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安全用电》教案

2025/11/20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安全用电》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安全用电》教案 篇1

电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为了保障大班幼儿的安全,我们需要教导他们如何安全使用电器和电力设备。通过有效教学,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用电意识和安全用电习惯。

第一部分:引发兴趣

1. 用图片和实物讲解电器的.种类和功用,如冰箱、电视、电吹风、电灯等等。让幼儿了解电器的使用场景和基本功能。

2. 观看视频或演示,在幼儿面前打开电灯开关,让他们了解电流的引导和影响。

3. 给幼儿分发彩色纸和水彩笔,让他们画出自己的家里有哪些电器,并向同伴展示。

第二部分:电的危害和电器使用注意事项

1. 通过教具和图片,介绍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并播放相关视频。敦促幼儿认识到电有危险性。

2. 向幼儿解释电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如不要插拔湿手插头,不要随意触摸带电部分等等。

3. 组织互动活动,让幼儿模拟正确的电器使用场景,如正确拔插插座和开关等,互相提醒和纠正错误。

第三部分:电器维护和消防安全

1. 向幼儿解释电器的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处理的意义,通过绘本或教具演示,教导幼儿如何正确清洁电器、更换电池等操作。

2. 引导幼儿认识火灾的危害,并向他们介绍如何在火灾发生时保护自己及进行逃生。组织演习和模拟火灾情况下的逃生方法。

第四部分:巩固和复习

1. 制作任务卡,让幼儿配对图片和用语归类电器和注意事项。

2. 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分角色扮演正确和错误的电器使用场景,通过观察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3. 进行小型测验,通过问答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复习。

在日常生活中,电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幼儿正确的用电意识和安全用电习惯。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我们旨在帮助大班幼儿建立正确的用电观念,增强他们对电力安全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安全地使用电器。

《安全用电》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用电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确保学生的安全。

3. 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和行为。

二、教学内容:

1. 用电安全的基本知识介绍。

2. 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3. 用电安全的注意事项。

4. 突发电安全事故时的应对措施。

三、教学流程:

1. 第一部分

导入:自我介绍和展示各种电器产品图片,引出“用电安全”这一主题。

2. 第二部分

教学:讲解用电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详细解释每片出事故的原因和孰不可及的结果,并配以辅助媒介进行实物演示。

3. 第三部分

活动: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电脑安全问题,然后一起探讨解决的方法。或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模拟电险突发事件,让学生实际操作应对方案。

4. 第四部分

总结:归纳整理用电安全的注意事项,并重点说明突发电安全事故时,如何应对,提升学生在难易程度上的.防范意识。

5. 第五部分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实地操作,与家长一起检查家居环境中是否存在电安全隐患,写出具体的检查结果并提出改善措施。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挂图、实物演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深化学生对用电安全的认识,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

通过让学生进行实地操作并写出具体的回家检查结果,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注意事项:

1. 本课程需要提前准备好各种电器产品图片、挂图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以讲解和示范为主,不提倡让学生亲自触碰电器设备,避免发生意外。

七、教学反思:

山水有待课后认真反思,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自身的教学进行改进和提高,震撼上一节更高质量的用电安全教育。

《安全用电》教案 篇3

健康《安全用电》为整理发布,类型为幼儿园常识教案,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幼儿园中班常识教案,幼儿园大班常识教案,幼儿园小班常识教案,幼儿教育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常识教案的文章。

健康《安全用电》

集体教育活动

日期 :20xx年6月

执教教师:

班级:

活动名称: 健康《安全用电》

调整、反思

活动目的:通过观察让幼儿知道电给人们带来得危害。

1、了解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安全电压,了解触电事故的发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

2、培养幼儿逻辑思维的能力及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思路: 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怎样安全、正确的用电。

3、选择此活动内容是根据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不足而设计的。

活动准备:知识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对雷电、高压电(一千伏及以上电压)、

低压电(单相220伏、三相380伏)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什么是绝缘体什么是导体。

课时准备: 多媒体(雷声、闪电、高压电等;

安全用电标志。)

4、安全用电竞答题

活动流程:雷电——讨论:怎样安全用电——答辩竞赛

活动过程:

1、 用多媒体出示雷声和闪电,引出活动内容。

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听到了什么声音?(闪电和雷声)

指导:在有雷电时我们应该怎样做?为什么?

出示雷电击人的图片

指导语: *在有雷电时我们如果在室外应立即寻找蔽护所,如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作为避雷场所;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采用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坑里,如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和摩托车;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不要打手机。

有强雷鸣闪电时您正巧在家里,建议无特殊需要,不要冒险外出;将门窗关闭;尽量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

2、出示高压电、低压电

指导语:刚才我们看到了雷电给人类带来了危害,接下来还有高压电、

低压电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危害。

出示图片。

提问:为什么我们会触电呢?(36伏以下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3、讨论:怎样安全用电?

指导语:小朋友们看到了电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安全得用电呢?

4、安全用电抢答、答辩竞赛。

1、把所有幼儿分为两组。

2、抢答题谁先说的既快又对,谁得分。

3、必答题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不加分。

4、得分最高的小组为胜利者。

活动延伸:设计安全用电的标志。

《健康《安全用电》》

《安全用电》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用电安全的重要性,并形成安全用电的基本习惯和规范。

2.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家用电器安全使用知识和预防触电的常识。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1.理论讲解:解释电的存在形式、危害以及触电的危险性;

2.场景模拟:展示家中常见电气设备的恰当使用方式和错误使用的模拟;

3.案例分析:分析近期发生的'电力事故,强化学生对于用电安全的认识;

4.实践操作:制定自我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三、教学进程:

1.引导话题:进行电的科普知识讲解,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调查学生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用电的情况,了解他们对于用电安全的初步认识。

2.理论讲解:详细解释电的现象、电的危害和触电的危险性,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3.场景模拟:通过模拟家中常见电气设备的使用场景,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操作方式和错误的操作结果。让学生通过目睹错操作的严重后果,增强其避免出现类似错误的动力。

4.案例分析:通过剖析近期发生的电力事故,揭示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学到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该怎么做。

5.实践操作:让学生制定自我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对于遇到的用电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6.课堂小结:通过这次教学,让学生做出自我反思,是否以前在用电过程中存在疏忽,是否真正了解了用电安全知识。

四、教学评价:

1.通过课堂互动、场景模拟和案例分析的过程,观察学生是否能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2.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的安全预案,考察其灵活运用安全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后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实践用电安全知识,并让家长参与评价。

五、教学反思:

此次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的学习态度重度,他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并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学习氛围是很好的,维持这样的学习氛围也需要我做出更多的努力。未来在教学活动中,我会更注重学生的互动环节,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和获得感。同时,我也希望我的教学能够真正帮助他们提高安全意识,从而在实际生活中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安全用电》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过载和短路的危害,知道过载的原因

2、知道防止触电的基本常识

过程与方法:

3、通过测算用电器的工作电流,体会过载的原因

4、通过实验,认识短路的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重点

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

难点

了解电器安装的一些技术要求并了解其中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问题:你们家用电时,出现过空气开关跳闸的情况吗?你知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学生讨论、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避免过载:

1、多媒体演示家庭电路接入大功率用电器,保险丝烧断的视频,提出问题:为什么保险丝会烧断?学生尝试解释

2、学生自学课本,了解过载现象并回答下面问题

(1)、什么是过载?

(2)、如果家庭电路中没有空气开关(或熔断器)之类保护装置,一旦发生过载现象,有可能造成什么后果?依据是什么?(所有的'用电器都是并联的,每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都等于供电线路的电压U。根据P=UI可求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P/U,可见,过载时用电器的总功率越大,干路中的电流也就越大。根据焦耳定律, Q=I2Rt可知,导线(开关、插座)就会产生大量的热,温度迅速升高)。

(3)、为了防止家庭电路出现过载现象,家庭用电时,要注意什么?

3、学生完成活动1的内容。

(二)、切莫短路

1.学生回忆什么是短路,并应用欧姆定律解释短路的危害

2、多媒体播放视频:短路引起铝箔燃烧的视频及家庭电路造成短路的原因及危害(装修房屋时不小心将电线绝缘皮划破;或者电线和用电器使用年限过长,绝缘皮破损或老化,使火线和零线直接接通,这些情况都会发生短路)。

3、学生思考:家庭用电时应注意什么?(安装空气开关、接线时避免火线、零线相踫)

小结: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是诱发用电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导致熔丝熔断的情况有下面两种:短路、过载

(三)、防止触电

1、学生阅读课本并讨论下面问题

(1)、触电的原因是什么?(电流越大,对人体伤害越大)

(2)、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多少?

(3)、图18—12中,每一种情况是怎样触电的?

A、人的双手同时分别触到火线和零线,电流直接流过心脏,非常危险。

B、人体直接接触到了破损电器中的火线,电流流过人体人地,也很危险。

C、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切不可直接泼水灭火,否则人会触电,甚至会使电器爆炸伤人。

D、没有安全措施的插座安装过低,小孩好奇,玩耍时将手指塞进插座,造成触电事故。

(4)、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能会引起触电?

(5)、为防止触电,开关、螺口灯泡、三孔插座在连接时有什么技术要求,为什么?

(6)、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为什么要有接地线?

学生汇报自学和讨论的结果,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讲述:家庭用电引起的触电事故,都是由于跟地面不绝缘的人体直接或间接地触摸到火线造成的,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家庭电路中如何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1)电器安装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如开关接在火线上,螺口灯头的外壳接在零线上,三孔插座应有接地线,在家庭电路中要接漏(触)电保护开关,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要有接地线等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安装要求。

(2)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电路元件。安装家庭电路时,所有的元件都要选择带有“CCC”认证标志的产品。特别是导线、开关和插座,所选的产品不仅要通过“3C”认证,而且还要注意规格,最大允许电流符合用电要求。

(3)选择合适的熔丝和电能表。注意:家庭电路中要选用规格合适的熔丝,尤其不能用铁丝、铝丝、铜丝代替熔丝。在家庭电路需要增添用电器时,判断电路中还能接入功率多大的用电器。

(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联系自己家庭和学校用电的实际情况,查找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巩固练习:

(20xx菏泽)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维修用电器时一定要切断电源

B.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

C.发现有人触电应先救人后断电

D.为了保证家庭电路安全,尽量不要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

(20xx威海)炎炎夏日,同时使用过多的大功率用电器往往会引起空气开关“跳闸”,其原因是总功率过大,请写出一条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不要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

(20xx泰安)家庭电路中,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空气开关跳闸后,应立即合上

B.家庭电路的开关,接在零线或火线上都可以

C.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尾金属体,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D.输电线进户后,应先接电能表

(20xx福建)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A.使用冰箱时,金属外壳未接地

B.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零线上

C.检修电路时,未断开总开关

D.电线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学生观察实验

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我是家庭电路中的电源,由低压供电线路供给,我有两个成员,一个叫火线,另一个叫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伏的电压,零线和地之间 没用电压。

我叫电能表,我工作是负责记录每家每户消耗的电能,以免大家不知道要付多少电费。看看我吧!

我是闸刀开关,在家庭电路中,我的权利最大,能控制所有用电器的通断。

我是灯泡,在这里我代表大部分家用电器,我们的作用就是“为人民服务”。

我叫开关,我的权力不算大,但我可以控制和我串联的灯泡。火线先要经过我才能进灯泡。

我是插座,在家庭电路中我相当于“预备役部队”,不常用的或可以移动的用电器,都要我把它们连接到电路中呢。

我是熔断器,我有自我牺牲的精神,牺牲我一个,保护全家人。

《安全用电》教案 篇6

活动名称:安全用电

活动目标:

1.明白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有危险。

2.通过辨别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本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电学。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挂图

活动过程:

1、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电器的用途: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电器。你知道哪些电器?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2)这些电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这些电器没有什么能工作呢?

(3)你知道电来自哪里吗?(电站)。

(4)老师总结:电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了。是我们的好朋友,但是这个电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

2.展示电线,给孩子们介绍相关知识。

(1)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仔细看看里面和外面的`区别。

(2)老师介绍:这是一种导线,里面有铜丝,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的,外面包着铜线,是保护层。我们手里没有电。但是塑料坏了,我们会遇到电,会有危险。 3、组织幼儿讨论

(1)你家电线坏了怎么办?(用特殊胶带包裹)

(2)如果你看见电线断落在路上,应该怎么办?(绕过去)

4.展示插座,给小朋友介绍相关知识。

(1)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2)老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盒,是保护层。如果把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身上,造成危险。除了人和铜,水也导电,所以孩子不能用湿手接电源。

(3)出示电的标志,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5、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看图说说: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这样做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