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学音乐教案

2025/09/19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小学音乐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能唱背这首民间小调,并能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适当的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通过新旧两首《凤阳花鼓》的对比,感受不同的情绪及风格,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欣赏《花鼓新声》,感受作品的情绪,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唱歌曲学习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了解安徽民歌的风格,并能流利的歌唱与表演。

2.歌曲中衬词部分的学唱。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鼓、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唱民歌互动。

2.师:民歌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纯朴生活感受的那种歌曲。反映当地的乡音之美,乡情之浓。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多彩的乡音》,让我们了解不同地方风格的民歌。

师:这节课,我们将一同走进安徽,欣赏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3.了解旧歌的历史背景,分析歌曲情绪。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凤阳花鼓。(出示凤阳花鼓图片)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却有样东西很出名,那就是"凤阳花鼓",这是凤阳民间独有的传统艺术,在全国也很有影响。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为两个人,一人击鼓,一人口唱小调。锣鼓相间,歌词都是教为悲切的内容,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断,,许多人家离开家园,以打花鼓唱曲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贫困讨饭的象征。我们一起欣赏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听了这首歌曲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

二、新授歌曲《凤阳花鼓》

师:如今,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甚至走出了国门,受到外国友人的赞誉。我们不妨先听为快吧!

1.欣赏歌曲《凤阳花鼓》。

师:说说新的《凤阳花鼓》与从前的《凤阳花鼓》在速度、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师:(花鼓演唱在城乡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请听老师范唱一遍。)

2.教师范唱。

3.听音乐律动,学生用手拍出音乐中的强拍。

4.听唱歌曲。

5.教唱歌曲。师唱曲谱。

师:你对哪个部分的唱词最感兴趣?

6.学习衬词部分。

师:这是模仿打击乐器发音的衬词。

操练:

A教师用小镲示范一遍。

B有感情的唱出这一部分。(唱出喜庆之气)

师:让我们怀着喜悦之情,跟着老师的琴声来唱一遍。

7.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歌曲表演

1.不同形式演唱。

师:老师用了独唱的形式,你们用了齐唱的形式,还可以用哪几种演唱形式?(男、女生对唱)

2.为歌曲伴奏。

师:不错!不错!同学们唱的真不错!如果我们能为歌曲配上伴奏,那就更好了,我们一起来吧!

用小锣、小鼓、双响筒为歌曲编创伴奏。(每样乐器请学生出来单独编创节奏,然后学出编的最好的',一起为歌曲伴奏)

师:听了这首欢快的歌曲,我们一起舞起来吧!

3.表演。

四、拓展(欣赏)

师: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再欣赏《花鼓新声》舞蹈片断。

五、小结

今天,我们和凤阳的人民一起走过了苦难的昨天,一起分享了今天的幸福,我们衷心地祝愿凤阳人民的日子越过越

小学音乐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走进音乐世界》第三册第二课第二课时,歌曲《娃哈哈》

二教学对象

二年级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与表演,使学生对祖国、对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与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及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2认知目标:

(1)通过模仿,让学生能直观地学会歌曲,在模仿中掌握歌曲的旋律与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

(2)在师生互动、合作中,学会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

3能力目标:

(1)通过对这首新疆民歌的学唱——会唱——表演唱这一学习过程,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通过对歌曲学习过程中的视、听、唱、演等形式的锻炼,加强学生节奏、动作的创编能力,培养其初步的音乐创作能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四教材分析

1歌曲《娃哈哈》是一首新疆民歌,它以小孩子的语言和富有新疆特色的节奏为我们描绘了祖国美丽的河山与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歌曲词义简单,节奏明快,一段体的形式使小孩更容易将旋律记住。

2课中,主要是让学生对新疆民歌和舞蹈有初步的`认识,在教学中应突出民族的特色。

五教学重、难点

1学生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

2新疆舞蹈基本动作的教学。

六教学材料

头饰、相片、节奏卡片

七教学过程

1导入:展示四种有关连的事物,生猜想出处

2请生简介新疆风土人情,师总结。

3引出新疆歌曲——《娃哈哈》

4聆听《娃哈哈》,生谈感受

5学唱《娃哈哈》

跟钢琴哼唱

跟钢琴唱词

跟音乐伴奏,有感情地演唱

6学习新疆音乐的特色节奏——前八后十六

先用手拍击再分乐器进行练习

7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8新疆舞蹈基本动作的学习

由舞蹈队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全班同学简易的动作

9、分组讨论、创编、练习舞蹈、打击乐器伴奏和演唱

10全班合作大型新疆歌舞表演(由学生主持)

11老师总结(由学生主持谢幕)

12在《娃哈哈》的音乐中离开课室

小学音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能正确演奏串铃、三角铁、哇鸣筒、舞板这四种打击乐器,能分辨其音色,说出其名称。

能学会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演奏串铃、三角铁、哇鸣筒、舞板这四种打击乐器。

难点:能分辨其音色,说出其名称。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天气可真好,老师带你们一起去交游,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出发吧。(律动)

自制简单的打击乐器

1、检查学生准备制作打击乐器的材料。

2、引导学生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使自备的材料发出各具特色的音响。

3、引导学生用上述材料分别演奏自编或教材提供的简单节奏自编或教材提供的简单节奏型,让他们聆听不同的材料通过不同的.演奏方式所发出的各具特色的音响效果。

4、教师弹奏一些学生熟悉的曲调,让他们操起手中的“乐器”,用一些简单的节奏型为曲调即兴表演。

认识四种打击乐器

边介绍各种乐器的特色特点和演奏方法,边示范,并让学生“敲一敲,听一听”。

学唱《蒙古小夜曲》

1、利用歌词意境边讲故事边唱,启发学生。

2、唱一唱

(7)范唱。

(8)边想像边跟唱一唱,边唱边用打击乐器伴奏,进入音乐情境。

3、让学生互相评价,评一评谁配得最好。

结束

小朋友们,天快黑了,我们该回家了。看,小火车来接我们了。

课件:小火车出现,播放歌曲《火车开啦》。

听音乐出教室。

小学音乐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歌曲《布谷叫,春天到》,感受大自然中的美,引导学生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

【过程与方法】

充分的聆听歌曲,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领悟歌曲,学生能够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

学习柯尔文手势,通过柯尔文手势,感受音高的变化;能够轻柔、抒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轻柔、抒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

学习音高手势,通过手势,感受音高的变化。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组关于“布谷鸟”的视频,请学生们观察,从视频中你能听到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布谷~布谷~)

教师总结:布谷鸟是一种会唱歌的鸟类,它经常用自己美妙的声音,给人们唱出动听的歌曲,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唱歌曲《布谷叫,春天到》,感受布谷鸟给我们带来的春天的'气息。

(二)感知歌曲

1.初次聆听。教师提问学生: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听起来很开心。

2.教师演唱歌曲,提问学生:你能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感受音乐,能够想象出布谷鸟在天空飞翔,春姑娘与它一起到来的景象。

(三)学唱歌曲

1.跟随老师范唱,学生模唱3(mi)、5(sol)两音,感受两个音之间的距离。

2.(1)教师用手势,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小学音乐教案 篇5

小学音乐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音乐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一、聆听《魔王》、《鳟鱼》及《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

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

二、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础知识,初步认

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艺术歌曲。

教学重点:《魔王》的欣赏。包括其角色的划分、人物的形象;音乐

所表现出的气氛与情感。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归纳法。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唱一首同学们熟悉的乐曲,《摇篮曲》引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

二、舒伯特是歌曲之王

歌曲之王

舒伯特是十八、九世纪以来第一个以优秀的歌曲创作闻名于世的音乐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六百多首歌曲。作品大多侧重个人感情的表现,被誉为“歌曲之王”。

我们今天就欣赏他的三首歌曲。首先欣赏《魔王》)

三、欣赏歌曲

欣赏1、《魔王》

(一)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1、伴奏乐器是什么?

2、怎样的演唱形式?

3、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乐曲中有几个角色?他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二)、分角色朗读诗词。

(三)、讲述歌德与舒伯特。

欣赏2、《鳟鱼》

(一)听音乐阅读歌词,并回答问题

1、伴奏乐器是什么?

2、乐曲什么什么演唱形式?

3、三段歌词表达的'情绪是否一致?

4、鳟鱼在游玩是的河水是怎样的?

(二)、简单介绍歌词作者。

四、是艺术歌曲。

五、舒伯特的生平。

欣赏3、《菩提树》(课件16)

(一)选自声乐套曲《冬之旅》

(二)声乐套曲相关知识

(三)、听音乐,默读歌词,回答下列问题

1、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2、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五)、小结:

今天学习的这些歌曲,都侧重个人感情的表现,这就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希望同学课下多搜集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