“东”与“车”、“四”与“西”。(让学生学会比较,区别形近字。)

3.教师边范写,边讲解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评价。

五、作业

1.认读 12 个生字,书写“自、己、东、西”。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生字。

2.给生字找朋友。

二、合作探究,细读体悟

1.(课件出示:插图及小鸭和鸭妈妈对话)指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小鸭与鸭妈妈的对话。

(2)指导学生读对话。问:小鸭想做什么?它的话该怎么读?假如你是鸭妈妈,你会怎样对小鸭讲?

学生自由试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分角色读。

(3)学了这段,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如:鸭妈妈为什么让小鸭自己去呢?教师要通过“最后小鸭学会了游泳”这一结果来引导学生体会鸭妈妈的良苦用心,从而明白鸭妈妈让小鸭自己去的原因。)

3.出示:小鸭学会了游泳。

学会了 。

让学生仿照例句,练习用“学会了”说话。

4.提出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

(1)出示自学要求: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鹰妈妈为什么让小鹰自己去山那边看风景。

(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自学交流。

(3)反馈。

A.请朗读得好的小组读,并评议,再师生对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B.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朗读感悟。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整篇课文。

三、指导背诵,表演课文

1.看图,指导背诵课文。

2.戴头饰,表演课文。

(1)你喜欢小鸭和小鹰吗?想不想演一演?

(2)自选角色,在小组内演练。

(3)选表演较好的小组戴上头饰,上台展示演出。

(此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演中感悟课文,既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四、创设情境,想象拓展

课件出示:高高的桃树上挂着许多又大又红的桃子,小猴和猴妈妈站在桃树下仰头望着。

同学们,小猴和猴妈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个故事吧!(本环节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1.学生自由思考,编故事。

2.指名让学生上台讲故事或演故事。

五、总结全文,提出希望

小鸭和小鹰通过自己勇敢地尝试,分别学会了游泳和飞翔。我们也应该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如:衣服自己穿,书包自己背,房间自己整理等。

六、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写日记。把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用一段话告诉大家。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篇6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欢迎阅读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