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2025/11/06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1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从授之以鱼转变成为授之以渔,而更多的人把这样的关系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致力于把授之以渔转变成授之以渔场,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的心灵在真实体验的天空下自由翱翔。所谓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读出真情,读出实感,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文章的内涵才能水到渠成,落实到位。

【学习目标】

1、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道理,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2、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句式的准备,装满水的水桶。

2、课文动画《三个儿子》

【教学流程】

一、猜谜激趣,轮盘巩固

1、猜谜送果子。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生字,今天这些字宝宝躲在苹果树上不肯出来,它们要请小朋友们来猜猜字谜,猜中了他们就跳出来了,请听:

课件出示一棵长满苹果的苹果树,一个个苹果鲜红饱满,惹人喜爱。

⑴ 手中握着令牌。

(拎)

⑵ 蚕儿吃桑叶。

(嗓)

⑶ 太阳发出万丈光芒。

(晃)

⑷ 装水要用它,材料是木头。

(桶)

⑸ 远看是勺字,近看是块田。

(甸)

2、转轮盘组词说句子。这些字宝宝真高兴啊,它们一跳跳到了转盘中,你能认出它吗?

(出示一个转动的轮盘)

⑴ 随着轮盘的转动抢读出现的生字。

⑵ 开小火车给生字组词或者说一句话。

3、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2~6自然段,妈妈们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的,加上你的动作展示一下。

二、巧设悬念,自读质疑

1、听了妈妈们的话,我们仿佛看到了三个不同的儿子,可是课文中的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找到老爷爷说的话,读一读。

(相机出示老爷爷说的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2、齐读第13自然段。

3、读了老爷爷说的话,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呢?

(板书: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 )

三、创设氛围,情动你我

过渡:

是啊,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老爷爷有这个想法,他看到的儿子又是谁?从课文中找答案。

1、初读激情情萌发:

⑴ 学生自由读7~13自然段。

⑵ 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

⑶ 学生边汇报边重点理解第8自然段。

(出示第8自然段)

① 请小朋友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生朗读)

② 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呀?

③ 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边读边理解晃荡、可重了词语的意思。)

④ 哪些地方看出妈妈很累,体会读。

(体会走走停停、腰也酸了的.意思)

2、表演悟情情渐深:

⑴ 创设情境悟情:

听了你们的精彩朗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老师读得时候,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表演妈妈提水桶,其他同学站在座位上表演。

师旁白:

先请妈妈们弯下腰去,水桶就在你的脚边,试着把它提起来,哎呀,好重啊!再来一次,哦,提起来了,往前走一步,停一停,再走一步,停一停。

⑵ 采访感受激情:

① 采访上台提水桶的孩子:你现在心里最想的是什么?

② 小朋友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③ 齐读课文。

④ 句式感情:

看到妈妈脸上流下的汗珠,我真想,看见妈妈弯着腰弓着背,我真想,看到妈妈辛苦的样子,我真想说。

3、自读辨析情亦浓:

孩子们你们都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当看见妈妈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帮助她,三个儿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⑴ 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①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②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③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⑵ 三个儿子谁做得对?请说说理由。

(结合学生的回答逐节朗读课文)

⑶ 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① 找动词。

(板书:跑到、接过、提着走。)

② 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⑷ 齐读老爷爷和妈妈的对话,再次体会老爷爷的话,你现在觉得那个儿子是谁?为什么?

⑸ 句式渲情:

那是第 儿子,因为第一个儿子只顾着 ,没有看见 ,第二个儿子只顾着 ,没有看见 ,第三个儿子却只看见 ,跑过去 他多么 妈妈。

4、课终延情情未了:

⑴ 学了课文,你想对两个儿子说些什么?

⑵ 听了你们的话,他们会怎么做?

⑶ 句式练说:

(书面作业)

听了这些,一个儿子翻着跟头,翻着翻着 ,一个儿子唱着歌儿,唱着唱着 ,另一个儿子什么也没说, 。三个妈妈开心的笑了。

⑷ 看到这些,妈妈们会说些什么?老爷爷又会说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

(可以师生对说,也可以生生对说。)

四、拓展延伸情满课堂

观看课文动画,学当配音演员。

(播放课文动画)

1、看,仔细看,记住人物说的话。

2、演,加上动作演。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晃 荡

走走停停

腰酸背疼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情感目标:

感受母爱,学会孝顺.体贴母亲.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母爱,从而学会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身为母亲愿意为自己的孩子付出所有的一切,而作为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妈妈呢?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发生在妈妈和儿子之间故事,名字叫.(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请听老师为大家讲述这个故事.(师配乐有感情地背诵全文,生细心听)

2.师:听完了这篇故事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我想知道为什么明明是三个儿子,这位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生:老爷爷所说的这个儿子究竟是哪个儿子?(师根据提出的问题随机板书)

3.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特别好.这节课咱们就带着这些疑问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104页,首先我们初读课文,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第一次读课文都要做到哪些?

生:第一次读课文我们要把字音读准,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直到把句子读通顺为止。

生:第一次读课文我们往往都要标出自然段。

师:说得真好,咱们就按照这些要求来自由读课文吧。

4.师:同学们的读书习惯非常好。下面咱们来交流一下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观看老师制作的课件)请看大屏幕,蓝蓝的天空,一位天使手里拿着气球翩翩起舞,气球上写有汉语拼音,如果你摁住下面对应的生字,天使就可以继续飞翔。谁愿意试一试?(师指名上台)如果她读对的话,请大家跟着齐读两遍好吗?

5。师:熟悉了这些生字,相信我们会把这篇课文读得更通顺,更流利.请大家再读这篇课文.

三、细读课文、读中悟情

1.师:刚才看到同学们专注读书的神情,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们的妈妈知道了一定会为你们感到骄傲的。咱们现在来看看课文中的三

个妈妈是怎样来谈论自己的儿子的。请同学们找一找,并拿起笔画一画三个妈妈之间的对话,读一读。(生拿起笔找、画)

师:谁来说说他们在课文的哪几段,读给大家听一听。

师:如果你是妈妈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谈论自己的儿子?同桌先读一读,练一练。

2.师:谁来扮演第一位妈妈说的话?(指名读)

师:请问这位妈妈你在说这句话时是什么心情?

生:很自豪。

师:大家认为呢?你从哪些词看出妈妈自豪感的?

生:既聪明又有力气。

师:你真会抓住重点词来体会。请你写一下这两个词.。(生上台板书)

生:你能有朗读来表现出来吗?(找三四个同学读.,生声情并茂地读这句话)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师:自豪感在你的朗读中。这位妈妈真会夸自己的儿子,并且用了一个词“既…….又……”

师:谁也会用这个词说话?(找两三个说话)

师:说得真好,咱们再回头来读一读第一个妈妈的话。

2.师:听了第一位妈妈的话,第二位妈妈也毫不示弱,她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他儿子的特长是什么?

生:第二位妈妈更自豪,她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你从哪个词体会到她儿子唱歌特别好听、妈妈非常骄傲的?

生:我从“好听极了”觉得他的妈妈很为他感到骄傲。师随机板书:好听极了。

师:那我们在读的时候就要把这些词来重读,你说呢?(找学生读)

师:能听得出这位妈妈非常自豪。谁再来读一读 ?(找两三位同学说)

师;你们读得好听极了!谁还会用“。。。极了”说一句话?

生:我家的小兔可爱极了。

生:妈妈给我买的衣服漂亮极了。

生:看到同学们上台领奖,我羡慕极了。

师:老师发现你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强,你们真是棒极了!

3.师:听了前两位妈妈的话,第三位妈妈是什么反应? 生:她什么也没说。

师:在前两位妈妈的追问下,这位妈妈说了些什么?

生:这位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师小结:下面由我来做旁白,咱们来分角色来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师:难道第三位妈妈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带着这个疑问咱们接着学下文。

5.师:三个妈妈打完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他们后边慢慢的走着。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八自然段,想想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妈妈很辛苦。

生:我觉得妈妈太累了,我真想上去帮一把。

师:你们真是懂事的孩子!(师很感动)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孩子应该成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能将课文变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老爷爷的.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二、自读课文

三、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案

1、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将课文变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2、师生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制定学习、续演的方案:

⑴ 理解课文,体会老爷爷的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⑵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⑶ 能根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理想像。

⑷ 场景中的布置、人员的安排。

⑸ 表演中,组员如何默契配合,灵活应变。

3、汇集意见,筛选、确定方案。

四、根据学习方案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2、根据“阅读提示”中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并将不明白的地方打上标记。

3、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相机点拨。

4、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由学生质疑,教师组织讨论交流。

5、小结。

6、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五、将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1、小组讨论:

⑴ 根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理想象。

⑵ 确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⑶ 设计场景的布置。

2、各小组演练,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3、课本剧表演。

4、互评互议。

六、课后拓展

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读准人物的不同语气,领悟课文揭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网络游戏复习生字。

2、开火车认读此语。

过渡:大家真棒!大家看,老师是这样夸你们的,你们的妈妈是怎么夸你们的?今天我们来看看课文里这些妈妈是怎么夸自己的儿子的.。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们的话。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三位妈妈的话,要读出她们的样子来。

3、出示幻灯片,指名读三位妈妈的话。指导读出不同的语气。

(第一、二位妈妈的骄傲、自豪。第三位妈妈语气的平淡)

(第三位妈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相关板书:即聪明又有力气唱歌好听没什么可说的)

4、分角色表演三位妈妈。

5、在妈妈打水回去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6、幻灯片出示第8段,学生齐读,你读了这段,有什么发现?

7、指导读出水重的感觉。

8、默读课文最后几段,想: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9、小组讨论后汇报。

(引导结合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说)

10、引导理解:老爷爷看见的儿子是哪个儿子?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板书:孝敬父母)

(擦去没什么特别)

11、看了这三个儿子的做法,你有什么感受?我们给第三个儿子戴上一朵大红花。

(板画:花)

过渡:在我们的资料城中,还有许多孩子孝敬父母的故事。大家去读一读,等会儿把你了解到的故事说给你的好朋友听。

三、拓展阅读

四、打写

1、我能做个好儿子(女儿)。

2、说话你平时在家里是怎么做的?读了课文和资料城里的故事之后,你有新的想法吗?

3、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初步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识字、朗读、明白道理。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小朋友,大家看,他们来了!赶快热情地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出示课件:三个小朋友)

(带头打招呼:嗨,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我们班级来!)

师:想和他们交朋友吗?谈谈你对他们的初步印象好吗?

(指名说。)

生:第一个小朋友翻跟头的本领很高,像车轮在转。

师:是啊,他的跟头翻得可真好,说不定以后就是一个体育健将呢!

生:第二个小朋友唱的歌一定很好听。

师:你说得好,老师也好象已经听到他优美的歌声了呢!

生:第三个提着水桶,力气一定很大,而且很爱劳动。

师:我想你也是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对吗?

小朋友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是啊,要交朋友,就得对他们多了解一些。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第二份礼物,就是关于这三个小朋友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

(出示课题,播放课文朗读)

刚才老师看到听得那么认真,一定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吧,想不想自己去读一读?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104页,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这篇课文。

要求:

① 把字音读准,遇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解决;

② 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句子用“__”划出来。

③ 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⑴ 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组成的词:既然 嗓子 拎水 水桶 晃荡 沉甸甸

⑵ 谁愿意来读这些词语朋友?

指2名同学读,评议是否读准字音。

齐读。

⑶ 去掉拼音,还能读吗?

开火车读。

⑷ 出示生字,你特别想记哪个字,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说给大家听好吗?

指名说。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玩“快乐大转盘”的游戏,转盘中间出现了什么字,就请大家大声地读出来。

(课件出示大转盘)

小朋友真厉害,这么快就把生字记住了。那么课文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请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

生提问,集体解决。

三、朗读感悟

1、重点解决“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生提出: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几个儿子?

那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你认为他看见是哪一个儿子?这是一个怎样的儿子?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2、集体交流:

老爷爷看见的是第三个儿子。因为他孝敬父母,关心长辈,热爱劳动,很懂事。

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自由读这句话,说说你的体会。

3、随机指导:

这里写到了孩子的哪几个动作?

“跑”:孩子为什么要跑?你觉得他在跑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

看到孩子的表现,妈妈们会怎么想?老爷爷又会怎么想?

其他两个两个儿子为什么没去提水桶呢?请大家再次讨论一下,说说你的想法。

4、集体交流:

那么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我们再来看看这三个孩子在妈妈的心目中,是怎么样的呢?找到妈妈评价儿子的话,划下来读一读,想一想该怎么读好它。

指名回答。

⑴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呢?你来当第一个妈妈夸夸儿子?

指名3~4个,同桌互夸。

(课件出示:一个妈妈 地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⑵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这个妈妈会怎么夸?你来当第二个妈妈夸夸儿子。指名2个,齐夸。

(课件出示:又一个妈妈 地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⑶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好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想一想,这个妈妈会怎么说这句话?指名2个,自由读。

从三个妈妈的话中,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原来前两个孩子也是有特长的,他们也给妈妈带来了快乐,在妈妈眼里,他们也是好孩子。)

现在你又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是啊,他们也是好孩子,有自己的特长,但是,作为一个儿子,他们仅仅做到这些够了吗?他们怎么样才能做个真正的好儿子,你能来告诉他们吗?

四、总结延伸

小朋友,你平时在帮妈妈做事吗?读了三个儿子的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恩情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在学习各种本领的同时,记得多为疼爱自己,辛勤持家的妈妈做事,做一个真正的好儿子。让我们今天回家就行动起来好吗?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一个词语“胳膊”;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能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一问题。

【教学重点】

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并能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要这样说。

【教学难点】

懂得“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桶满满的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小黑板出示课题)

2、师:小朋友们,老师先要考考你们上节课生字学得怎么样?谁来接受考验!

课件出示:

既 然 嗓 子 拎 着 水 桶 晃 荡 走 走 停 停

胳 膊 沉 甸 甸

师:大家真不错,把词语都记住了!

二、自读自悟三位妈妈说自己孩子的话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井边,这一天三位妈妈一起去打水。他们边打水边说话,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三位妈妈讨论的内容,划好后自己读一读。

2、学生浏览课文,划出三位妈妈说的话,并读一读。

3、学生交流反馈。可以一名学生也可以请三名学生说说妈妈谈论自己儿子的话。

师逐句出示:

一个妈妈说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三位妈妈在谈论什么呀?

生1:在谈论他们的儿子。

生2:他们在夸奖自己的儿子。

5、师:那就请你当当妈妈,来夸夸自己的儿子吧!

(生自由读读三位妈妈说儿子的话)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师:谁来当当妈妈说说自己的儿子!

1、出示: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⑴ 学生读到第一个妈妈说的话。

⑵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妈妈的话?

(学生自由说说理由:很骄傲、很自豪)

(师板书:第一个 既聪明又有力气)

⑶ 谁能读得更自豪些?

(指2生读)

⑷ 你觉得他们哪里读得好?

(其余学生尝试评价,师做适当引导)

⑸ 我们一起来当第一位妈妈夸夸自己的儿子吧!

(齐读)

过渡:

第二位妈妈眼中的儿子是怎样的呢?谁来夸夸。

2、出示: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⑴ 学生当第二个妈妈夸夸自己的儿子。

⑵ 师: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她很自豪。

生2:我知道她的儿子唱歌很好听,所以她说得那么自豪。

(师相机板书:第二个 唱歌好听。)

⑶ 师:谁也想来试试?

(指2~3生读)

⑷ 师:你觉得他们哪里读得好?

生:她的“谁也”读得特别重。

师:是啊,“谁也”读重了夸奖的味更浓了。

⑸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吧!

过渡:

前两位妈妈眼中都有位优秀的儿子,那第三个妈妈呢?

3、出示: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⑴ 学生当第三个妈妈说说自己的儿子。

⑵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听出来,他跟前两位妈妈说的不一样?

生1:语气一点儿也不骄傲。

生2:因为她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以她读得非常平淡。

(师相机板书:第三个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⑶ 师: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你会这样读,那这特别的地方你指的是什么呢?

生1:是指没有像前两位儿子那样的特长。

生2:她的儿子很普通。

⑷ 师:谁也想来读一读!

(指名2生读)

⑸ 齐读!

过渡:

现在,我们都了解了妈妈谈论的话题,我们连起来读读吧!读时你可以把自己当成妈妈在说自己的儿子。

(齐读)

四、理解“老爷爷说的话”

1、师:请小朋友们数一数,这里共有几个儿子?

(生:3个)

2、师质疑:可最后在旁边的老爷爷却说:“三个儿子?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课件出示:三个儿子?)

(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3、师:你有什么疑问?

生1:明明有3个儿子,怎么只看见一个呀?

生2:这一个儿子指的是谁?

4、师:老师也很疑惑,请小朋友们赶快到课文中去找找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读课文,找找答案)

5、反馈交流。生自由说说后来发生的故事,及三个孩子的表现。

(师相机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6、师:请小朋友们好好地读一读这三句话,读好后请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7、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不用给予肯定,指导朗读这三句话。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这三句,知道三个孩子的不同表现。

8、师:读得真好,特别是那个“沉甸甸”,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我想告诉大家这桶水很重。

师:课文中还有一句话描写水桶很重,请你找一找。

9、出示: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桶水,我们也来感觉一下这桶沉甸甸的水。

(4、5生试)

学生试后,教师作记者采访学生提水后的感受,相机理解词语:晃荡、走走停停。

10、指导写字:

师:是呀,这么重的一桶水,胳膊都痛了,我们来写写“胳膊”着两个字吧!

⑴ 课件出示:胳膊(带田字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注意点。

⑵ 学生各试写一个,教师巡视。

⑶ 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评价,进行对比。

⑷ 教师范写,边写边指导,重点指导“膊”。

⑸ 学生再次练写。

师:小朋友们,我们写了一会会儿字,胳膊就开始酸了,而妈妈们却还要提着这满满一桶水,我们再来体会一下妈妈的辛苦吧!一桶水可重啦!

(引读第8自然段)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一个孩子……

(引读三个孩子的表现)

11、看着这桶沉甸甸的'水,再看看这三个孩子的表现。你明白老爷爷说的话了吗?这一个儿子指的是谁?又为什么要这样说?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吧!

(同桌讨论)

12、交流反馈,学生畅所欲言。

13、教师小结:是呀,一个真正的儿子,他懂得妈妈的辛苦,他会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师:如果你是他的妈妈,你可以怎么夸自己的儿子呢?

课件出示:“我的儿子 。”

学生尽情夸赞。

2、师:看来,这位儿子并不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觉得我们的板书哪里需要改一改吗?

师按学生要求将板书第3个儿子的下面补上:

孝顺、懂事

3、齐唱《天下游子同此情》,感情升华。

师:是呀,老师也希望我们的同学能成为这样的子女。在我们德清也有一位大孝子,他叫──孟郊。让我们借着一曲《天下游子同此情》来赞扬一下所有的孝子吧!

(师生齐唱《天下游子同此情》)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第一个 既聪明又有力气

胳 膊

第二个 唱歌好听

第三个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孝 顺、懂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