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作品 > 情感 > 正文

中秋月饼香又甜

作者: 韩星海2024/03/11情感

这是一幅多么难得的中国画轴——中秋佳节中和谐的幸福图景……

金秋之夜,皓月当空,清风送爽,桂花飘香,沁人肺腑。就在此良宵美景下,我国城乡各地、千家万户的人们,要在干净整洁的院庭里,摆放香案,焚香插花,恭奉上时鲜水果,把圆圆月饼置于中间,全家人轮流向月亮祭拜,互寄情思。而城里大多人由于地方限制,也要在阳台上布置地幡,开始起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的团圆祈福活动。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人们吃着月饼,忆古思今,就会联想起有关有趣的事情来……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都会出现在相关联的节应食品,中秋节更为独特,月饼更显珍贵。月饼状为圆月,象征团圆,反映出了人们对家团聚和如意的渴望,所以月饼又叫"团圆饼".据史料记载,月饼起源于唐朝,到了宋代就极为普遍。《燕京岁时记·月饼》载:"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有月宫蟾兔之形。有祭而后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苏东坡在一首词中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对月饼的形状和成分作了形象的概述。从明代民间开始,我国就有互赠送月饼的习俗,做工更为讲究。到了清代"月饼包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由此可见,当时的月饼与现代的月饼已经很接近了。

我国幅员辽阔,天南海北,不同民俗,月饼都有不同的制作方法,风味因地而异,品种花色各有千秋,例如流传的有京沪味的、港澳味儿的、长安特色味儿的等最有名,不同对象可以按自己的爱好选择食用,以饱口福。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我国台湾中部和东南部地区,至今还流传着中秋争夺"状元饼"的习俗。就是沿袭着旧时中举考官的风俗,为了碰交"好运气",长辈得提前送子孙"状元饼",预示着他们心想事成的那一天早日到来。现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种民情意愿也得到了延续。每年高考结束后,家有考生的人家如愿以偿后,上大学后又逢中秋节,长辈们都要前来向下一代送来月饼和学费,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可谓千里明月寄相思,一块月饼一片情。

中天一轮月,秋野万里香。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尊崇礼节,就中秋的月饼来说是供人们祭月及赏月中食用。吃月饼的办法,一般民间都要均分切成若干份,按人口数分,以象征团聚。如家中有人外出,便留下一份至归家时吃,也是象征团聚一堂,不缺一人之意,真可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时此刻,我在"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缠绵乡情之中,不由得忆起了故乡的中秋月事。

关中西府农家,曾清晰地记得每逢中秋佳节,母亲就提早打扫了庭院,在一棵很有年代的老枣树下,要摆上祖辈的牌位,放置上苹果、大枣和月饼,冲泡上一碗茶水,斟满一盅老酒,烟酒茶要备齐。尤其是她亲手烙出来的月饼,要比锅盔小,巴掌般大,上面还烙印有面花,就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掰开品尝一口,那扑鼻而来的麦子香味,就像泥土中散发出的醇香,把人在清爽的秋风中陶醉,表达着深深的祭典之情,无疑就把秋风绿窗明月在,留驻青史古无人的一种思念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也是我国乡村中家有母亲的共有的朴素情怀。最有趣的是,当天的晚上,老人们还要给孩童们讲述有关月亮的故事,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砍伐桂花树、唐王游月宫等,这些都流芳千古的传说,而且越讲越有故事味。

由于月神属于女性,民间称月亮是乐施好善的婆婆,她自然主宰人间婚姻。称其媒人为"月下老人",即是源于月神的信仰。古诗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中秋夜里,一对对有情人在谈情说爱中,一边吃月饼,一边窃窃私语,既显浪漫风情,而且婚姻的保险系数特别高,因为有月神作证,他们的爱情就像月亮一样的圆了,而生活就像圆圆的月饼香又甜……正如民谣说:"八月十五月正圆,西瓜月饼敬老天。敬得老天心欢喜,一年四季保平安。"这就是我国老百姓共同心愿啊!