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2025/11/19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30一31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用两种方法正确地读出除法算式。

教学重点:

口算方法的教学。

教具学具:

师生均准备小棒,师准备小黑板、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

8÷46÷26÷335÷518÷2

9÷38÷24÷424÷649÷7

2.口答。

80里有()个十;400里有()个百。

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多少根?

[说明: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及除法的平均分法,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新课

1.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请看下面的题,你能用一句乘法求出商吗?

2.教学例1。

(1)出示例1:60÷3

(2)让我们来动手分一分小棒。

说明:放手让学生分小棒的'过程中,有的可能一捆一捆地分,而有的则可能一根一根地分。

比较:哪种分法最简便?

(3)如果不用分小棒的方法,你能直接说出得数吗?你是怎样想的?

[说明:让学生充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比较:谁的想法最合理,最简便?

归纳出:60÷2=30

6个10÷2=3个10

(4)想一想:600÷36000÷3

40÷2500÷58000÷2

这些题分别怎样想?

(5)小结: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多少个百、多少个千……

3.教学例2。

(1)出示例2:69÷3

(2)学生尝试:你能说出这道题的得数吗?

[说明:很多学生能说出得数,但计算方法不一定对,所以教师在此暂不问学生的想法。对有困难的学生也不作任何提示。]

(3)分小棒:把68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多少根?

[说明:大多数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已会分。对有困难的学生可提示:69就是几捆几根?]

问:你是怎样分的?先分什么?再分什么?

(4)再来说一说刚才你算出69÷3的思考过程。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6个十÷3=2个十=20

9个一÷3=3个一=3

20+3=23

(5)做一做:

28÷236÷355÷5这些题怎样想?

(6)小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一、分别除以除数,结果就是多少个十和多少个一。

4.教学除法算式的两种读法:

(1)你会用两种方法读算式3×2吗?

(2)用类似的方法试读:60÷3

说明:学生即刻会读:60除以3,还可读作3除60。教师还可指出黑板上的一些算式让学生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口答。

(1)80÷4可以这样想:8个()÷4=2个()=()

900÷3可以这样想:9个()÷3=3个()=()

6000÷2可以这样想:6个()÷2=3个()=()

48÷4可以这样想:4个()÷4=1个()=()

8个()÷4=2个()=()

()+()=()

(2)64÷2可读作(),也可读作()。

2.列式并写得数。

(1)3除900得多少?

(2)84除以2得多少?

(3)把3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4)4000里面有多少个2?

3.夺红旗:写出下列各题得数。

8÷230÷240÷480÷464÷2

80÷239÷348÷284÷463÷3

800÷260÷3500÷56000÷288÷8

8000÷282÷296÷377÷769÷3

四、总结全课,揭示课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明白算理。

2、让学生经历探究和交流的过程,提高分析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算理,学会笔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学习了口算除法,你能说说40÷2可以怎样算吗?

二、探究新知:

1、屏幕呈现文字:有4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得几根?

师:可以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

师:那么21是怎么得来的?(让学生充分的说一下)

充分让学生回答如:a、十位上4除以2得2,个位上得2除以2得1,合起来是21;b、十位上得4是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就是20,个位上的2除以2得1,20加1等于21。

同学们用小棒分一下,说一说你们一共分了几次,先分的'什么,又分的什么。找一个同学用实物投影演示一遍,老师再用大屏幕演示一遍。

2、那么63÷3可以怎样想呢?再让学生说一说。

3、如果这42根小棒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几根?

1)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

2)得数是多少?(让学生感悟口算的难度,可以找举手的同学说说,但大多数同学口算还是有难度)不像前面的题那样快的说答案,为什么呢?(因为,十位上不能一次分完,也就是出现了余数。)我们可以先借助小棒来分一分。想想,应该分几次?试一试!

3)用小棒来分一分,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再找一个同学来演示一下,再找个同学复述一下。

4)尝试笔算:口算比较困难的题我们可以摆小棒,可是如果每道题都用小棒摆出来,那就太麻烦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我们的另一个好朋友来帮忙了,它是谁呢?——竖式!竖式就是把你分小棒的过程展示出来。你能用竖式把刚才分小棒的过程清晰地表示出来吗?

板书除除法竖式的除号、被除数、除数,开始询问:

回忆:分小棒的过程,第一次分得是4捆,相当于十位上的4,用4除以3,商是1,就是每份中的1捆,因为它实际上表示的是10,所以要写在十位上,和被除数上的4对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分去了多少根呢?指着竖式,10×3=30,从总数中减去30,还剩下几?10,这个是10要写在被除数的下边,写在十位的下面,再把个位上的2移下来,和十位上的1合在一起,一共是12根,用12除以3,每人又分到了4根,也就是商4,要写在个位上。这一次分走了几根呢?12根,12减去12得0,说明分完了。

你能用这个竖式写一下,并边写边说!

4、尝试练习

1)91÷7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2)还记得我们刚开始进行的那个题吗?42÷2,这个的竖式也写一下。

对比以上三个题,观察这道题与前面两题有什么不同?(第一个数除完没有余数。)

3)这三道题做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都是分两步计算,从高位算起,数位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复习第13-1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数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熟练地进行笔算,进一步提高除法笔算的能力。

2、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的方法,提高简单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的'方法,提高简单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计算

⒈笔算

456÷68403÷8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笔算过程。

提问:笔算除法要怎样算?遇到什么情况在商里要写0?

⒉文字题

①把12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②36里有多少个3?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算式。

提问:这两道题为什么都用除法算?

二、综合练习

⒈第15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第一道是用除法,第二道题用乘法?

指出:如果知道两个数量,要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的几倍,用除法算;如果已知一个数量和另一个数量是它的几倍,求另一个数量,用乘法算。

⒉第16题

指名口头补条件,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

⒊第17题

让学生解答前两个问题。

小组讨论能解答哪些问题,然后口答问题并列式。

三、课堂作业

复习第13、14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篇4

教学内容:复习第6-12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除法笔算法则,进一步掌握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和除法的验算,提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能力。

2.能正确、熟练地用短除法计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掌握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和除法的验算,能正确、熟练地用短除法计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板书课题)复习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1.整理方法。

完成复习第6题。

(1)让学生说出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追问:为什么第1.2小题商都是三位数?

指出:在没有计算时,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商是几位数。计算之后可以先检查商的位数对不对,如果商的位数不对,说明计算过程肯定有错误。所以,判断商是几位数,有时候也可以检查出计算中的错误。

(1)做第6题前两小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先看商的位数对不对,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追问:第一小题为什么商的个位上是0?为什么第二小题商的十位上是0?

谁再说一说,在除法计算时,遇到什么情况商里要写0?

(2)做第6题后两小题。

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做后面两道题。(同时指名2人板演)

集体订正。先看商的位数对不对,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追问:为什么第三小题商的中间有0?为什么第四小题末尾有0?

指出:在除法里,遇到哪一位不够商1就要在商里写一个0。有这样的一位就要商一个0,有这样的几位,商里就有几个0,不能随意漏掉不写或增加0的`个数。

2.做复习第7题。

(1)做第一组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提问:每道题商的位数对不对?为什么第一小题商中间一个0,第二小题商的中间两个0?

(2)做第二组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提问:为什么两道题商的末尾0的个数不一样多?

(3)做第三组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道题商里面0的位置为什么不一样?

二、复习除法验算和短除法

1.我们要检查算得对不对,就要验算。那么,除法计算要怎样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呢?

2.完成复习第8题。

(1)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分4组,每人一道题。

(2)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验算的,重点讲一讲第一、三两题的验算过程。

追问:没有余数的除法要怎样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呢?

⒊估算。

让学生估算复习第9题,进一步认识估算方法是看商的最高位。

⒋做复习第10题。

指名3人板演,每人两道。其余学生分三组做在练习本上,每组做两道题。集体订正。

5.完成复习第12题。

(1)用小黑板出示。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先看表里的栏目;再看一年级,提问:一年级班级数有几个?图书的本数有多少?空格要算什么?一年级平均每个班级图书的本数要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用除法?

第二行(二年级)是什么意思?最后一行呢?

(2)这道题三个空格里的平均每班图书本数能算出来吗?请大家自己算一算,在书上第12题的表格里填上得数。

(3)学生口答结果,老师板书。

提问:这里的三个得数都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都用除法算?

三、布置作业

复习第9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篇5

教学内容: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难点: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学生学练过程

组织引导过程

学生练习(口答和口算) 学生观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分析解决问题。

小组汇报。

小组内说一说。

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二、教授新课:

出示主题图: 师: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

解题思路

①想口诀:二三得六 2×3=6 6÷3=2 60÷3=30

②20×3=60 60÷3=30

③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240÷3= 这题如何考虑?

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练习设计:

1、口算下面各题 200÷5= 120÷6= 2400÷6= 100÷5= 500÷5= 100×6= 20xx÷2= 700÷7= 20xx÷5= 160÷4= 120÷3= 800÷8=

2、买一个要5元,李老师带150元一共能买几个 ?

3、玩具厂计划生产600个零件,如果每天做6个,要几天才能完成任务?

4、商店运进240箱苹果,每次运8箱,要几次才能完成?

课后反思: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15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的计算。

2、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3、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得到培养。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

能计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主题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复习题,学生口答。

240里有( )个百和( )个十,也可以看作是( )个十。

3000里面有( )个千,也可以看作是( )个百。

(2)口算24÷2=,并说出口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你从图中中都能获得哪些数据和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认真读题,从题目中或信息及问题,并与同伴说一说。

2、提炼问题: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强调“平均”。

3、学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指名列式,板书60÷3=

4、组织学生讨论算法。

将学生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可能出现的方法:

2×30=60 60÷3=20

6÷3=2 60÷3=20

5、比较算法,选择优化。

6、体验新知

师:下面请你独自解决第2个和第3个问题好吗?

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生独立尝试解答,汇报交流算法。

小结:同学们在口算除法时,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5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师出示卡片,指名口算。

90÷3= 80÷2= 15÷5= 270÷9=

150÷5= 2700÷9= 900÷3= 800÷2=

2、完成P15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的第1题。

开火车口算,其余同学打手势判断。

4、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的第2题。

小组长组织,一学生完成,其余矫正,交流算法。

四、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质疑问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